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梁思成林徽因和林洙,我們該還程應銓一個公道

來源: YMCK1025 2020-12-12 20:26:2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4212 bytes)
回答: 新照舊影(684)YMCK10252020-12-12 19:59:28

不管梁思成林徽因和林洙,我們該還程應銓一個公道

 阿舒 山河小歲月 2020-12-13

我曾經想過無數次要不要寫這個故事,盡管在後台,大家點播過很多次。

 

很長一段時間裏,我都盡量用謹慎的態度麵對林洙這個名字。因為我知道,人言可畏,做一個後妻,委實是不容易的,何況,她要麵對的前任叫林徽因。

 

神仙眷侶,舉世無雙。

 

80432B2F-5AED-4F25-8E2F-09EBB31C8D89.png

 

我隻能這樣形容梁思成和林徽因了,盡管這八個字已經被用得足夠俗氣,但沒有其他詞匯可以替換。哪怕隻是遙想一下,也足夠我們向往,渴望成為他們的朋友,一如史景遷筆下“我們仿佛聽見,他們高朋滿座的客廳裏,杯底喝盡,連珠的笑聲中浮沉著杯盤碰撞響。

 

活在這種CP神話的陰影下,需要超人的勇氣,也需要足夠的豁達。林洙顯然擁有前者,但似乎並不具備後者。她企圖在梁林中找到一些屬於自己的縫隙,比如那本《梁思成林徽因與我》。我還買過一本《林洙與費正清費慰梅20年書信往來》,結果慘不忍睹,費慰梅的字裏行間,仍舊隻有林徽因。她操心林徽因留下的筆跡,書信,甚至一張小紙條,但對於林洙,客氣而生疏。

 

林老太太這幾年頗為活躍,甚至曾在電視台公開批評過小徽徽:

 

7870A29A-9CA2-4E38-A8EE-A1302F52838B.png


可是我仍舊不忍心苛責她。畢竟,她陪伴梁思成度過了那麽灰色的歲月,卻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沒能獲得相當的財富與匹配其大師夫人身份的優渥待遇。先是被迫交出了梁思成生前住所新林院8號的一半,後來索性搬出去,多年後才以清華教工身份分到了一室一廳的房子,以資料員身份退休。

 

當人們討論梁思成的時候,她的篇幅卻是那樣有限。仿佛梁思成旁邊,注定站著林徽因,而她始終是個局外人。

 

996B0E9B-5ADB-43BD-B24F-236D309B444E.png

 

但我最終還是決定寫下這個故事。這是一個和梁思成林徽因關係並非那麽大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裏,那個人看起來最無足輕重,然而,他承受的痛苦最多。在他去世之前,他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價值似乎已經不存在了。在他去世之後,他任由擺布,甚至一度被包裝成一個“渣男”。這是我決定寫這個故事的最終原因,也是唯一原因。

 

這個人的資料很少,但他不該被遺忘。

 

他叫程應銓,梁思成的弟子,林洙的前夫。

 

 

 
0E5660AB-B43D-4F26-A900-B8CB8C8F4F76.png

 

程應銓出生於江西南昌,機緣湊巧,我曾經拜訪過他的祖屋——汪山土庫

 

第一次去,居然還是拜“海昏侯”所賜。去年開車去新建大塘看海昏侯墓,結果尚未開放(我查了下,今年十一開放了),途中偶遇一座民宅,當地朋友說,這裏是汪山土庫,來都來了,看不成海昏侯,看看這個吧。

 

396497CF-07C3-4B69-AA0E-9B113DBADECF.jpeg


青磚黛瓦,看著不過如此,一入內,阡陌縱橫,如武陵人入桃花源。幸虧朋友為我請了講解員,這才知道汪山土庫不姓“汪”,姓“程”

 

這座迄今走過兩百年風雨的深宅大院,出了督撫3人、進士4人、舉人11人,五品以上官員100餘人,名流遍布四海。誰能想到,程家祖先是養鴨為生的農人。

 

世代耕作如何開啟簪纓之路?靠的是讀書。

 

至樂莫過讀書,至要莫如教子。

寡智方能習靜,寡營方可養心。

 

——汪山土庫楹聯

 

講解員說,程家家訓,子弟不分男女,都要接受教育,即使是傭人的孩子,也要接受三至五年的教育。凡接受教育者,費用都由程家供給。

 

3DEC47AF-3772-4644-A010-D80A5D9513BF.jpeg

 

