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醫不如求己32

我們每個人身上本來就百藥齊全

 

 

人一體 氣血總量在不同情況下是相對恒定的。按照生存的需要,氣血首先要確保髒腑器一官的需求,然後才是四肢百骸;就像一棵大樹,要先長樹根、樹幹,再長枝葉。髒腑又是確保氣血生成與貯藏的源頭,隻有髒腑健康、功能相互協調,才會有足夠的氣血儲存以供人一體 日常使用。

我們每個人身上來就百藥齊全,都在經絡穴位中翹首待選,隻看醫者和本人會不會用它了。

學習 中醫知識本身並不難,難的是我們一定要清楚究竟要學些什麽!

很多朋友對學習 中醫充滿了渴望和決心。先被中醫的神奇所感動,再被偶然的成效所激勵。然而隨著一些看似難以逾越的屏障擋在麵前,便逐漸踟躕徘徊,最終磋砣放棄。

一日去朋友家坐客,看到他的寶貝女兒正拿著針灸針聚精會神地在一個金黃的橘子上練一習一 針刺。她是某中醫院校的學生,說這是老師留的功課。我看到滿桌上被紮爛的橘子,說:“這麽好的橘子吃了多好!”她問:“鄭叔叔,你當時學針灸是紮什麽呀?”我笑著說:“我可舍不得去紮橘子,隻是紮自己,針刺得滿身青紫,艾灸得遍體疤痕。”她說:“鄭叔叔,你來紮紮這個。”又指著牆上的一個紗布包,對我說:“這是由兩張白紙、三層棉花、四層紗布組成的練一習一 針刺的法寶,這包正中心有一個牛皮紙撕的小碎片,旁邊還有一粒黃豆,看看您能否一針穿過小紙片,然後再紮到黃豆上。我已經練了兩個月了,還是不行,您應該沒問題吧?我們教針灸的教授說了,不練會這個以後別想成為高明的針灸師。”我連忙舉手投降,頭搖得像撥浪鼓。她很失望:“鄭叔叔你都不行,我恐怕是練不會了。”我問她:“為什麽要紮得這麽精確呢?”她說:“紮得準才能針感強烈,效果才能好呀。”我又問她:“那你說說看,身上的穴位是你刺它才起作用呀,還是你不刺它它也起作用?”她似乎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邊反複紮著桔子,邊疑惑地看著我。我對她說:“穴位就像是一群孩子,平常都在那裏玩,有的孩子玩累了,就趴在那裏打個瞌睡,想讓他醒,輕輕拍拍他的肩膀就行,何必非要狠狠地踢他一腳呢?你這個幼兒園的阿姨不去調動這些孩子玩的積極性,卻天天在那裏練一習一 踢人的技術,難怪你越來越失去信心了。”

我常常接觸一些海外的客人,他們迷信中醫,崇尚中醫奇妙的理論,但是他們同時也害怕針灸、畏懼湯藥,問我中醫除了針灸、吃湯藥還有什麽其他更簡單的方法。我說:“當然有了,針灸隻是舟楫,沒它照樣行船;湯藥不過調羹,有它隻為方便。”難道沒帶針具,藥店關門,中醫大夫就束手無策了?我告訴他們,我們每個人身上本來就百藥齊全,都在經絡穴位中翹首待選,隻看醫者和本人會不會用它了。舉個例子,治療月經不調通常首選逍遙丸,如果手邊沒藥,我就按摩患者肝經的太衝穴和膽經的陽陵泉,效果一樣,且更為迅捷。如果心中發熱煩躁,常用牛黃清心丸,但有人擔心這藥若常吃其中的朱砂會對身體有損害,我就教他先按摩心經的神門穴,再按摩脾經的大都穴。此外按揉肺經的尺澤,加上腎經的複溜,相當於六味地黃丸。按摩膀胱經的風門加上肺經的孔最就是通宣理肺散。還有血府逐瘀湯、補中益氣丸等等幾乎所有的常用中藥,都可以從經絡穴位中找到同類。

有人因為針灸太複雜,總是敬而遠之;因為湯方太繁多,常常如墜雲霧,再加上脈學玄秘、經文古奧,更覺得中醫高不可攀。其實,這是你自設迷障,學中醫本可“閑庭信步通幽徑”,何必非要“踏遍群山覓歸途”呢?事障易解,理障難除。學習 中醫知識本身並不難,難的是我們一定要弄清楚究竟要學些什麽?否則盡管學得殫心竭慮,最後也是勞而無功。

所以我的建議是,,學習 中醫要從經絡開始,從穴位入手,因為經絡穴位都在我們自己身上,隨時可學,處處可用。我再重複一下:穴位不是因為你用針刺才起作用,而是時時都在對身體起著調控作用;穴位起不起作用不是因為你針刺夠不夠深,而是主要在於你的氣血流沒流到那裏。按摩、點穴、拔罐、意念守竅都有針灸的功效,沒有優劣之分。所以你即使不會針灸,也可以是經絡專家,絲毫不影響療效。

如果你想送心愛的人一朵玫瑰,那麽莖上的刺就不是問題。

........求醫錄........................................................................

好學問: 哪幾處經絡穴位相當於補中益氣丸?

