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秦賦》的回應

來源: YMCK1025 2020-12-24 21:13:4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547 bytes)
回答: 新照舊影(756)YMCK10252020-12-24 18:47:29

[轉帖]對《大秦賦》的回應

 

 孫立平:算是對《大秦賦》的回應:文明的演進是沿著人性的攀爬

    原創 立平觀察  

    【2019年3月4日,我做了一個音頻節目,題目是《文明是沿著人性的攀爬》。這幾天,電視片《大秦賦》正在引起熱議,現將這個音頻的文字稿節選發出來,算是對之的一個回應吧】

    最近看到著名學者徐賁先生寫的一篇文章,題目是《拯救人性,重返人類》。他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因為他看到一張圖片:地上躺著兩排死豬,身上有紅色的瘀斑,還有土灰。畫麵當然是非常惡心了。這張圖片的文字解釋是,這是前一天被挖坑掩埋的患豬瘟的病豬,當天夜裏就被當地的有些人挖出來裝車拉到別的地方想去販賣,然後在高速公路上被截獲了。

    徐賁先生把這樣的一類現象叫做“異地互害,易糞而食”。所以他感歎說,人性怎麽能泯滅到這樣一個地步?於是,他不禁想起前一段在網上流傳的一句話,“中國現在需要的不是走向世界,而是重返人類”。這話說的當然是有點難聽了,但是想想我們社會當中的一些現象、一些現實,我覺得,真的得需要有一些重話來引起人們的警醒。

    這已經涉及到人性的問題。有的朋友也知道,最近這幾年,我曾經很多次談到人性的問題。當然,我人性的強調,還不僅僅是由於上麵的原因。

    這當中其實是有一種深深的憂慮。這就是,現在我們麵對的是一種很複雜的世界,這個世界又在發生非常複雜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有一些事情我們可能一時之間有點辨不清是非,弄不清楚是怎麽回事。我的一個最基本的看法就是,在這樣的時候,我們不妨回到最基本的人性上來,站在最基本的人性的角度來思考,什麽東西是好的、什麽東西是不好的、什麽東西是對的、什麽東西是錯的。

    當然,即使是這樣,也不見得你每一次的思考或者選擇都是對的,但是從概率上來說,犯錯的機率會小一些,也可以使我們能夠擺脫一些詭辯。

    比如說,自由的問題,人類需要不需要自由?一說到這樣的問題,有人就會說,自由也不是絕對的,自由也是有條件的。其實這樣的問題,隻要是基於最基本的人性,是非常清楚的一個問題。假如說你把他放到監獄當中,然後你問,自由是好東西麽,想要自由麽,然後你再問他,說咱們是討論需要不需要自由的問題,還是在這之前先討論自由是不是絕對的、自由是不是也有條件的問題呢?你看看他會怎麽回答。

    其實這類問題是一清二楚的。所以我說,一些看起來所謂的很複雜、高深莫測的問題,你隻要把它放到人性的最基本的層麵,其實是一清二楚、簡簡單單的。

    那麽人性的問題,為什麽有時候會模糊呢?一個很重要的,就是人們往往用大道理、用大是大非來模糊最基本的問題。或者說,是通過大道理、大是大非,把最基本的人性問題置於一個不重要的、微不足道的這樣一個位置。比如說像在過去那種階級鬥爭的年代,學生鬥爭甚至毆打老師,父子之間、親人之間,劃清界限、斷絕關係,同事、朋友之間互相檢舉、揭發、告密,而且他們能夠做的理直氣壯,為什麽呢,因為他們總是覺得他們是有著大道理的。大道理要壓倒一切,其餘的是微不足道的。

    說到這,我想起不久前看到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講了一個故事,我把這個故事給大家複述一下。

    這個故事說的是齊桓公。齊桓公當時有三個寵臣,一個叫公子開方,一個叫豎刁,一個叫易牙。開方是魏國的一個公子,他放棄了魏國公子的地位,來服侍齊桓公,甚至在他父親去世的時候他都沒有回去奔喪,而是留在了齊國陪齊桓公。所以齊桓公說,開方愛我勝過愛他的親爹。

    豎刁,他的故事是這樣的,他本來也是一個貴族家的孩子,從小就被送到宮裏來服侍齊桓公,後來他長大了,被接回到了家裏。但是他非常懷念宮裏的生活,於是就趁著大人不在家的機會,自己拿著剪刀把自己的小雞雞給剪下來喂狗了,然後這樣就重新回到宮裏來伺候齊桓公。齊桓公就說,這孩子愛我勝過愛他自己啊。

    最後這個人的事情大家就更熟悉了,他叫易牙,是一個廚師,他有一天做了一個烹乳豬給齊桓公吃,齊桓公順口就說了一句,乳豬這麽好吃,不知道嬰兒肉有沒有這麽好吃。他說了這話之後的第二天,易牙就真的烹了一個嬰兒來給齊桓公吃,這個嬰兒就是他自己的兒子。齊桓公是不是吃了這個嬰兒不知道,但是他說他覺得很受感動,易牙為了自己的一句話,就把自己的兒子給殺了。

    這幾件事情令齊桓公對這三個寵臣寵愛有加。當時的宰相叫管仲,這管仲後來就跟齊桓公說,這三個人都不是什麽好人,你得離他們遠一點。他說為什麽呢,你可以想,一個人連自己的兒子都忍心殺掉,那對別人還有什麽做不出來的呢?另一個,他自己的身體他都不在乎,他會在乎別人麽?還有一個,父母他都可以拋棄,那還有什麽人他不能拋棄的?

    當時齊桓公聽了管仲的話,把這三個人趕走了。但是管仲死後,齊桓公又把這幾個人招了回來。到了齊桓公晚年,生病的時候,當時他的幾個兒子為了爭奪太子的位置明爭暗鬥,這三個寵臣就加入了這場爭鬥。根據史書記載,易牙和豎刁就將齊桓公關在了後宮,將他活活餓死了。

    這個故事是我剛剛看來的。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什麽呢?是說我們千萬不要鼓勵人們做那些違背最基本人性的事情。有的時候,表麵上看起來那種違反人性的事情,好像還很感動人,還顯得很高尚,但是事實上,當一個社會總是鼓勵人們做這些違反最基本人性的、所謂高尚的事情的時候,那麽,這個社會就有可能會走偏了。

    所以,我這裏強調的是,文明的進步,文明的演化,是一個沿著人性艱難攀升、攀爬的過程。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