道光年間,程矞采、程煥采、程楙采三兄弟先後考中進士,分別官至湖廣總督、江蘇巡撫和安徽巡撫,人稱“一門三督撫”。

 

不過,三兄弟的人生都令人唏噓。潘後軍先生的《府第書香》裏記述,程矞采和林則徐同榜錄取,是道光年間有名的“救火巡撫”: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他任廣東巡撫,修築虎門炮台;黃河決口,他為漕運總督並署理江蘇巡撫;雲南叛亂,他為雲南巡撫;太平天國起義,道光皇帝調程矞采為湖廣總督,他的長子戰死,他請求告老還鄉,不被批準,他棄印歸鄉,最終被發配邊疆,後雖然被赦,卻在歸途中病逝。

 

程煥采見兄長結局如此悲慘,遂以黃杞子汁塗臉,向朝廷報肝病得以全身而退,回到鄉裏,盡心教育子弟。程楙采則因操勞過度,五十歲出頭就在浙江巡撫任上英年早逝。

 

94934243-BB86-4C2A-93D3-0D415602F713.png


到了民國時代,程家最出名的是程矞采曾孫程天放,曾經擔任過安徽大學、浙江大學和四川大學的校長。另外還有程煥采的曾曾孫程懋筠,他是國民黨黨歌的作曲者。

 

15F1853A-89DB-48A0-86B2-21938D16E132.png


程應銓的父親程懋坤和程懋筠是兄弟,曾經做過河北、江西等地的縣長。但我最初知道程應銓,大約還是因為他的兄長程應鏐先生。我從圖書館借閱過他的《南北朝史話》,薄薄一本,非常經看。1938年,程應鏐先生和燕京大學的同學柯華等人去過延安,受到周恩來的接見。五個月之後,他到西南聯大曆史係借讀,和沈從文的關係很好,他1939年的編輯工作,就是沈從文介紹的。

 

5575215E-3709-4207-AD2A-25F5859DE6C9.png
 

程應鏐在燕京大學

 

程應銓是程應鏐的弟弟。因為程應鏐的關係,程應銓和沈從文的關係也很好。《沈從文全集》裏,有一張沈從文坐在藤椅上的照片,平靜地抿著嘴,就出自程應銓之手。

 

我爸爸出身於江西一個舊官僚家庭,程氏一門清代頗出了幾位人物,其中就有一位是監造頤和園的。我叔叔當年受到林徽因與梁思成的賞識,據說也是因為他在城市規劃與建築思想上,很有藝術眼光。而我爸爸學的是中國古代史,盡管讀的是燕京大學這樣的洋學堂,對西方藝術卻完全外行。我第一次聽說有個指揮叫托斯卡尼尼,就是在和叔叔聊天的時候,但叔叔對攝影藝術的興趣似乎更大些。——程怡,父親、叔叔和那個時代的人--追憶程應銓

E33CC42D-C803-4B93-8B37-65993A5E3B26.png

 

 

如果程怡說的屬實,程應銓繼承了程家營造的天分,他和吳良鏞是大學同班同學,我根據吳良鏞的資料,查得程應銓於1944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建築工程係。畢業時二戰尚未結束,程應銓應征去緬甸當了盟軍的翻譯。

 

二戰結束,程應銓從緬甸到昆明尋找哥哥,程應鏐在昆明天祥中學教書。他聽說弟弟之後打算去上海謀職,便介紹了自己曾經的女學生給弟弟認識。該女生全家也要去上海,程應鏐如此安排,是希望弟弟路上有個照應。

 

這個女學生,便是林洙。

 

6E3663FB-7869-4187-BF98-571D0BF73708.png


林洙的父親學的是建築,當時是鐵道部的工程師。程應銓千裏送京娘,似乎頗受林洙父親的青睞。老父親首肯,兩人很快談起了戀愛。

 

在上海,程應銓進了海關工作,林洙則準備大學考試。據說她同時考上了聖約翰和金陵女大,但這兩所學校都是私立,學費頗貴,她選擇了金陵女大,有沒有去上,我沒有查到。而這時,程應銓的大學同學吳良鏞來信,原來,1948年,吳良鏞經梁思成推薦去美國深造,清華建築係空了一個位子,吳良鏞便推薦了程應銓(陳占祥之女陳愉慶的說法是沈從文推薦了程)

 

林洙爸爸靈機一動,就對女兒說,我給林徽因寫一封信,你跟著程應銓一起去清華,說不定可以讀先修班。這個先修班有點清華預科的意思,隻要第一年各科合格,可以免試入清華,當時隻有清華教職工的子女或者親戚才能享受這個福利。

