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死後“去了趟地獄” 還陽時帶回緊要訊息

來源: Freezingbear 2018-03-10 15:12:3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175 bytes)

醫生死後“去了趟地獄” 還陽時帶回緊要訊息

 

(視頻截圖/*****合成)

 

【*****2017年07月19日訊】(*****記者張小清報導)每年美國約有20萬人自稱有瀕死經曆(NDE,Near Death Experience簡稱),這到底是什麽呢?人死後生命會延續嗎?超越物質世界,我們還能有其它的經驗嗎?有個人就相信自己去了趟地獄又折返人間,而這一經曆完全改寫了他的人生。

在此之前,印度裔醫學博士拉吉?帕蒂(Rajiv Parti)專注於事業的成功,賺了很多錢,應有盡有——換句話說,過著物質非常豐足的生活。他是一名醫生,在加州貝克斯菲爾德心髒病醫院(Bakersfield Heart Hospital)擔任首席麻醉師。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時不時會有患者在術後向他描述靈魂出竅的體驗,但他從未在意,直到他自己經曆了瀕死體驗

9年前,帕蒂博士被診斷出患有前列腺癌。他接受了多次手術,病況卻加重了,2010年聖誕節前兩天,他發生嚴重感染,隻得再次緊急入院動手術。

他說,就是在這一次手術中,他靈魂離體、去了趟地獄。他可以看到手術台上的自己,過後還能複述醫生們在手術中講的一個笑話。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他在《死後醒覺》(Dying to Wake Up,暫譯)一書中寫道:“我可以輕鬆地將瀕死經驗的全過程重溫一遍:我在地獄邊界和先父會麵,經曆了我的幾個前世——足以解釋我今生的心理症結、為何依賴處方藥,我還有幸與兩位光芒籠罩的守護天使拉斐爾和米迦勒見麵,他們從一片花海中走出,身上散射著難以言表的純正慈悲的力量。”

小時候對他很嚴苛的爸爸向他顯現,將他帶向“光的通道”,“那光芒有如千個太陽,但並不刺眼”。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帕蒂博士也回憶起瀕死體驗中,天使們告誡他要改變為人處世的方式。“我曾是一個非常自私的人”,他說,“雖然我是一名優秀的技術醫生,但我對患者沒有同情心。”

“當我的意識離開身體,我看到了給我動手術的景象,我可以聞到感染的氣味,聽到外科醫生說的每一句話。”他回憶道,“那位麻醉專家講了個低俗笑話,我複原期間給他學了一遍。”

外科醫生認為一定是帕蒂博士麻醉得不夠深,手術期間處於半清醒狀態。而帕蒂說,“我並沒有感到疼痛,所以我知道情況並非如此。”

當他在地獄的邊緣見到可怕的景象時,他問自己:“為何我會在這裏,我做了什麽?我到了地獄門口了。”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他反思:“我對我的病人不友善。當我和人見麵時,我總是問自己:‘我能從這個人身上得到什麽?’”“在這個天堂般的地方,他們(天使們)給了我人生的新方向。‘現在是時候醫治你的諸般心病了:吃藥上癮,抑鬱,慢性疼痛,癌症。’他們說道。”

守護天使。(視頻截圖)
守護天使。(視頻截圖)

洗心革麵之後,這位醫生將講述地獄經曆和他得到的教誨作為人生使命。他說:“用這些真理教導人們,已經成為我的人生目標。”

“這樣的經曆我隻有過一次,但有了這次瀕死體驗,更多的精神體驗之門向我敞開了。手術後有段時間我自己跑到一個地方,進行了很深入的冥想,在冥想中我曾與天使們溝通。”

意大利畫家皮埃特羅·達·科爾托納(Pietro da Cortona)筆下的守護天使。(公有領域)
意大利畫家皮埃特羅·達·科爾托納(Pietro da Cortona)筆下的守護天使。(公有領域)

在《死後醒覺:一個醫生去往來世的旅程》(Dying to Wake Up: A Doctor’s Voyage into the Afterlife)一書中,他追述自己的經曆,希望幫到更多備感煎熬、尋找人生答案的人們。

我們許多人都願意相信靈魂不滅,我們當然也希望來生幸福快樂。或許這也是很多人從善如流、盡力避免傷害他人的一大動力。

確實,整個人類史上,有許多文明都相信善惡終有報,如基督教教導做好人可以上天堂,佛教講積善業是修行資糧;中國老人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英文俗話“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說的也是這回事。在古今先知聖哲那裏,恪守道德、守護天良都是他們最核心的勸導。#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