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滄海事 上卷(16)

來源: YMCK1025 2021-04-10 09:00:4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5162 bytes)

西北崩盤

羅馬主義 灼識新維度 2020-09-03
 
 
■   晚清滄海事 上卷(16)  ■
作者:羅馬主義

 

 

楊嶽斌是湘軍中的資深大佬,說他有多資深,當年曾國藩還沒有操出名,騎個破自行車,到處收保護費的時候,楊嶽斌就跟在他後麵,抗著一把鏽菜刀,幫著紮場子了。
 
 
 
所以曾國藩從來都沒有把他當外人,每次去北京匯報工作,或者去老家處理三姑六婆二大爺的事,就把部隊交給他統帥,所有的事都由他拍板,連他弟弟曾國荃都沒有享受這份信任。
 
但是楊嶽斌並不是因為資曆老,曾經一起和領導扛過槍,一起和領導嫖過娼,所以才被領導信任的,他是有真本事的,想當年,湘軍的四大天王,塔羅彭楊,塔裏布,羅澤南,彭玉麟,楊嶽斌,開演唱會的時候,一票難求,暈倒粉絲一大片,不對,是在戰場上凶猛無比,殺翻敵人一大片。
 
而且楊嶽斌是有真功夫的,當年曾經和敵人的主將單挑過,說起來有點搞笑,當初天下剛剛大亂的時候,無論是起義的太平軍,還是前來鎮壓的地主團練,雙方的人員構成,不是剛剛插完秧,腳都沒有洗幹淨的農民,就是一臉雞毛,剛剛學完雞叫的地主,大家扛起刀槍,走上戰場,都沒有打過仗,怎麽辦?
 
於是雙方一開腦洞,向唱戲的學唄,接著雙方排好陣型,一方的主將就會跳到陣前,自己一個人把大刀舞的呼呼生風,然後擺一個白鶴展翅的造型,大喝一聲,“勿那清妖,我乃天王陣下水軍主帥汪得勝,綽號渾江龍,上有天父賜福,下有基督護體,祖傳一杆斬妖刀,打遍嶺南無敵手,賊將,敢和我大戰三百回和嗎?”
 
這舉動要是放在同治年間,估計所有的人都直接笑暈過去,覺的眼前這人腦子有病,秀逗了,一陣亂槍早把他打成篩子了,可是十多年前的時候,大家都還是蔥蔥少年,很傻很天真,真就這麽玩過。
 
所以楊嶽斌那時也很純情,居然也跳了出來,手持一支長矛,上躥下跳一番,把個長矛舞的有聲有色,然後擺個仙人指路的造型,大喝一聲“黃口小兒,休得無理,在下木易楊,老大曾國藩,綽號沒想好,昨天忘了燒香,今天哪位神仙幫了我,我回去給他燒高香,廢話少說,打吧。”
 
於是兩個人各駕一葉扁舟,就在兩軍陣前,你來我往,單挑起來,雙方的士兵,就有點兒像今天看比賽的球迷一樣,又是敲鑼打鼓,又是呐喊助威,最後的結果,借用評書的說法,雙方大戰了上百個回合,不分勝負,於是楊嶽斌就賣了個破綻,扭頭就走,汪得勝不知是計,舞刀來追,被楊嶽斌回手一矛,紮了個對穿對過。敵軍見主將陣亡,於是一哄而散。
 
 
 
這麽傻的仗都打過,所以你說他的資格有多老,幾乎從湘軍建立開始,一直到平定太平天國叛亂,湘軍的每一個勝仗,每一個敗仗,楊嶽斌幾乎都經曆了,無論是封鎖長江,拿下安慶,攻下南京,他都立下了汗馬功勞。
 
不僅僅水戰牛逼,陸戰,管理,用人,各個方麵,他都出類拔萃,著名的湘軍另一名將,和多隆阿齊名的多龍鮑虎中的鮑超,就是出自他的帳下,攻下南京以後,他因功被授予太子少保,一等世襲輕車都尉。
 
