Lennep小鎮上有一棟漂亮的建築,它既是小鎮人的驕傲,也是他們的煩惱。
這棟漂亮的大樓,位於曆史中心的外圍,一條主幹道的邊角。下麵來談談它的曆史和因果淵源。
這個地方在1862年的時候,是一家工廠Bauendalsche Fabrik。
之後,這塊地屬於一個商人 Albert Dörrenberg,他覺得他原先的商店太小了,他要擴大。於是在1912年的時候,他買下了這處位於科隆大街和Wupper大街拐角處的一大塊地皮,請了建築師 Klose 和 Schäfer設計製造了在當時頗為宏觀的大樓。這二位設計師來自杜塞,在當時很有點名氣,他們參與了新藝術運動,已經造了許多著名的建築。在小鎮上的這棟商業大樓的邊上,這個商人還為自己建了一棟住家樓。
今天我們非常欣賞這棟賞心悅目的大樓,但是在當時人的眼中覺得很觸目,因為新藝術運動剛剛掀起,大眾還無法接受。本來這棟大樓應該給小鎮人帶來福氣,但是很多人卻認為是損失。為什麽呢?原來這塊地上是一家著名的酒吧Vollmer, 那裏是小鎮人聚集的地方,小鎮的中心。居民們晚上來這裏喝一口,交流各種信息。那裏還有一個保齡球場,一家音樂廳,一家戲院和一座花園。現在,這麽心愛的地方突然就消失了,大家很不習慣。
1926年,這棟大樓被德國一家大型百貨公司Karstadt看中,買下來了。這家Karstadt現在還存在於德國市場上,但是最輝煌的時期已經過去。我在20多年前來到這裏時,還記得它的樣子。2005年Karstadt的老板感到風光日下,就把手下一共73家分公司一起轉讓給了英國人,其中也包括了這個小鎮上的分所。從那時起這棟“Karstadt”百貨大樓就變成了“Hertie”。可是,我還是喜歡從前的Karstadt, 那種結構,裏麵的貨品齊全,樓上還有一個餐廳。周末時,就同老公一起來這裏喝早茶,接著購物。它的貨物分布在全德國都是統一模式:底樓是女人用品;樓上是男人用品,附加餐廳廁所;地下室是廚房用具衛浴用品,電梯都是當年最新式的滾動電梯。我最喜歡去地下室,買一些瓷器和廚房用品衛浴用品回家。Hertie經營的時候,我也來過幾次,感覺差了好多:餐廳沒有了、貨物的品種也少了許多、質量也不如從前,到底不是一個級別。
小鎮上很多居民的童年都是同Karstadt連在一起的。他們回憶,當他們還是孩童時,過聖誕節時,最開心的就是去看那些布置漂亮的櫥窗,50年代時Steiff絨毛玩具猴子樂隊表演是孩子們的最愛,有人說,將手壓在玻璃上,裏麵的樂隊就會活動;還有的說,要丟幾個分幣進去,樂隊才會演奏。(注:Steiff是一個著名的德國玩具品牌,泰迪熊就是這家公司的名片)
好了,Karstadt變成Hertie,它也隻維持到2008年就壽終正寢了。從那時起,這棟樓就成了我們市長的心痛處。它一直空關著,地段那麽好,大樓那麽漂亮,沒有人來接盤。大樓的維修費用高昂,隻有付出沒有收入。時不時聽到有人看中大樓想買下來或者租賃的消息,但都如一陣風煙刮過,沒有了下文。
2013年我們搬到了這棟大樓的斜對麵,天天看著它難過。2017年終於有了下文,ALDI和EDEKA來接盤了,但是他們也隻願意要大樓邊上的地盤,造了二個超市一個停車場,大樓本身依然空關著,也許這樓價太昂貴了。即便如此,投資者為此投入了1200萬歐元的心血。這棟大樓是文物保護單位,要改造有許多條例須遵守,隻能動裏麵的脛骨,外麵的臉麵一點都不能改。這也是許多人不敢碰的難點。
從那時起,我們就一直在那裏買菜購物,我喜歡那裏的EDEKA,也喜歡那裏的咖啡館。有空就去喝一杯卡普濟農,要一塊蛋糕;時不時地,在那個花鋪帶一束鮮花回家。
下麵,再來回顧一下這棟大樓的曆史:
1912- 1926 Albert Dörrenberg 服裝公司
1926 - 2005 Karstadt
2005-2008 Hertie
2008-2017 空關
2017-今天 ALDI 和 EDEKA,部分空關。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