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他是“熟女控”,卻不知他是一代雄主

來源: YMCK1025 2020-11-03 09:12:11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2841 bytes)
回答: 隱性的武器YMCK10252020-11-03 09:02:10

世人皆知他是“熟女控”,卻不知他是一代雄主

 最愛君 最愛曆史 2020-11-03

 

3EB65C98-FC75-4437-9D8F-01009E2CEFE9.png

 

30歲的明憲宗朱見深在內侍的幫助下,坐在鏡子前梳頭。

 

透過鏡子,他敏感地看到在一側伺候自己的太監,正低著頭數著金匣子裏的“龍發”。

 

他很是感慨,年過而立,膝下卻無一子,將來這大明的江山可怎麽傳下去?

 

聽了這番話,老太監張敏突然跪倒在地,說:“皇上有子。”

 

張敏解釋說,當下,在安樂堂,您之前寵幸過的紀氏宮女曾誕下一子,如今年已6歲,姿容修頎,頗像您呢。不過,為嚴明皇室血統,還請萬歲爺公開還皇子一個清白身世。

 

朱見深大喜,命人趕緊尋來與自己相見。

 

當他第一次見到已經6歲的兒子時,不禁想起自己小時候那段被幽禁的歲月,潸然淚下。

 

幾個月後,這個被賜名“祐樘”的孩子,被立為皇太子。

 

明憲宗朱見深總算解決了自己一生最苦惱、最棘手的問題。

 

2A5A42CD-5E1E-425C-995C-78ADEA96B8DF.jpeg

▲明憲宗畫像,皇帝年過三十無子,對於皇位傳承是個大問題

 
 
 
1
 
 
在3歲以前,朱見深是整個大明最幸運的孩子。那時,他父親朱祁鎮是大明萬裏山河的主人。而他,則是未來繼承這片錦繡江山的頭號繼承人——皇太子。
 
然而,明英宗朱祁鎮聽了“發小”太監王振的慫恿,決定率領大軍到大草原去一展大明鐵軍的雄風,不慎玩大了。
 
在土木堡(今河北懷來縣境內),大明帝國最能征善戰的一批悍將強兵全部損失殆盡,禦駕親征的皇帝也成了俘虜。
 
FE3942AC-F372-424C-8DAA-ABF69C2F6E09.jpeg
▲明英宗被俘 圖源/影視劇照
 
國不可一日無君,這道理誰都懂。作為戰鬥的勝利者,蒙古草原領袖——也先,自然也明白。他向大明帝國提出了議和,要求大明拿錢贖回他們的皇帝。
 
不過,此事遭到了大明上下一致的反對,割地賠款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
 
沒有皇帝,大不了再重立一個就好。
 
就這樣,朱見深的二叔、郕王朱祁鈺成了皇位繼承人,是為景泰皇帝。
 
新皇帝剛登基,也明白自己是藩王入繼大統,隻是“代”皇帝。為了籠絡人心,朱祁鈺宣布,朱見深以往待遇不變,仍是大明帝國皇太子。
 
這年,虛齡3歲的朱見深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時年20歲的萬貞兒。
 
萬貞兒,山東諸城人,其父原為體製內的公務員。因親戚犯事,連累全家。年僅4歲的小貞兒也被充入掖庭為奴,分配到太後身邊當差。因其聰明伶俐,甚得太後歡心。
 
此時的老太後明白,代皇帝掌控了實權便是真皇帝了,一山尚且不能容二虎,更何況是統禦天下的紫禁城?
 
為防不測,老太後命萬貞兒前去陪護皇太子朱見深。從此,這個女人陪伴了他一生。
 
 
 
2
 
 
一切正如太後所料,在於謙發動北京保衛戰,成功把大明拖回正軌後,景泰皇帝朱祁鈺雖然派人接回了大哥朱祁鎮,尊為太上皇。但對於金鑾殿上那張閃閃發光的龍椅,朱祁鈺終歸不舍得。
 
於是,剛在草原上喝飽西北風的大哥朱祁鎮被“請”進了南宮。後來,朱祁鈺又廢除侄子朱見深的儲君之位,讓自己的兒子頂上。
 
此時,年僅5歲的朱見深還不明白二叔的決定對自己意味著什麽。
 
不過,從小在太後身邊長大的萬貞兒卻比誰都懂。
 
低賤的出身,讓她小小年紀便飽嚐因身份高低落差所產生的的強烈自卑。在經受心理上痛楚掙紮的同時,她又親眼目睹了後宮妃嬪集團內部的殘酷鬥爭。因此,她過早地學會了如何利用錯綜複雜的關係以及巧言令色、不擇手段的方式達到目的的本領,並由此逐漸萌生出“奮發圖強”向上爬以改變自己命運的欲望。
 
