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雪餅的神秘主義

來源: 都是國貨 2018-08-25 07:01:00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2757 bytes)

旺旺雪餅的神秘主義

 

 

如果你生於85年之後,那麽我猜你一定有過這樣謎の體驗:

《四驅兄弟》播到一半,電視中突然響起一陣複古而動感的音樂。緊接著,屏幕上竄出一群載歌載舞的小朋友,他們不斷扭動著身軀,鏡頭也隨著動作高速切換。

 

 

猛然間,舞蹈戛然而止,一聲鏗鏘有力的“旺旺!”宛若平地驚雷,四驅車賽事的跌宕被消滅,生活的本質被架空,徒留年幼的你麵對著電視意猶未盡。

很多朋友都是看著這樣的廣告長大的。現在看來,旺旺廣告可以說相當魔性,表達方式也十分粗暴,總結起來就是“吃旺旺,喝旺旺,你也會旺旺”。

於是,很多人心中都有個疑問:為啥旺旺廣告非得拍成這樣?

 

 

很多朋友在看多了旺旺廣告後,都會發現這套廣告是個連續劇,像大家熟知的李子明就是旺旺的“流量小生”。

在旺仔牛奶廣告中,聽到廣播裏傳來“你媽媽送了兩罐旺仔牛奶給你”時,李子明欣喜若狂,淚流成河地撲向了媽媽的懷抱。

 

△ 臉上寫滿了驕傲的李子明和垂涎欲滴的同學

 

李子明還有個“愛情”故事,他“愛”上了李叔叔的女兒,便送了她一個“旺仔兒童大禮包”,成功抱得美人歸。

 

李子明得意洋洋,借由電子訊號向十幾億觀眾撒狗糧

 

這也難怪李子明的小夥伴手握旺仔牛奶時,一口咬定自己前途遠大,似乎掌握了階級躍遷的法寶,開始當著媽媽的麵公然挑戰父權。

 

 

李子明的喜悅、同學們的羨慕並非毫無來由,因為旺旺產品似乎真的有種神奇的魔力。據知情人士透露,三年二班李子明在接拍旺旺廣告後,宛如打通了任督二脈,步步高升,一路讀到了哈佛大學。

旺旺的廣告真的有這種魔力嗎?洗腦魔性的廣告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麽秘密?

解答這些問題,就不得不提旺旺老板——蔡衍明。據說這些無厘頭廣告都是其一手策劃的。參透了蔡衍明的心機,才能讀懂旺旺的玄機。

 

旺旺廣告的“幕後推手”蔡衍明

 

 

旺旺老板蔡衍明的人生曆程,和旺旺魔性的廣告一樣無厘頭。如果用四個字形容他的前半生,那就是“隨心所欲”:

學校隨便讀,蔡衍明是富二代出身,青年時期,喜歡翹課看電影,醉心於光影世界,最多一天能看上十部,認為“電影和街頭比上學有用” 。

工作隨便幹,蔡衍明19歲在自家廠裏做總經理,拿來損益表研究,是賺是賠,蔡衍明也看不懂。

公司隨便開,1976年,蔡衍明創業,拿著家裏給的本錢,帶著“宜蘭食品廠”加工轉銷售,生產“浪味”魷魚絲,結果賠了一個多億台幣,落了個敗家子的稱號。

剛開始創業就賠得“血本無歸”,蔡衍明不得不係統思考失敗原因,最終得出了這樣一個無厘頭的結論:

“浪味”魷魚絲名字取得不好...

在閩南話裏,“浪味”與“浪費”諧音,這樣不吉利的名字會把萬貫家財全都“浪費光了”。

 

△ 浪味仙是蔡衍明早期創業生涯的縮影,浪味仙的英文是lonely god,孤獨仙人,其實也是對他青澀青春的祭奠

 

事業失敗後,蔡衍明並沒有氣餒,他發現日本有種用大米製成的點心——米果,很受歡迎。而台灣稻米資源過剩、價格低廉,把低價的稻米深加工為米果就能大賺一筆。更重要的是,米果在台灣還是一塊無人問津的處女地。

 

日本米果

 

1979年,蔡衍明引進日本煎餅(せんべい)。這時,他想起了創業失敗的慘痛經曆,心中十分忌憚,就跑到了十八王公廟祭拜。看到廟堂門口的一隻巨犬銅像,蔡衍明腦海裏忽然撞入幾聲狗叫“汪汪”。

“汪汪”二字如同迫擊炮般轟炸著蔡衍明腦海,蔡衍明當即敲定,產品就叫旺旺仙貝

 

 

△ 台北縣幹華十八王公廟,當地人將犬奉為第十八王公,庇佑村民、指引旅人

 

煎餅(せんべい)又與“仙貝”諧音,仙貝——神仙的寶貝,旺旺——旺財旺運,成功是失敗的反麵,既然在“浪味”上跌倒了,就得從“旺旺”上爬起來

這次,蔡衍明要幹就幹到底,他自行設計出了吉祥物“旺仔”。別看采訪時候,蔡衍明聲稱旺仔是“隨意”畫的,但從旺旺集團的年報上看,旺仔的設計卻十分講究,放眼望去,全是符號。

 

 

就年報裏的“旺旺精神”一欄對旺仔的介紹,就可以看到“端倪”。

 

旺仔發型圓潤,如年報裏寫的“圓頭渥發:惜緣,延攬賢士”,這和風水學裏講的:“喜回旋,忌直衝”如出一轍,回旋之設計,風水上就是收攏福氣之用的。

 

 

旺仔姿勢頂天立地,年報解釋是這樣的“張開雙臂:招攏聚集,讓大家有緣相聚”

