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啥主沉浮?

來源: YMCK1025 2021-03-31 17:41:3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1352 bytes)

天才自殺,不要讓父親變成另一個悲劇的犧牲品

遇言姐 遇言不止 2021-03-19
End Of The WorldSkeeter Davis - 西洋情歌 回憶錄

沒有哪一個家庭是完美的,沒有哪一種教育是完美的。

 

——遇言姐

 

 

這兩天,遇言姐的朋友圈都在感慨一得的事情。

 

19歲的孩子,托福滿分、杜克大學數學競賽三等獎、國際辯論賽第八名、新東方的英語老師、拿獎學金就讀艾默裏大學。

 

不僅如此,一得還熱愛公益和體育——

 

喜歡駕駛摩托車,是校足球隊成員;

 

考了紅十字會義務急救證書,積極參與紅十字會義務活動。

 

優秀、全能、熱心、善良、充滿活力,顏值還高。

 

照片上的一得陽光帥氣不輸明星偶像。

 

這樣一個孩子在剛剛進入大學、上了6個禮拜的課後離開世界,引發了許多家長的不解、思考和焦慮。

 

其中,也包括遇言姐自己。

 

▲放一張一得不露全臉的照片吧,真的是一看就讓人喜歡的孩子

 

因為一得的突然離世,一得的父親張嶽被推上風口浪尖。

 

一得的事情之所以如此受關注,是因為他的父親是個網紅家長,多次接受廣州當地媒體的采訪。

 

在他的公眾號“一得他爹”上,最後一篇推送停留在去年11月。

 

在這篇文章中,張嶽提到兒子托福考了滿分,由於疫情,自己得以陪伴孩子在家上了一個學期的網課。

 

 

孩子過世之前,張嶽的育兒理念被大家讚賞和仿效。

 

孩子過世之後,張嶽被指責——他的育兒是一場作秀。

 

有熟悉張嶽的記者為孩子的事,以及張嶽受到的指責感到遺憾,反倒是信仰老莊哲學的張嶽安慰對方——

 

“沒關係,我不會感到有什麽傷害到我,我們父子永遠同在就好了,不需要解釋什麽。”

 

麵對其他媒體的來電,他也依然會謙和應答。

 

對於網上的各種議論,張嶽的反應是淡然——

 

“人們隻是通過網絡平台,發表各自的感想,並沒有觸犯法律。至於道德,各自有自己個人的道德觀,沒有人能做到讓所有人統一出一個標準認知,也沒有必要。大家根據各自的認知表達自己而已,尊重所有從各自角度的各種演繹就好。”

 

一番話說得十分寬容,尤其對於一個剛剛失獨的父親來說,麵對這些真的很不易。

 

▲艾默裏大學的訃告上小心翼翼將過世原因寫為“accident(事故)”,剛開始招致了一些中國留學生的不滿,認為是不是校方在隱瞞什麽安全隱患,但其實……

 

 

“如果可以重新選擇一遍人生

還會選擇像以前一樣長大”

 

關於一得的事情,要從18年前說起。

 

一得的父母親在一得1歲的時候離異。

 

母親隻身回到蘇州老家,父親帶著兒子留在廣州,此後18年中兩人相依為命。

 

這場家庭變故對一得的心理影響很大。

 

因為他的大學申請文書,寫的就是自己家的故事。

 

這篇真實而質樸、語言流暢的文書,完全不同於中介包裝出來的虛假繁榮,難怪能打動艾默裏的招生官。

 

這篇文書的開頭是這樣寫的——

 

“當你長大,就會發現自己跟大家一樣是個普通人。”媽媽在我考砸了SAT考試之後,在載我從機場回家的路上說,“別再覺得自己有多特別了,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就好”。

 

一得寫到:“那一刻,我明白了母親為何會在我1歲的時候離開父親。”

 

 

雖然一得並沒有道明這場家庭變故的具體原委,但是可以看出來一得的母親是一個務實的女性。

 

她很勇敢,在孩子1歲時選擇離婚,把孩子交給前夫,自己一心搞事業。

 

縱然如此,她一直很愛一得。

 