所以當曾國藩推薦他來主持西北大局的時候,所有的人都無話可說,因為他身上的主角光環實在是太強烈了。
 
不僅大家無話可說,慈禧太後也對他報以厚望,楊嶽斌本名叫楊載福,在麵見皇帝的時候,因為載字跟皇帝的名字犯諱,慈禧太後親自給他改名為楊嶽斌,就是為了表彰他文武雙全。
 
接下來的事,就是按照當時的慣例,雙方都得演下戲,楊嶽斌要先推辭一次,表示自己無德無才,不堪當此大任,然後皇上再三強調,除了他無人可用,戲演完了,他就該上任了,不過就在他還走在半路上的時候,西北又出事了。
 
陶茂林的部隊攻下定西以後,就無所事事了。大家開始了天天混日子,可是這定西這個地方非常的窮,部隊帶來的糧食又不多,於是陶茂林就找上級要補給,可是他突然驚訝的發現,居然所有的人,都不認為他們應該為他的後勤問題負責。
 
這下把陶茂林搞得抓瞎了,他考慮再三,覺得都興阿似乎是他的領導,無奈之下,就寫信給都興阿,要求安排補給,而都興阿看到信,才想起來這裏還有一隻軍隊,正好可以安排去打教主,於是就答應給他安排補給,但是必須自己去蘭州領,然後馬上出發去攻打金積堡。
 
1865年夏,甘肅提督陶茂林的心情很不好,他剛從省城催糧回來,一進營門,就被一大群哨官團團圍住,讓他很不舒服。
 
作為多隆阿部下的一員副將,這兩年,他的升遷可真是夠快的,因為去年在陝西作戰勇猛,表現優異,他被擢升為甘肅提督,從副師級幹部,直接變成了正軍級領導。
 
按理來說他應該高興才是,但是現在,他卻秋風黑臉。一年前,在陝西的時候,他確實是春風得意,不僅僅是因為升了官,而且也因為發了財。
 
在陝西的時候,每一次攻下回寨,他都繳獲豐厚,特別是剛入陝的頭幾仗,一次搶個幾萬到十幾萬兩銀子是常有的事,因為那些都是穆斯林剛從漢人手裏搶來的錢,還沒有來得及藏好。
 
可是自從進入了甘肅以後,特別到了定西的時候,他發現好運似乎到頭了。這裏鳥不生蛋,樹都看不到幾顆。一望無際的,都是黃土高坡。他的軍隊經常為了找口水喝,都要跑幾十裏地。
 
雖然每仗必勝,可是幾乎全部等於白打,這裏的穆斯林都騎著馬,他們一來就四散跑的不見了,一個也抓不住,而留下的所謂的村莊,根本找不到什麽值錢的東西,這樣讓士兵對打仗越來越沒興趣。
 
更可怕的是,這裏的物價貴的嚇死人,湘軍士兵的餉銀,以內地的標準來看,是非常的高,人均每月有三兩多四兩銀子,比綠營的待遇好得多。可是在這裏,卻隻夠買兩三斤大米的。
 
在陝西的時候,後方有沒有軍糧供應,不需要他操心,因為那都是多隆阿的事,他一定會安排好,犯不著陶茂林自己去杞人憂天。
 
可是進入甘肅以後,陸陸續續打了十幾仗,卻一無所得,什麽繳獲都沒有。而且更重要的是,現在完全沒人管了,由於生活條件困苦,又經常缺糧,所以漸漸的兵無鬥誌,思鄉心切。
 
再加上湘軍軍紀嚴明,每天都要背誦聖賢語錄,唱愛民歌,所以也不好意思去魚肉百姓,和老百姓做生意都是公平自願的。
 
可是物價這麽貴,讓大家好不容易在陝西攢的一點錢,現在卻越用越少,搞的人人都是一肚子火,像吃了炸藥一樣,動不動就為了點小事大打出手,讓陶茂林頭痛不已。
 
這次在省城的經曆也讓他非常不爽,軟磨硬泡,都興阿答應給軍糧,但是沒說多少,按慣例他以為是一個月的糧餉,結果拿到手一看,隻夠三天吃的,餉銀也沒有,氣的他和管後勤的官員大吵了一架,最後恐嚇威脅利誘什麽手段都用上了,才又爭取了一萬兩餉銀。
 
可是回來的路上,他卻越來越心虛,這糧食的缺口到底怎麽補,他也拿不定主意。
 
他還沒有進營,就有外出巡邏的哨兵,注意到了他帶回來的糧車最多隻夠三天吃的,於是提前就把消息傳回了軍營,一傳十,十傳百,軍營立刻就炸開了鍋,部隊明天就要斷糧了,提督大人跑了趟省城,隻帶回了三天的糧,所有的人都想看看這是咋回事。
 
