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當嫁

來源: YMCK1025 2020-07-13 13:29:5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851 bytes)
回答: 天外飛刀YMCK10252020-07-13 12:56:11
上海“剩女”泛濫,條件優越為什麽嫁不出去?網友:都太猛了!


搜狐 國史講官
2020-07-05 21:23

 

導讀: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到了適當的年齡,都應該尋求心儀的另一半,結成夫妻。這不僅是社會最基本的關係構成,也是人類繁衍生息的根本。


 

而對於結婚的年齡,曆史上各個時期都略有不同。據《周禮》記載,上古商周時期,早婚早育並不流行,“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這與現代社會的平均結婚年齡很接近。

 

a43.jpeg


不過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連年征戰,需要大量的士兵和勞力,因此人口成了當時諸侯國強大與否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為了增加國內人口,諸侯國紛紛在國內推行早婚早育,甚至規定:“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秦朝統一天下之後,繼承了春秋戰國早婚早育的思想,鼓勵早婚早育。到漢朝時期,結婚年齡進一步年輕化,《漢書·禮樂誌》記載:男十五,女十三,即可大婚。而實際上,漢朝的皇帝、百姓結婚比這規定還要早,例如漢文帝十四歲就已經成婚,如果按現在的周歲計算,僅僅是一個十三周歲的小孩子,可能小學還沒畢業。

從漢朝開始,之後的曆朝曆代無不鼓勵早婚早育,而男女結婚的年齡,一般也都維持在十四五歲之間,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前,這種情況都沒有改變。
 

a44.jpeg


在封建社會,婚姻都是包辦的,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對於婚姻,十三四歲的孩子根本無法自己做主,隻能任由父母擺布。特別是女子地位低下,所謂“在家從父,出嫁從夫”,自己沒有絲毫的自由。

新中國成立之後,廢除了古代的包辦婚姻,提倡自由戀愛,並倡導男女平等,號召廣大女性也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中,讓廣大女性同胞得到了解放。

俗話說婦女能頂半邊天,新時代的女性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在社會生產、生活中創造出的價值也不再比男性差,這讓她們不再滿足於當一個家庭主婦,她們開始追求自強自立,特別是在經濟發達,思想超前的大城市,很多女性認為早早的結婚生子,會影響其實現人生價值,所以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開始晚婚,甚至抵觸結婚,其中以上海最為突出。
 

a45.jpeg


上海被稱為“東方的巴黎”,是中國的經濟中心,時尚中心,它的繁榮曆史從清末一直延續至今,任由時代變遷,也沒人能夠撼動它遠東第一大商埠的地位。在百年風雲史上,上海的花花世界中誕生了很多粉紅女郎和才女佳人,直到今日,上海仍然不缺霸道女總裁,高級女白領的角色,而正是這些巾幗不讓須眉的女強人,頂起了上海的半邊天。

不過在最新的民政調查中,人們也發現,上海的女強人、女白領大部分都還是單身,成了人們口中的“剩女”。據一位民政部門的職員介紹,上海的“剩女”大多是因為“主觀意識”而剩下的,換句話說,她們的條件都非常優秀,外貌出眾,受過高等教育,高素質高涵養,工作穩定,收入不菲,但卻排斥結婚。
 

a46.jpeg


優越的條件,讓“剩女”們在經濟上可以完全獨立,因此失去了對婚姻的向往,她們認為沒有男人自己一樣可以生活的很好,何必要結婚,如果沒有遇到對的人,豈不是要徒增煩惱。

而且就算是尋找另一半,她們的要求也高的離譜,不僅要求男人一表人才,經濟獨立,還追求心靈上和思想上的高度契合,以保證在一起生活能夠碰撞出火花,而不是柴米油鹽式的普通生活。
 

a47.jpeg



結語:

正是由於上述原因,才導致了上海出現了大量條件優越的“剩女”。難道就沒男人願意娶她們嗎?對此很多男網友表示,她們在各方麵表現的都太強勢了,簡直可以用太“猛”了來形容。沒有能力的男人娶不到,有能力的男人則更喜歡小鳥依人,賢妻良母類型的,所以就讓這些女強人剩了下來。

所有跟帖: 

有句話說得好 -七彩奶油- 給 七彩奶油 發送悄悄話 (262 bytes) () 07/13/2020 postreply 14:21:4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