一得高中上的是蘇州的國際學校,不菲的學費是做律師的母親支付的。

 

後來一得去美國留學,也得到了母親的支持。

 

這一次,也是一得的母親去往美國處理後事。

 

相對於一得的父親張嶽,一得的母親很少被提及,但在邊邊角角的報道中,可以看出來,她是一位相當了不起的女性。

 

 

 

後來,9歲的一得問一直沒有再婚的父親關於愛情的問題,張嶽回答得很好,他說——

 

“有愛情的時候,很幸福,沒有了,也得麵對。

 

爸爸以後還會有愛情,爸爸永遠都相信愛情。

 

愛情不分早晚,沒有早戀晚戀,不管愛情什麽時候來,都應該知道,兩個人相互之間要平等、忠誠、尊重、擔當。”

 

雖然隔著報道,遇言姐仍然感到這位父親是一個忠厚善良的人,若說他的育兒全是表演,遇言姐是不願意相信的。

 

相比網上的猜測,熟識一得的朋友們的證詞更加可信。

 

他們說一得父子都是心靈偉大的人,張嶽絕不是將孩子視為炫耀的工具。

 

但是,沒有人願意聽他們的解釋。

 

▲一得和父親生活的小院

 

一得小時候,和父親過著貧窮的生活。

 

張嶽不願意雇保姆代理父職,於是辭掉了外企的工作,做了一名全職帶娃的爹。

 

他賣掉了廣州市裏的房子,在郊區買了一塊地,自己建了一座陋室。

 

剩下的錢,他將一得送去了當地最好的私立學校。

 

 

一得在大學申請文書中也提到了這段與眾不同的人生經曆——

 

“田園生活對於如今的都市人來說或許很有吸引力,但當年作為一個小男孩的我很討厭這種生活方式。

 

有一次,我在臥室裏赤腳踩到一隻臭蟲,它們在樹下晾著的衣服裏產卵。

 

我們的屋頂是金屬的,雷雨的聲音讓我害怕。

 

由於我就讀的學校中淨是有錢人家小孩,這些生活瑣事就顯得更加可怕和糟心了。”

 

 

看到這裏,大家可能覺得是不是張嶽選擇的生活方式給孩子留下了心理陰影,但其實,一得的童年還是很快樂的。

 

張嶽一直都非常尊重孩子,鼓勵他天馬行空自由發展。

 

包括一得選擇去學費昂貴的文理學院讀最不好找工作的哲學係,張嶽也是一如既往地支持。

 

一得在文書的後半段談到父親富有思想、人格高尚,自己和父親一起做飯、做木工和泥瓦活。

 

 

 
 

一得在文書中說父親總是無條件地愛著自己、相信自己,從不拒絕自己的要求,也不幹涉自己的選擇。

 

他說,如果自己可以重新選擇一遍人生,自己還是會選擇像以前一樣長大。

 

曾經有記者問一得:“如果有一天你對父親說自己想去蘇格蘭牧羊,你覺得他能接受嗎?”

 

一得說:“他一定能接受,他一定能。一直以來,他對我沒有功利上的要求。他對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隻要自己開心就好了。”

 

 

 

一得的童年期就在這片廣州郊外的山坡上放養長大。

 

張嶽每天都會做一道不重樣的菜式,這些食材簡單的菜追求的不是口味,而是創意和樂趣。

 

比如兒子愛看世界杯,張嶽就用小蔥和蘿卜做個足球場;

 

比如兒子想要去劃船,張嶽就用西瓜皮刻出來一條小船。

 

 

父子倆的收入來源,前期依賴張嶽開墾、種菜,甚至撿破爛。

 

後來他會接受粉絲來家中做客,給孩子們提供動手勞作的體驗,也會舉辦一些指導家庭教育的課程。

 

▲張嶽指導孩子們搭建樹屋

 

 

沒有哪一個家庭是完美的

沒有哪一種教育是完美的

 

 

當然,如果存心要挑這位父親的毛病,可以挑出來很多。

 

比如,在商業時代裏奉行老莊的思想,是不是會造成孩子的認知撕裂;

 

