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錄取寒門學霸 評論區卻出現了10000句嘲諷(圖)

來源: YMCK1025 2020-08-30 07:57:5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1446 bytes)
回答: 新照舊影(183)YMCK10252020-08-30 07:48:27

北京大學錄取寒門學霸 評論區卻出現了10000句嘲諷(圖)

 

搜狐






 

 
這個社會正在極嚴厲地懲罰不讀書的人。
這兩天,江西吉安一名高考生上了微博熱搜。
 

 

 
他叫蔣僑,因今年成功考入北大,成了全村的驕傲。
 
視頻中,蔣僑騎馬戴紅花,忍住笑意從街上經過,前後還跟著車隊,村幹部敲鑼打鼓,路人紛紛圍觀。
頗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風光。
 
 
數年寒窗苦讀,得此佳績,本是值得高興的事,然而評論區卻出現了一些嘲諷的聲音。
 
“有點誇張,到底是小地方。”
“考上北大並不意味著這孩子有精彩的人生。”
“大學畢業再說吧,沒學好可就打臉了。”……
 

 

言語之間,飽含譏諷。
 
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份榮耀,是孩子無數的汗水和一個家庭的奮力托舉才換來的。
他們翻山越嶺,披星戴月,可能拚盡全力也隻不過走到了一個跟別人一樣的起點。
 
就像《銀魂》裏那句經典的台詞:
“和那些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少爺們不同,我們活著就已經竭盡全力了。”
你沒窮過,你永遠不會知道,對於一個出身農村的孩子來說,考大學意味著什麽。
 
所有“一朝成名”背後,都是兩代人的竭盡全力
黑龍江克山縣,父親在拿到一雙兒女的錄取通知書時,哭了。

 

 

李雙、李可心姐弟,今年雙雙考取了哈爾濱理工大學,該所學校,在全國工科排名前三。
 
麵對鏡頭采訪時候,李雙靦腆地說:
“我就是一直聽老師的話,跟著做題,認真一點,用點心,然後就(考)好了。”
老師卻一句話戳中真相:“這孩子,學到黑白顛倒的程度了。”

 

 

簡單的四個字背後,不知道是多少個日夜的奮力趕超。
他們的父母呢?
父親患有麻痹症、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母親常年被風濕纏身。
 
然而兩人一直在不辭辛勞地供兩個孩子讀書。
“原先就兩頭牛,才發展到四頭,孩子開學急需用錢,就賣了。趕不上開學前賣,就問親戚借錢。”

 

 

這個老實巴交的男人說這些的時候,好像在說買菜一樣輕鬆。
但其實,為了這兩個孩子的出路,已經耗光了他們的所有家底。

 

 

所有“一朝成名”的孩子背後,都藏著父母的苦與汗。
山東淄博的趙大叔,今年58歲,一直在工地搬磚,每天工作12個小時。
一片瓦3斤重,一次搬10幾片,一天15000片,一共3萬多斤。
這一搬,就是20年。
 
粗糙的磚頭把他的手磨出了厚厚的老繭,他也終於把兩個兒女供上了大學。
“不辛苦,隻要孩子們能考上大學,我幹啥都成。”
麵對鏡頭,這個憨厚的男人笑嗬嗬地說。

 

 

每年夏季,毛坦廠中學的學生家長總會刷一波朋友圈。
他們,放棄自己的工作,租住在學校周邊,擺攤兒也要陪在孩子身邊。

 

 

每天按時去送飯。

 

 

希望孩子考出好成績,去拜神樹。

 

 

高考那天,萬人送行。
 
白岩鬆在提到毛坦廠中學時不無唏噓的說:
“我做不出任何嘲諷毛坦廠中學的事,我願意用溫情祝福那些普通的家庭。”
條條大路通羅馬,他們卻要靠自己去建造羅馬。
 
高考,是莘莘學子數年寒窗的放手一搏,也承載著一個個家庭的希望。
被命運困在山村的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地知道:
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讀書是最容易走的那一條路。
 
讀書雖然不一定能讓你立於峰頂,但至少不會讓你跌落穀底。
讀書,是寒門子弟唯一上升的階梯
知乎上曾有個話題:“為什麽窮人家的孩子,拚了命也要努力讀書?”
 