看著原先與自己一同服侍太子朱見深的奴仆紛紛被遣散,或許是出於遵從太後懿旨的考慮,又或許是出於自己想豪賭一把的心理,萬貞兒選擇與朱見深一起共度難關。
 
離開東宮後的朱見深迎來了生命中最昏暗時期。在他身邊,除了萬貞兒,到處都充斥著二叔朱祁鈺“精心”安排的耳目。
 
F06D1D64-A0F1-4CFC-9B03-AEB3A701495C.jpeg
▲朱見深的“二叔”景泰皇帝 圖源/影視劇照
 
這種每天都可能是人生中的最後一天的日子,整整折磨了朱見深五年。
 
在這段歲月裏,萬貞兒承擔起一位“母親”的責任,給了年幼的朱見深一份無微不至的關懷。
 
作為一個遠離萬千美好世界的年輕宮女,在全心全意陪伴太子度過困難時期的同時,也無形中將生活裏的“空虛寂寞冷”,以及未來自己對地位身份的美好願景通通傾注在這個小自己17歲的“廢太子”身上。
 
根據弗洛伊德心理學的解釋,3—6歲是一個極容易形成“戀母情結”的關鍵時期。在令人窒息的環境中,朱見深的“戀母情結”逐漸萌芽。對他而言,萬貞兒姐姐,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奉命伺候自己起居飲食的一介宮婢。
 
她更像是給自己提供親情溫暖的母親,是卑微且無助的自己心中的那道“白月光”。
 
五年後,朱見深11歲那年,他父親朱祁鎮借助奪門之變,複位成功。
 
隨後,朱見深在群臣的簇擁下,重返東宮。跟著他一起回來的,還有身邊的貞兒姐姐。那年,萬貞兒28歲。
 
 
 
3
 
 
看著兒子如此依戀一個跟自己年齡差不多的“老宮女”,明英宗朱祁鎮心裏大概相當不爽。
 
當朱見深提及希望立萬貞兒為太子妃時,朱祁鎮估計想殺她的心都有了。
 
因此,在太子達到適婚年齡後,朱祁鎮便趕緊為太子選妃。
 
不過在這一切還沒來得及完成時,朱祁鎮便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臨終前,他要求皇後和太子生母周貴妃從速為太子完婚。
 
