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聞怪事集錦(33)

來源: YMCK1025 2018-11-17 10:29:51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9570 bytes)
警察抓捕中"治好了"嫌犯頸椎病 網友評論笑翻(6圖)
2018-11-12
 

  法國警察資料圖。(圖源:視覺中國)

  海外網11月12日電 有時候,逮捕和正骨具有同等效果。10月14日,一名法國男子在魯昂的家中被捕。警方在控製該男子時,無意中“疏通了”這名男子的頸椎淤堵,治好了困擾他6個月的頸椎病。

  法國RTL電視台報道稱,這名男子在拘留所呆了幾天之後,11月7日來到警察局,手裏還拿著一盒巧克力。“他對抓捕行動感到非常滿意,他堅持要感謝抓捕他的警察們治好了他患了6個月的頸椎病”。據稱,警察在抓捕過程中“沒有使用暴力”。

 

  當地警方將這件趣事發到了推特上,引爆法國網友熱議。(圖源:推特)

  然而警察們似乎並不太習慣接受這樣的“積極反饋”,當地警察還在官方推特賬號上分享了這件軼事。在這條推文下方,法國網友“炸鍋”了。

  這起“醫療奇跡”在評論區裏“炸出了”法國網友的“一身毛病”。有許多稱自己患肩膀痛、腰痛、背痛的人,都紛紛在留言區排隊“求醫問藥”。

 

  有網友說自己的媽媽肩膀痛,可不可以“非暴力地”治一下?謝謝。

 

  還有網友說自己多年頸椎病,遍尋正骨醫生但仍治不好,“可不可以告訴我,我該犯一個什麽樣的小罪,才能得到貴局的‘抓捕療法’?”

 

  還有網友說自己咳嗽流鼻涕,想找警察“開點”催淚彈,還說,如果治好了就送警察一大桶啤酒。

 

  除了有網友笑稱這是巧克力商的軟廣告之外,還有網友曝出這張圖,暗示巧克力紙裏麵裹著的其實是小卷心菜。

 
 

 

 

男子以為打死人提心吊膽流浪13年 原來隻是場誤會(圖)
來源: 華商報
2018-11-12
 
360截圖-3758218.jpg

華商報訊 “殺人”後提心吊膽流浪13年,最終思家心切的他壯著膽子谘詢警方辦身份證,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殺人原是誤會一場。

11月10日上午,一男子來到公安碑林分局警務大廳詢問辦理身份證的情況,值班民警查詢了該男子提供的信息,發現他的戶籍已經注銷。看到他神色疲憊、精神恍惚,民警便耐心詢問。

原來,此人姓宋,山東人,1979年3月生。2005年2月,宋某在山東老家騎自行車與路人相撞後發生口角,在撕拉過程中將對方打倒,以為對方“死了”,慌亂之下離家出走,在外漂泊。離家期間他很想回家,但沒有身份證明,買不到火車票,因無法抗拒對親人的思念,他才壯著膽子來到公安機關,想試試看能不能辦理新的身份證。

根據宋某提供的信息,民警與其老家的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縣警方取得聯係,對宋某身份和所涉案件進行核實。夏津警方核查後發現未有宋某將人致死案件的報警,宋某係夏津縣東李官屯鎮人,隨後當地派出所通過村支書找到了宋某的哥哥和姐姐。通過微信視頻連線,一家人終於在13年後見麵了。

昨日淩晨1時,宋某的姐姐、姐夫從山東趕到公安碑林分局,見到失聯13年的弟弟時,相擁而泣,並對公安碑林分局幫助找到弟弟表示由衷感謝。

 

 

 

北京“砌磚”運動:保護曆史還是奪去人們的生活?(5圖)
來源: 紐約時報
2018-11-12
 
北京——今年夏天,北京最新的城市保護運動像一台揮舞著落錘的破碎機,掃蕩了雍和宮大街一路上五彩繽紛的商店,這條綠樹成蔭的道路位於這個城市的兩個地標之間:孔廟和雍和宮。

 

  工人們揮舞著撬棍、風鑽以及市政府的拆除令,將紅燈籠和西藏經幡裝飾的磚簷和木柱拆毀。然後他們將那些曾經是門或窗的地方用磚圍堵並掩蓋起來。

  十年前,袁紅距離雍和宮不遠的一條被稱為“胡同”的獨特小巷裏開了一家美發店,近日的一個早上,她在店裏發現工人們正在拆她的玻璃店麵。

  “等一會兒我把臉洗了行不行?”她說她懇求工人們。“我說你慢點行不行?”

