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 在電動汽車裏哆哆嗦嗦

來源: YMCK1025 2020-12-17 19:59:1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9786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YMCK1025 ] 在 2020-12-17 20:10:5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回答: 新照舊影(715)YMCK10252020-12-17 19:56:51

冬天,我在電動汽車裏哆哆嗦嗦

每人作者 人物 2020-12-16
 
8FAF21D7-A905-4A70-837D-5B82FE9DA9C6.jpeg

 

 

冬天來臨後的每次充電,都是唐女士儀式感的巔峰。她會帶上kindle,或是下載好需要看的電視劇,從秋衣秋褲到毛衣羽絨服,乃至戴上帽子和手套,再圍上圍巾,穿戴整齊。身體溫暖,精神富足,她才敢坐在車裏,等著電充滿。

 

 

 

 

文|史千蕙

編輯|楚明


 

 

 

 

 
1

 

 

對於成長於東北,家住北京的唐女士來說,人生中的冬天可以劃分成兩個階段:擁有電動汽車之前,和擁有電動汽車之後。

 

在前一個階段,她從不穿秋褲,不管是供暖前的北京,還是風雪中的北海道。而在後一個階段,她隻有坐在自家車裏的時候,才會穿上秋褲,哪怕這輛車從未開到北京市區之外。

 

冬天乘坐自己家的電動汽車,可能隻比外麵暖和那麽一點點,是由於緊閉門窗和人體不斷釋放熱量導致的。不到萬不得已,唐女士不會打開車子的空調,因為如果那樣,被觸發的就不隻是開關,還有自己的「裏程焦慮」。看著儀表盤上的裏程數不斷以比平日更快的速度往下掉,她就會緊張。

 

隻有在兩種情況下,她會開空調,要麽,是接送孩子上下學時,要麽,就是電量充足和冷得不行的時候。前者他們會全程開暖風,後者呢,她會壓著先生把電充滿,打開二擋暖風,不斷詢問「還剩多少」,並在車裏暖和起來後,迅速關掉空調,然後繼續哆哆嗦嗦。

 

0AC13670-3C3B-4A52-B63F-05637A602EF4.jpeg
 
某汽車資訊平台為新能源車主推薦合適的羽絨服。圖源微博截圖

 

張女士和李先生也同為身處北京的電動汽車車主。張女士在去年5月擁有了人生的第一輛車,一輛價值16.2萬的榮威。為了省電和抗寒,她給方向盤上套了個皮毛套子,偶爾還會開一下座椅加熱——盡管都需要耗電。座椅加熱比開空調要劃算多了,省電,而且隻要保證手和屁股有知覺,臉冷一點也不怕。李先生則對空調的使用有著嚴格的規定:一檔風,19℃。他覺得這個溫度差不多了,在穿著羽絨服的前提下。

 

大家一致認為,如果不開空調,那麽電池的續航還是足夠滿足一周甚至以上的日常通勤。隻是這樣的日子,實在是太少了。

 

關於如何優化冬天裏電動車的使用體驗,車主們絞盡腦汁,製造商們也花樣百出。小鵬汽車盡量延遲交付日期,以避開車主們拿到車後的第一個冬天,也將第一批體驗中心,幾乎全部設在了長江以南的城市。而威馬則提供了可選的柴油加熱係統:也就是說,在純電動車裏,再加一個燒柴油的鍋爐,專門用來取暖。

 

DB5F8F53-DCE6-40C8-A29C-E6D179EE4ECC.jpeg

 

許多電動車主選擇在車內加置一台燃油加熱器取暖。圖源淘寶頁麵截圖

 

冬天乘坐電動車的陰影,已經延伸到了網約車領域。汽車自媒體王銅根解答過,為什麽乘坐新能源的網約車更容易暈車——因為一些車型的扭矩大,平穩減速和平穩起步都很難,在市區裏走走停停本身就容易暈,加上冬天緊閉門窗,空氣不流通,會給人一種「新能源車更暈車」的直接感受。

 

唐女士每次叫車,如果叫到電動車,她都會取消訂單。同為電動車主,她對司機們不開空調這件事,有著充分的理解和共情,但冬天的北方實在是太冷了,她寧願多等一會兒。

 

 

 
2

 

 

 

對於把電動車視為剛需的車主們而言,續航即一切。

 