所以陶茂林一進營門,就被各營的哨官團團圍住,還有大群的士兵,在稍遠的地方擠的密密麻麻的圍觀。
 
這要是放在其他時候,立刻就要揪出是誰挑的事,擾亂行營秩序,隨意行走,傳謠惑眾,擅自嘯聚可是大罪,軍隊裏最忌諱的事,輕則處以20軍棍,嚴重的是可以殺頭的。
 
但是今天陶茂林也沒有底氣,他隻是讓各營軍官跟他進賬說話,命令親兵驅散了圍觀的士兵,讓他們各回各營。
 
“諸位,都興阿大人命我們結束休整,和雷正綰,曹克忠他們一起,集中兵力進攻金積堡,他們已經出發了,我們準備一下,後日出發。”陶茂林宣布完代理陝甘總督都興阿的命令,按照常理,各營的軍官這個時候應該行軍禮,然後各自散去。
 
但是今天卻沒有人動,大家都是死勾勾的盯著他,等他繼續說點什麽。陶茂林心裏暗暗的歎了口氣,他知道這些人一個個都賊精賊精的,已經看破了軍糧的事。他今天必須給大家一個交代。
 
“總督大人為了此次行動成功,還特意發了一筆賞銀……”說到這裏,陶茂林猶豫了一下,他本來想給大家說是7000兩銀子的,但是他感覺今天這氣氛……算了,實話實說吧:“1萬兩銀子,今天晚上就發下去,犒賞三軍。”
 
可是大家還是沒有動,現在陶茂林的手下有11個營,5000多人。這要是往常,除去軍官的克扣,每人能分一兩多銀子,全軍早就歡聲雷動,山呼萬歲了。
 
同治年間,內地一兩白銀可以買一石大米,相當於現在100斤左右,夠一個人吃三四個月的了。如果拿來吃喝嫖賭,至少夠普通士兵快活一個星期的。正常情況下,大家早就一哄而散,各自快活去了,也沒有誰會去關心提督帶了多少糧食回來,有錢還怕買不到吃的?!笑話。
 
可是在甘肅這個窮山惡水的鬼地方,這還真是一個問題。大家心裏一盤算,這一兩多銀子能幹嘛?於是所有的人還是都沒有動,繼續站在那裏。
 
陶茂林有點兒生氣了,於是嗬斥道:“還不散了,該幹嘛幹嘛去,想站著等死?!”但是還是沒有人動。
 
這個時候,他的一個同鄉,資格最老的副將,忍不住幹咳了一聲,站出來說了幾句話,打破這個尷尬的局麵:
 
“軍門大人,我們去金積堡的話,恐怕要十來天的時間,兄弟們想知道,大人這次帶回來了多少糧食,請大人給個明示,這樣大家也好安心。”
 
“十天的糧食。”陶茂林忍不住還是撒了一個小謊,但是馬上就感到自己有點臉紅,因為大家都是內行,誰也蒙不了誰。他接著又說道:“不是給你們發了銀子嗎?明天去買,買夠了,後天出發。”
 
“可是大人,這點銀子,根本買不到多少糧食,而且也未必有地方能買!”有人小聲嘀咕道。
 
陶茂林再也忍不住怒火,生氣的嗬斥道:“那你們腰上栓的是什麽”
 
眾人低頭一看,是褲腰帶呀,難道不成還要讓我們去出賣色相嗎?
 
陶茂林一把從一個哨官的腰上拔下了腰刀,然後舉到眾人麵前,“買不到,買不夠,就拿這個給他們看,懂了嗎?”
 