天順八年(1464年)七月二十二日,明英宗朱祁鎮駕崩半年後,在先前選秀中摘得“桂冠”的吳氏少女披上了鳳冠霞帔,成為明憲宗朱見深的第一任皇後。
 
然而,吳氏得到的僅僅隻是一份皇後的尊榮。作為明憲宗朱見深的結發妻子,她沒能得到丈夫的半點真心。
 
對於自己丈夫喜歡“老宮女”這件事,獨守空房多時的吳皇後,怎麽也不能理解。她實在看不慣這段“畸形戀”,遂將萬貞兒召來,讓對方結實地挨了頓板子。
 
B18AEC93-082A-4235-9D66-41BD9BBE9581.jpeg
▲朱見深與萬貞兒 圖源/影視劇照
 
在等級森嚴的封建時代,皇後杖打宮女,本來也不是什麽大事,可偏偏這個被打萬宮女,是皇帝最為珍惜的“心頭肉”。打了她,就相當於打了皇帝,後果可想而知。
 
當萬貞兒向朱見深哭訴被打慘狀時,朱見深第一時間便想到了廢後。
 
按他的意思,當年的選妃儀式上存在作弊行為,才讓吳氏成了皇後,真正的人選應該是與吳氏一起參加選秀的另一名女子——王氏。
 
所以,這場宮鬥鬧劇過後,吳皇後被廢入冷宮,王氏成了王皇後,想要借故冊立萬貞兒為皇後的朱見深則再次吃了啞巴虧。
 
對朱見深而言,既然無法正當冊立萬貞兒為後,那就給她足夠的寵愛。
 
因此,當萬貞兒以37歲“高齡”誕下皇長子後,朱見深大喜,立即下詔冊封萬貞兒為皇貴妃,並許諾立這個“幸運兒”為太子。
 
好景不長。這個“幸運兒”還沒活過周歲,就夭折了,連名字都沒有留下。更令朱見深心碎的是,貞兒姐姐從此未再有孕。
 
作為後宮固寵的手段之一,“母憑子貴”是曆朝曆代妃嬪們百試不爽的好法子。但這一次,老天殘忍地掐滅了萬貞兒最後一絲希望。
 
或許是擔心自己年老色衰無法永葆聖寵,又或許是受孩子去世的打擊過大,那個曾經對朱見深關懷備至的萬貞兒,如今的萬貴妃,逐漸變成了讓後宮談之色變的“嬰兒殺手”。
 
出於對大明江山傳承的考慮,朱見深被迫寵幸了其他嬪妃。不過,一旦有人懷上龍種,在皇帝身邊的萬貴妃耳目就會將消息傳給自己的主人。
 
於是,一個個還未成形的胎兒,就這樣被一碗碗墮胎藥剝奪了生命。
 
475BD43C-04DC-4AB9-879F-E80C76A81F8C.jpeg
▲萬貞兒 圖源/影視劇照
 
 
 
4
 
 
對於此等性質極其惡劣的事件,朱見深明知是萬貴妃一手策劃,卻也是聽之任之。
 
這似乎有些不可理喻。但現代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人的潛意識中對某種獨一無二、不能替代的東西的熱戀,會表現為一種永無休止的追尋活動。
 
由於對萬貴妃的愛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當衝突出現時,朱見深便會像一個勇士那樣與萬貴妃站在同一條戰線上,共同麵對困難,正如過去的萬貞兒不顧一切保護自己那樣。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後宮爭鬥中,憑著皇帝對自己的絕對信任,萬貞兒贏了。
 
萬貴妃終於可以在後宮中一手遮天。但相較於大明其他後妃而言,她不是良家子,她是那個一直讓人瞧不起的小宮女。也正因如此,一群宵小之徒瞄上了這美妙的“裙帶關係”。前有首輔萬安與萬貴妃續譜認宗,後有外戚萬通與內侍梁芳相互勾結,進獻魅惑之術。
 
總之,憑著這條利益紐帶,萬貴妃的權勢逐漸延伸到朝堂之上。
 
 
 
5
 
 
盡管後宮一塌糊塗,但作為大明的中興之主,明憲宗朱見深還是做了些事情的。
 
上任之初,他便下詔,蠲免當年全國三分之一的賦稅,嚴禁貴族世家倚仗權勢欺壓百姓、強占農田,起用李賢、商輅等名臣,嚴明刑法,整頓吏治。
 
然後頒旨要求全國軍隊實施精兵簡政,加強京師防衛力量,開武舉選拔軍事人才,並規定武舉為日後軍事人才的唯一途徑。
 
僅僅完成這些還不夠。
 
當年,其父明英宗朱祁鎮借助複位的那場“奪門之變”,留給大明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的巨大陰霾還未散去。
 
為了緩和朝局內部矛盾,也為了不讓忠臣蒙冤而使天下寒心,朱見深明白,平反“奪門之變”冤假錯案刻不容緩。
 
首先,他決定給當年堅決不同意向瓦剌人“交贖金”,卻拚命保護朱家基業的好臣子於謙平反。
 
盡管於謙當年在朱祁鈺廢自己太子之位的決議上投了棄權票,但他畢竟一生為了老朱家出生入死,居功甚偉。
 
526E18A0-E0DF-4D93-A4DE-2038ACA82427.jpeg
▲於謙畫像
 
在給於謙平反的詔書上,朱見深提到,“卿以俊偉之器,經濟之才,曆事先朝,茂著勞績……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實憐其忠。”(《明憲宗實錄》)
 
意思是,我爸在位時就知道於謙是被冤枉的,本來想給他恢複名譽,但沒能做成,我爸就去見祖宗了。所以這事就落我頭上了,我知道於謙是忠臣!
 