比如,他放棄了自己的事業,人生一直在繞兒子轉,把自己和孩子捆綁得太緊;

 

比如,他將兒子的一切,事無巨細地保存,包括給兒子拍的20萬張照片、初三前的全部學業紙質文案;

 

比如,他接受采訪,撰寫公眾號,將孩子曝光於媒體之下。

 

 
 
 
 
 
 

▲張嶽建立的“一得博物櫃”中展示著孩子的第一雙小鞋、第一個玩具、第一枚銀、五台曾經用來給孩子拍照的相機、證書和獎杯……

 

這些行為是否造成了一得的心理壓力,讓孩子覺得自己像“楚門”一樣沒有隱私,我們不得而知。

 

但是,遇言姐說,沒有哪一個家庭是完美的,沒有哪一種教育是完美的。

 

要說用曬養娃的辦法掙錢,出版私人育兒經驗的作家從來都不少,遇言姐上中學時讀的劉墉,不是寫他兒子就寫他女兒,薄薄一本書裏還夾雜著好幾頁的家人照片;

 

要說有個不走尋常路的爹,鄭淵潔的兒子小學畢業就沒去過學校,靠請老師來家裏上課完成的中學課程,每個禮拜一早晨還要在自家屋裏升國旗;

 

要說不與大眾為伍的生活,林徽因的侄女、越戰紀念碑設計師林瓔,從小過著半隱居的生活,每天在野地裏逗弄兔子、鬆鼠;

 

要說一得爹沒事業太貧窮,曾經在哈佛畢業典禮上演講的何江,出身貧困、父母務農,他說自己感謝父母沒有像別人一樣南下打工,而是陪伴自己度過了窮困但快樂的孩提時代。

 

隨著當事人的成功,這些案例都變成了可圈可點的家庭教育典範。

 

▲一得小時候和父親一起建後院

 

一得父子曾經也被大家追捧過,但在一得過世後評論完全反轉。

 

遇言姐說——

 

是不是隻有功成名就能證明某種教育方式是成功的?是不是孩子出了事就能證明某種教育方式是失敗的?

 

孩子出了事情,肯定是有原因,但是把一切責任歸咎於家長,這樣並不公平。

 

這個世界上總有些事情令人無能為力。

 

金庸的大兒子查傳俠小時候寫作文帶有佛教思想,有朋友提醒金庸應該阻止孩子消極想問題。

 

金庸不以為然,認為兒子寫得挺好,還說人生本來就苦。

 

後來查傳俠19歲上在美國留學時自縊身亡,然而我們能說這都是因為金庸教育不利嗎?

 

▲張嶽給孩子做的水上八哥籠子

 

一得過世後,張嶽的朋友圈簽名改為:“永遠與兒子同在的白發無牙孤寡老人。”

 

不斷接到媒體來電的他仍然謙和回答大家的提問,他說:“兒子一生中所有的決定,我都是無條件地尊重、認同、接受,包括這一次,他最後的這個決定。”

 

張嶽的朋友告訴記者:“他跟所有人都說挺好的,可他內心在想什麽,我們誰又能知道呢?”

 

聞之心酸。

 

▲張嶽做的木工

 
 
 
 
 
 
 
 
 
 
 
 
 
 
 
 
 
 
 
 
 
 
 
 
 
 
 
 
 
 
 
 
 
 
 
 
 
 
 
 
 
 
 
 
 
 
 
 
 
 
 
 
 
 
 
 
 
 
 
 
 
 
 
 
 
 
 
 
 
 
 
 
 
 
 
 
 
 
 
 
 
 
 
 
 
 
 
 

 

易立競曾發過一條微博:“共情不是同意、附和,甚至不是理解,它是懂得。”

 

我不一定能理解張嶽的育兒理念,甚至不了解事情的全部來龍去脈,但我懂得作為一位父親的悲傷和無力。

 

說得內什麽點兒的,如果一得的父親尚且願意無條件尊重孩子的選擇,咱們這些不了解內情的人又有啥資格說三道四呢?

