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

來源: YMCK1025 2021-02-25 22:48:2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7563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YMCK1025 ] 在 2021-02-25 23:04:12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回答: 新照舊影(1015)YMCK10252021-02-25 22:17:10

中國調解節目到底有多陰間?

 

二斤 北戴河桃罐頭廠電影修士會

 

編輯:判官

吉林衛視一檔名為《好久不見》的調解欄目長臉了,因為最近播放一期節目的內容,讓《好久不見》在微博上一度討論得很熱烈。

 

也讓各個網友情緒一度很是高漲。

 

這期節目到底有什麽內容,竟有如此神奇的魔力?

讓我們一探究竟。

 

 

相見就是比相念有點素質

根據節目內容,朱女士已經離家十五年了,丈夫朱先生多次尋回未果,所以希望借助媒介的力量,將自己的妻子帶回到自己身邊。

為什麽妻子要離家出走?

原因很簡單,家暴。

 

僅在朱女士的記憶中,周先生就有四次嚴重的家暴行為。

其中一次,僅僅是因為燒洗腳水的問題,讓朱先生感覺自己在親戚麵前丟了麵子,於是用拳頭“捍衛尊嚴”。

然而促使朱女士離家出走的,不僅僅是暴力。

周先生嗜好賭博,不思進取,堂堂七尺男兒,還沒個正式工作。

除此以外,朱先生還有“雅好”,偏愛獨飲,每天自己在家能喝半斤白酒。

男兒要“修身齊家”,周先生“修身”有道,“齊家”也有方。

為了在家事事順心,周先生在家實行軍事化管理,妻子孩子,但凡犯錯,就得罰站。回家猶如沙場點兵,好不威風。

在如此糟糕的環境下,朱女士忍無可忍,終於離家出走,開始了新的生活。

周先生也在自己“雅好”的加持下,每天半斤酒把自己喝成了癱瘓。“病急思舊情”,一來二去,朱先生就想尋得妻子歸來。

 

經過節目組的“努力”,朱先生終於找到了朱女士的住處。

在朱女士家門外,外景主持與節目嘉賓首先“雙鬼拍門”,勸說朱女士出來與周先生見一麵。朱女士態度堅決,話已說完,無論如何堅決不見。

 

見狀如此,嘉賓拋出了殺手鐧——“為了孩子”,但是依然無法勸動朱女士。

 

周先生見樓上沒有動靜,決定“禦駕親征”,讓堂哥背著自己來到朱女士的門口,親自勸說。

 

但是朱女士依然閉門不出,外景主持為了打破僵局,開始給朱女士上枷:“人家大老遠來道歉的,你連個機會都不給麽”?

 

其實含義就是“連我的麵子都不給麽”

一旁的女嘉賓也幫襯道:“你要勇敢麵對,你躲著也不是個事!”

 

軟硬兼施,冰火兩技無果後,周先生落寞地準備返程,但是“希望”的種子沒有在周先生的心中熄滅,他表示自己永遠都不會放棄妻子,為了愛情,要做出努力,要堅強。

 

最後在一片和諧溫柔的音樂中,節目徐徐收尾。

 

就是這樣一期節目,居然堂而皇之地出現在電視熒幕之上。

人是動物,動物的本性都是趨利避害的,朱女士知道自己不幸的根源在哪兒,她拿出勇氣與之決裂,通過離家出走十五年,終於將自己內心的傷痛撫平,可以麵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時候,結果節目組又殘忍地把朱女士不幸的罪魁禍首帶到她的麵前,將她好不容易累積起的生活,再一次肢解。

《南京大屠殺》的作者,著名學者,張純如女士曾經在書中寫道“遺忘是二次屠殺”。

那麽對於家暴受害者來說,“被尋找便是再一次的傷害”。

但是對於節目組來說,“勸和”仿佛是天然的政治正確,這如同“配陰婚”一般的強扭,無異於將一把寒冰箭,直戳受害者的心窩。

然而,隻有吉林衛視《好久不見》一家如此麽?