第二天一早,所有的官兵全都上街,去“買”東西,開始還有人給錢,後來大家發現,其實亮亮這個東西,是可以不用給錢的,跟著又有人發現,亮亮這個東西,不但可以不花錢買東西,如果看上了哪個姑娘,睡一下也是可以不要錢的。
 
於是這一天,整個定西縣城和周圍的村莊,雞飛狗跳,鬼哭狼嚎,到了晚上收隊的時候,各營軍官一看,好像基本上湊夠了糧草,於是陶茂林終於鬆了口氣,下令明天一早出發。
 
第二天一早,全軍列隊整齊,按照湘軍的規矩,先唱三遍曾國藩親自作詞作曲的愛民歌:

 

 
 

 

 
三軍個個仔細聽,行軍先要愛百姓,
賊匪害了百姓們,全靠官兵來救生。
第一紮營不貪懶,莫走人家取門板,
莫拆民家搬磚石,莫踹禾苗壞田產,
莫打民間鴨和雞,莫借民間鍋和碗。
第二行路要端詳,夜夜總要支帳房,
莫進城市進鋪店,莫向鄉間借村莊,
無錢莫扯道邊菜,無錢莫吃便宜茶,
更有一句緊要書,切莫擄人當長夫。
第三號令要聲明,兵勇不許亂出營,
走出營來就學壞,總是百姓來受害,
或走大家訛錢文,或走小家調婦人,
愛民之軍處處喜,擾民之軍處處嫌,
軍士與民如一家,千記不可欺負他。
 
 
 
 
開始的時候大家唱的聲音還挺大,可是唱著唱著,聲音就越來越小,好多人就不好意思再唱下去了。於是有人就開始交頭接耳的議論起來。
 
“你說我們現在算是啥?”
 
“當然是兵了!”回答的人先是斬釘截鐵的說,又接著很快就有點猶豫了:“可能算是匪吧?!你覺得的呢?”
 
然後又有人問:“我們現在要去幹嘛?”
 
“當然是去剿匪了!”
 
“可是如果我們自己都是匪,我們還去剿什麽匪呢?”這話一說出來,大家都開始沉默了。
 
“要不我們回家吧,不在這個鬼地方混了!”於是眾人立刻一起響應:“好啊,好啊,收拾東西回家,大家要走一起走!”
 
哨官一看,怎麽歌都沒有唱完大家就到處亂串,一問,大家居然說要回家了,於是他大喝一聲:“你們想造反啊……等等我,大家一起走!”
 
陶茂林正在帳中考慮誓師大會的發言,如何動員全軍齊心協力,堅持到底,取得最後的勝利,突然親兵慌慌張張進來報告,有六個營的湘軍已經決定回老家了,現在已經打好包袱,走在前往陝西的路上了。
 
“什麽?趕快備馬,我去攔住他們!”剛一出營門,有幾個同村的將官立刻抱住了他:“大人,使不得,你去攔他們,肯定會送命的。”
 
“死就死,有什麽了不起!我陶茂林本是一介村夫,全靠聖上眷顧,才能倒今天這個位置,今天我若攔不住他們,就讓我血濺黃土,為國盡忠。放開我。”陶茂林一邊掙紮著,一邊義正言辭的說道。
 
可是諸人那肯放手,有人勸到:“要去也讓剩下的五營兄弟陪你一起去,免得吃虧!”
 
於是陶茂林就喊到:“那就立刻出發,一起去攔住他們。”
 
於是立刻就聽見有人喊:“軍門讓我們剩下的五營兄弟也去陝西了!”軍中馬上歡聲雷動,大家爭先恐後的往陝西跑。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不是這個意思……”陶茂林努力的爭辯道,氣憤的嚎啕大哭,但是沒人理他,他被眾軍裹挾著奔向陝西……
 
遠處,白彥虎正在觀察清軍的舉動,自從教主收到了蘭州來的內線情報,說陶茂林也要參加進攻金積堡,同時也得知了他軍糧不濟的情況,於是他讓白彥虎帶領陝西穆斯林騎兵,等陶茂林糧盡兵潰的時候,伺機是襲擊他們。
 
但是白彥虎和其他陝西人都知道,那洋槍洋炮可不是鬧著玩兒的,所以他們隻是遠遠地監視著陶茂林的軍隊,根本不敢靠近。
 
今天在陶茂林軍中發生的一幕幕奇怪的景象,看的他們是一頭霧水,莫名其妙,一直等到陶茂林的軍隊走遠了,他們才敢靠近營地,但是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他們居然撿到了十幾門大炮,2000多支洋槍,上千發炮彈,幾萬發子彈。
 
白彥虎看著這些洋槍,摸著這些大炮,激動的淚流滿麵,他心裏暗暗的想:“蠻子們,下次再見麵,到底誰強誰弱,那可就不一定了。”
 