 

這姿勢可以考於佛教裏的頂天彌勒佛,就台灣宗教節目的解釋是:頂天彌勒佛若供於企業,能聚集財運、招攏貴人。

 

 

旺仔雙目上望,即表示高瞻遠矚。

 

 

年報裏還有蔡衍明的毛筆作品,通篇都是“洗腦”的旺旺。

 

這讓我想到有個“成功需要狀態”的視頻,一群人上班時瘋狂拍手,企圖一舉成功,反而遭到了嘲笑。

 

 

但對蔡衍明來說,“成功需要旺旺”卻贏得了大量的利潤。

 

 

廉價的原料、空白的市場、蹭上了舶來品的熱點,蔡衍明迅速鹹魚翻身。但當時的旺旺就和“網紅單品”一樣,大家過過嘴癮,新鮮勁兒過了,或許就不再買了。

就像大家童年時流行的可比克、大大泡泡糖、真知棒。就算再好吃,也會因為新產品的湧入,漸漸失去市場份額,要麽逐漸退居二三線城市,要麽徹底銷聲匿跡。

 

△ 周傑倫已不再青澀,可比克卻依然質樸

 

這世界有沒有永恒的聚寶盆呢?有的,就是讓成功離不開旺旺

其實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旺旺有部分廣告並沒有在內地投放,例如中元普渡用旺旺拜鬼神。

 

 

清明節用旺旺拜祖先。

 

 

這些廣告並非拍得不好,而是因為文化上的差異,為台灣受眾打造的廣告,未必能說服內地觀眾。特別是在台灣這個佛教、道教、原住民信仰相互糅合的地區。

在這種宗教繁多的體係下,很多人都奉行工具主義,即信仰神明的主要出發點是發大財、走桃花運這類世俗需求。但凡靈驗,大家都會嚐試。

比如上世紀九十年代六合彩興盛的時候,台灣賭徒甚至會去“孤魂亡靈”的陰廟祭拜,希望“邪神陰鬼”能保佑自己發“六合彩”的邪財、橫財。

 

 福建地方誌《八閩通誌》言:“閩俗好巫尚鬼,祠廟寄閭閻山野。”這種風俗在台灣也是相通的

 

這種文化環境下,台灣有著豐沃的信徒土壤,近兩次台灣人口普查,無宗教者占比僅不到兩成。普羅大眾有著頻繁、迫切的供奉神明需求,清明、中元、中秋、端午、春節這五大節日,供桌都會擺滿瓜果糖餅

 

 

不止如此,九十年代的台灣,加快跑入工商社會,台灣2000萬人口中,就有100多萬人領取了工商登記執照,其中又以中小企業主居多,他們初一、十五都得進行祭拜,以便在激烈的競爭中搏出位。

 

△ 90年代台灣

 

這無疑給搗鼓神明一套的蔡衍明開了條通途,隻要旺旺上了供桌,就等於招徠了個永恒的財神爺。

按這個邏輯,旺旺產品成功上供桌,理論上有著必然性。

1.能上供桌的陽神,比如財神爺、太少老君等已經得道,不再進葷,信徒應該用素果、糖果餅幹祭拜

2.旺旺雪餅作為素食糖餅,名字本意就有旺財旺運的意思,這很好滿足了工商社會的胃口

3.五穀之內,稻米為首,是神明的首選主食

有了這樣的先發優勢,蔡衍明一手攥住大家的祭拜需求,一手鋪天蓋地策劃廣告,美味的米果、洗腦的廣告、民俗祭拜的需求三位一體,將旺旺在台灣米果市場的占有率轟到了95%

 

 

 

在民間逐漸接受了旺旺在供桌上的存在後,考究禁忌也多了起來:台灣企業剛開張拜財神爺時,不能供奉“旺旺仙貝”,仙貝和“先背”諧音。

 

△ 鳳梨——旺來, 小小酥——財報,這是標準的中小企業祭拜套餐

 

供桌上的陽神可以用旺旺雪餅祭拜,但兩列的天兵天將不行,由於兵將尚在修行,應奉葷食,請他們吃雪餅則頗為不敬。

 

 

民眾狂熱,台灣政府也十分買賬,財政部會用旺旺供奉神明,祈求財政收入“旺上加旺”。

但警察局和醫院對旺旺卻避而遠之,“旺旺”有旺事業的意思,這事業一旺,罪犯、病人不就多起來了麽?

 

 台北有護士收到旺旺,結果當天醫院全部滿床

 

這類迷信,為何會如此火爆呢?我想原因有兩點,一是因為閩台的文化基因,二是台灣的人民對生活的寄托,而旺旺正好提供了一種唾手可得的關懷。

回到我們的童年,那些看似無厘頭的廣告,其實也照顧到了小孩的根本特質,他們知識是有限的,對快樂的理解是質樸的,旺旺廣告這種簡單粗暴的表達方式,實則最為直白地傳遞了一種簡單的情感——快樂 。

 

 這是一則發生在南京的真實報道,很多孩子喜歡旺旺,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當我們初看旺旺廣告時,可能會覺得有些無厘頭,但結合曆史背景與經濟基礎來看,看似荒誕的現象,實則有著深刻的邏輯答案。

至於旺旺老板蔡衍明,我則認為他是一個非常傳奇的商人,這並不是因為他背靠著迷信迅速崛起,而是因為深諳迷信的他反而更精準地參透了人們最直接的心理訴求。

所有跟帖: 

有用 -yamyam- 給 yamyam 發送悄悄話 yamya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6/2018 postreply 11:02:5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