  他們不能,也不會。即使她繼續為客人理發、洗發、染色和吹幹時,工人們還在門口一塊一塊地堆積磚頭,直到她被關在裏麵。到了快入夜的時候,已經隻剩下一個新的窗口。

 

  雍和宮大街重建的建築物前麵的紀念品商店,右圖是建築工人和當地人在街道的一個圍欄之外。

  當上個月第一個腳手架被搭在雍和宮時,這些建築物已經恢複到接近他們原始的設計模樣,或多或少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

  然而,代價卻是至少十幾家商店的關閉,它們曾經向大街上總是熙熙攘攘的遊客出售香火、珠寶、繪畫、雕塑和其他宗教用品。

  幾十年來,北京當局似乎傾向於拆除這座城市的曆史街區,抹去整條由一排排平房形成的胡同。而現在,他們說,他們正試圖恢複剩下的東西。

  在去年春天的一次講話中,北京市市長陳吉寧表示,目標是“精心打磨每個曆史文化街區”。

  然而,保護主義者對這項工作卻抱以矛盾的態度。

  許多人對舊街區的改善表示歡迎,並指出官員們還對公共廁所進行了改造,由於多數胡同老宅至今仍沒有室內的管道係統,這些廁所是許多居民的主要衛生設施。

 

  2017年,工人們在修繕東四地區傳統胡同的一個屋頂。

  還有人說新工作有很多流於表麵。在很多地方,工人們隻是在外牆上貼上薄薄的灰色瓷磚,而不是真正使用磚頭。這可能會重現胡同民宅和寺廟的曆史外觀,但無法真正恢複它們。

  雍和宮的修複工作是全市“砌磚”運動的一部分,這項運動現已進入第二年。眾多雜貨店、咖啡館、酒吧、理發店和其他在中國投身資本主義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商鋪被關停。

  這是中國,恢複工作是在政府命令下進行的——獨立規劃者和保護主義者參與度很低,此事的詳細情況也沒有被公開討論。

  如今在這片受影響的區域生活和工作幾乎是體驗一種幾乎不變的混亂和不確定狀態,伴隨著團團塵土和成堆的碎片。

  通告貼在建築物上沒過幾天,大批工人就來了。雍和宮地區的一名主管在一份區劃圖上標出一些建築,說這項工作將“一步步”穿過市中心。

  紫禁城以北的其他胡同也貼出了告示,包括鼓樓和交道口這兩條街,那裏也是店鋪和餐館混雜在一起,居民和遊客熙熙攘攘。

  “沒有商量的餘地,”發型師袁紅說。

  城市官員沒有回複記者的置評請求。但工人們向居民和店主出示了書麵命令,明確表示當局要將老胡同裏違法的搭建或擴建拆除。

  這包括胡同裏灰磚牆上開出的許多門道和入口,這些牆傳統上是用來遮蔽朝向內部的庭院用的,還有在原本單層的建築上加蓋的第二層。

  這些街區的基本輪廓可以追溯到13世紀,當時開創元朝的蒙古人奠定了北京棋盤式的街道布局,它們與紫禁城或主要寺廟一樣,都是該城獨有的景觀特征。

  在去年秋天的講話中,北京市長特別提到了二環裏的社區,二環路沿著中世紀城牆修建。這些圍牆屹立了五個多世紀,直到1965年在毛澤東時代另一項令人唏噓不已的城市改造項目中拆除。

 

  9月,參觀者在北京史家胡同博物館的一個展覽上,右圖是博物館展出的一個胡同四合院大門模型。

  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理事胡新宇說,在經濟因素和缺乏分區導致混亂甚至危險的情況下,北京市正在努力讓社區變得有序起來。

  “這有助於分清界限,”他在四合書院接受采訪時說,這是一個位於傳統四合院內的文化中心。“否則北京就會變成一個超級城市,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

  對於像袁紅這樣的店主、她的顧客和附近的居民來說,它的影響已經瓦解了城市生活的肌理。

  “其實這個地兒是真正的北京,”在離袁紅的理發店不遠的地方,73歲的李宗高坐在他家外麵的椅子上說。他看著工人們砌起一堵新牆,把三間店鋪的門簾給封住,直到10月,這些店鋪還都是這片社區的一部分。

  他表達了對城市關心的感激,但也對失去了這些小商店感到遺憾,包括他常去買煙的那家店。

 

  北京最近重建的方家胡同公共區域的居民。

  “這不跟一出門就能買來得方便?”他問道。

  在他居住以及袁紅工作的那條胡同,有許多店鋪被關:一個五金店、一家粥鋪/餃子館、一個賣室內盆栽的店、一個開朗的年輕女子開的果蔬店,還有一個小攤的老板臉色陰沉,不過賣得煎餅不錯——那是一種類似可麗餅的早餐主食。

