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年,天翻地覆

來源: YMCK1025 2020-09-10 13:35:5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8223 bytes)
回答: 新照舊影(209)YMCK10252020-09-10 13:32:11

甲申年,天翻地覆

 最愛君 最愛曆史 2020-09-08

 

公元1644年,農曆甲申年

 

這一年,大明王朝即將落下帷幕。

 

關內的農民軍在“闖王”李自成的帶領下,已經進入了天下第一藩——西安府(今西安市),離大明政治中心,又近了一步。

 

關外,一支人數十餘萬、驍勇善戰的八旗部隊在攝政王多爾袞的帶領下,正密切窺探中原的一舉一動。

 

BA0B533C-3CE3-4103-988F-657C8BB07A84.jpeg

 

▲1644年,紫禁城換了三任主人 圖源/攝圖網

 

 

 

01. 悲催的春節

 

 

這年春節,“大明勞模”崇禎皇帝感受到了大廈將傾前的緊張與壓迫。

 

那天,北京城裏突然狂風呼嘯,黃沙蔽日,本應張燈結彩、歡慶新年的大街上,人煙稀少,滿目蕭條。

 

那天,本應進宮朝賀的大臣們竟然集體“曠工”。空蕩蕩的大殿中僅剩崇禎一人,想要勉強擠出喜迎新年的笑容。

 

但他笑出不來。

 

此前,抗金名將袁崇煥,因為己巳之變,被淩遲處死;三邊總督鄭崇儉,未損一兵一卒,因遭大臣誣陷,削職被殺;天雄軍領袖盧象升,因彈盡糧絕,身中四箭,壯烈殉國;大秦軍領袖孫傳庭,因頻繁被催戰,無奈出戰,失關身亡;薊遼督師 洪承疇因糧草不濟,被迫降清……

 

崇禎明白,這些固然有自己優柔寡斷、性格多疑的因素影響,但最嚴重的的問題是,現在,自己似乎已經無將可用了。

 

一周後,給崇禎皇帝的“催命符”送到了紫禁城:攻入西安的李自成,已在春節那天登基,建立大順王朝,改元永昌。

 

下一步,他要率兵攻入順天府(今北京市),做這個天下的王!

 

 

 

02. 吳襄的報價

 

 

崇禎再也坐不住了,他要逼自己盡快做出決定。

 

他想到,如今唯有兩種方法可以再救大明一次,救自己一命。

 

要麽調在長城駐守的關寧鐵騎回京勤王,要麽直接遷都金陵(今南京市)。

 

關寧鐵騎,總兵力三萬人,由抗金名將袁崇煥一手打造,是明末三大精銳部隊之一。

 

此前曾痛擊多爾袞,揍哭皇太極。

 

也是目前為止,戰鬥力最強的大明“正規軍”。

 

而金陵城,是曾經的大明首都,太祖朱元璋就是在那裏宣布了大明的誕生。

 

遷都北京後,金陵城仍保持有完整的行政部門,以備帝國日後發生不測時,可以東山再起。

 

如若調關寧鐵騎入關,那就相當於,把遼東大片領土拱手相贈給關外虎視眈眈的大清八旗。

 

而自明成祖朱棣以來,大明皇帝的祖陵都在北京附近,若遷都金陵豈不是會使祖宗身後不得安寧?

 

不管采取哪種方法,崇禎這鍋是背定了。

 

他想起了哥哥臨終前說的“吾弟,當為堯舜”,感到一絲對掌控帝國未來命運的無力。

 

在經過幾個日夜的反複思量後,崇禎最終決定,調關寧鐵騎入關。

 

他想保住自己的命,但不想背負背棄祖宗的惡名,他可以接受做“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典範。

 

關寧鐵騎的指揮者,正是日後大名鼎鼎的吳三桂,此時他爹吳襄正在京城負責皇帝的保衛工作。

 

接到崇禎的命令後,吳襄迅速入宮。

 

崇禎見到吳襄就像見到恩人一樣,拉著他的手,親切地問他,到了北京住得習慣嗎?穿得暖嗎?有什麽需要呀?盡管提,朕都能辦到。

 

吳襄當然明白皇帝緊急召見他的意圖。既然皇帝開了口,那他可就“照實”說了:

 

臣有家丁三千,跟自己的兒子一樣,平常都用美酒肥羊、綾羅綢緞供著,打仗時,隻要我一聲令下,他們都能出死力。

 

另外,犬子吳三桂手底下還有能征善戰的關寧軍三萬兵士,正在全力抵禦關外八旗。

 

不過,皇上如果要調動他們,依臣的估算,大概需要朝廷撥給糧餉100萬兩。

 

崇禎一聽,下巴差點掉下來。怎麽會要這麽多?