 

 

關於一得的心理健康問題,他的同學曾提到過抑鬱症。

 

一得在大學招生麵試視頻中對招生官說,自己想在18歲後紋一個墓碑圖案的紋身。

 

因為他最好的朋友在初三時自殺了,同學的父母不想公開這個消息,因為他的墓地上至今沒有墓碑。

 

遇言姐讀到這段報道時心裏難受極了,我想起《挪威的森林》中那些年輕的孩子,仿佛受彼此的啟發般,接連走入另一個世界。

 

而外界的努力對悲劇無能為力。

 

最後,願逝者安息,願生者勇敢。

 

放過一得同學的父親吧,從來沒有完美的家庭教育。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END-

 

 

=======================================================

 

20 歲北美高材生張一得自殺去世:這個男人很可能在撒謊

3月5日,埃默裏大學學生報《The Emory Wheel》報道,該校“牛津學院”哲學專業一年級中國留學生張一得(Dave)去世。目前,校方和家屬都沒有說明他的死因,但在一封張一得父親寫給兒子同學的信中,大家猜出了一二。張一得父親在信裏說:“兒子一生中所有的決定,我都是無條件地尊重、認同、接受,包括這一次,他最後的這個決定。”

有知情人私信我張一得生前跟好友的聊天記錄。可以說已經看到實實在在的證明,一得與一得父親,並不是一得父親文字裏那樣。 這位父親像個寄生蟲一樣,寄生在一得身上,完全沒有自我吧。說得好聽是父母為了孩子付出所有,說得客觀一點叫綁架。

張一得的父親,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一得他爹”或“老得”,在網上的育兒圈很出名。“老得”曾是一名企業高管,兒子一歲時妻子離開後,“老得”辭職賣房,搬到郊區,全職帶娃。這樣一個無可挑剔的爸爸也培養出了一個讓人羨慕的兒子,張一得高中就拿20萬一年的獎學金,後來還以幾乎滿分的托福成績考進了素有“美國南部哈佛”之稱的埃默裏大學。

 

一個優秀的育兒博主,單親爸爸,辭去高管職位,17年專心育娃給孩子送去埃默裏大學(美國排名前二十,學生多為富家子弟),成為寶媽圈被追捧的神級人物,然而,孩子在國外自殺了…… 爸爸對孩子的愛真的很用心了,給孩子建立一個小小博物櫃,陳列著成長,陳列著愛,也許是孩子的想法太多,也許是覺得愛很重,也許是他的靈魂超脫凡塵,總之選擇了另一個世界。 有人覺得爸爸很可憐,但是也有人覺得孩子才真正可憐。

一得爹年輕時愛吹牛,並因此導致老婆跟他離了婚。所以公司高管這事兒存疑。他辭職回家全職帶娃這事兒疑點重重,按說能做到公司高管的人就算不上班,掙點外快小錢錢維持生活還是沒問題的,但是他呢,去兒子同學家收破爛,跟粉絲們眾籌兒子的學費,從兒子四五歲時看病就把他放在醫院門口讓他自己進去跟大夫說,這不就是逼著孩子去乞討嗎?所以這個男人很可能在撒謊。

剛開始看到有人說他爹用愛和自由的時候我還不解一得為什麽會自殺,結果看到有些答案寫的細節的東西,才發現這跟我所認知的愛和自由十萬八千裏。尤其是他最後大學選擇的哲學專業,就感覺他可能並不是一直發自內心的認同自己的行為,也可能真的就是配合他爹表演。他的父親確實付出了不少,但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得想要的。在孩子十歲以前,也許陪伴確實很重要,但十歲以後,過多的陪伴就是幹涉,就是施壓。父母真的需要注意把握這個度。

在網上看到櫻桃羊一個回複,寫的很多:

這個父親確實有很多常人難以理解的做法,不過網上報喜不報憂是正常的,一得內心的痛苦我們也不知道他了解多少,我覺得我們也沒有權利知道,因為如果他把兒子的煩惱、苦痛和病情都事無巨細放到網上,那才是真正的不尊重孩子隱私。另外,這個爸爸以前充其量隻是個本地小名人而已,這次事情被宣傳得這麽大,網上罵聲遠遠超出了他當初獲得的讚美,和某些愛吃人血饅頭的營銷號推波助瀾也不無關係。我雖人在廣州,但也隻是因為他辦了一個自閉症兒童樂園才知道的這個父親,也許他育兒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起碼不能否認他真的是一個非常善良通透的人,敞開懷抱接受了非親生自閉症的二兒子,前幾天他對網上的罵聲也說“人們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沒有關係”。