  “你說居民怎麽好生活啊?”袁紅問道。

  一直跟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有合作的學者盧曉玫(Rosie Levine),最近完成了一篇關於整治“開牆打洞”運動的論文。她說,真正的整治目標其實就是關店。

 

 

女子蹲地看手機被卷車底,大批市民自發營救(4圖)
2018-11-12
 
“杭州日報”11月13日報道,11日8點42分,杭州臨安區錦城街道六園街,一輛停在人行道上的SUV車在起步時,將蹲在車頭前的一名女子帶倒並卷入車底。

 

 

圖自杭州日報,下同

  女子蹲在地上看手機被SUV車卷入車底

  在六園街開推拿店的孫平鬆親眼目睹了事故的發生經過。11日8點多,事發前,孫師傅正坐在自己的推拿店門口休息。

  孫師傅回憶,早晨8點半左右,就看到一名20多歲的年輕女子走到六園街,手裏捧著手機,站到了橙色SUV車前。女子一直在玩手機,這當中還蹲了下來。

  “她就蹲在車前頭,還一直低頭玩著手機,待了起碼有十分鍾左右。中間好像還擦過眼淚。”孫師傅說。

  從記者今天通過當地找到的事發前後的監控視頻上看,8點41分,橙色SUV的車主從附近走來,車主上車發動了汽車,車燈亮了一下。

  此時,另一人打開車門同朋友道別上車。這期間,年輕女孩抬了抬頭,仍未起身。

  短短幾秒鍾後,事故發生了!車輛起動後,徑直向蹲著的女子碾壓上去,姑娘被右前輪死死壓住。

 

  短短20秒,一大波人來救助!

  “車子壓牢了!壓牢了!”孫師傅聽到店外“啊”的一聲慘叫聲,一個箭步衝下店門口台階,趕緊上前拍打SUV的前引擎蓋,一邊比劃一邊朝車裏喊。

  車上兩名女子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直到將車停下,打開車門,看到車輪下壓了個人,瞬間嚇得不知所措。

  此時,六園街上一名開車經過的駕駛員、一個過路人看到緊急情況跑了過來。一個、兩個……大約20秒後,一大波人向車頭湧來!

 

  一名奧迪車主第二個跑到現場,他組織後到的路人一起抬起車頭,孫師傅則用右腿頂住車頭,一把抓著女子的衣服,將她上半身稍稍從車輪下拉了出來。

  “還沒,還沒!腿被壓到了!別急!”孫師傅喊著。大家見狀再次用力抬車,終於將女子整個從車輪下救出。

  孫師傅說,將女子救出來後,有人想把她拉起來,“我趕緊製止了,萬一有骨折、骨裂,會導致錯位等二次創傷。”隨後,有人打了120,女子被緊急送醫。

  救人視頻當地朋友圈刷屏,救人者年輕時經常去救火

 

  前天上午,這則女子玩手機被碾壓的小視頻在臨安當地朋友圈刷了屛,大家驚歎事故的驚險,更為後來眾人抬車救人一幕感動不已。

  附近“HJ造型”店的老板娘說,“當時看到監控就覺得很奇怪,從車子啟動到發車中間隔了好久,發動機也有聲音的,為什麽這個女孩子一點反應都沒有?玩手機也玩得太投入了吧?一點危險都看不到。幸虧孫師傅和這些接二連三的好心人救下一命!”

  記者從附近商鋪了解到,事發時,孫師傅店裏還有位顧客,當時孫師傅是在給客人做推拿的。大家都對孫師傅的勇敢連連點讚,“他一直蠻熱心的,年輕時就經常跟著消防一起去義務救火。”

  記者了解到,被壓女子經初查沒有骨折,目前仍在留院觀察。而事故的責任評估須等女子傷情明確後再做認定。

 

 

 

窮人窮在缺乏"好習慣"?你沒見過富人的另一麵罷了(5圖)
2018-11-12
 
“成為有錢人的5個習慣”“頂尖成功人士都有的這10個習慣,你做到了嗎?”類似這樣的標題你在朋友圈甚至書店裏一定沒少見。當這些“習慣論”在你腦海裏刷了無數遍臉之後,你會不會也開始自動歸類,把富人和好習慣、窮人和不良習慣自動畫等號?其實,致富秘訣不僅是朋友圈裏的“鬼故事”,主流媒體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富人好習慣”的探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圍觀一場以習慣論貧富的battle。

