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差十年?

來源: YMCK1025 2020-10-23 09:10:2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4084 bytes)
回答: 排山倒海YMCK10252020-10-23 09:01:57

多活10年,他就能統一中國

 最愛君 最愛曆史 2020-10-22
 
公元572年,北周皇帝宇文邕在位的第13個年頭。北周都城長安(今陝西西安),太後所居的含仁殿內,正準備著一場盛大的宮廷酒會。
 
這天,剛從同州(今陝西大荔)巡視回來的北周帝國大司馬宇文護,受到了自己的小堂弟、北周皇帝宇文邕的親切接見。同時,宇文邕向宇文護說起了太後酗酒的情況,請大哥幫個忙,勸勸太後注意身體。
 
作為北周奠基人宇文泰的托孤大臣兼侄子,宇文護在北周帝國的地位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通過宇文泰彌留之際授予自己監管朝局的權力,多年來,宇文護的黨羽已經遍布滿朝,那些曾經反對過他的政敵們,或殺或貶,無一例外。哪怕反對自己的是兩個小堂弟——北周孝閔帝宇文覺和北周明帝宇文毓,下場也一樣。
 
宇文護見宇文邕有求於己,便卸下了防備。一邊勸皇帝放寬心,一邊陪著皇帝去拜見太後。
 
途中,宇文邕表示,太後春秋已高,喝完酒發起酒瘋來,誰都不認。我這有一篇《酒誥》,大哥您待會兒進去直接念給太後聽,咱從旁勸阻一下,興許太後能聽得進去,以後少喝點。
 
進入含仁殿後,宇文護便掏出了《酒誥》滿懷熱情地念了起來。興許是宇文護的嗓音獨特,太後聽了下,清醒了不少。見狀,宇文護念得更加起勁,絲毫未有察覺殿內的特殊情況。
 
此時,在含仁殿內,宇文護身邊除了侍奉太後的太監外,別無他人。
 
宇文邕明白,要取狗賊性命,現在便是最佳時機。但想起宇文護黨羽遍及北周全境,宇文邕也害怕處理不慎,有個什麽萬一。但如若錯過,自己未來或許也會落得與兩位兄長相似的下場。
 
恐懼、焦慮、壓抑、緊張、仇恨,瞬間縈繞宇文邕的內心。
 
經過一段思想掙紮後,宇文邕抄出了隨身攜帶的一塊玉笏,重重地砸向宇文護的後腦勺,一下、兩下、三下……直到宇文護癱倒在地,沒有聲響。
 
緊接著,藏於殿中內室的親信大臣宇文直、宇文神舉等人蜂擁而上,一陣亂砍。
 
獨攬朝政長達15年的一代權臣宇文護,就此一命歸西。屬於宇文邕的時代,來臨了。
 
C34941DE-526B-4A96-9828-2114644C203C.jpeg
▲北周武帝宇文邕畫像 
 
 
 
01. 宇文家族權鬥
 
 
宇文邕(543—578),西魏權臣宇文泰第四子,小時候便相當聰明、孝順,甚討父親歡心。宇文泰曾說,“成吾誌者,必此兒也”。能夠實現我輩統一天下願望的,一定是這個兒子。
 
公元556年,宇文泰病逝時,宇文邕年紀尚小,未能繼承其衣缽。
 
彼時,宇文泰在西魏實行“府兵製”,將自己手中的原班人馬與關中地區的漢人豪強氏族武裝進行整編,形成了一個新的利益集團——“關隴八柱國”。此舉有效緩和了漢人與鮮卑人之間的矛盾,使西魏國力逐漸興盛起來。但自己手中的權力也被至少分成了八份,所以,宇文家族中能夠繼承宇文泰權力的人必須具備相當的能力,且可以平衡各方勢力。
 