攻下南京以後,楊嶽斌終於可以赴任了,看了看最近的廷報,似乎那裏形勢一片大好,楊嶽斌心裏樂開了花,他可以直接去摘桃子了,他知道陝甘總督這個職位,下一步離成為軍機大臣,隻有一步之遙,他的錦繡前程就要開始了。
 
於是他趕緊跑去感謝了老師曾國藩,恭恭敬敬的聽完了他滿口仁義道德的黨性教育,然後立刻又給祖上燒了高香,接著大宴了親朋好友,同僚部下,再安撫好三妻四妾,兒女情長一番以後,終於躊躇滿誌,誓師出發了。
 
走到了河南,他忽然想起來,一旦到了甘肅,就很難再吃到大米了,所以先得適應下北方口味。於是他就找了一個蘭州人開的拉麵館,要了一碗牛肉拉麵,十元錢吃的飽飽的,價格公道,於是他想,這北方的生活還是蠻好適應的嗎。
 
走到了潼關,他太高興了,這下終於進入自己的地盤了,在豪情滿懷,賦詩數首之後,忽然覺得肚子有點餓,於是就決定入鄉隨俗,再吃一碗蘭州拉麵。
 
於是找了一個蘭州拉麵館,然後稀裏嘩啦,狼吞虎咽的一碗下去以後,感覺味道好像和河南的差不多,吃完了一抹嘴,喊老板買單,老板伸出了兩個指頭,20元。
 
這楊嶽斌有點不高興了,自己地盤上的家夥怎麽人品這麽差,居然敲你們父母官的竹杠啊!但是想想自己不久就要入七常委了,宰相肚裏能撐船,算了算了,不跟他們計較了。
 
於是繼續向前進軍,來到了西安。他想,這可是省城啊,為了體驗一下當地特色,他決定再來一碗蘭州拉麵。
 
不過這次他可長了個心眼,先問了一下價,隻見老板攤開一個手掌,五十元一碗,這把他嚇了一跳,西北的物價真貴。
 
繼續往前走,到了寶雞再一問,拉麵要一百塊錢一碗了,這讓楊嶽斌的心噔的一下提了上來,他開始有點緊張了。
 
過了陝西,進入甘肅。拉麵要500塊錢一碗了。走到天水就要一千塊錢一碗了,到了蘭州要兩千塊錢一碗,而且還限量供應,這時楊嶽斌感到渾身開始冒冷汗了。
 
諸位,你們想過沒有?如果沒有發生通貨膨脹,也不是在旅遊景點被敲了竹杠,有一個地方的拉麵賣到了兩千塊錢一碗,這意味著什麽?
 
1865年夏,楊嶽斌進入蘭州的時候,發現這裏一石米需要200兩銀子,而在南方,最多隻需要一兩銀子,即使在北方的其他地方,最貴的時候也不會超過二兩銀子。
 
當時買個丫鬟最多也就幾十兩銀子,給自己弄個小妾,如果不是什麽頭牌名妓,唱戲的花旦,不會超過一百兩銀子。而蘭州城內,一斤米的價格,居然比一斤人肉都貴了好幾倍,吃人都比吃大米便宜。
 
特別是當楊嶽斌和他的湘軍,在穿過蘭州城,進入總督府的過程中,每個人都覺得這裏的氣氛很詭異,有點瘮人,開始不停的起雞皮疙瘩。
 
因為他們發現甘肅人都在死勾勾的盯著他們,一副色眯眯的樣子,而且還在不停的吞口水。他們忽然發現,他們是蘭州城裏,唯一一群有肥肉的家夥。
 
楊嶽斌立刻就知道這裏發生了什麽事,他看到甘肅官僚的第一句話就是:“趕快開倉賑濟呀,不然就要出大亂子了”。
 
但是所有的官僚都無動於衷,好像聽不懂他在說什麽。於是他馬上親自跑去甘肅的國庫看看,一打開國庫的門,他立刻驚訝的下巴都脫臼了。國庫裏還剩下一千兩銀子,六兩火藥,然後空空蕩蕩,居然連老鼠都沒看見一個!偌大的一個甘肅省,西北重鎮,還不如他們湖南的一個小地主家有錢!
 