 

根據國務院的《中國婦女的狀況白皮書》,中國每四對申請離婚的夫妻中,就有一對是因為家暴。而在家暴受害者中,女性則占據九成以上的比例。

家暴家庭既然在離婚夫妻中比例這麽高,那麽針對家暴家庭的調解,也該是重中之重。

而這些調解節目,不僅是家暴罪行的曝光室,也是調解員們的表演場。

比如貴州衛視的《調解現場》欄目。

 

在2019年一期節目裏,就說到了一位溫女士,因為丈夫劉先生家暴她,而尋求離婚。

溫女士與劉先生結婚後,劉先生便想包輛出租車跑跑生意。因為溫女士手頭的錢是決定以後給孩子上學用的,於是便拒絕了劉先生,兩人爆發了爭吵。

結果劉先生采取解決爭吵的方式居然是訴諸暴力,不僅狠狠地扇了溫女士耳光,而且將刀架在溫女士脖子上,以命相脅。

 

見到暴力方式簡單有效後,劉先生對溫女士的態度大變,相對過去,更加粗暴無禮。

 

為了買輛車拉活兒賺錢,劉先生決定賣掉他和溫女士唯一的房子。溫女士不同意,劉先生居然以跳樓相威脅。意思是,如果溫女士不給錢,那麽孩子失去父親的責任,則要溫女士來背。

溫女士被迫同意了,房子最後以21萬的價格賣出,但劉先生隻給了溫女士1.8萬。

 

種種事情累積到一起,溫女士傷透了心,決定重新開始新的生活。但是劉先生似乎不準備給溫女士這個機會,他執意要和好。

在現場,眾目睽睽之下,他甚至向溫女士下跪,意思是“我都給你跪下了,你就趕快原諒我吧”。

 

 

麵對堅決的溫女士,劉先生沒轍了。沒關係,調解員有轍,“當她發脾氣的時候,你越擁抱她越能讓她感受到愛”。

 

經過一番勸說,看到溫女士有所動搖後,節目組拿出了殺手鐧,一幅來自女兒的畫。而這幅畫也成功地讓溫女士回心轉意,答應給劉先生一個機會。

 

 

 

為了孩子

還有江西衛視的節目《金牌調解》。

 

其中一期就講述了一個媽寶男家暴妻子後求複合的故事。

平時丈夫卞先生和原生家庭聯係很多,大事小事喜歡向自己母親匯報,時間長了婆媳不和,婆婆認為趙女士不順心,趙女士也看婆婆不順眼。

在一次日常談話中,趙女士說了婆婆幾句,結果這幾句話可逆了卞先生的龍鱗。其後,卞先生對趙女士開始了毆打。

卞先生下手也越來越重,一把掐住趙女士的脖子,幾近讓她窒息。

無奈之下,趙女士持刀反擊,用刀劃破卞先生的手,並割斷其三根血管。

 

被刀割傷的卞先生瞬間驚醒,但是下一個動作不是報警或者叫救護車,而是打電話給自己母親和妹妹。

而婆婆和小姑子也不負所托,前來助拳。一進家門就對趙女士進行了毆打。

 

事後,趙女士還曾一度去看望手部受傷的卞先生,不料又被婆婆一頓罵。絕望的趙女士決定離開這個傷心之地,重新開始生活。

但是節目組找到了她,將她重新拉回到家暴的記憶裏。

不僅如此,這些金牌調解員們,懷著巨大的“責任心”,極力勸二人和好。

一位嘉賓甚至能“慧眼識珠”,看出卞先生尚有“善骨”,可以給他一個機會,重新開始生活。

 

 

 

 

然而最猛的,還是上海娛樂衛視的《新老娘舅》的一期節目。

 

 

錢女士長期遭受黃先生的家庭暴力,輕則辱罵,重則動手。

在一次爭吵後,錢女士居然被丈夫毆打至住院,無路可退的錢女士隻能訴諸法律,令其獲刑兩個月。

 

