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心經》的下一段經文:「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
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簡單的解釋就是:「舍利
子!色法空相不異於空性心,空性心不異於色法空相,色法就是空性心,空
性心就是色法;色法既如是,受、想、行、識,也是同樣的道理。」
這一段經文已經很清楚地告訴大眾:五陰—色、受、想、行、識—與空
性心兩者的關係是非一非異。譬如色法,它是被出生的法,本身是生滅法,
所以是空相;空性心無始劫以來就在,未來無量劫以後還在,本身是不生不
滅的法,祂與生滅不已的空相完全不同,所以是非一。可是卻不能說色法不
是空性心的局部體性,譬如色身是由自己的空性心藉著父母的四大等緣長養
出來的,不能離開空性心而有色法存在,所以色法本來就是空性心的局部體
性,與空性心無異,所以非異。合此非一與非異,名為非一非異。
這個道理與 佛在《雜阿含經》卷3中的開示一樣,經文如下:「是故,比
丘!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
、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皆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受、想、行、識亦
復如是。」下麵是簡單的解釋:「所以,多聞聖弟子看見種種的色法,譬如
已經過去的色法、未來會出現的色法、現前的色法、五髒六腑等內色、山河
大地等外色、粗糙的色法、微細的色法、美好的色法、醜陋的色法、遠處的
色法、近處的色法,這些種種色法本身都是生滅法,不是真實法,所以不是
真實我;但是也不異於真實我;色法與真實我兩者和合運作,所以不相在。
色法既如是,受、想、行、識也是同樣的道理。」
這段經文已經很清楚地告訴大眾:色法本來就不是真實我,它是虛妄我
,所以非我;可是,色法是真實我的局部體性,所以真實我能藉祂本有的體
性以及種種緣,而變現出種種的色法。譬如能變現有情的五根身、能與共業
有情共同變現出山河大地的器世間,讓眾生能夠在器世間生活與領受。由此
可知,色法本來就是真實我的局部體性,不能外於真實我而有色法存在,所
以非異我;色法之虛妄我與空性心之真實我兩者和合運作,所以稱為不相在
。色法既如是,受、想、行、識也是同樣的道理。
佛在《雜阿含經》卷3的開示與《心經》所說的內涵一模一樣沒有差別。
這告訴大眾一件事︰佛在初轉法輪已隱說真心之所在;在二轉法輪已為明心
證真如的菩薩開示真心的種種的體性。佛這樣施設的原因,是因為二乘人不
必證空性心。聲聞透過 佛語開示、緣覺透過自己觀察,知道有一個無餘涅槃
的本際存在,入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空,所以願意滅盡自己的蘊處界入無餘
涅槃,永遠不在三界現身。所以 佛在初轉法輪不為二乘人明說空性心之所在
及祂的種種體性。可是菩薩最終的目的是要成佛,如果 佛不為菩薩解說,則
菩薩不可能明心見性,更何況將來可以成佛呢?所以 佛在二轉法輪、三轉
法輪時為菩薩詳細及深入的解說空性心的種種體性,以及心識彼此之間的關
係等,讓菩薩可以親證及體驗,最後可以於三大無量數劫之後成就佛道。
佛為弟子們施設三轉法輪來隱說、明說空性心之所在及內涵,目的是要
讓弟子們依據自己的種性、根器、因緣等次第修行,得以成就三乘菩提,乃
至證得唯一佛乘。所以 佛才會在《心經》中開示:「色法不是真實我,真實
我不是色法;可是色法也不異於真實我,真實我也不異於色法。色法如是,
受、想、行、識也是同樣的道理;受想行識不是真實我,真實我也不是受想
行識;受想行識就是真實我,真實我就是受想行識。」
下麵再舉二轉法輪的《金剛經》來作說明。《金剛經》中 佛陀開示:「
所謂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這裡所說的「佛法」,是指一切有情的
真心,不是世間人用語言文字所表示出來的佛法,也不是用紙印刷出來的三
藏十二部經,因為那都是空相,不是 佛所說的真正佛法;真正的佛法是指一
切有情的真心。因此可以知道,《金剛經》與《心經》的內涵是可以互通的
,而且都不離一切有情的真心。