 

吳襄說,百萬不多的,除了三萬作戰的士兵,咱還得替人考慮軍屬安排,要是算上安置費,這些估計都不夠。

 

那麽,吳襄這個“報價”是否存在誇大之嫌呢?

 

據萬曆年間宋應昌編著的《經略複國要編》記載,關寧騎兵每月可獲得俸祿是1.6兩+半石大米,那麽,一年就是19.2兩+6石大米。

 

按當時朝廷折價1石大米≈1兩銀子,養一個兵一年最少要花費25兩。所以按三萬士兵口糧算,再根據大明晚期通貨膨脹的狀況,吳襄說的是實話。

 

可崇禎犯難了。他心裏很希望關寧鐵騎能回防救自己,但這個價格太高了,他給不起,整個大明也承擔不起。

 

他直言自己沒錢,能否看在軍人職責與使命的份上,先幹活後拿錢。

 

吳襄搖了搖頭。

 

33F3F995-7076-482B-B6E0-E4530EED3C9A.jpeg

 

▲明朝的滅亡在這一刻已經定了 圖源/攝圖網

 

 

 

03. 時間不等人

 

 

作為一代帝王,崇禎居然選擇了一個不甚明智的做法,求助大臣。

 

他對大臣們說,目前,西北有李自成大軍,關外有多爾袞的八旗精銳,虎視眈眈。

 

由於連年征戰,大明國庫已經沒幾個錢了,朕甚至都拿出自己的私房錢捐助前線了,你們這次能不能出點錢,請關寧鐵騎回防北京?

 

說實話,這種求援很難奏效。

 

縱觀中國曆史,傳統禮法強調“君為臣綱”。曆來都是大臣唯君主命令是從,極少出現“臣權”高於“君權”的局麵。

 

而崇禎這次主動倒置了本末。

 

大臣們看到高高在上的皇上現在用如此低姿態、近乎哀求的態度“命令”自己, 大概也感覺王朝沒希望了,於是紛紛選擇了沉默。

 

他們以為,京城假若有一天改旗易幟了,自己依舊是臣,誰做皇帝還不都一樣!

 

崇禎終究是做出了抉擇,像之前在遷都和調兵中表現出的猶豫,他在思想上折磨了自己一段時間後,才決定封吳三桂為平西伯,讓他火速調關寧鐵騎進京勤王。

 

但時間不等人,此時的大明王朝被拖得快斷氣了。

 

救與不救,下場都一樣。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萬念俱灰的崇禎爬上了紫禁城後的煤山(今景山公園),找了棵歪脖子樹。三尺白綾,完成了“君王死社稷”的“壯舉”。

 

此時,進京勤王的關寧鐵騎,才到直隸豐潤(今河北唐山),離京城還有數百裏。

 

假若崇禎泉下有知,是否會悔恨自己默默浪費掉的時間呢?

 

4E47E7CF-B60B-40A4-8229-ED27E459F9DC.jpeg

 

▲崇禎最後的決策一直飽受爭議 圖源/影視劇截屏

 

 

 

04. 李自成一路走來

 

 

回想起1644年開年,李自成大概會開心到睡不著覺吧。

 

這一年,承蒙老天爺眷顧,他迎來了人生的巔峰。

 

從沒想過做皇帝的他,竟然有機會在西安過了把皇帝癮。關鍵是自己再努把力,做這天下之主也不是不可能的。

 

至少給遠在京城的崇禎“下戰書”時,他是這麽想的。

 

大順永昌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剛過完春節,就帶著大軍浩浩蕩蕩朝北京方向出發了。

 

二月,攻下汾州(今山西汾陽)、陽城(今山西陽城)、蒲州(今山西永濟)、懷慶(今河南焦作)、太原等地,一路順風順水。

 

李自成以為不久之後,天下就要易主了。

 

怎知竟在代州(今屬山西忻州)遇到了周遇吉。雙方經過一場激戰,周遇吉率部退守寧武關(今忻州寧武縣),據險力守,拒不投降。

 

在多番勸降無果後,李自成隻能硬著頭皮采取強攻,最後以傷亡七萬多農民軍的代價,拿下寧武關。查繼佐在《罪惟錄》中記載了此次戰役:

 

“後賊(指李自成)陷京師,多有手足創者,皆經戰寧武者也。”

 

經此一戰,李自成被打怕了。他沒想到小小的代州,差點把自己打回原形。

 

而接下來大軍要進發的宣府(今河北張家口)、大同(今山西大同),那裏才是大明曆來重點防守的戰略要地,精兵強將自是比代州多了不少。

 

自己的百萬農民軍弟兄,又是否能扛得住那兩撥人的攻擊呢?