而對於自己的二叔朱祁鈺,曾經的景泰皇帝,朱見深可謂是又愛又恨。
 
畢竟二叔是那個廢他太子之位的元凶。但不可否認,朱祁鈺在位時也做了很多貢獻。如果不是他,搞不好大明早就亡了。
 
成化十一年(1475年),朱見深最終還是決定公正地還給二叔“皇帝”的身份,追諡其為“恭仁康定景皇帝”
 
對於二叔過去所做的一切,朱見深表示理解,不介意二叔以前的過分要求和極端做法。
 
至此,大明帝國終於對十八年前“奪門之變”事件,蓋棺定論。
 
朝廷上下為之驚歎,一代明君由此誕生。
 
 
 
6
 
 
相較於父皇明英宗朱祁鎮禦駕親征,丟盔卸甲,朱見深似乎沒有遺傳到老爸的基因。
 
不管對內還是對外,他都表現得英武果決,始終秉承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精神,堅決維護大明領土完整。
 
成化元年(1465年),剛登基的朱見深就迎來了執政以來的第一個大挑戰——荊襄流民起義
 
暴亂來勢洶洶,同時得到了附近鄧州、漢中等地農民的支持,聲勢越來越大,嚴重影響了帝國的社會穩定。
 
長久以來,荊襄流民一直困擾是中央政府的一個大難題。自元代起,主要集中活動在今天的湖北鄖陽地區。該地萬山環繞,又處於湖廣、陝西、河南三省交界處,屬於典型的“三不管”地帶。因此,每當災荒、戰亂,這一帶常常聚集近百萬的流民。
 
在形勢日益緊張的情況下,朱見深果斷派出右副都禦史項忠到河南、湖廣等地經略巡查,了解民意,普查人口。
 
一到當地,項忠立即下令將原籍不屬於這裏的流民全部驅逐出境,如果遇到不肯走的,直接殺掉。
 
這顯然違背了聖旨的本意。因此,這樣的一刀切遣返,效果並不是很顯著。
 
當朱見深收到有司彈劾項忠曲解聖意、胡亂殺人的奏折時,他並沒有怪罪項忠。而是在仔細閱讀項忠提交的各項提議後,重新選派大臣原傑到當地安撫流民,設置鄖陽府與湖廣行都司,由都禦史吳道宏撫治鄖陽、襄陽、荊州、南陽、西安、漢中六府。
 
從此,這批新入籍的流民,在當地墾辟老林,從事農作,開發藥材、竹木、鐵、炭等資源,荊襄山區逐漸民戶稠密,商旅不絕。
 
 
▲夜幕下的荊州古城 圖源/圖蟲創意
 
 
 
7
 
 
除此之外,朱見深還對廣西、蒙古、東北等地用了兵,不僅一雪積壓多年的土木堡之恥,還借機收複了河套地區,使明軍勁旅重整聲威。
 
雖然比不得先祖朱元璋、朱棣的豐功偉績,但對付那些企圖想要擾亂大明帝國秩序的部落,朱見深表現得果斷睿智。
 
當時建州女真部落首領愛新覺羅·董山,就是日後後金首領努爾哈赤的老祖宗。這貨出門不看黃曆,帶著小弟到大明邊境來做搶劫生意,不慎遇到大明正規軍。
 
董山一點也不含糊,不僅照搶不誤,還順帶把明軍統帥的首級給收了。
 
E3286DDF-5807-4696-8A58-FA53A2BB36DF.jpeg
▲凶悍的女真騎兵 圖源/影視劇照
 
消息傳來,與父皇當年對瓦剌擾邊的反應一樣,朱見深對此事也是勃然大怒,覺得不討平女真,大明的臉往哪擱。
 
但朱見深並沒有像他爸那樣衝動,而是召來了曾經參加過“京師保衛戰”的趙輔,讓他組織精兵,搗毀建州女真的老巢,並下了明確的“絕殺令”
 
同時,以大明帝國的名義,發布聯合出兵公告,號召鄰國一起組團去董山家開“篝火晚會”。
 
與大明素來交好的朝鮮王朝第一個表示支持,隨即派出大將康純、南怡領著大軍充當先頭部隊,響應明軍行動。
 
由於各方麵準備工作做得很周到,當大部隊抵達建州女真轄地時,對方還來不及做出合適的反應,隻能匆匆組織戰鬥。
 
大明聯軍見人就殺,見房就燒。不多時,戰場已屍橫遍野,片片焦土。
 
此戰,明軍俘虜了董山小弟600多號人,另外斬殺了600多人。
 
匪首董山,自然是要被殺掉的。但是怎麽處理董山的家人?
 