 

  這世上有一種習慣,叫“富有的習慣”

  既然要談富有和習慣的關係,我們就先來看看英美主流媒體總結的富人秘訣。CNBC有位撰稿人科利(Tom Corley)為了弄清楚富人變富的秘密,花了整整5年時間追蹤233位富人(其中有177位屬於白手起家)和128位窮人。通過他稱之為“富有的習慣研究”(Rich Habits Study),他總結出了富人們“聚沙成塔的好習慣”:

  1.每天至少閱讀30分鍾,保持學習的狀態。

  2.與有影響力的人保持長期、穩定的聯係,最終他們會為你帶來諸多機遇。

  3.每天都在持之以恒地打磨自己的技能,並且尋求別人的意見。

  4.虛心聽從導師的意見。

 

  5.每天保持至少30分鍾的有氧鍛煉,強健體魄與頭腦,讓我更好地工作和思考。

  6.健康飲食,保證最佳身體狀態。

  7.遇到困難時,專注解決問題,必要時犧牲自己與家人朋友相聚的時間。

  8.每天保持努力工作,有清晰的目標和高度的專注力。順境時攻無不克,逆境時從教訓中領悟。

  9.勤儉節約。

  10.不打無準備之仗。

  11.一步一個腳印。

 

  12.永遠超出合作者的期待,給人驚喜,就是建立別人對自己的信任。

  13.控製情緒。

  14.善意溝通,好好說話。

  15.尊重所有人。

  16.遠離負能量。

  如果你想“富”得更詳細些,請戳這裏

 

  ▲科利還出了一本名為《改變習慣,改變人生》(Change Your Habits,Change Your Life:Strategies That Transformed 177 Average People Into Self-Made)的書,CNBC、《商業內情》《獨立報》等主流媒體都給他打call。

  另一家對財富很有話語權的雜誌《福布斯》其實也對“窮人是否因不良習慣致貧”的話題有過討論。盡管《福布斯》盡量中立地提出了“很多時候富人窮人有同樣的缺點,而且有時富人更甚,所以不能一概而論地將貧富結果歸咎於習慣好壞”的觀點,但雜誌仍然援引《2010年社會學年鑒》的研究表示,低社會經濟層次的人確實有更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比如體脂率更高、吸煙率更高等等。《福布斯》還用一項2015年的研究提出了更多瑣碎的細節,包括受過更多教育的人更願意用安全帶,更注意居住安全等。(小編os:這麽說,經濟條件不夠好的人就不惜命了?)

  富人的另一麵,隻是你沒見過罷了

  相比科利的研究和討論,《衛報》的觀點來得更“旁敲側擊”,采訪對象都是一些專門為超級富人服務的財富經理。與上文那些聖人般的好習慣相反,這些高級財富經理們眼裏看到的卻是超級億萬富翁們滿滿的家醜、惡習,甚至不道德交易,包括使出“洪荒之力”偷稅漏稅。財富經理們爆料,這些富豪都十分低調,千方百計讓自己的名字不出現在“福布斯富人榜”上,房產滿世界卻要營造出居無定所的樣子,擁有多國護照則是為了在任何國家都可以不交稅。見多了富人們“黑暗麵”的財富經理中,甚至有人和同事調侃:“如果哪天我成了咱們客戶那號人物,就殺了我吧。”

 

  ▲美國總統特朗普(專題)據稱每天“朝11晚6”(早上11點上班,下午6點下班),還花大量時間度假。

  《衛報》指出,這些壞習慣隨便揀一條發生在窮人身上,結局似乎都會是罪不可恕,但發生在富人身上,就多了很多得到諒解的理由。比如富人懶散是“講究生活品質”,窮人懶散就是“爛泥扶不上牆”。殊不知這些固有印象可能會害死人。美國的一類主流價值觀是將貧窮歸咎於懶惰,這樣的價值觀其實會導致窮人得不到需要的幫助,甚至享受不到應有的福利,本應獲得同情的群體卻在遭受唾棄。

  成敗、貧富從來都是時代背景與個人經曆相互作用的產物,哪有真正的公式套路呢?更何況如今是在用成功的結果倒推秘籍?有句俗話說“不以成敗論英雄”,或許該改一改說“不以成敗論人品”。

所有跟帖: 

看命吧,什麽習慣不習慣的 -yamyam- 給 yamyam 發送悄悄話 yamya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8/2018 postreply 11:18:46

*_* -YMCK1025- 給 YMCK1025 發送悄悄話 (198 bytes) () 11/18/2018 postreply 17:21:5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