黃先生不止對妻子動手,連自己的女兒也沒有放過。因為丈夫愛好炒股,又經常賠錢,錢女士隻好將家中的存款放在自己女兒那裏保管,結果不巧被丈夫知曉。在向女兒討錢未果後,黃先生終於對自己的女兒動起了手。

在節目上,黃先生一臉委屈,自述自己氣不過,“扇了她幾下。”

 

然而在隨後與女兒的連線中,女兒情緒崩潰,大聲聲討自己父親說謊,實際上自己被父親關在房間裏,揪著頭發按在地上打。

 

麵對現場觀眾的極力聲討,黃先生也有自己的一套邏輯,比如“妻子的娘家對自己不尊重”,“妻子愛錢不幹活”,“女兒讓自己氣不過”。

甚至在他看來,在節目現場泣不成聲的妻子是在“演戲”,渾身被毆打的傷痕是妻子拿化妝品自己塗的。

 

令人不敢相信的是,在如此“反人類”的暴行麵前,節目組依然秉持了“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的態度。

給出的意見是“舊事不提,以後好好過”,希望兩人“摒棄前嫌,相伴到老”。

 

 

說實話,中國十大衛視以及它們的地方頻道加起來的調解欄目大概能看500年。

在傳統的價值觀念受到衝擊的社會環境中,媒介的社會職能發生變化,而電視由以往的信息的傳播者、矛盾的旁觀者轉變為積極的參與者、解決者。如果從社會環境、媒介社會責任、受眾需求、當事人需求出發,可以發現調解類電視節目是近幾年活躍熒屏的一種節目類型。

除了上述奇葩,還有天津衛視的《愛情保衛戰》、重慶衛視的《大聲說出來》、浙江民生頻道的《錢塘老娘舅》等等,數不勝數。

 

 

 

我在知網找到的論文裏這樣給中國層出不窮的調解類節目做出了解釋:

 

“調解類電視節目通過對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矛盾糾紛的調解來化解當事人之間的矛盾,

弘揚社會主義的傳統道德觀念,對受眾進行道德教化,同時還能彌補其他調解手段的不足,

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添磚加瓦。”

確實不否認有些調解類節目確實起到了調節作用,最終結局合家歡樂。

但如果再看看桃前麵所說的,電視節目的娛樂性與解決糾紛的目的性存在衝突,電視節目調解的糾紛類型範圍較窄,調解說理重在道德,缺乏對法律知識的灌輸和傳播,電視調解節目缺乏對當事人隱私權的保護以及電視節目調解糾紛會帶來一些負麵社會效應 。”

最典型的就是家暴。

 

凶惡之人從來都是自成邏輯的,在所有家暴者看來,一切毆打都是事出有因,無論是“不尊重婆婆”,還是“這個女人隻看錢”,“她沒給我麵子”。一切詭辯的核心,都是一句“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他們要的是無限度的順從,手段是無止盡的暴力。所以,家暴隻會有一次與無數次的區別。

家暴有其複雜性,而家暴問題正是因為複雜,才不會在調解欄目裏以一種“最終方法”的方式解決。

而大多數調解員還是本著“床頭吵架床尾和”,“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的態度,極力將已經破碎的家庭粘合在一起。

但是他們不理解的是,經過家暴的家庭,已經被粉碎了,任何粘合劑都失去了效果。如果強行將粉末重組,最終獲得的,隻能是一個誰都不想看到的怪胎。

家暴不能是家庭糾紛,根據2016年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暴力已經是刑事行為。

 

對於這些家暴者來說,最好的調解室,不是家中長老的客廳,不是居委會的辦公室,更不是黃金時段不停插播廣告的電視熒幕,而應該是冰冷的監牢。

都2021年了,希望中國少一點這種陰間節目。

參考資料:

石群.社會轉型背景下我國調解類電視節目研究[D].湖南大學,2014.1-6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