有個高讚回答說:
“因為,讀書能讓人擁有更多的選擇權,讓你不用被迫謀生,能夠有尊嚴的活著。”
窮,就意味著被命運的大手反複揉捏,毫無還手之力。
 
紀錄片《窮富翁大作戰》裏,有一期請來了香港富豪田北辰。
節目組安排他體驗為時3天的環衛工生活,住“籠屋”,時薪25港幣。
他每天隻能步行去上班,一天工作17個小時,買不起便利店的麵包。
 
這位號稱擁有“富人思維”的大富豪,很快就對生活繳械投降。
“如果不是因為隻體驗兩天,我根本沒有鬥誌了,這種生活太讓人絕望了。”
他發現,窮人一直在被生活推著向前,沒有長遠的規劃,更別提學習和自我提升了。

 

 

錄製即將結束時,這位畢業於哈佛大學管理係、身價過億的富豪,用一句話總結了這幾天自己的感受:
“這個社會正在極嚴厲地懲罰不讀書的人。”
 
的確如此。
 
在這個人人都在拚搏的年代,讀書是最容易爭取核心競爭力的機會,也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捷徑。
打破階級壁壘的最好方式,是用一張通知書,先把自己送出大山。

 

 

雲南“寒門貴子”崔慶濤,曾經每天買1根火腿腸炒飯吃,持續3年,平常在工地幹活補貼家用。
紮身工地時,與普通工人沒什麽兩樣,都是在工地下苦力,攪拌泥沙。
 
平均每天要在工地幹11-12小時的活。
一家人麵朝黃土背朝天,最多時三人一天能賺到100元錢。

 

 

然而,當一紙北大的錄取通知書送到他手上,他的命運必將因此被改寫。
就如他自己所說:“像我這樣家庭,隻有高考能讓我迎來人生更好的平台。”
 
俞敏洪曾在《奇葩大會》中說:
“對於絕大多數寒門子弟來說,高考是他們唯一的上升階梯。”
一張大學錄取通知書,是一張兌換新天地的入場券。
 
大學以前,你的出身是你的原生家庭,大學以後,你的學曆,就是你新的出身。
讀書改變命運,絕非跳出寒門那麽簡單,而是在眼界上不斷突破狹隘,精神上持續追求卓越。
農村的孩子,沒有別的依傍,隻能用自己的汗水為自己搭起階梯。
 
然後憑借這個起點,不斷攀上更高的平台,去看更大的世界,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才是讀書改變命運的真諦。
 
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兩種人生
網上流傳的一組對比圖,真實地呈現了讀書給人帶來的改變。
關於安身之所:

 

 

你總有一天要自己去獨立,是臥眠七尺還是居家寬敞,都看你自己的努力。

 

關於同學聚會:

 

 

考上大學,讓你接觸到不一樣的圈子,擁有不一樣的格局。
然後,一點點改寫自己的人生。

 

關於工作:

 

 

靠勞力吃飯不丟人,但高學曆能讓你更容易擁有相對體麵的工作環境。

 

關於父母:

 

 

他們曾拚盡全力送你去遠方,你也應該努力給他們一個幸福的晚年。

 

關於孩子:

 

 

父母是你的起點,你是孩子的起點。
現在你所站的位置,就是孩子未來的起跑線。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在《紅高粱》裏寫:
“從高粱始到高粱終,看起來是一個循環,可它在這個過程中升騰、變成了酒,就跟原來不一樣了。
就像我們人,一代代出生,一代代死去,這一代人和上一代人不一樣,不然我們為什麽要活著呢。”
 
對於山裏的孩子來說,大山是他們的命運,他們走出大山,改寫自己的命運。
原生家庭是他們的出身,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用雙手去改變自己的出身。
這就是一種超越。
 
如果你沒有窮過,請不要嘲笑他們。
不是每個人都有光明的前途,也有人天生就需要自己為自己鋪路。
 
也許你一出生就擁有很好的條件,但不要譏諷那些為了夢想竭盡全力的人。
在這場與命運的較量中,他們已是自己的英雄。

 

所有跟帖: 

吉安市是經濟文化大市,人口500萬,該市考生稱不上什麽 寒門學子。 -yzout- 給 yzout 發送悄悄話 (2136 bytes) () 08/30/2020 postreply 10:42:0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