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09年6月24日蘋果日報報導:一名常以「無名氏」名義捐款給蘋果日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的善心人士,抱走大樂透史上最高單注頭獎獎金9.38億元!這名男子上周四現身臺彩領獎後,慷慨捐2.1億元給13個公益團體,追平公益彩券史最高單筆捐贈紀錄。這一位高額彩金的得主,在開獎當天以650元買了13注彩券,其中12注刻意挑選的號碼全數「槓龜」,隻有唯一以電腦選號的號碼讓他獲得了這一筆臺灣樂透史上最大的大彩。
相信在看了這一則新聞之後,會有許多人相當的羨慕這一位幸運兒,甚至可能會想知道,該名人士到底用了什麼方法,才能有如此的運氣呢?自從2008下半年開始,全球景氣陷入一片低迷,好不容易走到2009年中,景氣稍稍有一點復甦。但是與之前的榮景相較,應該還是會讓人覺得沮喪!尤其是收入不見增加的情況之下,物價仍居高不下,雖然新聞媒體一直在強調經濟復甦的潛力,但是更現實的物價,卻是讓所有的人點滴在心頭啊!據該則新聞的報導,這一位大彩得主,除了常不具名捐款做慈善之外,中獎人的妻子每天經過住家附近土地公廟會拿香拜拜,去年買《秘密》一書後,按書中指示寫下祈禱文,願望之一就是希望中2億元大樂透,沒想到美夢成真。看到這裡,可能有許多人會想要起而仿效,開始做公益、到自家附近的宮廟燒香祈福、甚至到書店買《秘密》這一本書來閱讀,看看自己是否也能有如此的運氣或福氣。
從一般人的觀點來看,錢財是不會有人嫌棄的,隻要不是非法取得的不當之財,應該不會有人拒絕才是。因此如果可以透過辛苦工作、透過燒香拜拜、透過祈禱祝願,或透過其他諸如求神問卜、買彩券等世間法的方式來取得財富,相信大家都會有興趣,都希望能累積自己的生活保障,並且替家人、子女積聚未來的生活保障。在學佛之前,我的觀念也與大家一樣,曾夢想哪一天飛來意外之財,讓自己可以少奮鬥幾十年。雖然我不會熱衷於買彩券、樂透,但每個月的統一發票開獎,還是會有一絲期待,希望能對中一筆不小的財富。隻是想歸想,偶而有200元的額外彩金,已經算是幸運了,那些上百萬的大獎其實連在睡覺時都不曾夢見過的。之所以如此,我想或許是因為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在八識心田的記錄中,並沒有這種非分之想的習氣種子。因此雖然在世間法上會接觸到如此的訊息,但表現出來的行為,甚至是夢中的心行,也沒有貪圖橫財的作為。等到開始修學真實佛法,對於世間福報與布施的道理比較清楚明白之後,再看到類似的新聞時,內心已經是別有一番滋味了。
自己雖然在醫院上班,但因為我所屬的科別本身的性質,常常會與學校接觸或到學校開會,協助輔導室的老師們處理情緒行為問題的一般生與特教生;有時候則是應學校的邀請,為老師們作專業知能演講,以補足老師們對情緒障礙學生的瞭解與處遇技巧之不足。一般來說到學校演講時,都會有鐘點費,雖然金額並不多,也不是常常有這種機會,但也算是一筆額外的小收入。曾經有那麼一次,那是在我學佛幾年之後,我去學校作個案的諮商輔導,領了鐘點費之後離開學校。在回家的路途上也不知怎的,竟然就閃出了一個想法:「我來學校作個案輔導,與老師及學生們談完一席話之後,就領到了一筆不算少的鐘點費。如果以時薪來計算的話,我的時薪是一般便利商店上班的員工,所領到的時薪之十多倍。而我又不必像那些員工們一般,辛苦勞動之後才能獲得微薄之酬勞,人的福報差別如此,也真是令人慨嘆!」
