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證實:中國父母的付出,其實99%都沒用

來源: YMCK1025 2019-12-05 21:37:0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3918 bytes)

科學家證實:中國父母的付出,其實99%都沒用

 

一項顛覆常識的研究裏,藏著孩子的真正渴望。

 

有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中國父母這一生,都有著操不完的心。

 

其中操心操的最多的就是孩子的成績。

 

我有一個朋友昕昕,不惜辭去公司一把手位置,回家做了全職媽媽,為了孩子的學習殫精竭慮,付出一切,可孩子不開竅,成績一直在下遊拍徘徊。

 

她親自上陣輔導孩子寫作業,但孩子可以磨磨蹭蹭地寫到11、12點;

 

她下血本報了很多輔導班,可孩子就是學不進去;

 

她精心設計了很多獎勵方式,但是收效甚微...

 

一說到孩子學習,她就特別的難過:

 

“說不在意孩子成績,讓她快樂成長的都是假的,我在意的要死!”

 

image

 

雖然很殘忍,但是我想告訴她的是:你的付出,99%都是沒用的。

 

image

01

 

孩子的成績到底跟什麽有關?

 

20世紀90年代末,美國教育部開展了一項關於兒童早期教育的長期跟蹤研究。

 

研究調查了一千所學校裏兩萬多名兒童的學業進展,來揭示究竟哪些因素和孩子的成績有明顯的相關性。

 

最終,出現了一個顛覆常識,出乎意料的研究成果。

 

先列出8個相關因素:

 

1.小孩擁有高學曆父母

2.小孩擁有完整的家庭

3.父母擁有較高的社會及經濟地位

4.小孩的父母最近把家搬到更好的小區

5.小孩的媽媽在30歲或者更晚的時候生她的第一個小孩

6.小孩的媽媽在孩子出生後到幼兒園之前不工作

7.小孩在家裏麵有很多書籍(父母看的)

8.小孩的父母每天給他們讀書

 

研究發現,有4個因素與孩子後來的考試分數高度關聯,而剩下那4個因素毫無影響。

 

大家可以先猜猜,哪些和孩子成績有關,哪些無關?

 

image

02

有關:小孩擁有高學曆的父母

無關:小孩擁有完整的家庭

 

父母學曆高,孩子成績優異,這是意料之中的事。

 

畢竟他們很看重教育,智商較高的父母往往教育水平也較高。

 

但是完整的家庭對孩子的成績並無影響。這個結果對於那些為了孩子的學業選擇隱忍的父母來說,簡直是致命一擊。

 

想先說一個故事。

 

著名作家池莉曾經老公吵得不可開交,所受屈辱數不勝數,她斷定自己的婚姻已然失敗。

 

“婚姻本身,沒什麽可以多說的,可以簡單歸結到一個字:緣。緣分盡了就是盡了。

 

但是婚姻一旦涉及孩子,那就是一個字,萬個字,無數個字也難以排解的矛盾和艱難了。”

 

為了孩子,她選擇忍耐,和丈夫簽訂了離婚協議,同室但分居。

 

就這樣,撐到孩子初中畢業那一天。池莉覺得可以向孩子坦白了,話還沒說完,就被女兒打斷。

 

“其實早就知道了,我上初中不久就在書櫃裏看到了你們的協議書。

 

我沒有告訴你,是因為你們一定是擔心我學習分心,擔心我像別的孩子那樣鬧別扭,既然這樣,那我就成全你們的苦心吧。”

 

原來懂事的她在父母麵前裝了四年的“無知”。

 

聊天時,女兒還反過來安慰起了池莉,如果婚姻不和諧,離婚對大家都好。

 

後來,池莉的女兒考入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成為了克林頓、曼德拉的校友。你會發現,父母的離婚對孩子的成績並沒有造成什麽影響。

 

為了孩子的學業,努力維持一個完整的家庭,這成為很多父母所堅持的偏執。

 

其實你們相不相愛,孩子最知道。

 

就像我鄰居家的孩子,知道父母為了她假裝恩愛的時候,突然不吃不喝不去上學了。

 

有時候,光堅持形式上的完整,而喪失了溫情,其實是最傷孩子的婚姻姿勢。

 

image

03

有關:小孩的媽媽在30歲或者

更晚的時候生她的第一個小孩

無關:小孩的母親在孩子出生後

到幼兒園之前不工作

 

《魔鬼經濟學》一書中說過這麽一段話:

 

“假如一名婦女30歲之後才要第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在學校成績好的概率會較高。這樣的母親往往是想接受高等教育或在事業上有所成就。”

 

換算到中國,也是如此,晚婚晚育的好處,我們聽過太多,隻不過中國晚婚晚育的年齡會比國外要早一些而已。

 

image

 

研究表明,26—28歲是女性生育的黃金時間,生的孩子也會更健康,更聰明。

 

所生子女的平均智商可達109.29。

 

與此同時呢,母親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都辭職在家不工作,對成績毫無幫助。

 

這真是紮了全職媽媽的心啊!我們犧牲自己,付出一切,竟然對孩子的成績一點用都沒有?!

 

有部韓劇說:“孩子的成績,取決於爸爸的經濟實力和媽媽的情報能力。”

 

媽媽的情報能力,就在於每天了解大量的養育信息和大力搜羅好的興趣班和培訓班,為孩子規劃一個孩子將來。

 

而全職媽媽的情報能力,絕對是一流的。

 

武漢的一位爸爸在網上講述了一段心酸育兒經曆:

 

“自從孩子出生,我妻子就辭職在家專心帶孩子。

 

在我的記憶中,兒子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就被他媽媽逼著上培優班,從沒有過周末。

 

6年來,妻子把他送進的“培優班”不下30個。

 

早晨6點走,在公共汽車上,妻子一手端飯,一手拿水,解決掉早餐,就去培訓班了。

 

晚上9點下課回家,兒子還要完成學校老師布置的作業,12點才能休息。

 

有一次兒子對我說,他在學校課堂上哈欠連天,培訓班的作業已讓他筋疲力盡了,哪還有心思去聽老師的講課?

