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性和最省力原則

來源: YMCK1025 2018-09-19 21:40:48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155 bytes)

王玉江:任意性和最省力原則

任意性和最省力原則是我研究語言學常用的兩個理論。

1,任意性arbitrariness,就是表達一個意思,可以使用任何一種聲音,或者任何一種符號。當然,前提是聽的人和看的人也知道這個聲音,或者這個符號代表什麽意思。就像密碼一樣,隻要雙方使用相同的密碼本就行。

語言學裏,任意性是一個幾乎沒有爭議的理論。為什麽說幾乎沒有爭議?原因是曾經有過爭議。有人反對說,象聲詞onomatopoeia,又叫擬聲詞,對聲音的描寫和聲音有關係,不是任意的。

隻看一種語言,好像是這樣。但是,觀察多種語言,情況就不一樣了。各種語言描寫的狗叫聲,流水聲,下雨的聲音,並不一樣。所以,這種反對不成立。

其實,如果沒有任意性,我們無法解釋為什麽世界上有這麽多種口語,這麽多種方言,這麽多種文字。現在,任意性,快要變成語言學的一個公理了。

有些人反對中國使用漢語拚音文字,他們說,中國人不使用漢字,還是中國人嗎。我想,這些人肯定不知道語言學任意性理論。

2,最省力原則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就是用最小的代價達到目的。

例如,我們打招呼“早晨好”常常簡化為“早”,一個音,不能再省了。老外也一樣,good morning,簡化為morning,也不能再省了,再省,就不知道是什麽意思了。

中文裏,化學肥料,簡化為化肥;北京大學,北大;清華大學,清華。英文裏,television,簡化為TV;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這些英文簡化,現在中文也適用。

總之,能省則省,音節多的概念,一定會簡化。不論中英文,常用的概念,大多數是一兩個聲音(音節),少數是三四個音節。三四個音節的概念,如果使用頻率高,往往還會進一步簡化到一兩個音節。

現在大陸放棄繁體字,使用簡體字。有些人反對簡化字,並且還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如果他們明白最省力原則,或許就不會逆曆史潮流了。

任意性通常適用於語言學。最省力原則不僅適用於語言學,還適用於很多其他領域。

 

作者投稿

所有跟帖: 

對,不過簡化的太多了,名詞不必簡化,其他無所謂。 -yamyam- 給 yamyam 發送悄悄話 yamya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0/2018 postreply 14:27:5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