再看下一段經文:「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
不減。」簡單解釋如下:「舍利子!諸法是空性心所出生的法相,它從本以
來不生,所以未來也不會滅;它從本以來沒有染汙,未來也不會有汙垢;它
從本以來沒有增加過,未來也不會減少。」對這一段經文,也許有佛弟子會
產生疑惑:諸法明明就是有生有滅、有垢有淨、有增有減的法,怎麽會是不
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呢?他們會這樣想,是因為站在世間法的角度
來看待的結果,而不是站在世出世間法的立場來看待。
實相法界空性心從本以來就沒有出生過,既然沒有出生過,未來當然也
不會壞滅,所以空性心才稱為不生不滅;以此為基礎,將諸法空相攝歸於不
生不滅的空性心,因此諸法空相也是不生不滅。譬如人死了,如果不是空性
心藉著往昔所造的業、無明以及其他種種因緣,就不會有中陰身以及每一世
的色身出現,也就不會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色身出現。因此可知,因為
有空性心藉著種種緣,使得諸法可以不斷地、重複地出現,所以才說諸法不
生不滅。
可是,有法師、居士們將生滅不已的意識心當作空性心。譬如有法師在
她的書上公開主張:「意識卻是不滅的」。或許有人會提出質疑:剛才不是
說意識心變成不生不滅嗎?怎麽現在又說意識是生滅的?剛才是說:將生滅
不已的意識心攝歸於不生不滅的空性心,空性心可以再度藉緣將生滅不已的
意識心出生;並不是將生滅不已的意識心變成不生不滅的空性心。如果是變
化而成,那麽這個空性心是修所成法,是有生的法,未來必定會斷滅,不是
從本以來就是不生不滅的空性心。因此,「意識卻是不滅的」這個說法,實
在是嚴重的誤導眾生。
「不垢不淨」是指真心從本以來沒有染汙,未來也不會不清淨。有些法
師、居士們主張:「有念靈知心或者離念靈知心就是真心」。所謂「有念靈
知心」,乃是雙方用語言文字來表達,讓對方能夠清楚了知自己所要表達的
內容是什麽,這是意識心的變相之一。譬如某甲對某乙用語言文字說明自己
所擬定的計畫內容是什麽,某乙聽了,也用語言文字向某甲表達意見等。「
離念靈知心」就是不需要用語言文字來表達,而能夠很清楚了知對方所要表
達的意思。譬如媽媽跟兒子說:「家裡沒有醬油了,你去超商買瓶醬油。」
兒子聽了,不起語言文字很清楚的了知媽媽要他買的是什麽。像這樣不起語
言文字,心中很清楚了知對方所要表達的內容,就是「離念靈知心」,也是
意識心的變相之一。
不論粗糙的有念靈知心,或是細膩的離念靈知心,都是意識心所行境界
,不離意識。而且意識的心行會隨著所麵對的境界經常改變心意;有時顯現
清淨的一麵,譬如造橋鋪路為眾生付出時,心中歡喜清淨;有時則會顯現不
清淨的一麵,譬如遇到不順遂的事情時,就大發脾氣;不是從本以來就清淨
、沒有任何染汙的真心。所以,主張「有念靈知心就是真心」,或者「離念
靈知心就是真心」,那都是不正確的說法,佛說這些都是常見外道法,不是
佛法。
「不增不減」是指真心從本以來沒有增加過,未來也不會減少,能夠符
合這個體性的,就隻有空性心。為什麽呢?因為諸法空相從來有增、有減。
譬如定力與意識心相應,透過打坐的方式將意識心專注於一境,這時定力增
加了;下座後,由於種種煩惱出現,定力就退失了;所以與意識相應的定力
有增、有減。而空性心從本以來不在定中、也不在定外,從本以來如如不動
,從來沒有增加過,也沒有減少過。同樣的道理,如果將有增有減的諸法空
相攝歸於不增不減的空性心,諸法空相也變成不增不減了。
可是,有喇嘛教行者想藉著觀想,將自己的真心與上師或與諸佛菩薩的
真心合併。這樣的說法非常荒誕!真心能合併,表示這個真心有增加,既然
有增加,未來一定會減少,這樣有增有減的真心,與 佛在《心經》中所開示
「不增不減」的聖教完全相反。所以,喇嘛教想透過觀想,讓自己的真心與
上師的真心或與諸佛菩薩的真心合併,乃是虛妄想!根本不是佛教,具足了
常見與斷見二種外道見,誤導眾生非常嚴重。
綜上所述可知:在現象界中,諸法空相本身是有生有滅、有垢有淨、有增有
減的法;可是若將諸法空相攝歸於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空性心
時,諸法也就成為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