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解釋一下“符合大道”

來源: 陶陶三 2021-03-29 10:32:1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923 bytes)

孔兄叫我也寫點道家的文章。其實我有做視頻,但視頻講的東西相對完整一點,進度慢一點,寫文章呢,可以隨意一些,隨時可寫,也方便探討,既然大家感興趣,我也就偶爾寫一點。

這樣,“佛心道用”,交相輝映。:-)

當然我說的,也隻是一家之言。如果有道兄看到了,覺得不妥,歡迎探討斧正。

今天我就接著平兄上次那個問題講講吧。

他提的問題很好,既然天地萬物一切都是道產生的,那麽怎樣做不都是符合道呢?為什麽一定要強調這樣行做、那樣做,才是符合道呢?

問得相當好。

當時我隻是簡單說自然即好,並贈送了老聃的“三寶”,不好長篇大論。

在此,我就簡單解釋一下。

 

————————

 

其實,平兄說得沒錯。

打個比方,我們喜歡吃包子,有節製,吃三五個,七分飽至十分飽,很愉悅,自然是符合道,但假若我們偏要繼續吃,吃到撐死,是不是符合道呢?

當然符合。

撐死了嘛。這就是大道的作用方式。你不可能永遠這麽吃下去。必然是物壯則老,物極必反,循環往複、周而複始。

“大鈞無私力,萬理自森著”。大道運行天地,就好像一個巨大的做陶器的輪盤一樣,是不偏不倚的,是依著它的自然本性運轉,自然而然產生的。但因長久故,它回講究平衡的。正所謂“天之道,損有餘而不足”。

 

它是善利的,就像太陽一樣,普照萬物,給予萬物,但既照高台,也照溝渠,沒有所謂的平等。沒有平等,就是平等。它並沒有去照顧誰,給誰特別好處,所以天地是無所謂仁義的,沒有仁義這個東西。慈愛、仁義這些東西,隻是人的感受。

但是為什麽植物都會去向陽呢?

那是因為向著它,那麽我就會多得到陽光,多得好它的好處,就會受益。

 

再比如,“颶風過崗伏草惟存”。狂風暴雨下,大樹由於過於剛直堅硬,被連根拔起,而小草懂得柔弱的道理,隨風搖擺,甚至伏在地上,等風暴過後,又重新扶正長好,好似不曾有過風暴一樣。

這是因為,它懂得順應,那麽就會保護自己,減少甚至避免受損。

 

所以,我們說,怎麽去做事,更符合於道,隻是個打比方的簡單的說法。真實的意思,就是受益或受損,你如何選擇。我們懂得大道運行的特性,我們主動去向著它,去順應,那麽就受益止損,如果我們去違背,去抗拒,那麽就會受損無益。

從這個角度,我們去選擇受益止損這條路,簡單叫做符合大道。也隻有這樣,才可以長久。天地就是長久的代表,天長地久。因為天地就是這麽選擇的,是天道完美運行的產物。

 

另一方麵,人之道,則不然。

人作為萬物最靈者,給予了更多的意誌和自由。當然,這個will,也是有限的。隻是人作為“精”者,比“濁”者(動物),更少一些限製。

給了你這個will,才可以成其為人,可以效法大道,去創造。但同時,也會產生驕、奢、泰這些東西。當然,這些都是打包一起給的。兩端的東西,都打包給你,才叫有Will嘛。

天道很完美,人有了這個will,就不太會玩,變成了“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

為什麽會這樣?

就是給你這個will,你過了。過於貪婪了,過於極端了。

當然,這也是符合大道的,你有這個自由,是你做出的選擇,但過的東西、極端的東西會受損,也是大道的運行準則。所以咱得審慎地考慮一下,我們這個選擇,是否對。

不對,我們就得回歸,效法天之道。去選擇會讓我們受益的那部分,讓我們幸福的那部分,讓我們長久的那部分;而不是受損失的那部分,會生煩惱的那部分,會被幹掉的那部分。

簡單地說,大道沒有偏向誰,為了我們自己,我們去效法、符合完美運行的大道。

得道者中的高者,就是與道合一者。從今天開始,你向道,你就是聖人。本無凡聖,向道即聖。-:)

 

 

所有跟帖: 

本無凡聖,向道即聖. 本無佛我,見性成佛。 -Dayoufan- 給 Dayoufan 發送悄悄話 (279 bytes) () 03/29/2021 postreply 11:03:44

順勢而為,不走極端 -孔雀羽- 給 孔雀羽 發送悄悄話 孔雀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9/2021 postreply 11:28:12

好文章!我覺得,當我們不要太執著選擇的對和錯時,反而不會過於貪婪,過於極端。畢竟,大道沒有偏向誰,順勢而為就行 -平等性- 給 平等性 發送悄悄話 平等性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9/2021 postreply 14:49:16

道家的東西和佛家的一樣,也是文字描述有限,“道可道,非常道”。簡單,而又玄妙。比如“大道沒有偏向誰”,但也的確偏向誰。打個比方: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824 bytes) () 03/29/2021 postreply 16:50:54

有道理!因勢利導,順勢而為;不執著,不強求;博采眾長,融會貫通。我想不管是在那一個法門,都是會有助益的 -平等性- 給 平等性 發送悄悄話 平等性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9/2021 postreply 16:59:51

柔弱之道的第二講已發布。:-)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9/2021 postreply 19:27:08

剛看完,講得很不錯! -平等性- 給 平等性 發送悄悄話 平等性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9/2021 postreply 20:35:52

兩集都看了,很精彩。也是闡釋強/弱;剛/柔等兩邊概念的範例。 -Dayoufan- 給 Dayoufa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29/2021 postreply 20:49:11

對,強和弱,剛和柔,都是相對的概念,強中還有更強,柔中還有更柔,道法自然就行,不需要強求 -平等性- 給 平等性 發送悄悄話 平等性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9/2021 postreply 21:16:3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