在來之前,他是打聽過這裏的情況的,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居然是這麽糟。甘肅最好的時候,每年的稅收能達到四十萬兩銀子,缺口是210萬兩銀子,由其他各省支援,今年各省支援的銀子到哪裏去了,怎麽才6月份就花完了?而且這裏是邊防重鎮,庫存了大量的軍火物資,怎麽也就不翼而飛了呢?
 
於是,他讓所有的甘肅省官僚,到他麵前來背書,但是這幫人進來的時候,走路都扶著牆,瘦的好像風都能把他們吹跑一樣,看來不像是貪官的樣子。
 
那麽西北到底發生了什麽事?讓這裏的情況變得這麽慘呢?我們下回再說。
 
扶王陳得才再次南下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出乎意料的對手,蒙古親王僧格林沁。這個當年被英法聯軍打得潰不成軍的蒙古勇士,因為丟了北京城,一度被千夫指,萬人罵,就連勝保都要騎到他頭上噓噓,後來鹹豐皇帝嫌他在眼前晃來晃去,看著礙眼,派他去剿撚,因為手裏沒有什麽資源,自然屢戰屢敗,落寞到了極點。
 
慈禧太後掌權以後,立刻又再次重新啟用了蒙古親王僧格林沁,因為她知道僧格林沁打洋人不行,那不能怪他,誰也做不好,但是打內戰,他可是一把好手,於是就把山東山西,河南河北的地方部隊,全部交給他統一指揮。
 
事實證明,這個判斷絕對正確,重新獲得了指揮權的僧格林沁,立刻脫胎換骨,他吸取了和洋人作戰失敗的教訓,新建了一支由蒙古騎兵和綠營步兵組成的聯合部隊,特別是他從中挑選了一部分精銳的綠營士兵,由總兵陳國瑞率領,進行了現代化改裝,用洋槍洋炮來裝備他們,尤其是裝備了大量當年在八裏橋戰役中,讓他吃了大虧的恩菲爾德1853式火帽線膛槍和阿姆斯特朗野戰炮。
 
這支部隊穿的衣服,也跟傳統的綠營不一樣,其中有500人,甚至全套購買了英國人穿的軍服,紅衣紅褲,長筒靴,白頭盔,遠看還以為是英國軍隊,大概僧格林沁也想扯虎皮,做大旗,讓那些叛軍產生錯覺,以為有洋人在他的軍中,以此來嚇唬他們吧。
 
因為選的人都是年輕力壯的,所以清軍內部,也管這支部隊叫紅孩兒,我稍微好奇的是,他們是否管他們的總兵陳國瑞,叫做牛魔王?!不過在書上沒有找到答案。
 
但是在僧格林沁新組建的部隊中,擁有現代化洋槍洋炮的士兵不到3000人,其他上萬的綠營步兵,用的還是傳統的鳥槍,抬槍和土炮,這些都是他用來攻堅的部隊,他沒有足夠的經費,把所有的部隊,都改造成現代化部隊,因為他還要花大量的錢,去養他的蒙古騎兵,而一個騎兵花的錢,相當於六個步兵的開支,在野戰中,他主要還是靠他的蒙古騎兵。
 
當他帶著從內外蒙古,再次召集而來的兩萬多正宗的蒙古騎兵,返回內地戰場以後,他上演了一把“王者歸來”。
 
中國的內戰到了同治年間以後,交戰的雙方基本上都放棄了盾牌,鎧甲和弓箭。因為沒有一種盾牌或者鎧甲,既能穿上或者扛著,每天行軍15公裏,也能同時在50米的距離上擋得住鳥槍的射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火繩滑膛槍,以往的鎧甲和盾牌,在火槍麵前都是擺設,所以既然是擺設,自然也就沒人再用了。
 
至於弓箭,則是由於它的使用難度太高,因為那怕你隻是射擊一個40米左右靶子,如果想要箭箭上靶,不練上半個月,一般人是做不到的。相反,如果一個人使用火繩滑膛槍的話,雖然射擊速度慢一點,平均一分半鍾才能射出去一發子彈,但他最多五分鍾就能學會,練半個小時,基本上就可以保證打一個50米左右的靶子,八九不離十。
 
所以即使在今天,在我天朝的很多地方,買把菜刀都要使用身份證的同時,你買弓箭卻是敞開供應的,隨便你玩,因為政府知道你玩不好那玩意兒,當然,千萬別把弓箭和弩混淆起來,弩在國內也是禁止銷售的,你用那玩意兒會被抓去坐牢,因為弩也太好學了。
 