 

於是,林洙跟著程應銓北上來到清華園。時逢北平解放,清華沒有辦先修班。但義薄雲天的林徽因還是向林洙伸出了援手,在自己肺結核病情嚴重的情況下,幫林洙補習英文。林洙最終沒能上成清華,她甚至連大學都沒有讀,很快,因為父親的來信催促,她和程應銓結婚,並成為清華大學建築係的秘書。

 

在當時的環境下,我們能夠理解林洙的選擇,畢竟,讀大學和嫁人對於當時的女學生來講,似乎後者更為重要。程應銓是清華建築係的青年才俊,高大帥氣,又熱愛文藝,是乘龍快婿。但我一直在想,如果林洙能夠看到作為一個女性應有的獨立,先選擇去讀金陵女大或者聖約翰,事情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可惜,一切都沒有如果。

 

在林洙的敘述中,她認為林徽因之所以願意幫助自己,是因為父親的推薦信。但我仔細查了查,她和林徽因並不是親戚,她的父親和林徽因交往也甚少,僅僅因為同鄉和幾麵之緣,躺在病床上的林徽因就會幫助林洙補習英文嗎?

 

我認為在這件事上,顯然程應銓所起的作用更大,這隻要看到程應銓在清華建築係中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來,林徽因和梁思成對這位年輕人有多麽器重。

 
B96C69C8-28B0-4A0C-90EA-078A4B83B021.png

 

9D16A785-FE13-45F3-B508-8102E68D9E84.png

 

程應銓迅速成為清華建築係的“四大金剛”之一。

 

程應銓擔任了規劃教研組的組長,帶領一批青年教師,主攻城市規劃。陳愉慶在《我的父親陳占祥》中這樣記載程應銓和陳占祥的初次相逢:

 

父親第一次與程應銓先生相識於清華新林院的梁家客廳。每到下午茶時,梁思成林徽音夫婦的客廳總是高朋滿座。梁先生把程應銓介紹給父親時說:“這是我們建築係的四大金剛之一,跟你同行,專門研究城市規劃的程應銓。”

 

父親說,他左手端著茶杯,伸出右手去跟程先生握手。程應銓卻放下茶杯,站起身,微躬下腰,用雙手握住父親的手說:“久聞大名,陳先生。”他隻比父親小幾歲,這樣畢恭畢敬,讓父親很不好意思。

 

“都是同輩,這樣折煞我也!”父親連忙放下茶杯,把左手也伸了過去,握住了他的雙手,“常聽梁公說,你是中大的高材生。”

 

程應銓說:“哪裏,你是中大教授(指前南京中央大學),我不過畢業於中大建築係而已。”他又指指梁思成夫婦和金嶽霖等人說,“在座的都是我的先生,前輩。”

 

父親事後和梁先生說:“程應銓很謙和呀。”梁先生大笑說:“那是他很Gentleman(紳士)。應銓是很有個性的人,一身才氣,也一身傲骨。他看得上的人,能肝膽相照。不入眼的,多一句話也不說。”

 

陳占祥對程應銓的印象非常好,這主要體現在:

 

1、程應銓的語言能力很強。他自學俄語,一連翻譯出《城市規劃》《蘇聯城市建設問題》《城市規劃與道路交通》《柏林蘇聯紅軍紀念碑》,是新中國最早的一批關於城市規劃的學術文獻。

 

2、程應銓非常刻苦,到莫斯科訪問,他根本顧不上購物,先找旅館服務員糾正自己的俄語發音。

 

B79D7853-0818-44CB-914C-CF88A04C7054.png

 

這樣的程應銓,在1957年被打成右派,一點不足為奇。

 

直接罪行有兩條,一條是為“梁陳方案”喊冤。

 

還有一條是說他在課堂上散布“西方資產階級的城市規劃理論”——程應銓讚同“鄰裏單位”理論,每一個社區的居民,按照人口多寡規劃商業設施和學校配套設備,建立安全和諧的鄰裏關係,這一規劃觀念被蘇聯專家認為“階級調節論”。

 

依我看來,大概兼而有之。

 

而因為程應銓的關係,林洙的係秘書職務很快也被撤銷,調為資料室管理員。這時,兩人的關係日趨破裂,林洙提出了離婚。

 

考慮到時代因素,這樣的離婚本來是可以理解的,不是當事人的我們,是無法體會那種壓力和痛苦的。但是,很多年之後,當林洙接受《東方瞭望周刊》的采訪時,卻把離婚原因歸咎為程應銓的出軌——

 

A86093DD-4044-463E-8B63-A01655F3F3D8.png

 

這!就!不!地!道!了!吧!