在他的微博裏搜“小得”,特別是12歲之前的記錄,種種細節,可以把人看哭,那時候的小得還是一個看似無憂無慮的小學生,而之後的青春期據說小得是和媽媽度過的,媽媽對他的教育方式和爸爸應該是有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對他的心理造成了什麽影響,不得而知,不過一得在申請信裏很明確地表示:媽媽要他接受自己“並不特別”,而且媽媽想要“磨去我叛逆的棱角”,由此可見一斑。而且申請書最後一句話是“但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我永遠不會忘記小時候和爸爸一起坐著綠皮火車到處旅遊的時候,我有多麽快樂”而且麵試視頻還提到了父母離婚把他判給父親,對他來說是一件好事。

所以,且不說抑鬱症很大程度上是生理性的,如果一定要歸咎於父母,為什麽網上一味在罵父親,而媽媽卻幾乎隱身了呢?父親不是沒有問題,他過度曝光了兒子的生活,並且確實沉浸在自己好父親的角色裏不能自拔,但是也幸虧他記錄了這麽多年父子相伴的點滴,我想有心人都能看出他對孩子的愛不是一味地控製,相反比很多家長還更放手:孩子出去旅遊,他全權交給孩子去安排路線;孩子晚上看書入迷不睡覺,他陪著孩子熬夜通宵;孩子在學校發燒,他先問孩子需要我接嗎?噢,不需要,好的,沒問題。後來老師要求家長過來,他也開著車馬上出現。孩子夜裏噩夢驚醒,一定要抱著他睡覺,他從十一點安慰孩子到淩晨三點,早上孩子說太困了想多睡一會,“到了學校再跟老師道歉”,他說沒有問題,支持理解,這是你第一次失眠噢,很值得紀念一下。孩子晚上餓了,想吃東西,也不直說,跟他一搭一和地聊天:

【爸爸你說肚子餓了是不是很難受?肯定啊。那如果一個小朋友餓肚子很難受,你會不會做飯給他吃啊?噢,如果可以的話肯定會的。現在就有一個這樣的小朋友睡在你身邊噢。暈,好,我給你弄吃的去。】母親節,學校要求做獻給母親的賀卡,父親擔心兒子心理上會不會被影響,結果兒子畫了一幅賀卡送給他,父親節那天更是專門中午從學校請假回來給他送卡說爸爸我愛你……

再加上一得麵試時,明確對父親表露出的敬重和感佩之情,我認為他們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據還是很充足的。如果說這些都是一得父親的“自我陶醉”和“表演”,我也佩服他能投入地表演這麽多年。這位父親的育兒有可以指摘商榷之處,比如他是否沒有關注到孩子的內心苦痛(這點缺少證據,第一兒子青春期甚少在他身邊,他能做的有限;

第二他如果把孩子的內心痛苦都暴露出來,這恐怕才是不尊重兒子的隱私吧)但是,青少年自殺的原因很複雜,簡單把一得的死亡和他爹的教育直接扯上因果關係,這並不科學,也對他爹不公平。如果一得在天之靈看到他父親承受的這些罵名,會有什麽感受?他爸爸平淡的一番話,沒有怨,沒有悲,沒有淚,沒有嚎啕,沒有滿足看客的期待,仿佛也成了罪孽,但有時最平淡的話語下麵恰恰壓抑著最悲痛的情感。記者後來采訪他,問他要一得媽媽的聯係方式,老頭說了一句拒絕的話:“這個時候,誰都沒有力氣說話吧”。這句話真的太充滿傷痛了。

