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防盜,真的有重重機關嗎?

【古墓防盜,真的有重重機關嗎?】

古人雖然不可能像《鬼吹燈》《盜墓筆記》那樣,把陵寢建設成為人類技術與妖術的殿堂,但他們也還是為抵禦盜墓賊想盡了辦法,並非完全寄希望於在石棺上寫個「開者即死」的嘴炮防禦。

不過,古人畢竟技術有限,即使今天看來較合情理的機關手法,在曆史上都根本無法實現。

如文藝作品中常見的萬箭齊發的自動弓弩,在《史記》《後漢書》等史料中都有記述。但在真實的曆史上,要製造出此類僅僅依靠間接接觸,甚至聲控的組合機械設備,就很不現實。真實的考古發掘中,也從未遇到過此類機關。

相比之下,古墓中真實存在的攻擊機關往往非常樸素,比如像電影《小鬼當家》中的鬼馬兒童一樣,在墓道中撒「釘子」。

相對厲害的,也就是民國時期的報紙記錄的,有盜墓賊掉入墓室中的陷阱後,「屍身被錐尖穿爛」。

不過,傳說中的中華古墓防盜神技「伏火」,就並非毫無根據了。

根據描述,裝備了「伏火」的棺木一旦打開,火焰便會「從隙內噴出」,殺傷敵人。

在真實的考古發掘中,確實出現過類似的現象:

出火的大致過程是,當某醫院工程進行到露出木槨頂上的白膏泥層的時候,施工人員用鐵釺向下穿了幾個孔,孔裏就噴出一股涼氣,一接觸火種即燃燒,火焰的顏色類似酒精燈,明火無煙。

——湖南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

不過,將其視為是有意設置的防盜墓手段,完全是後人的過度解讀。

和民間說的「鬼火」一樣,「伏火」隻是墓內的屍體和其他有機物在腐爛的過程中產生的燃點較低的磷化氫和易燃的甲烷,在與外部壞境接觸、或遇到明火的情況下被點燃。由於甲烷質量較輕,在空氣中的擴散極快,密閉的棺槨一旦被打開,遇火就可能出現「火從隙內噴出」的非凡景象。

此外,墓內灌注大量水銀、揮發毒氣來抵禦盜墓的方法,也隻有秦始皇陵這種 bug 級別的墓葬才可能采用。一般情況下,盜墓賊們並不用擔心毒氣的威脅。

古代文獻中記載的殺傷盜墓賊的方式,還有「儲水」和「積沙」。

所謂「儲水」,指的是在墓室中灌注大量的水,盜墓賊一旦打開墓室,便會麵臨如電影《閃靈》般噴湧而出的儲水,而被活活淹死。

不過,這種手段對墓室內部的密閉性要求極高,在現實中顯然也難以實現。

相比之下,手法近似、隻是改水為沙的「積沙」策略,倒是相對可行,而且在考古發掘中也確實有過類似的發現。

1950 年,在河南輝縣的一座戰國時期的高規格墓葬中,考古學家就發現了疑似「積沙」的遺跡,墓內在槨室兩側和鄰近墓道的地方都以大石砌牆,牆內則填滿了細沙。

不過,「積沙」並未保住這座大墓。盜墓賊不但進入了這座大墓,而且沒有觸發積沙即盜走了墓內的大部分隨葬品,其墓室還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總體來看,中華防盜古法的效果都不出色:由於曆代盜墓賊的頻繁光顧,我國現存的古代大墓絕大多數都已經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盜掘。

事實上,古墓防盜設備對賊人的殺傷力,可能還比不上盜墓賊自己因為工作能力有限所造成的失誤。

考古發掘中,不時發現莫名死在盜洞裏的疑似盜墓人,看起來也並非是被防盜機關擊斃,而更可能是死於通風不善造成的缺氧,或者是不合格的盜洞坍塌後被困。

原作者:尼洋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