9CF934C5-45B2-40E2-810F-94594E441E23.jpeg
▲宇文泰 圖源/影視截圖
 
宇文泰在綜合考量多方因素後,最終將權柄交給了屢次隨自己征討東魏、立下赫赫戰功的侄兒宇文護(513—572)。
 
宇文護沒有辜負宇文泰的信任。
 
初掌大權的他,待局勢稍微穩定後,便迫使西魏皇帝禪位,擁立宇文泰的嫡子宇文覺稱帝,建立北周。
 
在這個過程中,宇文護漸漸聚攏權力,將阻礙宇文家族集權的兩位柱國大將軍趙貴和獨孤信除去,進一步強化了宇文家族的地位,使原先八柱國權力對等的局麵逐步瓦解。
 
不過,瓦解了八柱國分權的局麵後,宇文護本人反倒成為了北周帝國君主集權的障礙。
 
最終,宇文護與自己的堂弟、北周首任皇帝宇文覺的矛盾不可避免地爆發了。在一場名為“拔護”的武裝訓練悄然進行中,宇文護察覺到了宇文覺的“陰謀”,果斷地將其趕下皇位並殺害。
 
隨後,在宇文護的主持下,宇文泰的庶長子宇文毓登基,是為北周明帝。與前任不同,宇文毓並沒有選擇與宇文護正麵硬剛來加強君權,而是通過清明吏治、尊儒重學等方麵在民間建立威望,迫使宇文護交權。
 
宇文護一看,這個堂弟比之前那個更猛,屬於殺人於無形一類的。為避免夜長夢多,他再次對皇帝伸出了“魔爪”,在宇文毓的飲食中下毒,企圖阻止宇文毓進一步集權,威脅自己的政治地位。
 
明知自己身中劇毒的宇文毓,還是拚盡最後一口氣,口授遺詔傳位給了宇文邕。
 
 
 
02. 韜光養晦12年
 
 
按說,已經除掉兩任皇帝的宇文護,此時完全可以不顧先帝遺詔,自立稱帝,但他沒有做。也許他還在做著“輔政大臣”的千秋大夢。
 
新登基的皇帝宇文邕,也算符合宇文護的胃口。
 
在宇文護眼中,這個小堂弟似乎沒了兒時那股聰明睿智的勁兒,反倒是變得沉默寡言,不假思索地對自己言聽計從。不僅將軍政大權全部交給自己,甚至對自己備加尊崇。
 
不過,作為畢生致力於政治鬥爭的權臣,宇文護敏感的神經始終無法鬆弛下來。他一直懷疑,宇文邕如今的平庸是裝出來的。
 
很快,試探宇文邕的機會來了。
 
公元564年,被北齊擄走達35年之久的宇文護母親返回長安。當老夫人的車駕抵達長安後,宇文邕不惜屈尊降貴,竭盡全力阿諛奉承,對老夫人行家人之禮。此舉令老夫人大為欣慰,也使宇文護逐漸相信,如此窩囊的宇文邕必然不會有能力在自己背後興風作浪。
 
相較於兩位哥哥短促的執政生涯,宇文邕是北周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但這並不代表他早已遺忘父兄留下的使命。
 
宇文邕深知,宇文護曆經三朝,權勢根深蒂固,黨羽遍布朝堂,想要根除,絕非一朝一夕之事。
 
既然堂兄是靠軍權起家的,隻要自己不主動觸雷,就不會引起宇文護的注意。
 
宇文邕選擇了宇文護不甚關注的尊儒重禮,在太學拜謁三老,立郊丘壇製度,以此贏得天下士子的愛戴。同一時刻,宇文邕開始著手培植自己的親信小團體,為未來“倒護”做準備。
 
就這樣,韜光養晦12年後,隨著太後含仁殿中那場突如其來的政變,屬於宇文邕稱霸北方的時刻到了。
 
B15A3FB7-7D8F-4962-94C3-767E836DFA09.jpeg
▲關中平原  圖源/攝圖網
 
 
 