坦白說,這個想法出現時,心裏麵還真是有一絲的慶幸與得意,然而就在這種得意浮現的當下,另外一個念頭隨即閃了出來:「時薪一百、一千、一萬甚至百萬,不管是拿多少的酬勞,不就像是從自己的定存戶頭中,將錢領出來給自己發薪水嗎?不管給自己發多少數目的薪水,其結果還不是一樣,拿的都是自己的錢,有什麼差別呢?」這一閃而過的念頭出現之後,自己當下隨即起了一絲慚愧心,慚愧自己在接觸及修學真實佛法多年之後,竟然還會對五欲(財、色、名、食、睡)中的財,生起如此的貪念與對眾生的慢心。當然我的這種思惟邏輯,從一般未修學佛法的人而言,應該不太能理解;但是對於修學真實佛法的人而言,則是可以理解,而且也知道是理所當然的。對有心學道的人來說,這種貪與慢,雖然是微細的心行,也是在修學過程中要逐漸去斷除的習氣,亦是不可輕忽的。
從真實佛法對生命運作現象的闡述來說,每個人在這一生所能擁有的財富,其實早就有定數。簡單的來說,這輩子所能擁有、支配或受用的錢財,其實是與自己過去世所作過的布施業多寡有關。布施多的人,未來世的福德就多,能夠受用的財富就多;布施少的人,未來世的福德就少,能夠受用的財富就少,絕不會有顛倒差錯的情況出現。現實生活上也有這樣的例子,大家都做同樣的行業,投入差不多的資金,並且付出相當的辛勞,但有些人的生意是不管怎麼做都賺錢,有些人則是不管如何努力就是賺不了錢。往往看別人也沒有特別努力就生意興隆、財源滾滾,自己拚了老命就是賺不到錢,甚至還要負債累累。遇到這種情況,大多數的人總會怪老天爺不公平,怪上蒼不長眼。反正東怪西怪,就是不太會怪自己,更不懂得要檢討自己過去世吝於布施,才遭致這一輩子無法享有世間資財。
從現實生活的遭遇來說,人的命運還真隻能說是「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強求不來的。許多人在生活上遇到的狀況多了、所受的教訓夠了之後,也慢慢可以接受這種自然界的法則及規律。但事實上,如果從佛法的觀點來看待這一些差別現象時,就會清楚知道,在這種境況之下怨天尤人也沒有用;真要怪罪,還真隻能怪過去世的自己為什麼那麼慳貪,捨不得布施累積福德,因此這一世才沒有可愛的布施果報可以受用。或許有人會覺得布施有什麼困難,就是捐捐錢財、給人物資,隻不過是舉手之勞。然而在現實生活上,還真的有許多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即便遇到像九二一大地震或八八水災這樣的事件,新聞媒體每天不斷的災情報導以及勸募的呼籲,也無法讓這一些鐵公雞起念想去布施救濟那些受災受難的同胞。
社會上類似這樣的人其實為數不少,尤其是遇到景氣不好的年代,要請他人布施就會更加的困難,因此才會經常看到弱勢團體麵臨捐款短缺,而逐一關閉身心障礙人士的庇護就業職場這種景況。由這一些現象看來,造作布施業並沒有如同一般人所認知的那麼容易,有許多人是很難作布施的。當然,對於要布施財物給他人時,一個人會起歡喜心或起煩惱心,也還是與當事人從過去世以來所熏習的習氣有關的。有許多人生性就樂善好施,但也有許多人則是吝嗇的守財奴;許多人一聽到布施,總覺得那是騙人的,是某些團體為了牟利而假借行善的藉口所為的詐騙;甚至有人更是連捐助公益或賑災濟貧都會畏懼三分,深怕會被這一些團體所欺騙。
這種害怕布施或吝於布施的習氣,往往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展現無遺,隻是每個人對自己的習氣都不會覺得奇怪,甚至還會看別人的作為不順眼。事實上,不管是被詐騙或是真實的募款,布施出去的錢財一定會有未來世的果報。那些詐騙他人財物的人,以為自己佔了便宜,其實他們才是最愚蠢的人。因為未來世要償還給那些被他詐騙的人之錢財,不是詐騙的本金及幾分利息而已,而是幾百、幾千、億萬倍、甚至是無量倍的本利之總和。因此,知道法界之中確實存在著這個因果現象之後,大家不但不用害怕布施給他人,而且還要把握機會不斷的布施來養成好的習氣。因為習氣本身是需要很長的時間不斷地熏習來形成,一旦形成了好的習氣之後,未來世就不用擔心自己會遺忘掉了!