 

事實證明,李自成想多了。

 

宣府、大同守軍聽到“闖王”李自成來了,紛紛打開了城門,主動請降。大軍所到之處,“舉城嘩然皆喜,結彩焚香以迎”。

 

三月十五日,李自成順利抵達京師的門戶居庸關。在那裏,總兵唐通、監軍太監杜之秩早已大開城門,等著“闖王”進城檢閱部隊。

 

三月十六日,李自成部過昌平,抵沙河。

 

三月十七日,進高碑店、西直門,以大炮轟城,入午攻打阜成門、彰義門、西直門。

 

至此,他已率領大軍抵達了北京城的大門口。

 

想起自己一路走來的辛酸,李自成決定“大度”一次,暫停進攻。派出太監致書崇禎,要求割讓西北一帶給自己,自己在那兒稱王。

 

條件是,他可以率農民軍幫助崇禎抵抗天下各路反賊,以及關外的多爾袞。

 

很顯然,這種要求,對於早已做好“死社稷”的崇禎而言,一點兒誘惑力都沒有。

 

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由太監王德化引導,從德勝門入,經承天門步入內殿,結束了明朝276年的統治。

 

3AE0D27C-A308-429D-A44D-C5300538EDAE.jpeg

 

▲李自成進入北京城,明朝滅亡 圖源/影視劇截屏

 

 

 

05. 紫禁城42日遊

 

 

李自成進入京城後,立即下令以禮厚葬上吊的崇禎皇帝,在東華門外舉行公祭。

 

同時約束進入京城的農民軍弟兄,要求他們繼續保持過去不打砸搶的優良傳統。

 

雖然是自己的對手,但李自成挺同情崇禎的。

 

他不明白,偌大的大明帝國,為什麽始終拿不出救命的100萬兩?到底是皇帝窮,還是大臣窮?

 

據《明季北略》記載,李自成入京師後,從宮中搜出內帑“銀三千七百萬錠,金一千萬錠”,“舊有鎮庫金積年不用者三千七百萬錠,錠皆五百兩,鐫有永樂字”。不過,這隻是一種說法。另一些史料則表明,大明國庫和內帑確實被掏空了,所剩無幾。

 

那麽大臣呢?

 

仍存疑問的李自成開始了他入主紫禁城後最大規模的“拷掠官員”行動

 

拷掠官員,就是根據李自成設立的征稅指標,對不同等級的官員實施強製征收銀兩。

 

不願配合的,亦或是少交、漏交的,通通抓起來往死裏打。什麽時候交夠了,什麽時候放人。

 

他可不是崇禎,既不優柔寡斷,也對這幫大臣沒啥感情。

 

從三月二十七日起,農民軍開始四處抄家,拷掠大明各勳臣、富戶、世家大族。其中就包括先前管崇禎皇帝要百萬軍餉的吳襄。

 

15AB2A2E-AB75-4E09-9BD5-61CC20DF186D.jpeg

 

▲吳三桂麵臨抉擇 圖源/影視劇截屏

 

彼時,吳三桂手下的寧遠鐵騎正在直隸玉田(今屬河北唐山)一帶活動。

 

聽聞崇禎皇帝上吊了,大明滅亡了,吳三桂一時失了分寸,他不知道自己該帶兵何去何從。

 

擺在吳三桂麵前的局勢是,對內不敵李自成,對外又打不過多爾袞。

 

況且此時,因為自己的撤兵,已經相當於給了多爾袞一張直達北京的通關憑證。

 

天下英雄紛爭,自古有之。投誠李自成,也不是沒考慮過。

 

可是,當聽到李自成派人抄了他家、抓了他爸,農民軍二號人物劉宗敏霸占了他的“紅顏知己”陳圓圓後,吳三桂二話不說,調轉馬頭,率軍返回了山海關。

 

對於這些情況,李自成不是不了解。

 

自小成長在陝西黃土高原的他,早就練就了豪爽、倔強、硬碰的性格,這或許就是他為什麽一路順風順水打入京師的原因之一。

 

他認為,陳圓圓就是一個妾,與親如兄弟的劉宗敏一比,簡直微不足道。

 

所以,當聽說自己的拜把子兄弟劉宗敏搶了吳三桂的小妾陳圓圓時,他並沒有立即勸阻。

 

任憑事態發展到比較嚴重的地步,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調頭折返山海關。

 

他不明白,吳三桂這個南方人(吳三桂祖籍南直隸高郵,即今江蘇高郵),居然會為了一個女人,連自己父親的性命都可以不顧,帶兵退回山海關。

 

此時,恐怕釀成“惡果”的李自成,才緊急召見左右,試圖“剿撫兼用”,收服吳三桂。

 

四月十三日,李自成命劉宗敏率六萬大軍奔向山海關。此行,他的初衷是盡全力勸降吳三桂。

 