03. 夢想與現實
 
 
除掉宇文護後,宇文邕終於得以一展胸中抱負。他要奮力追回父兄失去的那15年寶貴光陰,他要統一天下。
 
不過就目前而言,這隻能算是一個夢。
 
在開始講“夢”之前,先科普一段小背景:此時,北周的東麵還有一個北方獨立政權“北齊”,這兩家是宿敵,其恩怨最早形成於東、西魏時期。東、西魏乃北魏政權分裂後的產物,雖然一脈相承,但國家大權卻一直掌握在權臣世家高氏和宇文氏手中。他們靠著各自權傾朝野的政治影響,最終廢帝自立,分別建立北齊和北周政權。
 
大家都清楚,打仗打的是國力,是白花花的銀子。
 
北周的老對手北齊,占據了洛陽以東的黃河中下遊平原,物產豐饒,其境內的齊魯大地更是自古以來盛產英雄豪傑的地方。
 
更為重要的是,北齊所依賴的“陪都”晉陽(今山西太原),不僅是北齊精兵的生產基地,還是北方的經濟貿易中心。大量的馬匹、兵器、絲綢、茶葉、珠寶、瓷器等貨物,沿著以晉陽為交通樞紐的經濟幹線,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洛陽、長安等地。依托晉陽,北齊與西域諸國的經濟貿易往來也相當頻繁。
 
反觀北周,那日子可真是過得苦哈哈。
 
從國土麵積上看,北周國土比北齊稍微大些,坐擁關中平原、河西走廊等地,西南緊挨“天府之國”四川。但在這片區域內,能有效耕作的麵積極小。除了河西走廊的耕地外,就隻剩下首都長安附近的關中平原了。在講究有效耕地的古代,吃飽飯才是硬道理。
 
除此之外,在軍事實力上,北齊對北周同樣存在壓倒性優勢。根據史書記載,當年高歡所領導的六鎮雄兵加上山東青州兵就有24萬,這還不包括後來北齊趁著侯景之亂南下占領江淮時再征的10萬大軍。
 
另據史書記載,截至北齊滅亡時,齊國全境人口超過兩千萬。兩千萬人養幾十萬部隊,壓力應該是不大的。
 
而同一時期,北周的人口僅有九百萬,連北齊的一半都達不到。
 
因此,即便到了雙方開戰前夕,無論從哪方麵看,北齊在國力上仍舊對北周形成碾壓之勢。
 
彼時,在北周和北齊兩國的背後,還有一個遊牧民族——突厥已然崛起。它的疆域橫跨今天的內蒙古、新疆等地。在北周與北齊相爭中,它始終保持著坐觀虎鬥的狀態,準備隨時南下侵占中原領土。
 
80F8574C-981D-42EE-9D5F-67CAAD71320C.jpeg
▲太原永祚寺 圖源/攝圖網
 
 
 
04. 改革開始了
 
 
北周若貿然開戰,無異於蚍蜉撼樹。
 
宇文邕明白,不搞好經濟,發展外交,想打贏對手,是絕無任何勝算的。更何況,北周正發生嚴重的蝗災,百姓流離失所,土地顆粒無收。這無疑令原本就處於劣勢的北周帝國,更加雪上加霜。
 
剛登基的宇文邕做的頭件大事,就是遣使突厥,求娶公主。這一決定完全出於宇文邕的政治謀略。突厥幾乎與北周、北齊兩國北部邊境線重合。萬一在北周攻打北齊時,突厥忽然跳出來發動侵略戰爭,後果不堪設想。
 
公元568年,突厥公主出嫁北周武帝宇文邕,是為阿史那皇後。
 
通過聯姻解決掉腹背受敵的麻煩後,宇文邕開始投身經濟建設。
 
他深刻地意識到,國家發展的前提是天下安定,與民休息。因此,重新執掌帝國權柄的他,執政伊始,就下達了停止額外征收徭役的命令。
 
農業是帝國經濟命脈的根本,曆朝曆代都一樣。為了百姓安心勞作,宇文邕下令大舉興修水利,派人挖通了早已廢棄的龍首渠,引洛水、黃河灌溉關中平原。洛水、黃河水中肥沃的沙土使得原本貧瘠的關中平原農田煥然一新,糧食畝產成倍增長。
 