 

他人坐在課堂上,眼前看到的隻是一個幻影。

 

而他母親付出這麽多,產生了自我感動,每次都跟孩子說:‘我都是為了你啊!’

 

image

 

然而,兒子因為精神壓力過大,白頭發越來越多,更諷刺的是,成績沒啥好轉,還產生了厭學情。”

 

承認吧,那些年我們費盡心思的陪伴和苦心鑽研的教育技巧,對孩子的成績,並無幫助。

 

image

04

有關:父母擁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

無關:小孩的父母最近把家搬到更好的小區

 

前段時間,高考成績公布,高考狀元出爐了,沒什麽意外,狀元大多依舊家庭殷實,家境優渥。

 

去年,北京高考文科第一名熊軒昂說:

 

“我是中產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資源,決定了我在學習時能走很多捷徑。現在很多狀元,都是家裏厲害,又有能力的人。”

 

不得不承認,父母擁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可以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把一些人遠遠甩在身後。

 

而父母的不努力,不上進,可能就會讓孩子被別人遠遠甩在身後,不止一條街。

 

正如作家王耳朵所說:

 

“你不盡力打拚和賺錢,就無法讓孩子接受優質的教育;

 

你沒有好的學曆,就不會提前告訴孩子讀書的重要性;

 

你不懂得教育是一個過程,就永遠培育不出適應社會的孩子。”

 

但是,孩子的成績卻與是否搬入條件較好的小區無關。

 

搬到好小區,甚至學區房就能讓孩子成績更好?洗洗睡吧,這隻是你一廂情願的表麵現象。

 

正如換了好鞋不會跳得更高,是一樣的道理。

 

image

05

有關:家中藏書多

無關:父母每天給孩子讀書

 

家中藏書多就可以讓孩子成績變好?有點扯吧?其實細想,發現很有道理。

 

舉個例子。

 

如果你是個愛讀書的人,家裏有很多藏書,就算你沒有堅持每天給孩子讀書,你每天手不釋卷的樣子,也會被小孩子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他們會認為讀書是生活的一部分。當他們認字以後,就會自然而然地喜歡讀書,成績也不會讓你擔心。

 

image

 

如果你的最大愛好是玩手機打遊戲打麻將,家裏有牌局,天天出入的都是牌友,兩口子討論的都是哪個劇好看,哪個遊戲好玩,誰的牌技好。

 

就算你每天晚飯後堅持給孩子讀上一小時的書,小孩子對書的興趣也不會比對手機,遊戲,麻將大。

 

因為對他來說,手機,遊戲,麻將才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而不是書。那孩子就不會喜歡看書,成績自然不會如你所想的那樣好。

 

之前聽過一句話:

 

“小學成績具有強烈的欺騙性,沒有海量閱讀支撐,隻會餓死天賦,6-12歲階段,是閱讀能力的黃金時期。”

 

如果一個孩子從沒有讀過一本好書,甚至沒讀過一本超過10萬字的書,那這個孩子的天賦就會被餓死,更別提成績了。

 

image

06

“父母是什麽樣的人”遠比

“父母為孩子做什麽”更重要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無論是父母學曆,經濟社會地位,家中藏書多少還是母親的生育年齡,說的都是父母本身的特點,即“父母是一個怎樣的人”。

 

而保持家庭完整,母親放棄工作,搬到更好的小區,費心為孩子讀書,說的都是父母的行為,即“父母對孩子做了什麽”。

 

而以上的全部事實表明:

 

“父母是什麽樣的人”遠比“父母為孩子做什麽”更重要!

 

“父母是什麽樣的人”遠比“父母為孩子做什麽”更重要! 

 

“父母是什麽樣的人”遠比“父母為孩子做什麽”更重要!


重要的話,說三遍。

 

這個結論的意義遠比看上去深刻得多。

 

與其為孩子,學會在婚姻裏隱忍,不妨解脫自己,也解脫孩子;

 

與其為孩子的成績殫精竭慮,不妨審視一下自己,是否在孩子身上押注,傾注全部了心血,而放棄了自我成長和追求。

 

與其逼孩子看書,監督孩子寫作業,不妨先逼自己一把,以身作則,用環境影響孩子、

 

記住,還是那句老話,育兒先育己,要不然你的付出,99%是無用的。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信

所有跟帖: 

祖先托夢稱沒人燒紙錢,祭祖後孩子病愈 -YMCK1025- 給 YMCK1025 發送悄悄話 (7538 bytes) () 12/05/2019 postreply 21:39:05

美國教育部的那個研究,能麻煩您轉一下英文的名稱嘛?我正做一項research,急需。拜托拜托 -許你一世歡顏- 給 許你一世歡顏 發送悄悄話 許你一世歡顏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6/2019 postreply 04:47:59

原文由有來學公眾號(ID:youlaixue)原創出品。去問一下? -YMCK1025- 給 YMCK1025 發送悄悄話 (1490 bytes) () 12/06/2019 postreply 05:38:14

萬分感謝 -許你一世歡顏- 給 許你一世歡顏 發送悄悄話 許你一世歡顏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6/2019 postreply 06:03:55

就是我們常說的“言傳身教”。 -OceanSound- 給 OceanSound 發送悄悄話 OceanSound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6/2019 postreply 15:09:47

孩子讀書越來越好的竅訣! -YMCK1025- 給 YMCK1025 發送悄悄話 (9167 bytes) () 12/06/2019 postreply 21:41:2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