佛教所說的布施,包括了財物布施、無畏布施及法布施三種。財物布施容易理解,例如金錢物品的捐輸,拿錢出來鋪橋造路做公益,幫助貧困給予生活物資或幫忙建設庇護居住的環境等,都屬於財物的布施,而財物布施也是與個人未來的世間資財福報密切關係的布施。在佛教經典《優婆塞戒經》的經文中提到:「若施畜生得百倍報,施破戒者得千倍報,施持戒者得十萬報,施外道離欲得百萬報,施向道者得千億報,施須陀洹得無量報、向斯陀含亦無量報,乃至成佛亦無量報。」釋迦佛在這段經文中,說明了布施給不同的對象時的果報差別。由經文的內容可知,如果你走在路上遇到一隻狗,隨手就布施給牠一個包子,那麼這一隻狗在未來世時,如果有因緣再遇到你,就會透過各種正當的方式回報給你相當於一百個包子價值的財物;而如果所布施的對象是清淨的修行人或佛道修學果位證量高的人,未來世所獲得的果報就越大,甚至可以達無量報之數。
當然,被你布施包子的狗,未來世如果要能償還你所給予的布施,首先必須有遇到你的因緣,其次則是當時的他必須要具有足夠的資財或能力來回報你。當這些條件具足時,未來世的你就會獲得百倍包子價值的果報,而且完全不需要你去費心,果報自然而然就會歸屬於你而讓你受用。這是法界運作的軌則,也是宇宙間普遍不變的現象,不會有例外的。因此即使你因為一時不察而被詐騙集團以種種的名義欺騙了,其實也用不著傷心難過或懊惱。因為,這一些錢財看起來似乎是白白損失了,但其實訛騙你的人在未來世還是要償還給你的,而且要償還給你的不是一比一的數目,而是難以計數的數目。如果用比較世俗的說法來講的話,這種投資報酬率實在是太棒了,你隻需要耐心的等到未來世去收成就可以了。如此看來,被騙錢財的人並沒有真的損失,隻是把錢先寄放在別人那邊等未來世再拿回來用;而騙人錢財的人不但沒有真的獲利,未來的他不但要為了償還這筆钜額債務而苦哈哈,甚至還要承擔造作詐騙他人的惡業之苦果,其實真可以說是天底下最愚笨的人了。
這一個現象聽在不信受佛法的現代人耳裡,恐怕會有不少人嗤之以鼻,並斥之為荒誕的。雖然這件事情沒有辦法用科學的方式來證明其真實性,但是又有誰可以用現代的科學實證來推翻其真實性呢?一般人都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一句話的道理大致上是沒有錯,然而在現實生活上卻經常有出人意想的情況。社會上有太多辛苦耕耘而沒有收穫的例子,也有不少輕輕鬆鬆就賺錢無數的事實。我們如果比較相同學歷的7-11店員與偶像歌手每小時的收入就會發現,為什麼付出同樣的時間及勞力的所得,竟然可以相差千倍、萬倍呢?從現象上來看,偶像歌手的學歷或辛勞,並沒有千倍萬倍於7-11店員,但每小時的所得竟然可以差距這麼大,從世間法的觀點來看,這是沒有道理也不公平的。但是如果從佛法、從造作布施業的因果觀點來看,其實也就沒有什麼好不平的了。
布施的因果現象,所牽涉的範圍其實相當的廣,除了自己工作的薪資所得或作生意的獲利、損失之外,還包括你這一輩子的窮厄豁達與否等,其實也都是依於這一個法則在運作的。也就是說,憑自己的運氣,不求助於鬼神或算命卜卦等方式去簽樂透彩,所中的彩金等這一些大小橫財,其實也不是憑空而得,也是過去世所做的布施之福報。許多人以為中了數億飛來的橫財,而加以任意揮霍,卻沒想到所得到的並不是額外的錢財,仍然還是自己過去世行善布施的果報。如果任意加以揮霍,隻是減損了自己的福德,未來世所能受用的福德也就減少了。因此,我在前麵文章中才會說,不管一個人領了多少數目的鐘點費,或者每個月領了多少數目的薪水,其實都隻是從自己的金庫內,取錢出來給自己發薪水罷了。自己給自己發的薪水是多或少,其實也就不值得一個人慶幸得意,或沮喪哀嘆了。雖然是如此,但是每個人過去世所作的布施業大小是有差別的,因此各人的金庫內所儲存的財富,也是差異相當大的。金庫內財富多的人,你每天要提領多少錢出來用,你自己可以作決定,你可以奢侈的花,也可以節儉的使用;但是如果阮囊羞澀,金庫內沒什麼積蓄,那不但連奢侈的享受都談不到,就算要維持基本三餐飲食等的基本開銷,恐怕也都會無法如自己之所願的!