朱見深犯難了,董山固然罪無可恕,可是他手底的小弟都是聽命令幹活的,頂多算從犯。
 
在朱見深看來,既然董山已經伏法了,應該也不會再有人敢隨隨便便來挑釁大明帝國。幹脆將其族人全部移送到福建、廣東沿海充軍,為大明帝國增強海防實力。
 
數年後,建州女真族人又懷念起當初跟老大一起到大明打劫的歲月。
 
這次沒了老大,隻能各個部落互相湊合點兵馬拉起一支素質參差不齊的“摸金聯軍”,再請蒙古的朵顏三衛幫忙壓陣,到大明邊境“發家致富”。
 
據史載,自成化八年(1472年)起,這股“摸金聯軍”就時不時越界騷擾。今天牽你幾頭牛,明天殺你幾頭羊。你派兵來追趕,人家就發揮遊擊戰術精髓,立馬拋下獵物,掉頭就跑,保存有生力量。
 
不僅如此,這夥“摸金聯軍”還摸到了朝鮮王朝的地盤燒殺搶掠。
 
由於朝鮮王朝實力比較弱,長期充當大明帝國的“小迷弟”,因此隻能向大明帝國匯報國內混亂的情形。
 
朱見深看著如雪片般飛來的朝鮮求助奏折,或許也深感上次出兵並沒有根除禍患。
 
一個再征女真的計劃啟動了。
 
這次大戰的目標,總結起來就四個字,斬草除根
 
或許是出於對萬貴妃的信任,又或許是想增強西廠的對外影響力,朱見深決定啟用萬貴妃身邊的親信太監、西廠廠公汪直配合帝國名將朱永組成CP領軍進剿遼東。
 
雖說朱永是這次戰鬥的總指揮,但實際運籌帷幄的卻是汪直。
 
7C7BFA46-1E48-438C-86B0-179A9CF4539D.jpeg
▲西廠廠公汪直 圖源/影視劇照
 
經過一番籌謀及協商,大明與朝鮮達成共識,決定從五個不同的方向,對女真老巢發起總攻,務必做到不留一個人,不留一棵草。
 
戰鬥打響了,大明、朝鮮聯軍衝進去一頓砍殺,與上次結局基本相同,那支臨時拚湊的“摸金聯軍”毫無還手之力,一打就趴下了。
 
不過與上次不同的是,大明聯軍在收割人頭、燒毀房子的同時,連他們吃飯的家夥事也收走了。
 
從此,女真部落百年間再也沒有嚐試去偷搶大明的財物了。
 
 
 
8
 
 
正所謂,情深不壽,慧極必傷。朱見深可以說兩樣都占全了。
 
在後宮,即便萬貴妃再怎樣胡作非為,朱見深始終初心不變,不可謂情不深。而在平定內亂和出兵征伐中表現出來的英武,朱見深可謂極具慧眼,領悟非凡。
 
他的政治手腕也不一般。
 
他突發奇想,在原先錦衣衛、東廠監察百官的基礎上,新成立了“西廠”,打破錦衣衛和東廠常年保持的某種“平衡”,造成帝國監察機關三權分立的局麵,嚇破了大明官員的小心髒。
 
在嚴禁皇親國戚強占田地的同時,他又劃定了“皇莊”界限,為自己強占田地提供合法性。
 
更不可思議的是,聰明的他,鑽了科舉的空子,公然打開大明官場“走後門”之風,設立“傳奉官”,隨心所欲地任用寵臣。
 
這些弊政成了後世對他口誅筆伐的由來。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正月,萬貴妃去世,時年58歲。
 
朱見深聽到自己的“精神支柱”萬貴妃去逝的噩耗,知道自己也堅持不了多久了。悲痛欲絕的他,哀歎道:“貞兒不在人世,我亦命不久矣。”
 
7個月後,朱見深在一片哀思中,無疾而終,年僅41歲。
 
此時,那個逃過萬貴妃迫害幸存下來的名叫朱祐樘的皇太子,已經18歲成年。他將接過父親與時代賦予他的使命,開創一個被稱為“弘治中興”的治世。
 
這算是明憲宗朱見深留給大明最後的“遺產”了——畢竟,他留下了一個有口皆碑的接班人。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順手點讚點在看讓我知道您在看~
 
 

參考文獻:

1、[明]劉吉:《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中心,2004年

2、趙孟祥:《中國皇後全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3、方誌遠:《成化皇帝大傳》,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年

4、宋磊:《明憲宗與萬貴妃》,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

5、陳嶺、汪巧慧:《明憲宗的“戀母心理”與萬貴妃擅寵》,《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期

 
本文係網易新聞•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簽約賬號【最愛曆史】原創內容,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 END -
作者丨大唐梁金吾
編輯丨最愛君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