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裏的野生老師,教的全是你的知識盲區

來源: 都是國貨 2019-12-06 19:37:0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320 bytes)
zz
快手裏的野生老師,教的全是你的知識盲區
 
看完我燒了我的畢業證

??

 

認識外國朋友,常常需要解釋一件事,就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真的不會功夫。?


但當Karma興奮地把手機湊到我眼前的時候,我就知道我之前的苦心解釋都白費了。

 

@牧醫小史~農業協會在快手上開的課程@牧醫小史~農業協會在快手上開的課程


Karma認為視頻裏的人正在用神秘的針灸術為一頭母豬打通任督二脈,他那張寫滿興奮和好奇的臉,讓我很難跟他解釋,這其實是給母豬催奶的課程。


在快手裏開設課程的牧醫怎麽也想不到,自己為母豬的產後健康做出的貢獻,就這樣無意中觸發了一個來自美國小康之家的青年對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情。


我也想不到,快手上居然真的有《母豬的產後護理》這種課程可以學。

 


初來乍到的老外總以為擠兩天地鐵就能遍覽中國的社會群像,然而給他一個快手,就能重塑他對中華文化的定義。


快手上活躍著大量的野生教師,在扁平的互聯網世界矗立起一座賽博象牙塔,教的全是你的知識盲區。


你在超市裏采購的一日三餐都可能經過快手老鐵的課程開光。甘肅隴南市成縣的養雞小夥@山村雞司令,把飼料擺成各種形狀喂雞,一本正經地教如何催眠小雞。


天馬行空的喂法,成功地吸引了上千萬人在快手上看他用雞寫字,有人想買他的雞,有人想學他的養雞術。

 

快手號@山村雞司令快手號@山村雞司令


過去我們用互聯網逃避生活,現在山村雞司令用互聯網投射現實生活的樂趣,影響另一群人的生活。

而在距離成縣1500公裏外的北京,堅持在3度的大風天穿西裝三件套上班的編輯老馮,晚上定期給我們分享他在快手上學習的婚禮意外狀況處理。

 

快手號@濱州大森哥快手號@濱州大森哥

 

對老馮這樣的都市青年來說,80年代的“夜校”已經是脫離都市節奏的陳舊概念,然而在某種意義上,快手可能成了當代人手機裏最大的夜校。在下班褪去社畜的外衣後,一次擴展認知的晚自習正式開始。


從婚禮主持到奶牛胎盤處理,從漢隸石門頌筆法到荷蘭豬的管理,各種看似跳脫的課程,如今在快手課堂裏交織成了一張關係網,把蟄伏在全國各地的野生老師和充滿好奇的求知青年連接在一起。

 

快手的知識短視頻已經超過2億個,把你的定位移動到任何一個角落,都能得到一次認知刷快手的知識短視頻已經超過2億個,把你的定位移動到任何一個角落,都能得到一次認知刷

 

 

在快手上買一個挖掘機的學習教程,並不意味著就要成為藍翔的名譽VIP。 

 

對於還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年輕人來說,關注這些課程與其說是為了實用技術,不如說是為了向這片廣袤的土地刨取滿足內心好奇的見聞和知識。

 

快手永遠有你想不到的課程快手永遠有你想不到的課程


對都市裏的年輕人來說,這些課程或許是生活的調節劑,但對另一群人來說可能是命運的節點。廣袤地域上毛細血管般的分布,快手的虹吸世界裏,教育資源的天平傾斜正在慢慢回正。 

 

戴偉的每條快手短視頻下麵,都會有人介紹:這可能是整個快手學曆最高的人。這個來自英國的牛津大學化學博士,在快手定期發布著自己做化學實驗的視頻。

 

快手號@戴博士實驗室快手號@戴博士實驗室

 

從2011年起,他每年去偏遠的山區和工人子弟學校給學生們做化學實驗,算下來一年教過的學生得有兩三萬。通過快手,他的“學生”一年翻了百倍,超300萬粉絲,最高的化學實驗視頻一條就有1500多萬人觀看,留言區擠滿討論成分和化學式的粉絲。


戴偉還特地為中小學生和零基礎的化學愛好者設計了實驗課程,用的大部分都是家裏可以找到的材料。 

 

“在這裏直播一方麵更加公平,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的觀眾,都可以看到我的實驗,另一方麵更加高效,以往我做一次實驗,最多能讓300個學生看,但如今一下子可以給幾十萬人同時在線看。” 

 


我們無法考究快手上每天活躍著的2億多人到底誰看了這些視頻,但這些短視頻正在沿著4G網,趕在那些幼小而旺盛的求知欲被生活壓滅前,傳播到他們麵前。 

 