中裏巴人答: 這是一個簡單又複雜的問題。如果您是一個剛接觸中醫的人,我會徑直告訴您,隻要按摩太白、商丘、太衝三穴就會有補中益氣的效果;但倘若您學習 中醫已經有很長的時間了,我這樣說就會擾亂您的思路。就像您問我月亮在哪,我用手一指,您不去看月亮而是盯在我的手指上,那樣您豈不是永遠也看不到月亮了?其實,穴位是死的,又是活的。同樣的穴位,體質不同,效果也會不同,所以須靈活變通才好。

 

 

 

穴位就是你隨身的藥囊

 

敲膽經,揉心包,金雞獨立,推腹法……簡單易行又有效。如果您想養生祛病,這些技法就是隨身的藥囊,,方便實用。

很多朋友對中醫情有獨鍾,多次向我討教學習 中醫的方法,並讓我推薦入門讀物。我總是推薦中醫院校的課本。然後,朋友們又問,那麽學會了這些課本就能治病救人嗎?我說不能,學會了這些課本可以當個中醫博士,但是卻不能治病。大家就很失望,不願意去讀這些課本了。

那麽,學會哪本書就會治病了呢?其實真要是有這麽一本書,豈不是人人都成了《倚天屠龍記》中的“一胡一 青牛”了?我這裏沒有“九陽真經”,我也不知在哪裏能找到,我隻是隨時把自己的感悟當做真事兒,相信那是老天的賜予,而不是事事把自己的想法用權威的標準來定奪。

我讀過《黃帝內經》,是零星地去翻看的,從來沒有當做必學的功課一頁一頁地去分析、體會,更沒有去背誦它。

我讀過《傷寒論》,是把它當做小說來讀的,有興趣就多看,沒興趣的地方就翻過去。

我讀過《針灸甲乙經》,把它當做字典,有忘記的字再去查。

我還讀過各類的古典醫藥書,東看一眼,西看一頁,走馬觀花,不求甚解。很多書之間觀點完全對立,而且互相針砭、鄙薄,但全是醫學大家,難分優劣。我都統統奉若神明,擺上貢桌,一一禮拜。最愛看兩派一交一 鋒之點,最喜讀書中禁忌之處,因為那正是治病救人的訣竅玄機。

一本好書讀到興頭,我會拍案叫絕;讀另一本觀點完全不同的書,我也同樣會拊掌稱妙。有人會說,你到底有無立場?你到底算哪頭的呀?

其實,“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喝完咖啡,我還想喝點清茶,難道就大逆不道了?隻是喝的時候要把殘根兒倒掉,否則您既喝不到咖啡的濃鬱,也品不出龍井的清純,隻是一碗不倫不類的“汙水”。有人想從我這兒學走一招半式,我傾囊而授,從不隱藏。可你不去換個新杯子,也不舍得倒掉杯子裏的紅酒,卻想品味我瓶中的茅台,那你永遠也喝不出真滋味,不暈才怪呢!

從山上看山腳下的樹,我說樹小如草,可你正在樹旁站著,你說樹大參天——咱們說的是同一棵樹,卻永遠也爭論不清。

有一隻狗卡在牆洞裏,進退兩難,我說應該往外拉,你說應該從裏推——咱倆一個牆裏一個牆外,你說聽誰的好呢?

有人說,我們就喜歡敲膽經、揉心包經、金雞獨立、推腹法,簡單易行又有效。如果你作為養生祛病,這些技法就是隨身的藥囊,方便實用。我們已經嚐到了果子的香甜,但是要栽培果樹還需另下樹種才行。

還有人說,你就告訴我,哪個穴治胃痛,哪個穴降血壓,哪個穴能補腎,哪個穴治失眠,我去實施操作,而你也就功德無量了。

你覺得這是捷徑,我卻覺得這是迷途,你急於走腳下的小道,卻不看山頂的信標,每當岔路總會彷徨無措,每遇溝坎定不知如何搭橋。授人與漁無人學,授人與魚爭先搶。如果你執意去走小路,我可沒有能力去為你開道,因為那樣不但你是山重水複皆岔路,我也會困陷荊棘滿身傷。有人會很不耐煩:“你別老賣關子,故弄玄虛了,說,我們現在該看哪些書吧?”我會推薦你去看正統中醫院校的課本。“你不是說看完這些課本也不會看病嗎?那還看它幹嘛?”我們都熟悉這句話:“知識就是力量”——可我們有了知識就真的有力量了嗎?其實——“善用知識才是力量”。可你一點知識沒有,你又去用誰呢?

我的兒子是班裏的宣傳委員,書法不錯,老師就讓他在班裏白牆的兩側寫上一幅對聯,兒子寫的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我看後覺得詞兒太俗,沒什麽新意,就自作聰明,改為“書山有路勤更巧,學會無涯蕩輕舟”。結果第二天放學,兒子就哭喪著臉,責怪我多事兒,害得他被老師臭批一頓,說他是宣傳投機取巧、好逸惡勞的思想。這真令我哭笑不得,也讓我想起上初中的時候學的一篇古文——《愚公移山》。老師讓我們寫讀後感,我寫道:“愚公拋開晚年的天倫之樂,再搭上兒孫們一生的幸福,隻為解決一個‘礙其出入’的小事兒,不值得稱道。山不轉水轉,既然搬不動山,那我們就搬家,何必自找麻煩?寓言裏神仙會幫他,現實中老天爺卻不會同情這樣的人……”

還好,那時已是80年代了,沒把我打成反革命,隻是在班會上批判了我一下。回想起當年老師和同學們情緒激昂的樣子,真讓我笑破肚皮。

說這些,你隻當聽個笑話吧!不過,我想這可能就是我的心路曆程,而且我也喜歡這樣走下去,當然有幾個知音更好,沒有,我也一如既往……

 

 

 

 

所有跟帖: 

麵具 -YMCK1025- 給 YMCK1025 發送悄悄話 (8335 bytes) () 01/31/2020 postreply 18:48:01

1 -Richmon- 給 Richmo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31/2020 postreply 19:19:27

太有底線了,總是不該死的死了 -hibiskus- 給 hibiskus 發送悄悄話 hibisku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2/2020 postreply 02:58:2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