因此,如果過去世的布施業做得不夠多,這一輩子對於布施的因果又不如實知且不信受的話,一般人就有可能會採用種種的手段來求得錢財。也許去求鬼神、求明牌或者使用道術符咒等旁門左道的方法來設法增加財富。但是這一些強求來的意外之財,其實並不屬於其個人的福德,因此即便一時之間被聚積到其身上,但最後終究也會散失殆盡的,畢竟宇宙間間沒有不勞而獲的道理。臺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有一段時期民眾瘋迷大家樂,許多使用旁門左道方式賺得錢財的人,到最後的結局其實都不好,不但財物盡失,還可能讓全家不得安寧。這種社會事件相信許多人都聽聞過,但「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在財富的誘惑下大家仍然不斷瘋狂地追求意外之財,不但導致了人心的不得安寧,甚至因此而種下金融風暴的遠因。這種現象其實就是世間法帶給人煩惱的實例,也是對生命實相不如實了知所產生的一種苦惱。
從佛法的觀點而言,如實的布施是將這一世的財富存放到未來世的方法,而且也是絕對沒有風險的方法。一個人這一輩子很有錢,並不能保證未來世也都很有錢,除非他願意將這一世的錢財拿出來做布施;而一個人這一輩子沒有財富,也不表示其未來世還是會一貧如洗。如果懂得布施的道理,而且努力、量力的去做布施,這個人的未來世必然就可以享有資財了。世間許多人在賺了錢之後,都會拿去再投資或購買不動產,以為這樣就可以保值保產。如果從生命實相的觀點來看個人理財,其實就得要作到如理如法的開源與節流這兩件事情。如何才能開未來世的財源,讓未來世的自己廣有資財而不虞匱乏?那當然就是要正確的行善布施,將自己現有的資產或財富作適當的規劃,量力的多作財物布施。當然如果也能作到無畏施、法施,甚至可以達到布施波羅蜜,那未來世的福德就真的無法想像了。
在《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的經文提到:「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無量不可數。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一切諸佛如來,皆從此經生。」經文內容是說,如果有一個人,他以佈滿整個銀河係空間這麼廣大數量的珍寶來作布施,其所獲得的福德,是遠遠比不上真實修學佛法而證悟實相者,以一句四句偈經文來為他人解說,所得到的福德那麼多。因此,如果能依此經文之開示而如實的修持,那就是為自己的未來世開展無量福德的最究竟方法。
大家都知道,有生必有死,世間法是無常變異的,沒有一個人不會死亡。等到死亡來臨時,這一生所積聚的財富就成為遺產而被子孫瓜分,自己終究受用不到。辛辛苦苦一輩子,賺了許多錢財而遺留給子孫,究竟是造福後代?還是增加家族之間的衝突與紛爭?抑或養成子孫們好逸惡勞的習慣呢?俗話說「富不過三代」,恐怕就是在形容這種現象吧!而碰巧2009年前半年就有豪門家族遺產糾紛的實例出現,不知道看到這些新聞的人們,內心是否也有所慨嘆呢?另外還有一則新聞也相當引人注目,那就是世界第二富豪巴菲特,宣布將其財產的百分之八十五捐出來作公益。這一事件應該也讓許多人感到訝異,巴菲特這種作法也可能會令許多人不解,尤其是一直以來都將財產遺留給子孫的中國人,應該是很難理解其想法的。
但是從佛法的觀點來看這一事件,其實並不難理解:巴菲特這一世可以成為大富豪,表示其過去世曾廣作大布施,這一世才能擁有這麼多財富;而他之所以願意廣作大布施,必然也是累世以來所熏習的布施習氣使然,才會形成這一種的習慣及心行。這種習氣在他出生後,就會讓他平時習慣於作布施,而不是當一個守財奴。並且會在麵臨重大決定時,因為累世的習氣使然而浮現廣作大布施的念頭,所以才會捨得將大部分財產拿出來捐助公益。與西方人比較起來,中國人比較沒有布施的觀念,因此習慣於將財產守護住,死了之後則遺留給子孫,也期待子孫們為其守護住。但往往其結果是生前受用不到那些福報,死了以後再去輪迴受生時,在未來世也受用不到那些福報。東西方社會價值觀念的差異,由此也可以窺見。而之所以會有這種價值觀上的差別,固然與民族個性或文化差異有關,但其實也是習氣熏習使然。過去世習慣布施的,這一世仍會喜歡布施;過去世吝於布施的,這一世也常常會一毛不拔。由以上所談的這一些生活上的事例,也可以讓我們對熏習所成的習氣,其影響之深遠能稍有瞭解了。
陳政雄 一位學佛人的生活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