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改

1950年的土改有沒有謠言說的那麽恐怖?

 

作者:佚名

 

91.jpg

譚鬆

 

二〇一三年七月三十日,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中心的會議室,來自重慶師範大學的副教授譚鬆作《川東地區的土地改革運動》專題演講。室外是盛夏的豔陽,但室內卻彌漫著一股不安的寒意,在譚鬆冷靜講述和牆上視屏圖像中,土改的種種酷刑展現在聽者眼前,恐怖得令人脊背發涼。四川川東地區五十年代初,土改血腥的真相對於文明世界中成長的香港人實在是太過殘酷了。

 

一位中文大學女教授聽不下去,突然插話要求譚鬆請不要再講了!譚鬆有點愕然,然後一口回絕道:如果我們不去正視苦難和殘酷的真相,這樣的曆史就會重演。他還以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波蘭奧斯威辛集中營為例說,這個集中營是很殘酷的,但學校老師依然帶領學生去參觀,因為應該要學生知道真相。

 

事後交談,譚鬆承認他當初調查川東土改時,那些血腥慘烈的場麵他自己也難以承受,但他要搶救曆史,拒絕讓血腥的曆史真實被吞噬和淹沒。他在一篇文章中,引用流亡瑞典的湖南作家茉莉的一句話說,為了天空不再黑暗,必須先揭露黑暗。

 

譚鬆演講的川東土改,是指原四川省所轄的重慶市、萬縣市、涪陵市、廣安市和黔江地區,即大致今天重慶直轄市區域。譚鬆是重慶人,他在二○○二年開始調查川東土改曆史,走訪了十二個縣市,訪問了四百多個土改親曆者,包括當年的土改工作隊隊員、民兵、地主子女和知情者、甚至還有受盡酷刑而活下來的地主,所有采訪均做了錄音錄像。最後完成了一部土改專訪錄,共三十六萬字,尚未出版。

 

川東土改在中共解放四川後的一九五一年開始。譚鬆指出,經過一年半時間,土改徹底改變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土地製度,消滅了農村精英階層。他在調查中發現,川東是貧窮山區,很少良田千畝的大地主,土改前川東地主平均每人所有土地僅十四點五九畝。許多被打成地主的其實是自耕農,或隻是相較富裕的農民,當時部分人對劃分地主非常隨意,甚至有當教師不需下田勞動也被打成地主。在最窮的巫溪縣,一家有兩個煮飯的鼎罐就被評為地主。他指出土改運動,主張暴力土改。為了建立新政權的權威,土改設立人民法庭,下放權力,鼓勵批鬥這樣才嚇得住人。

 

地痞流氓對地主施殘暴酷刑

 

譚鬆在演講中說,土改中最血腥殘暴最恐怖下流的行徑還不是鬥爭訴苦會,而是向地主逼浮財這個階段,索要金銀珠寶,逼不出來,貪婪的土改積極分子就使出種種喪盡天良的殘暴下流手段和酷刑。諸如背火背篼”(在鐵皮桶裏裝滿燒紅炭火強迫背在背上)抱火柱頭”(把鋼管燒紅強迫人手抱)、吊木腦殼(把頭部用繩捆起來上吊)燒飛機洞”(脫光女子的褲子用火燒下身)“點天燈”(在頭上用粘土圍一個圈,注入桐油點燈,或雙手手心向上綁起,手窩盛滿桐油點燈)等等。一個地主媳婦交不出金銀,被脫光衣服遭受碳烤酷刑。

 

土改中的地痞流氓,暴力被合法化,譚鬆說,利用地痞流氓當革命先鋒,是當年被共產國際派來中國的蘇聯顧問鮑羅廷發明的。

 

譚鬆在演講結束時,將他調查到的死於土改的受難者名單一一在視屏上打出來。他說,每一位受難者都不應該被人遺忘。

 

采訪艱辛 受害者至今心懷恐懼

 

譚鬆提到一位台灣學者曾問他:你做這個調查,政府給了你多少資助?(全場大笑)譚鬆說,他所有調查都是自掏腰包,隻要政府不因此迫害他就行了。他冒著風險自費調查是為了搶救曆史,也是為受難者討還公道。他家庭不是土改的受害者,父母都是貧下中農出身,但後來接觸到真相,發現自己教育受騙,正義感被激發。

 

他說,他的調查非常辛苦,

一是受訪者分散在川東深山老林窮鄉僻壤,又沒有電話聯絡,走訪非常不易。

二是土改時代久遠,現仍在世的當時人已寥寥可數。

譚鬆聽說一位飽受點天燈酷刑的女子馮光珍仍然在世,立即趕去采訪。

馮光珍當年十八歲,還是一個學生,因酷刑雙手殘廢。譚鬆上午采訪她,下午這個不幸女子就逝世了。

三是恐懼,中國地主富農及其子女是受害最慘因而恐懼感也最深的群體,雖然土改時代早已過去,

但恐懼仍深,很多人不敢接受采訪。

作為采訪者的譚鬆本人也很恐懼,因為他在之前做川東右派調查被重慶當局關押了三十九天,

剛獲釋不久,而且是在保釋期間,被勒令不能離開重慶地區,因此他是私下秘密采訪。

 

土改因為涉及中國現代史中最敏感的禁區,敢於觸及的學者少,而且多是以資料做研究,

像譚鬆這樣深入一個地區大規模采訪做口述曆史的可能絕無僅有。

現場主持的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琦指出,譚鬆是首位在他們香港中文大學講土改的大陸學者。

 

 

轉自《曆史麻辣燙》

所有跟帖: 

家居風水不好,影響兒子考研 -YMCK1025- 給 YMCK1025 發送悄悄話 (4029 bytes) () 08/03/2019 postreply 12:02:00

耄臘肉是造成二十世紀人類非正常死亡的罪魁禍首 -oztang- 給 ozta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07/2019 postreply 01:08:5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