為了進一步擴充農業生產力,提升北周綜合國力,宇文邕下令釋放奴隸、雜戶,讓他們成為普通人投身農業生產。
 
在各種措施的相互作用下,北周帝國的社會勞動生產積極性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農業畝產連年上漲。原先貧瘠的關中平原,也成了北周帝國後方的“大糧倉”。似乎,吞並北齊指日可待了。
 
然而,受惠於宇文邕解放勞動生產力的北周人口尚屬小眾。
 
南北朝時期,動亂頻發,幹戈四起,君主殺戮過多,害怕自己死後下地獄,因此,講求因果報應的佛教,便成了統治階層的集體信仰。
 
為了體現統治階層的恩威浩蕩,凡皈依佛門者,皆無需繳納賦稅和服徭役。一時間,佛教大為興盛,無論是皇家還是平民,都渴望通過施舍財物以換取佛祖的庇佑。強大起來的佛教,逐漸擁有了大片土地,形成了特有的“寺院經濟”。
 
這些寺廟,少則幾處菜園果林,多則擁有占地上萬畝的大田莊。這麽多的土地需要耕耘,必然需要更多的人口勞力才能完成。
 
此外,一些下層人民因不堪忍受繁重的賦稅搖役,也往往“竭財以赴僧,破產以趨佛” ,將自己名下的土地送給寺院,求得寺院在經濟上的庇護,以逃避政府剝削。
 
據史料記載,北周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北周境內有佛寺四萬多座,僧侶人口高達三百萬。這相當於平均每三個北周人裏麵,就有一個出家人。
 
種種跡象表明,僧侶人口越多,國家發展的阻力就越大。
 
宇文邕並不想看到這種情況繼續蔓延。為了盡快完成統一大業,他隻能被迫學著北魏太武帝拓跋燾那樣實行“滅佛”政策,及時止損。
 
畢竟“滅佛”的初衷並非出於個人對佛教的厭惡,更多的隻是因經濟原因不得不做出調整,因此,宇文邕此次“滅佛”運動相較於前輩來說,要溫和許多。
 
39189D6A-D03D-4172-A039-54BBA9261368.jpeg
▲洛陽白馬寺  圖源/攝圖網
 
 
 
05. “滅佛”:勇氣與策略
 
 
“滅佛”本身是一個敏感而危險的舉措。雖然此時寺院的發展規模已經嚴重影響了國家經濟,但佛教思想影響深遠。在北周,不管是宇文邕敬重的父親宇文泰,還是先他而去的兩位皇帝哥哥,都是虔誠的佛教徒。
 
“滅佛”就意味著要在統治階層內部開刀,萬一操作不慎,很可能佛沒滅成,反倒因此觸動國家統治格局,北周帝國從此倒下。
 
在正式“滅佛”開始之前,兩場關於佛教去留問題的全國性辯論在宇文邕的主持下召開了。
 
在其中一場辯論中,有位名叫衛元嵩的僧人,似乎看明白了皇帝的心思。
 
他上書給宇文邕,表示自己要還俗,呼籲國家不應該再耗費這麽多的精力在佛教建設上。他建議將佛、道兩教編到一起,方便管理,還建議把造佛像的熱情和錢財用來造城池,並把皇帝當成佛祖。他說,上古堯舜的時候並沒有寺廟,也不信佛,可那時的天下太平得很。而現在天下寺廟多的是,和尚數都數不清,反而不太平了。
 
看到衛元嵩如此支持自己的政策,宇文邕“滅佛”的信心更大了。
 
不過,對於宇文邕的態度,得道高僧們普遍持另一種觀點,其中以慧遠法師的態度最為強硬。
 
慧遠表示,陛下您如今倚仗權勢,膽敢廢除佛教,我拿你也沒辦法。但人死後,都是要往生的,您現在對佛教犯的罪孽如此深重,你就不怕死後下地獄,承受六道輪回之苦?
 
