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全林
其實父親都知道
冬夜,我夢見了父親。父親如果活到現在,九十二歲了。他辭世的時候,剛七十二歲。
我想象不出來,九十二歲的父親會是什麽樣子的。父親五十歲的時候留了胡須,他辭世的時候長須飄飄。我也是過了五十歲的生日後蓄須的。有時候照鏡子,感覺跟父親很像,至少跟我記憶中的父親神似。
有時候也想,自己還能不能活到父親的歲數。要活到父親的歲數,我還得活二十一年。這是漫長的歲月。
記憶裏,父親年輕時的形象逐漸模糊,而他留著胡子的形象一直清晰。
記憶裏,與父親的交流,弟兄五人中我最多,也最深。這是時節因緣。我上小學五年級時,二哥已經在外地上大學了;我上初中時,二哥三哥在上大學,五弟還小,大哥已大,不時外出打工,而我在家,經常和父親聊天。父親喜歡唐詩,我也喜歡唐詩,我小學、初中背了很多唐詩,經常與父親分享心得。我上高中時,二哥、三哥大學畢業工作了,五弟上小學、中學,大哥大到已經不願意和父親交流了,他結婚後更不和父親交流了,和父親交流的依然是我。等到我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在農村務農,那時候五弟上高中了,大哥分家了,父親還得教我如何趕牛耕地,和父親交流的還是我。
弟兄中和父親交流最多的,是我。
我在農村的日子很苦悶,內心有很多苦,雖然不說,父親是知道的。他從來沒有責備過我。我多次參加高考,不論是應屆考試,補習兩年,還是社會考試,都沒成功,父親從未說過我什麽。他對我的才華還是看好的,盡管我當時看不到希望,內心的理想和苦悶,父親始終是知道的。
有一次在幹農活時,我和父親談及我的感情世界,談及我愛過的女生,我的孤獨與無奈。這些,我過去從未對父親說過,偶爾寫到詩歌裏,其實父親是知道的,他勸慰了我,給我講了很多他在民國年間的往事,以及“抗美援朝”時在朝鮮戰場上的往事。
父親講到傷心處也會哽咽難語,那時候父親有六十多歲了吧,會像個孩子一樣痛哭。這點很像我,我很多次,在和朋友講起我的往事時哽咽難語。有一次,你父親來我家,我講起家族往事,講到解放後家族的悲催命運和伯父陳治邦悲苦人生,潸然淚下,坐在對麵的你的父親,唏噓歎息,心意難平。
也許,這是男人間的情感的表達,不管是父子,還是朋友。
父親和我,我和你父親,都是性情中人。
我在西安打工的六年,五弟和父親生活在一起,他和父親的交流是多是少,不得而知。那時候,父親經常給我寫信,信的開頭總是“全林吾兒,見字如麵。”寫到這裏,淚花湧現。父親有時候也在信裏給我附上他寫的古體詩,我也給父親在信裏寫古體詩,這是我們之間的交流。我在1997年給父親的信裏寫過一首七言律詩,記不得全詩,隻記得其中兩句中的八個字是“足量華夏……,肩挑道脈……”。當時我在注解宋代的道書《青華秘文》,2002年,我在北京開講《青華秘文》時打印此書作為講稿,那首詩收錄在後記裏。現在,都記不起來了。隻記得一件事,當時有感,寫了一篇回憶父親的文章,談及往事,在同事麵前哭得稀裏嘩啦。
父親辭世那年,我三十歲,沒事業,沒女朋友,沒有前途,一個人在西安打工,在社會底層掙紮。希望在哪裏?甚是渺茫。
父親臨死前對我母親說,不要操心老四的事情,他有他的命,命會轉好,未來會很好,婚姻他自己會解決。
父親說這話不是為了安慰我母親。當時弟兄五人中隻有我沒結婚。五弟已經有了女兒,唯我孑然。
父親懂命理,他曾說我命理是“文曲星”命格,有“天乙貴人”。果然,我這一輩子,靠寫作、寫字、畫畫、寫詩謀生。我三十一歲時來的北京,三十四歲結婚,果然如父親所言,命轉好了,也遇見了能幫助我的“貴人”。
其實,我的事情,父親早就知道。
我知道的事情父親知道,我不知道的事情父親知道,我想隱瞞的事情父親也知道。
這就是父親。
不知你和你父親是怎樣交流的。也許,你的心事、你心裏的痛苦和困擾,你父親都知道,隻是沒說而已。
父親都有共性,他們的堅韌裏隱藏著深厚的愛,盡管有時候無言。有時候真是如俗話說的,大愛無言。
愛有所表達,會更溫暖。
我五十一歲了,想起往事,想起父親,淚雨連綿。
年輕的你,要早早珍惜這三生三世等待而來的親緣,親緣中的父女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