兒童時期的創傷是有關係,但第一個人體會始終隻能是個例,第二這個說法在學界其實是存在很大爭議的。我長期為珠三角一精神病醫院兒少科做翻譯,他們每年都請美國的專家來做培訓,培訓裏提及的基本共識是:精神疾病成因非常複雜,但比較確定的一個因素是遺傳基因。至於家庭關係和童年影響,專家們表示在長年累月的經驗和研究中,的確見過不少家庭屬於問題嚴重的,父母吸毒、酗酒、虐待,或者對孩子打罵、冷落,什麽樣的都有,但是也有不少家庭是非常正常甚至有愛的,可是他們的孩子就還是得了精神病了。

一得提到不喜歡童年的生活,主要是居住環境的不佳和貧窮,但首先這個恐怕不是他爹能控製的,如果他爹不辭職,全力上班掙錢,找個保姆帶孩子,讓他過著優渥的生活,可能又要被人說“缺少親子陪伴”了,甘蔗哪有兩頭甜呢。在比這更糟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比比皆是,也不是都出現心理或精神問題。而一得最後那句綠皮火車的話,其實是肯定了和父親在一起的時光,是貧窮但快樂的。麵試時他也說,自己最難忘的一次對話是考SAT數次失利後,爸爸對他的鼓勵。而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他媽媽的not happy。他媽媽也是當初一走了之,當然這是她的權利,隻不過,這個媽媽就是逼著一得爹做出“我要抱你就不能搬磚”這一選擇的始作俑者,不過好像並沒有人去說他媽媽什麽。

孩子都去世了,在他爸爸的這封信感受不到半點難過,痛苦,反思,反而還在吹捧自己的兒子“活出寬度,活出厚度,還尊重他的選擇”,給我看吐了。你兒子選擇自殺這種激烈抗爭的方式,他爹都感受不到。一味傾注了那麽多的父愛,有沒有問過你兒子他想要什麽呢?

 

 

=======================================================

 

 

埃默裏大學一名中國留學生突然去世,可他的父親卻被罵慘了....

 
 

 

今天,主頁君刷到了一條讓人無比悲痛和惋惜的新聞——

埃默裏大學一名中國留學生意外離世

據美國埃默裏大學學生報“The Emory Wheel”報道,3月5日,該校牛津學院(Oxford College of Emory University)哲學專業一年級中國學生張一得(Dave)去世。

 

 

去年,剛剛考入埃默裏大學的張一得,因為疫情的原因,秋季學期一直都在蘇州的家中上網課,等到美國疫情稍有好轉,便於2021年春季學期回到了校園。

然而,就在他剛剛正式開始了擁有無盡可能的留學生活的時候,卻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這如何不叫人惋惜。

至於張一得去世的原因,埃默裏大學並未指明,張一得的親友也呼籲網友們“不要追問,不要推斷”。

雖然我們並不知道他為什麽突然離開了我們,但張一得生前的經曆,無疑顯示出他是一位優秀的留學生。

 

 

張一得 | @蘇州新教育

在廣州長大的張一得,讀完高一之後,覺得國內的教育體製並不適合自己,決定換一條人生的賽道:先上國際學校,然後再申請去外國留學。

於是,一直和單親爸爸生活的張一得去了蘇州,和母親在一起。

在蘇州的一所國際高中,張一得如魚得水,不僅獲得了學校每年20萬的全額獎學金,而且高一裸考托福就拿到了114分

優異的成績,卻不意味著張一得是個隻會讀書的nerd,在課餘時間,張一得考下了摩托車駕駛證。

和夢想著風馳電掣的專業賽車手不同,張一得更想做的是能騎上摩托車幫助救護車開路。於是,他又接受了係統的急救培訓,考下了紅十字會義務急救證書

 

 

參與急救的張一得 | @蘇州新教育

在申請季,張一得更是把自己的托福刷到了118分的高分

最終,他拿到了被稱為“南方哈佛”埃默裏大學哲學專業的offer.