聽到此番言論,宇文邕態度也很強硬。他答道,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隻要這些改革能夠使天下太平,我下十八層地獄也無所謂了。
 
作為得道高僧,慧遠還是希望佛教能夠完好保存下來。他反駁道,陛下如果非得種下惡果,那到時候天下百姓也會遭遇滅頂之災的,又哪會有陛下口中所說的天下太平呢?
 
或許宇文邕也知道政府一旦下令禁絕佛教,肯定會有很多不明真相的老百姓在別人的教唆下跟著起哄,焚燒寺院、毀壞佛像、打殺僧侶等失控的情形極有可能上演,而這些大概就是慧遠和尚口中所提的“苦業”。因此,在正式下達全麵禁佛的詔令上,宇文邕隻是明令全國僧侶還俗,但並不殺人。同時,他主張召集有名望的儒、釋、道三家學者共聚一堂,好好討論下關於三教合流的問題。
 
經過一場溫和的“滅佛”運動,北周並沒有產生強烈動蕩。相反,由於僧侶們的還俗以及寺院的關門,打破了固有的“寺院經濟”體係,使得大量土地從寺院回歸國有,為帝國的發展提供了儲備力量。而大量的還俗僧侶,也極大地補充了帝國的勞動力和軍事力量。
 
北周與北齊之間的國力差距,越來越小了。
 
宇文邕終於可以安心進行滅齊的戰前準備了。
 
過去,在其父宇文泰的倡導下,西魏首創“府兵製”,鼓勵關中地區的漢人踴躍參軍,並且允許關隴豪族擁有自家武裝。在此基礎上,西魏建立起了以八柱國、十二大將軍、二十四儀同為首的府兵軍事組織。
 
宇文邕親政後,在原來“府兵製”的基礎上,繼續擴編部隊,將招兵範圍擴展到百姓群體中,百姓隻要來參軍,一律免稅。同時,將新招募進來的“府兵”統統改編成北周的皇家衛隊,直接聽命於皇帝本人。
 
正所謂,此消彼長。北周在進步的同時,北齊卻是日漸衰落。自高歡死後20餘年間,北齊就換了5位君主。到了宇文邕準備伐齊時,北齊已經來到了齊後主高緯時期。
 
相較於北齊前麵幾位君主,齊後主在昏暴方麵的“戰績”,有過之而無不及。在位期間,他先後殺了蘭陵王高長恭、丞相斛律光等軍事實力派,把北齊一手好牌給打爛了,變相地為北周滅北齊清除了最後一道障礙。
 
F967EE7A-98CF-41D8-9110-3C7ED6314085.jpeg
▲洛陽龍門石窟 圖源/攝圖網
 
 
 
06. 統一偉業的中止
 
 
北周建德四年,公元575年,隱忍多年的北周武帝宇文邕開始了他統一天下的第一步——伐北齊。
 
戰事得到了大部分北周將士的鼎力支持,但在行軍方向上,將領們的意見卻產生了分歧。
 
一派認為,此次進軍應該依舊沿用過去宇文護在時走過的路線,從北齊重鎮洛陽入境,進入北齊腹地,引齊軍南下,圍而殲之。
 
另一派則認為,應改變以往行軍路線,改走平陽(今山西臨汾),直取北齊後方生產基地晉陽,斷北齊軍補給,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
 
雙方的意見,同時擺到了宇文邕的麵前。
 
作為一個曾被當作“傀儡”的帝王,傀儡生涯教會他的,不僅是隱忍,還有慎行。這一點,在前麵“滅佛”的過程中已體現無遺。對於這次伐齊作戰,與其說是這位帝王在軍事上的“首秀”,倒不如說是對北周對北齊國力的一次試探。
 