他們的口頭會掛著一些數字,三百,四百五,五百——這意味著續航的裏程數。續航越高,價格越高,但也能開得越遠。

 

其實,按照普通電動車的電池續航能力,車主們本不必如此戰戰兢兢。隻是,那更接近一種勻速直線運動的理想狀態。在多數情況下,給電動車充電這件事,遠比給汽油車加油要麻煩得多。

 

根據去年發布的《北京市打贏藍天保衛站三年行動計劃》顯示,計劃到2020年,北京市新能源車保有量達到40萬輛左右。而根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布的統計數據,在省級行政區域內所擁有的公共類充電樁數量排名中,北京以4.2萬個位居第一——但顯然,配套設施沒有跟上這個數字。去哪兒充電,成了讓車主們頭大的一件事。

 

李先生的充電方法,省錢中又帶著一點鋌而走險:他家住二樓,常常從窗口拉一根電線下來,給車充電。而張女士買車的時候,得到了一個免費的充電樁,和一箱水果差不多大,但由於沒有自己的停車位,她沒法安裝,隻能一直放在後備箱裏,每天背著來回跑。

 

為了保護嬌貴的電池,李女士不敢用單位停車場的快充樁——頻繁的快充不僅會對電池造成損傷,還會影響到安全性。她寧願「蹭」充電樁:在朋友的家裏,或是在朋友的單位裏。慢充需要8小時,李女士會早上開著車去充電的地方,停車充電,再地鐵去上班,下班後再特意跑一趟,最後開著車回家。

 

唐女士的車常年停在地下車庫裏,但沒有自己的固定車位,也就無法安裝屬於自己的充電樁。她家附近有兩個大型商場,加一起有10個充電樁,很多次,夫妻倆開著車去充電,卻發現到處停滿了汽油車。還有一次,他們總算搶到了一個帶樁停車位,車在充電,人在逛街,不多久就收到了手機提示充電已完成——在顯然沒到時間的時候。他們困惑地去看,卻發現有人拔下了他們的充電口,插在了自己的車上。

 

4295E13D-9283-4434-B1F7-C8C252BFD870.jpeg

克羅地亞電動車主們為抗議燃油車占用充電車位,一起駕車堵塞當地的加油站。圖源Youtube視頻截圖

 

於是,戶外充電樁成了他們迫不得已的選擇。

 

冬天來臨後的每次充電,都是唐女士儀式感的巔峰。她會帶上kindle,或是下載好需要看的電視劇,從秋衣秋褲到毛衣羽絨服,乃至戴上帽子和手套,再圍上圍巾,穿戴整齊。身體溫暖,精神富足,她才敢坐在車裏,等著電充滿。

 

一定要坐在車裏等嗎?倒也未必。隻是,那樣的話開銷會更大。充電的錢或許比油錢要便宜許多,但由此衍生的停車費、吃喝費、逛街買買買費……加在一起,就成了無法忽視的一筆數字。最讓唐女士心塞的是,她覺得這筆錢原本是可以不花的。

 

李先生老早就想著帶家人去古北水鎮玩了,但至今都未能成行。害怕電池會沒電,是阻礙他出發的原因之一。他覺得自己是一個充滿了規劃的人,因為對數字的敏感,他很少有「裏程焦慮」。

 

但還是會有一些措手不及的時刻。一次,李先生開著他隻剩30%電的車出門了,回家前,他在北四環上一邊開一邊緊張,因為隻剩2%的電了。環顧四周,並沒有充電樁。他打電話問朋友,朋友說,你別擔心了,那個電池會留有20%的餘量。

 

郭女士對這種焦慮感也並不陌生。她從天通苑的家開車去大興機場接機,在路上,她發現快沒電了,想著大興機場是新建的,地庫裏一定不會少充電樁,就自信地一路向南。結果,到了機場之後發現並沒有充電的地方,隻能尷尬地再次一路向北,邊開邊找充電樁。這一開,就開到了東北五環外的頤堤港。在頤堤港的地庫裏,郭女士焦急地等著車充電,剛充了一半,她就迫不及待又開去了大興,來回奔襲六七十公裏。

 

郭女士是資深電動車車主,她有兩輛廣義上的電動車:一輛電動自行車,一輛電動汽車。一般來說,如果隻是通勤的話,那輛電動自行車更常用一些。但郭女士還得每周都開一開電動汽車,因為如果不常開,電池容易壞。和同事們的汽油車相比,這個遛車的頻率明顯高出不少。她覺得,這車就跟狗一樣,不遛也不行,遛多了也不行。