對於為什麽選擇了哲學這個冷門的專業,父母家人為什麽沒有阻攔之類的問題,張一得也有自己的想法:

“我爸很少會反駁我的決定,在早期教育我樹立正確的是非觀,我基本就是自己負責自己的人生。”

正因為一得爸爸這種從不給兒子提很多要求的“無為而治”,張一得才能擁有更多獨立思考的空間,也能不斷探索自我價值。

 

 

張一得在耶魯參加哲學暑校 | @蘇州新教育

在張一得的申請信中,他曾寫道:

My father, a humble gentleman poor in wealth but rich in thoughts, was always there to encourage me to try out what I want…I started to notice how come dad was never upset with him being “poor”: He enjoyed doing what he did and was never ashamed of it. This confidence and self-respect that he presents in front of any person, noble or vulgar, have won him much respect in return. As I grew older, I came to realize how important those experiences were, and how significantly they shaped me as a unique person.

我的父親是位富有思想卻貧寒的紳士,他總是鼓勵我去嚐試我想要的東西……(之後)我開始明白為什麽父親從來沒有因為他“貧窮”而感到沮喪:他喜歡做他所做的事情,並從不因此感到羞恥。無論麵對任何人,他都會表現出這種自信和自尊,他的表現也為他贏得了更多尊重。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意識到這些經曆是多麽的重要,以及這些經曆對我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人產生了多麽重要的影響。

其實,一得爸爸給予兒子的不僅僅是“無為而治”的教育,更是百分之百的愛和付出。

如今,承載著爸爸全部的愛的張一得意外離世,不僅給他的家人帶去了無盡的傷痛,也令我們無比惋惜。

R.I.P.

令主頁君沒有想到的是,就在張一得去世的消息傳出後,有不少網友第一時間竟然並非惋惜,而是把他去世的原因,歸結到他爸爸的頭上。

因為,一得爸爸的教育方式,確實有些“與眾不同”。

在一得剛剛出生後不久,他的父母就選擇了離婚,媽媽回到了蘇州,一得爸爸一個人負責把孩子養大。

一開始,對育兒一無所知的一得爸爸也曾茫然無措,但為了給足兒子陪伴,他選擇辭去高管職務,成為一名全職爸爸

 

 

 

一得爸爸和小一得 | 紅星新聞

突然喪失了收入來源,一得爸爸先是把家裏的住房換成了廣州郊區的自建房和小院子,之後的家庭收入來源,也全靠一得爸爸開墾、種菜、賣雞賣魚、撿破爛,以及好心人不時的幫助。

生活雖然貧困,但一得的生活被爸爸點綴得仿佛童話樂園:小院子裏有花草蟲鳴,也有木製的小火車、小船,還有滑滑梯,小院美麗得像個農莊。

為了讓生活趣意盎然,熱愛烹飪的一得爸爸還利用奇思妙想,給兒子做出了各種各樣的菜肴,有大象造型的泰式菜,有仿造剛參觀過的半坡遺址建築的哈密瓜等等。

在一得成長的十多年裏,一得爸爸累計創造了近萬道菜,每天菜肴造型都不曾重樣。

同樣,那些關於一得成長的難忘瞬間,比如換牙、打疫苗、拖地、打理花園……一得爸爸也用鏡頭拍攝了下來。

十多年間,一得爸爸不同時期的數碼相機裏足足存下了二十萬張照片。

這些育兒的點點滴滴,全部都被一得爸爸記錄了下來,並發到了育兒論壇和公眾號上。

因此,一得爸爸也成為了育兒圈中不小的紅人。

 

 

“半坡遺址”哈密瓜 | @一得他爹育兒故事

在一得去了蘇州讀高中後,一得爸爸依舊沒有讓自己閑下來。

他在自己的農莊中為“來自星星的孩子們(自閉症兒童)”開辟了一個感統訓練場——星星園,又用公眾號的收入購買了建材,親自打造出各種器械,以幫助自閉症兒童訓練視聽能力,提高運動能力。

一得爸爸將自己對兒子的愛,傳遞給了更多的孩子。

廣州日報的記者曾探訪過一得爸爸的農莊,那裏有一麵照片牆,幾十人的照片圍繞著一張17歲的一得的照片,這代表了“一得他爹的150個子女”。

張一得在申請信中說過,“爸爸喜歡做他所做的事情,並從不因此感到羞恥。”