因為,吳三桂手中有自己一直想要得到的軍事力量——關寧鐵騎,如果得不到,轉而與自己為敵,必成心腹大患。

 

但李自成明知吳三桂與劉宗敏“有仇”,卻讓劉宗敏打頭陣,不得不說是失策。

 

最終,這名大明平西伯隻能被逼答應多爾袞的條件,做了大清的平西王。

 

四月二十三日,多爾袞部八旗勁旅與劉宗敏領導的大順軍在山海關前展開爭奪天下的大戰。

 

史載,“此戰萬馬奔騰,飛矢如蝗,大順軍猝不及防,傷亡慘重”。

 

四月二十九日,被吳三桂及八旗精銳打殘後的李自成,怒殺吳三桂家大小34口。同日,李自成在紫禁城稱帝,開啟了他的“帝王生涯一日遊”。

 

次日,四月三十日,前後“旅居”紫禁城42天的李自成,決定在紫禁城放上一把火,為即將西撤的農民軍壯行。

 

245179A0-D24C-484C-9F51-4849E2B1F0CE.jpeg

 

▲李自成撤了,清軍來了 圖源/影視劇截屏

 

 

 

06. 最後的贏家

 

 

1644年對於多爾袞來說,更值得被銘記。

 

幾個月前,大清的創始人、自己的哥哥皇太極新喪,繼承皇位的是小侄子福臨,但大清的實際掌控者卻是自己。

 

自父親以“七大恨”起兵反明,父、兄數十年來均沒有等到成功跨過山海關、入主中原的機會。

 

而今,因為大明的敗亡,自己以及身後努力了數十年的八旗子弟們,終於有機會實現父、兄的遺願了。

 

多爾袞深知機會來之不易,所以自始至終,他都沒有輕易發出一兵一卒,踏入已經被攪得天翻地覆的中原。他一直在作壁上觀

 

直到大明平西伯吳三桂的書信呈放在他的書案上。

 

9AA71F7F-908F-44C3-920D-69F7A0D50128.jpeg

 

▲多爾袞畫像

 

吳三桂在信中懇切請求多爾袞發兵救他,救山海關。事成之後,願意“裂土以酬”。

 

多爾袞看完書信,並沒有立即出兵協助吳三桂。他知道,吳三桂能以割地答謝他出兵幫忙,說明自己還有進退餘地。

 

如果現在貿然出兵,幫了吳三桂,難保其踢走了李自成後,不會再擁立一個皇帝,重新建立大明,把自己趕回關外老窩。

 

但老臣範文程卻給他提了個建議,“如秦失其鹿,楚漢逐之,是我非與明朝爭,實與流寇爭也”。

 

應該馬上出兵,因為我們現在麵對的敵人是李自成,不是大明朝,不存在“師出無名”的狀況。

 

況且我軍的戰鬥素養不是李自成的農民軍可比的。不過,要注意約束士兵的行為,千萬不要再犯李自成犯過的錯。

 

多爾袞聽從了範文程的建議,但還是決定先按兵不動。

 

他要等,等一個合適的時機。

 

四月十三日,李自成部劉宗敏率領六萬大軍,直趨山海關,進剿吳三桂。

 

此時的吳三桂,早已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一次次派使者請求多爾袞發兵山海關,與自己共同抗擊李自成的大順軍。

 

但多爾袞不傻,我憑什麽與你聯合討伐李自成,我大清要的是天下,而不是打敗李自成。

 

在吳三桂未表態投降大清之前,多爾袞雖距離山海關很近,卻始終不動聲色。

 

四月二十一日,山海關大戰前夕。

 

頂不住壓力的吳三桂終於鬆口答應多爾袞,決定降清,換取清軍出兵山海關,協助自己趕走李自成。

 

四月二十二日,李、吳雙方在山海關展開大戰。

 

投降大清的吳三桂在多爾袞的命令下,率領關寧鐵騎與大順軍展開決戰。

 

此戰,雙方皆損失慘重。大明倚重的關寧鐵騎自此在曆史上衰落。

 

在大順軍即將攻取山海關之際,多爾袞才急令多鐸和阿濟格各率2萬精兵,從側翼突襲全力攻城的大順軍,一舉進入山海關。

 

1644年,精明的多爾袞成為了最後的贏家。

 

天翻地覆,王朝轉換,曆史在這一年拐彎,又拐彎。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參考文獻:
[明]計六奇:《明季北略》,中華書局,1984年
[明]查繼佐:《罪惟錄》,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明]宋應昌:《複國經略要編》,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中心,2003年
[清]張廷玉:《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
[清]徐鼒:《小腆紀年附考》,中華書局,2010年
秦國經、苑洪琪:《紫禁城:皇家生活全景》,時事出版社,2006年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