所以中國古代的軍隊,裝備最多的不是弓,而是弩,因為隨便抓一個農民,練上一兩天以後,他就變成一個用弩的高手,而用弓的,必須是經過長年累月的鍛煉,常常都是武術世家出身的才能玩的轉,所以萬一你穿越回古代,輕易別和用弓的人交手,那些都是專業人士。
 
在清代,弩被火槍代替,因為它的破甲能力更高,到了同治年間,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導致弓基本上被淘汰,因為這個時候,鐵器的製造技術大幅度提高,鳥槍的價格,就是火繩滑膛槍,遠遠低於弓箭,而且在相同的重量體積下,可以攜帶更多的子彈和火藥,所以火槍被大量的普及,反過來,也推動了盾牌和鎧甲的淘汰。
 
而這場軍事變化,給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帶來了意外的機會。當他們重回剿撚戰場的時候,僧格林沁發明了一種新戰術,他讓蒙古騎兵繞著敵軍的大陣,一邊策馬狂奔,轉圈子,一邊在距離六七十米的距離上,用弓箭射擊敵人,引誘敵人開槍,因為滑膛鳥槍在這個距離上,是打不準快速移動的騎兵的。
 
如果敵人開槍還擊,當對方齊射以後,他們就衝到離敵人三四十米的地方,趁敵人裝彈的間隙,用密集的箭雨射擊敵人,訓練有素的蒙古騎兵,可以在一分鍾內射出去十幾支箭,由於對方既無鎧甲,又無盾牌,基本上都成了人肉靶子,又擠在一堆,所以一陣箭雨過去,就可以射倒一大片敵人。
 
對於這種戰術,隻有來複槍才能克製,但是撚軍幾乎沒有洋槍,基本上用的一半是大刀長矛之類的冷兵器,一半是鳥槍,抬槍土炮之類的老式火器,而且他們的對手湘軍也沒有人用弓箭的,都是用火器的,由於好久都沒有碰到有人用弓箭的了,自然也缺乏防禦弓箭的辦法,所以突然遇到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的這種戰法,一下子就被打蒙了。
 
而且更要命的是,如果他們受不了敵人的萬箭齊發,想要撤退的話,那正好著了蒙古騎兵的道,隻要陣型稍微一鬆動,他們就會派出持有長矛的騎兵,衝擊產生破綻的的地方,立刻就會導致全線崩潰。
 
如果想要守城的話,現在僧格林沁有了陳國瑞領導的洋槍隊和洋炮隊,還有上萬老式的綠營步兵協助攻城,城也是守不住的。
 
所以,僧格林沁再次大出了一把風頭,他先是擊敗了宋景詩的黑旗軍,把他們打得落荒而逃,接著又擊敗了撚軍,活捉了撚軍首領張洛行,把他淩遲處死,然後又消滅了首鼠兩端的苗沛霖,在亂軍中斬殺了苗沛霖和他弟弟,讓中國北方的各支叛軍,聞風喪膽。
 
現在,他即將麵對的扶王陳得才,所率領的南下的太平軍,將是他重回中原以後,第一次真正的考驗。因為扶王陳得才既有來複槍,又有優秀的騎兵,而且久經沙場,作戰經驗豐富,是一個戰術高手。
 
僧格林沁帶著恒齡,常星阿,成保率領的兩萬多蒙古騎兵和一萬多綠營騎兵。陳國瑞,英翰,張曜率領的4萬多名步兵,計劃要擋住扶王陳得才,遵王賴文光率領的十五六萬人,阻止他們南下,雙方的大軍在安徽霍山相遇,決戰一觸即發……

 

 
 
 
 
 
 

所有跟帖: 

晚清滄海事 上卷(17) -YMCK1025- 給 YMCK1025 發送悄悄話 (127849 bytes) () 04/10/2021 postreply 09:02:12

在泰聊上看完了晚清滄海事上下卷, -生菜001- 給 生菜001 發送悄悄話 生菜001 的博客首頁 (331 bytes) () 04/10/2021 postreply 11:20:13

曆史就是那麽無可奈何,(~!~) -YMCK1025- 給 YMCK1025 發送悄悄話 (212 bytes) () 04/10/2021 postreply 11:42:1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