在這片網絡裏,每個人都可能讓自己的技能和知識流動起來。沒有網紅式包裝,屏幕後的真實麵孔憑自己的質樸手藝也能突破曾經單一的求生路徑走到台前,從接收者變成傳播者。


每晚9點,@電工大強準時打開直播間,這裏的學生都是已經進入社會的成年人,卻都認真地在聽這位初中學曆的普通電工的教學分享。

電工大強在直播間裏講解電路電工大強在直播間裏講解電路

接觸快手前,這位電工大神還是位打散工的電工師傅,因為發現快手上有著各行各業的人在分享各自領域千奇百怪的知識,大強也開始在快手上分享他最擅長的電路常識和家庭用電知識。


兩年時間,150萬人關注,在他專門開設的電路課程裏,電工王師傅成了備受後生尊敬的“王老師”。


“上學時物理從來就沒及格過,現在每天晚上準時上課。”

 

“聽了王老師的課,電工小白學習了不少,感謝。” 

 

藝術有雅俗之分,但學習的快樂從不看你的戶口是城市還是農村。 

 

快手一個初中老師的課堂上,一位44歲的農民工,從頭開始學習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數,隻是單純地想在工地幹活時學會計量長度尺寸。

 


John Stanmeyer曾經拍攝過一幅名為《信號》(Signal)的作品,在吉布提的海邊,非洲移民高舉手機接收來自索馬裏的信號。 

 

“去黑市買一張索馬裏的SIM卡,站在沙灘上不斷揮手,運氣好的話,就能收到索馬裏那邊的信號——那兒的蜂窩網全世界最便宜,這樣就能連上Skype,找到海外的親人。”       

 

 

這張照片很科幻,又讓人心酸。在這裏,真實發生著“未來已經到來,隻是分布不均”。 我不敢真的確認,但快手或許在成為某種教育的連接器。

 

電影《百鳥朝鳳》的幕後演奏者、中央民族樂團的演奏家陳力寶說他第一次上快手,是因為聽身邊人說有位民間嗩呐高手在快手上直播吹嗩呐。

 

“之前沒聽過快手,結果下了以後,發現裏麵的民間藝人太多了,說是民族音樂的寶庫一點不誇張。”

 

直播間裏的嗩呐齊奏直播間裏的嗩呐齊奏

 

陳力寶開始關注更多各地的民間嗩呐藝人,作為學院派出身的演奏家,他跟上千公裏外的他們連麥齊奏,直播間裏碰撞出民樂“大殺器”的驚豔。

 

隨之而來的是民間藝人在快手上開設的嗩呐零基礎課程百花齊放,僅陳力寶就開了14門課,最多一門就有近5000人付費學了這個傳統老技藝。

 


當我們聊起那些散落在民間的藝術時,我們不再那麽擔心現代文明會加劇傳統技藝的流失,現在它們被刻錄在快手的一個個視頻裏,每當好奇心驅使著手指劃開視頻時,傳統技藝的傳承篝火都在被一點點重新挑旺起來。

 

民俗在快手裏實現了多維續命民俗在快手裏實現了多維續命



中國有十億人沒有坐過飛機,快手搭建的教育網絡卻在另一個維度上打破了這種時空隔閡,讓他們化萬裏路於寸屏間,從“雙擊666”變成求知充電的工具。

 

媒體總是慣於用一二三四線來劃分城市,然而在快手用知識短視頻鋪設的廣場上,每天發生著超過22億次的點擊播放,從鄉村到城市,信息和知識在一個平行世界裏流通。

 


那些連接著土壤的技藝也無限拓寬我對真實生活的認知。趕海二十幾年的泰叔今年注冊了快手號,分享他每天的漁民生活。 

 

每晚睡前,我看著他操著一口濃重的閩南口音對著攝像頭教學如何找到和捕捉灘塗上的青蟹,為抓到一隻長腳章魚高興地直呼“花財了!”昏暗的房間裏回蕩的是海風的底噪,甚至能聞到風中夾雜的鹹腥。

 

 

當我每天打開快手,指尖劃過課程廣場、參差萬千行業的作品和課程:


泰叔一麵靠趕海滿載豐收,一麵直播教“後生”們怎麽收獲更多;電工大強邊接活邊琢磨著直播時電路課程的內容……我都仿佛看到了千萬種中國人的生活智慧又有了他們最初傳道授業時的光。

 

我曾在快手同城界麵裏點開一位涼山彝族農村姑娘@愛莎莫兒的賬號,聽她給外出打工的同胞們開設的零基礎漢彝英三語課程。在她的簡介裏寫著“彝語是我們的根,漢語是我們走向世界的必備之器”。


科技的網無限延伸了知識的渴求,對這片土地我保持最大的敬畏。

 

涼山彝族的農村姑娘在快手上自製的漢彝英短視頻課程涼山彝族的農村姑娘在快手上自製的漢彝英短視頻課程

所有跟帖: 

快手是個網站嗎?看這些東西真的很浪費時間,還有抖音變tiktok,這邊的孩子也開始浪費時間了 -yamyam- 給 yamyam 發送悄悄話 yamya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7/2019 postreply 08:31:2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