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典座

來源: 陶陶三 2021-03-16 10:46:0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914 bytes)

孔兄推薦了一部電影《釋迦牟尼佛傳奇》,我也推薦一部電影《禪》吧。

 

整部電影,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一幕:

 

道元見一老和尚背負重物上山,好奇問道,像他這樣資曆,為什麽不在寺裏坐禪,而是做這些可以交給小和尚的普通雜役瑣事?

老和尚就笑他一個日本人,不僅不知道什麽是修行悟道(辦道),連字麵意思都不懂。

 

道元十分急切問:

 

老和尚仔細端詳了道元的神態表情,說:

 

 

為什麽不可忘記這一問?

為什麽禪宗公案裏,祖師們總是那麽折磨你,就不給個痛快的?

就是要你記住,你這急切的樣子,急切的疑問。

此時此刻此模樣,是誰在問?

如果哪一天,尚未悟道,沒有這個樣子了,沒有這一問了,那麽就重回芸芸眾生了。

 

 

這正是調動你的覺性的時候。

 

至於道,其實文字難以描述,難以盡說,但道又無處不在。

 

道元雖然最終是在寧波的天童寺,師從如淨禪師,通過隻管打坐,直到屁股坐爛,身心脫落,得到印證,繼承的曹洞宗法嗣,傳之日本,但他自己親口承認,讓他真正開悟的,正是這位他剛到中國時遇到的不知名的老和尚。

 

老和尚,是寧波阿育王寺的老典座(負責寺廟裏的食堂管飯的)。電影中,道元曾去阿育王寺拜訪老典座,當麵請教什麽是辦道,字麵意思又是什麽。而真實的曆史,是這位老典座,曾去天童寺看望道元。

 

這第二次見麵,老典座的一句話,讓他開悟。

 

老典座說,文字就是“一,二,三,四,五”,辦道就是“遍法界,不曾藏”。

 

道無處可藏,觸目即是。也即庭前柏樹子,也即蒼天蒼天。哪裏都是。文字不可描述,一問即錯,一說即錯。體驗、保持那顆在“江湖”(江西和湖南)之間來回奔波,想要證悟的真心,起覺悟心,那麽離發現本心,見到自性,就不遠了。

 

所以,我依然牢牢記得那一句話:“日本人,你不可以忘記這一問”。雖然我不是日本人。雖然他們找的是個日本老頭來演這位中國寺廟裏的老典座,說一口含糊不清連我都聽不懂要看字幕的中文。。。

 

(十分急切地問)“什麽是辦道?字麵意思又是什麽?”

 

道元禪師,“橫眼鼻直”,不帶一經,空手還鄉。因為悟道,卻在日本撰寫了《正法眼藏》、《現成公案》、《典座教訓》等流傳後世的著作。

 

除了坐禪,他很重視日常勞作。因為道在一切之中,一切又都是道。他很感激老典座,也特別重視寺廟裏典座這個職位。在服務僧人大眾的一食一宿中,參禪悟道。所以特別撰寫了《典座教訓》這麽一本書。

 

 

 

 

所有跟帖: 

好文章,讚! -平等性- 給 平等性 發送悄悄話 平等性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6/2021 postreply 11:15:0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