F86A70B5-27B2-4751-B8F7-06C048764F8C.png

 

林洙所說程應銓的女朋友確實是存在的,但應該出現在好幾年之後。

 

按照程怡的回憶,女朋友出現在1966年:

 

“叔叔在我們家住了幾天,有一天我們家還來了一位高高的漂亮的年輕女士,後來我才知道那是叔叔的學生,上海人,叔叔的女朋友。那天晚上我半夜起來,聽到爸爸和叔叔在書房談話,爸爸跟叔叔說,應該多為人家女孩子著想,她那麽年輕,和你在一起會有很大的壓力,你們還是保持友誼吧。”

 

按陳占祥的女兒陳愉慶的回憶,1963年,程應銓給陳占祥夫婦看了女朋友的照片:

 

在程叔叔自己保留的作品中,我們看到許多照片裏都有一張熟悉的麵孔,那是大哥衍慶清華建築係同班上的一位女同學。暑假裏大哥接我和弟弟去清華小住時,見過這個窈窕婀娜、笑容若桃花映水的上海姑娘。

 

母親指著照片上的姑娘,看了程叔叔一眼,笑道:“進展順利嗎?”

 

程叔叔絲毫不否認,大大方方地說:“我們常約會。照照相、逛逛街、吃吃飯,也很親密。至於結果如何,像你說的,隨緣吧。”

 

按照這一說法,程應銓的女朋友是陳占祥之子陳衍慶的同班同學。陳衍慶是1956年考入清華的,那麽這個女朋友最早和程應銓相識,應該也是在1956年末。1957年5月開始,程應銓就因為“梁陳方案”抱不平而被批判,進而打為右派,在短短幾個月時間裏,他是否可能和這個姑娘展開婚戀呢?

 

而按照陳占祥夫人的看法,“應銓可能是想賭一口氣,非要找一個年輕漂亮、比前妻強的女人。”隻要體會一下這句話的語氣就可以知道,程應銓和這位上海姑娘的相愛顯然是在離異之後。

 

更為靠譜的論據,實際上來自林洙自己的《梁思成林徽因與我》:

 

557544C0-682A-49B9-9AD2-95F1661A4D94.png
982B9602-B300-41AE-B5F2-663CB63F1FC4.png


這本書的出版時間是2004年,接受《東方瞭望周刊》的訪問則是2013年,為何過去九年,林女士的說法就忽然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耐人尋味的是,在《梁思成林徽因與我》一書中,梁思成還詢問過林洙,和程應銓離婚,除了政治因素外,還有沒有其他原因。林洙的回答是,覺得程應銓不夠真誠,而論據則如下:

 

5738825E-1368-41A1-B4BC-0B6DAA72B68E.png

 

我們暫且不討論這一論據是否成立,如果程應銓真的和其他人有了婚外戀,林洙這時候和梁思成坦白,豈不是一個絕好的機會——畢竟,程應銓成為右派,是受梁思成的牽連,梁思成在政治上一定是同情程應銓的。

 

更何況,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梁思成正打算和林洙表白(第二天就給她寫了表白信)。林洙卻沒有在這時候說出程應銓和女學生的事情,而是絮絮叨叨一堆她另外有追求者打算為了自己而離婚,這完全不合情理。

 

383FA053-626F-4589-86AD-13136C24F037.png

 

隻能說明,《東方瞭望周刊》裏的林洙,恐怕在這個問題上沒有說出實話,至少沒有說出全部的實話。

BF23A800-EE8D-4FCB-90FF-5DF31AB4BF91.png

 

之所以要講這麽一大堆,是因為對於程應銓來說,這實在太不公平了。

 

妻子的背叛隻是他痛苦的開始,遠遠不是結束。

 

三年後,前妻再婚,結婚對象是他的老師梁思成。連久不交際的沈從文都聽到了消息:

 

聽說應銓離了婚,還有兩個孩子,愛人已和我們一個最熟的人結了婚。他的工作怎麽樣?生活情形怎麽樣?如還在京,告他什麽時候來我家談談如何?