一得爸爸在尊重自己選擇的同時,更尊重兒子的選擇。在幫助兒子樹立了正確的是非觀之後,對於兒子的任何選擇,他總是無條件支持。

甚至,連一得想要學殺雞,一得爸爸也會一遍遍不厭其煩地教他。

從選擇讀國際學校,到申請哲學專業,一得爸爸都會聆聽兒子的想法,直到得知張一得去世的消息,一得爸爸仍然強忍著悲痛選擇尊重孩子。

在一封《致埃默裏大學Dave的同學們》的信中,一得爸爸寫道:“他一生中所有的決定,我都是無條件地尊重、認同、接受,包括這一次,他最後的這個決定。”

 

 

一得和爸爸在小院前 | 頭條@廣州日報人物在線

參與孩子的生活、尊重孩子的選擇、記錄下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

這樣的教育,難道不值得那些隻想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成長的家長們學習借鑒嗎?

如果張一得沒有意外去世,一得爸爸的教育或許能稱得上一段佳話,也會成為無數家長的榜樣。

然而,因為兒子的離去,一得爸爸的這種教育方法就遭到了無數質疑。

有網友認為“無微不至”的關心隻會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有人認為一得爸爸為孩子放棄原本優渥的生活是一種不理智的表現。

 

 

甚至有人認為這種愛是畸形的愛。

 

 

 

在教育子女這件事上,我們相信絕大部分家長願意為孩子付出100%的愛。

一得爸爸就是這樣的父親。

在張一得剛剛結束在埃默裏大學讀書的第一學期網課後,一得爸爸曾在自己的公眾號上發了一篇長文,記錄了自己作為陪讀的感想

他說:“未受高深教育的我,是毫無能力去考究你是否在這樣的一個學期裏,深造了幾分。我隻是相信,明白兒子,學業上,早已是精英中的嬌子,一個學期過去,看著你的不懈苦研,自然更是充實有加。”

 

 

張一得,絕對是爸爸心裏最大的驕傲。

而在兒子去世後,爸爸給一得在學校的同學們寫了一封信。

他說:“估計爸爸這輩子,是沒辦法學會對你say no了。”

他說:“爸爸愛他,無論如何,沒有條件。”

 

 

一得的離世原因尚未揭曉,在這個當口,主頁君希望大家不要將這麽一位將自己全身心的愛投入給孩子的父親,冠上一些主觀上的罪名

因為,任何教育方式,都會無可避免地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把所有資源都投給孩子,為孩子製定好一切的“雞娃”,可能培養出常青藤學霸,也可能會讓孩子產生抑鬱。

放任孩子自由生長,堅持無拘無束的“放養”,可能會讓孩子找到自我,可能會讓孩子誤入歧途。

為孩子提供無微不至的照顧,尊重孩子的選擇,可能讓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小孩”,也可能發生父母不可控的情況。

就像“哈佛女孩劉亦婷”的成功無法被複製一樣,父母們也不能照搬其他家長的教育方式。

對於不同性格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對於一個孩子的不同年齡段,也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

父母需要做的,是根據孩子的狀態不斷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作為子女的我們,也應該學會體諒父母的苦心

要知道,“所謂父女母子一場,隻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今生能夠成為一家人,擁有父母子女的緣分,是機緣,也是福氣。

這一路,希望能夠相互體諒,相互陪伴,共同成長,彼此守望。

 

發布於 03-14

所有跟帖: 

與行星交談 -YMCK1025- 給 YMCK1025 發送悄悄話 (2305 bytes) () 03/31/2021 postreply 17:43:55

唉,張家的孩子真是太可惜了,願他一路走好 -平等性- 給 平等性 發送悄悄話 平等性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31/2021 postreply 17:50:56

唔,五味雜陳,難以言表。 -YMCK1025- 給 YMCK1025 發送悄悄話 (212 bytes) () 03/31/2021 postreply 18:26:56

也很希望他的父親能從痛苦中逐漸走出來 -平等性- 給 平等性 發送悄悄話 平等性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31/2021 postreply 19:26:35

沒人能確證他因抑鬱症自殺。大家猜測而已。對嗎? -harvey4houston- 給 harvey4houston 發送悄悄話 harvey4housto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4/2022 postreply 12:18:1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