 

相比之下,小鄭顯得灑脫很多。他每天充兩次電,來得及就慢充,來不及就快充。他還開著電動汽車,從杭州開回了河南老家,中間隻充了兩次電——在私家車主們眼中,這是一項壯舉。小鄭想了想,覺得這種勇氣,不僅是因為杭州冬天暖和,電池續航能力不怎麽受溫度影響,更是因為車是公司的,不心疼。

 

 

 
3

 

 

 

一個或許並不是巧合的現象是,在被問到「為什麽要買電動車」時,所有的受訪者都發出了爽朗又無奈的笑聲,然後說,「因為搖不到號。」

 

根據北京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的統計,2020年第4期汽油車指標搖號的中簽率是3120個人搶1個指標,中簽的概率一年比一年低。相比之下,盡管電動車的中簽率和前幾年相比已經有所降低,但在概率上,實在是友好了不少——所謂的降低,也不過是從百分百中簽,降低到了88%。

 

李先生從2011年開始,堅持不懈搖了8年的號,終於在第8年時,向現實低頭,買了電動汽車。而唐女士的說法更直白:「買電動車和買汽油車在價格上也沒差多少,要不是沒有號,我買個正正當當的汽油車不好嗎?」

 

20C8B780-D7AE-46A0-B905-70642521EF46.jpeg
微博#北京超45萬人申請新能源指標#話題下的高讚留言。圖源新浪微博截圖

 

但還是有一些讓車主們欣慰的事實。

 

總體算下來,電動車的使用成本低於汽油車,甚至在某些時候低於公共交通。李先生會把關於電動車的數據牢記心中。他算了一筆賬:如果隻在北京市內開通勤的路,那麽平均兩周要充三次電,如果都在家充電的話,那麽通勤30公裏的路,隻要幾毛錢,比地鐵更便宜。

 

電動車的起速快,在開網約車的日子裏,小鄭的一大愛好是和周圍的車子比起速。在綠燈亮起的那一刹那,幾乎沒有汽油車可以和小鄭的電動吉利相媲美,他可以一騎絕塵,遙遙領先,除非碰上跑車——那也得是跑車卯著勁兒存心跟他比,才能贏過他。

 

小鄭喜歡電動車,尤其喜歡特斯拉,帶翅膀的那款,酷炫,但他也認為,「那都是有錢人買來的玩具。」他想過,在杭州開慣了電動車,可能以後都不適應汽油車了——話雖這麽說,他自己還是買了輛汽油車,在老家開。

 

李女士覺得,電動車的裝備比較先進,比如車裏自帶的導航。但這似乎是所有近年來新生產的車共有的特征,不足以掩蓋另一些心酸的事實。比如,唐女士的車,由於冬天不敢開空調,車窗玻璃很容易起白霧。她的應對方法是打開車窗,趕在自己凍得發抖前讓白霧盡可能散去——然而,同樣的情況如果出現在汽油車上,車主們一般會打開熱風,對著玻璃吹一會兒,霧就散了。

 

車主們還會安慰自己,使用電動車,也是為環保做出了一點貢獻。

 

冬天,哈爾濱一輛沒開暖風的電動車內,司機開一會兒車就要刮一刮擋風玻璃。圖源視頻截圖

 

這一切安慰,都無法消解電動車冬天難熬的事實。沒有人不想換車,隻是礙於現實,隻能先湊合用著。唐女士還聽說,電動車的保值能力低於汽油車,如果轉手賣車,很不劃算。因此她打定主意,要把這輛車開到報廢為止——畢竟,在手頭隻有新能源指標時,這是目前唯一的最優解了。

 

12月7日,北京發布小客車搖號新政,明年將有60%的個人新能源指標優先向無車家庭配置。而明年指標預計仍是10萬個,其中新能源車指標6萬個。

那些電動汽車車主才會遇到的尷尬,即使你想擁有,也需要幸運之神先抽中你。

 

B3DEBC79-3FFA-427D-9B9B-3D7536760C8E.jpeg
圖源視覺中國

所有跟帖: 

無論是電動車或汽油車 -七彩奶油- 給 七彩奶油 發送悄悄話 (126 bytes) () 12/17/2020 postreply 22:18:2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