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聲量 |直男王莽改名,改得自己都蒙圈了
CDT編輯按:文章已被刪除。
文章原標題:直男王莽為複興古製79%郡46%縣改名,改得自己都蒙圈了
作者:佚名 來源:好聲量
王莽是個偏執狂,他上台後推出了一係列煩瑣的奇葩政策,為了表示革新之意,還對西漢的行政地名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改地名這事不算罕見,曆朝曆代都幹過,可誰也沒王莽改得這麽偏執。
因為他是個狂熱的儒家複古主義者,一心想恢複周製,所以改地名也改得“應經”——我可不是心血來潮亂改的,都是按照經典書籍的指示來做的,有本可據!
王莽當皇帝時期,郡從106個增加到116個,連改名帶增加,他一共改了91個郡,隻有25個保留了原名。所屬的縣從1587個變成1585個,其中730多個縣改了名字,改了將近一半。
比如,他先把交趾改名為交州,這是為了應《書經·堯典》裏“宅南交”的典故。
然後,他又嫌“涼州”這名字有點“涼涼了”的意思,不夠古意,於是改為《尚書·禹貢》裏提到的古稱“雍州”。
這樣改還算比較有道理,可到了郡縣兩級,畫風陡然變了:
據統計,和西漢末年對比,新莽時期八成的郡和將近一半的縣都改了名字。
你一睜眼,全國一半的地名全變了,這是何等狂暴的變化。
比如,他把南陽、滎陽等六個郡全改名了,南陽叫前隊,河內叫後隊,潁川叫左隊,弘農叫右隊,可以說是土得無底線了……合稱“豫州六隊(即“隧”字,意思是順遂)”——
你以為這六郡是在中原大地做廣播操啊!
而且原來的地名也沒浪費,直接向下傳遞,河東之名給了安邑縣,南陽之名給了宛縣……
這還不算完。
西漢在河西走廊設有張掖、武威、酒泉、敦煌四郡,王莽不知出於什麽心理,非要把武威改叫張掖。
可是四郡裏原本就有張掖郡啊,那怎麽辦?
王莽的解決方案特別奇葩:那張掖也改唄,就叫設屏—設立屏藩,抵禦外敵,挺好挺好。
張掖人和武威人的心情不用提了,酒泉人和敦煌人也別高興,這兩郡分別改名為輔平和敦德了。
這倒黴事還不隻河南、河西遇著了,山東也沒幸免。
齊郡(今山東淄博、青州一帶)也改名了,叫濟南。
旁邊濟南郡的臉登時就青了:他改叫濟南,那我怎麽辦啊?
王莽大手一揮,你就叫樂安吧!齊郡人和濟南郡人隻好在風中淩亂了。
作為偏執狂兼強迫症,王莽特別迷信,看見不吉利的字就不高興,而且逆反心理特別重,非要跟正常人擰著來。
隻因為他看著不順眼,就順口改了好多地名。
比如無錫,這地名很有來曆,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
但王莽覺得不好,“無”嘛,不好,然後無錫就悍然改名叫有錫了……
王莽不喜歡“無”字,特別喜歡“符”字,“桃符”嘛,聽著就吉利。
所以他把好多地名都改叫“符”了,比如沛郡改叫吾符,定陶改叫迎符……
至於“符離”—這個離字多不吉利啊,王莽大筆一揮,改成了“符合”。
有了這個經驗,王莽玩得越發熟練了:
穀遠縣改成了穀近;
於離縣改成了於合;
東昏縣改成了東明;
東平國國中有個“無鹽”亭,因此改成了有鹽郡;
亢父這個“亢”字讓王莽覺得不孝順,改成了順父……
嗯,王莽的反義詞填空玩得真熟練。
直男王莽還特別不喜歡彎。
富昌郡有個地方叫曲周,他改成了直周;
同郡的曲梁改為直梁;常山郡的曲逆改名順平;
還有曲平改端平,曲陽改從陽……
王直男何止能把所有彎掉的地名都給硬生生掰直了,圓的他都能給掰方。
並州有個地方叫做圜陰,“圜”字有環繞轉動之意,和“圓”意思一樣。
也不知道圓圈怎麽得罪王莽了,此地硬被改名叫“方陰”。
朝政很不順利,王莽還這麽有閑心,簡直是醉了。
中國地名有一個命名規律: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
地名裏一旦有陰陽二字,人們對它的地理方位就能猜個大差不差。
但王莽對這些地名很敏感,能改的全改了:華陰縣改成了華壇,淮陰縣改成了嘉信。
若一直這麽改也有道理,可王莽的改名規律變幻莫測,誰也搞不清楚。
到了雒(洛)陽,他不改陽字,把雒字一刪,改叫宣陽;
襄陽的陽字也保留下來,反而襄字沒了,成了相陽;
可是範陽硬是被改成了順陰、遼陽成了遼陰、泥陽改成了泥陰……
為什麽呢?
他大概是想迷惑敵人,讓對方猜不透自己城市的位置吧……
與此同時,王莽還為抵禦外敵殫精竭慮,特別是在精神方麵付出了巨大“努力”。
比如天水郡,他改名叫做填戎。“填”字同“鎮”,意思是鎮壓戎狄。
這麽改無可厚非,也有先例可循,可架不住他改得多,把邊境一圈的郡縣改了個遍。
薊縣改叫伐戎,北地郡改叫威戎,隴西郡改成厭戎郡——“厭”字也是壓製之意。
戎被罵了個狗血淋頭,狄也沒逃過去。
雁門郡改叫填狄,北地郡改叫厭狄,白狼改名叫了仇狄。
胡字也未幸免。武要改成了厭胡,平邑改成了平胡。
改一兩個地名,這算炫耀武功;
改三四處,這算雄心壯誌;
王莽把邊境對抗遊牧民族的郡縣一口氣改了個遍,就近乎罵街了。
連國際友人也沒幸免。
王莽曾派人去攻打高句麗,回頭一想,“高”字你也配?他立刻給人家改名叫“下句麗”。
老對手匈奴單於,也被他改成“降奴單於”。
這麽偏執的改名讓當時所有人包括王莽自己都蒙了。
有地方一年之內改了五次地名,連新的公章都來不及刻,官府行文發布告,不得不在地名後加括號,說這是原來漢朝的某某地方,連王莽發詔書都不得不加旁注“故漢……”,否則沒人看得懂。
憑王莽的這個作勁兒,新朝若是不亡,還真是沒天理了。
後來光武中興,撥亂反正,一股腦地把王莽胡亂改的這些地名都恢複原狀,這場混亂才算消停。
到了漢明帝時,王莽改地名的最後一個受害者出現了——班固。
班固立下雄心壯誌,一心要修《漢書》。
可是寫到《地理誌》時,班固發現,如果要遵照修史的原則,那麽地理沿革、地名變化必須要寫明白。
但王莽這強迫症兼偏執狂太能折騰了,每寫到一郡一縣,班固都得特別注明在新莽時期被改成什麽,工作量平白翻了一倍。
關鍵是這些改名還沒什麽意義,因為很快就全被改回來了。
寫了沒用,不寫又不行,自己挖的坑,咬著牙也得填完。
班固隻好遵從自己的內心,一邊哭一邊咬牙一一做標注,前後足足標注了八百多處。
估計他在工作的時候,肯定是一邊哭一邊罵王莽的。
編輯/量 妹
審核/聲 儒
簽發/阿 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