因此,宇文邕並沒有采納取道平陽,攻晉陽,斷齊軍後路的方式,而是沿著固有的戰爭思維,走著以往走過的老路。
 
一切準備就緒,宇文邕親率北周軍主力部隊六萬直取洛陽。此時,宇文邕先前為解放帝國生產力所作出的貢獻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北周軍隊勢如破竹,十餘天內連克北齊境內30座城。為爭取民心,宇文邕下令,北周軍隊過境時不得踩踏莊稼,亂砍亂伐,違者軍法處置。
 
不過,當北周軍隊在進攻洛陽時,還是遇到了頑強的抵抗。洛陽城高池深,易守難攻。北周軍隊久攻不下,傷亡嚴重。
 
更要命的是,此時,宇文邕突然病倒了。
 
最終在北齊援軍到來之際,宇文邕及其所率領的北周軍隊被迫撤出戰鬥,返回長安。
 
此戰,雖未傷及北周軍隊根本,卻在一定程度下影響了北周軍隊士氣。部分將領出現了厭戰情緒,甚至還有人認為此時的齊國仍舊與數十年前一樣,強盛於北周數倍。
 
但作為領袖的宇文邕,卻在此次作戰中發現了不一樣的問題——北齊軍隊雖仍強大,但存在指揮不明、調度不靈等弊病,以至於北周軍隊入境半個月,北齊方麵還沒有作出反應。而這正是北周的機會。
 
4B03F380-53E6-428F-912C-615239BD633A.png
▲北周武帝宇文邕 圖源/影視截圖
 
總結了這次作戰經驗後,宇文邕開始他在軍事領域上真正意義的“首秀”,滅北齊。
 
北周建德五年,公元576年,宇文邕再次出兵伐齊,目標是攻下北齊大後方晉陽,引齊後主高緯出兵,再集中力量消滅北齊主力,乘勝東進。
 
一切正如宇文邕所料,經此一役,齊國大敗,齊後主被俘。
 
自北魏分裂以來的東西對峙格局被打破,中國的北方重新進入統一時代。
 
至此,宇文邕終於集齊了天時、地利、人和,可以著手完成父親宇文泰統一天下的遺願了。
 
此時,整個華夏大地,自東漢末年以來,已分裂了近四個世紀。還差一步,宇文邕即將實現與秦皇漢武一樣的偉大功勳。至少在此刻,宇文邕的心情是愉悅的。
 
吊詭的是,或許就連宇文邕自己也沒有意識到,伐北齊,既是他在軍事領域的“首秀”,也是他人生最後的巔峰時刻。
 
正當他滿懷信心準備繼續攻城略地、拓寬疆域時,慧遠和尚當年說的“苦業”在他身上應驗了。
 
北周宣政元年(578年)五月,統一北方後的宇文邕率領五路大軍討伐突厥。這次,他再也沒能嚐到戰爭的蜜果——大軍剛出發不久,他再次病倒,隻能選擇撤軍。
 
返程中病情加重。回到洛陽當天,這名畢生致力於強軍富國的君主,永遠閉上了眼睛,年僅36歲。
 
戰爭沒有停止。他的後繼者——隋文帝楊堅,沿著他來時的道路,最終重新統一了天下。
 
從宇文邕病逝的578年,到楊堅統一全中國的589年,中間僅隔了大約10年。可惜,老天終歸對宇文邕太過吝嗇,不然,誰知道他還會創造怎樣的偉業呢?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參考文獻:
1、[唐]李延壽:《北史》,中華書局,2000年
2、[唐]令狐德棻:《周書》,中華書局,2011年
3、張曼濤:《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5冊),大乘文化出版社,1980年
4、崔彥華:《晉陽在東魏北齊時的霸府和別都地位》,《晉陽學刊》,2004年第3期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