 

——沈從文,1962年10月15日致程應鏐

 

梁思成和林洙的結合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張奚若從此不與梁思成來往,劉敦楨則給梁思成寫了一封信,信裏隻有四個字:“多此一舉”。

 

除了和我們吃瓜群眾一樣有“房子塌了”的驚愕,當然也有為程應銓不平的成分。更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在林洙要嫁給梁思成之前,係裏曾經找程應銓談話,問兩人是否能複婚。程應銓回答:

 

“沒有。我又不是武瞾的太監,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係裏為什麽要找程應銓談話,要麽是希望程應銓願意複婚,那麽係裏可以幫忙做工作。要麽是防止程應銓有想要複婚的念頭,使得這件事愈發令人難堪。無論是哪一個原因,都隻能讓程應銓更受侮辱。

 

梁思成和林洙再婚之後,有一件逸聞。沈從文說,文革前開政協會議,會後政協委員們可以優惠價買當時算是高檔生活用品的高壓鍋,他和林巧稚都買了,梁思成卻沒有登記。林巧稚就調侃說:“現在梁公的錢自己作不得主了,得回去請示新夫人。”

 

沈從文對此評價:“林洙就是愛錢。

 

沈從文的評價當然有些主觀,但也並非空穴來風。1963年,林洙曾經被卷入一宗清華圖書館貪汙案,對此,梁思成表示:“係裏對林洙的懷疑不是空穴來風,有很多證據,如果林洙坦白貪汙我可以幫林洙賠償,如果林洙不承認但最終調查結果證明其貪汙,那麽我跟林洙就完了。”

 

這個事件,林洙在後來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講過:

 

9BC5FF46-E0E3-4699-A600-4F75732F97E2.png

 

這件事最終的結論是:“現有證據不足以證明林洙一定貪汙。

 
2D8B29E4-7561-461C-B3AD-4DEB56AC914B.png

 

我並不想要就林洙的問題再糾纏下去,對於我而言,講完程應銓的故事是我的唯一目的。

 

程應銓在“文革”初期沒有受到過多的關注,他甚至短暫成了不被人注意的“逍遙派”——畢竟,清華園裏的“大老虎”是如此之多。程應鏐的妻弟李宗津(就是他畫的林徽因畫像被林洙從客廳取走,從而招致梁再冰的憤怒)去清華遊泳池遊泳,經常會看到程應銓的身影,“都知道叔叔遊得很好”(程怡語)

 

兩年後,1968年,轟轟烈烈的清華百日大武鬥之後,工宣隊進駐高校,“清理階級隊伍”厄運來了。

 

“人人排隊、層層摸底”之下,程應銓的緬甸從軍經曆很快被作為重點要求審查。這樣的審查,穆旦也經曆過,細細密密的碎刀子割肉,令人惶恐。陳愉慶回憶,他曾經來找過陳占祥,把一些他拍的照片還回來,讓陳占祥夫婦處理。

 

6180E013-135E-4DE6-8549-0D433B3792FA.png


這似乎是程應銓留在這個世界的最後一點細節。

 

1968年12月13日,他再次來到了已經結冰的清華遊泳池,穿著他去波蘭出差時買的西裝。而後,這個有著出色遊泳水平的人投入水中,讓自己永遠沉溺在一池碧波之中。

 

消息在一個月之後傳到哥哥程應鏐那裏,程怡說,程應鏐在黑夜裏坐了許久,最後說了一句話:

 

他真是不負責任。

 

這句話,當然是為了留下的兩個孩子所說,盡管那兩個孩子已經被林洙改姓“林”。

 

2019年,當我在汪家土庫參觀時,忽然明白了程應銓的做法。講解員告訴我,程家養了許多孔雀,因為程矞采覺得自己在朝廷沒有根基,如果為奸臣所害,便打算吞服孔雀膽自盡,換一個體麵的死法。

 

體麵,他所求的不過這兩個字。

 

活著的時候不能體麵,至少死可以,所以,會穿那身平時舍不得穿的西裝。

 

那位一直和他保持戀愛關係的上海姑娘,我找尋了很久她的下落,但未果。據說,係裏曾經逼迫她和程應銓分手,否則就將“不落實分配”,她倔強地拒絕,最終去了雲南。

 

總算,還有一點溫暖,留給程應銓。

 

今天是2020年12月13日,程應銓投水距今52年了。逝者已矣,至少我們應該對他公平一點。

 

 

E17B4D85-4FDA-4B39-AC5D-9958B5353262.png

1、程怡,父親、叔叔和那個時代的人--追憶程應銓,書城,2004-08-15

2、陳愉慶,多少往事煙雨中--我的父親陳占祥,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3、林洙,梁思成林徽因與我,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