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醫不如求己37

來源: YMCK1025 2020-02-01 11:07:50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435 bytes)

這是一本給我們生活帶來福氣的書

 

這是一本能夠真正化解我們身心之病的書,因此說這本書是我們的福星毫不為過。掩卷之餘,我們身體裏馬上充滿了一溫一 馨和力量。在這個崇尚物質的時代,還有多少東西能夠讓我們的身心同時收獲感悟呢?

作者中裏巴人,真名鄭幅中,家學淵源甚深,其父是八卦掌第四代傳人。中裏先生自幼即承襲父親道家導引養生之功,更從祖父親書秘笈中汲取中醫之精髓,盡得醫道同源之意趣。8年前,中裏先生蒙87歲的太極名家李寶良先生厚愛,收為關門弟子,老師將其終身所悟大法傾囊相授。

在長期的中醫研究中,對傳統療法,,中裏先生都大膽以身嚐試,務求實效。醫武雙修的他更利用自己的太極內力,單用指針來祛病、健身,得心應手並療效顯著。中裏先生常瀟灑言道:“隻要掌握了經絡的要旨,針灸不過舟楫,無它亦可行船;中藥好比調羹,有它隻是方便。”

通過對中醫的長期悟化,中裏先生發現人一體 具有很強的自治自愈能力。針對現代大多數人於如何利用經絡激發“人一體 內藥”並不熟知,中裏先生特在網絡上開設了“中裏巴人”的門戶博客,為世人說醫解道,引導人們成為自身的良醫!

 

 

 

附錄一:《求醫不如求己》常用穴位使用方法

 

穴位跟身體其他地方不一樣,當身體生病時,穴位會有反應:用手壓,比其他地方疼;或者感覺發涼,或者發燙;手指按下去,來回摸摸,裏麵好像有沙粒或者硬條一樣的東西。有時候,穴位上會起紅點、小豆豆。這些反應能幫你找到穴位,還能讓你發現身體哪兒出了問題。

使用穴位的手法:

(1)點按:找到穴位後,用手指肚兒使勁兒往下按壓。如果嫌用手指太累了,用圓珠筆頭、鋼筆帽代替也可以。不僅能保健,關鍵時候還能救命,比如人昏倒時“掐”人中,其實就是點按。

(2)揉法:手指按住穴位做回旋轉動,就是原地轉圈。要注意的是,一直要有向下壓的力,讓力量透下去。除了手指,還可用手掌、掌根,可以根據身體的不同部位選擇。腰背等肉厚、麵積大的地方可以用手掌,手上、腳上或者骨頭縫的穴位隻用手指。

(3)敲打:累的時候想讓身體舒服,就要先讓經絡舒服。攥起拳頭,輕重隨意,沿著經絡走行的線來回敲打。經絡通了,疾病也就離你遠了。

(4)推法:稍使勁,用手掌或者手指沿著經絡移動,腿上的經要由上向下推,,胳膊上的經要由下向上推。推法可以推動氣血,讓全身各個部位都能受益。

(5)灸法:灸法要借用一種中藥——艾草,藥店裏有賣成品的艾條或者艾絨。把艾條點燃懸放在穴位上,或者沿著經絡來回移動,艾條與皮膚的距離因人而異,以皮膚有一溫一 熱的感覺為好。還可以在穴位上放一塊硬幣大小的生薑片,放一撮艾絨在上麵點燃,這又叫“隔薑灸”。

 

 

 

附錄二:《求醫不如求己》常用穴位指南

 

謹以此書獻給為我操勞半生、含辛茹苦的父母,獻給對我關愛入微、任勞任怨的妻子和全力支持我工作的兒子。

獻給所有偏愛我的親人和朋友們。同時我要感謝《人體 使用手冊》作者吳清忠先生的大力舉薦,感謝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劉觀濤編輯的積極促成,感謝北京共和聯動圖書有限公司馬鬆先生的精心籌劃。感謝北京大學醫學網絡教育學院劉彥女士和美國芝加哥大學高慧英女士對本書提出的寶貴意見。感謝網友小魚兒精彩的評書渲染,使本書平添了許多趣味。

 

 

所有跟帖: 

“封城”後,那些殘疾人都怎麽樣了? -YMCK1025- 給 YMCK1025 發送悄悄話 (11967 bytes) () 02/01/2020 postreply 11:17:00

全身穴位圖很全麵 -yzout- 給 yzou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1/2020 postreply 11:30:01

包括了金門穴。 -YMCK1025- 給 YMCK1025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1/2020 postreply 11:40:5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