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布施一定為了弘法才究竟

福安古觀音閣

 

現在講財布施,大家都會讚歎大功德主。但其實財布施的最後目的,是要讓人能靈性覺醒。而不是你布施給他讓他過得更好一些。物質好不好,都不是問題。而且物質有個缺欠,人隻會越來越想享受,不會越來越想吃苦。

 
       所以物質發展確實有缺欠。這幾十年來,我們為了追求物質的豐富,造成了地球多大的災難。而且我們欲望膨脹,這才是我們需要反省的。所以不要把物質的發展作為指標。現在很多人談起西藏,說藏地人淳樸,對我們漢地人最大的貢獻,應該是保持了上遊水源的幹淨。藏地人敬水,敬山,從不破壞環境。如果跟西方一樣,大力破壞時,那是很可怕的。
 
       所以物質上的布施,不究竟。這也說明,不要把世間的物質布施者的功德跟修道人的功德相比。雖然物質布施,一下子就能看到,好像改變了他的環境。但我們要放遠了想,生命不是這麽短暫的。所以生命隻有一個工作,就是要覺悟。否則你哪怕接受天大的布施,都有福報享受完的時候。
 
       所以說,靈性生命的高度和偉大,你要有這個覺悟。一般的人,隻要想著我能物質滿足就好了。但人需要提升靈性,所以一等的人,就會想著往靈性上發展,這時佛陀就出現了。眾生有感,佛陀就有應。這就是教化的功能。但這個功德,也不是一般人能體會到的。
 
       現在做慈善是普遍被社會接受的,但這些仍然不究竟。不能代表佛的全部。因為現在很多慈善,都是通過錢財的轉移而已。有錢的轉移到沒錢的而已。然後這個過程一般叫慈善。但這不究竟。佛法的存在,是為了開示悟入佛的知見。法華經講的,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就是開示悟入佛知見出現於世的。
 
       慈善隻能起到微小的作用,因為慈善更多部分通過錢財轉移而已。如果有多餘的教化,那一定是佛陀給的。不是世間慈善給的。這裏頭我要講一個,誦經的功德和慈善的福報對比。
 
       真修行,應該是非禪即頌。禪就是修禪定,頌就是誦經。為什麽要修禪定?就像世間上為什麽會有災難貧窮,是怎麽產生的,其實是人心動亂,加上人的錯誤知見產生的。所以單純給予慈善幫助,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人的問題,隻能暫時的。禪定,就是人心安定下來,世界災難就好了。這一點大家要有體會。人心太動亂了。現在人福報小,折騰不了,福報大的人,如果人心一動亂,那也是不吉祥的。
 
       第二個是誦經,誦經是直接產生功德的。為什麽誦經產生功德,就像種子在土壤裏頭,它一遇到溫度水分,就發芽了一樣。誦經產生功德也是如此。經文本身就有這個力量。就像種子裏頭有成長出樹木的力量一樣。你看不見這個力量,可它確實是存在的。
 
       所以佛弟子時間精力有限,應該要有輕重。佛法的修持為主,誦經,禪定為主,其它慈善等,都是接引眾生的一種方便。不要因方便誤了究竟。也許這些轟轟烈烈的慈善能帶來好的名聲、名氣,但仍然不究竟。
 
       如果慈善能解決問題,佛陀就不用出家,他直接把國家的財富給老百姓就好了。但恰恰是佛陀意識到這是不可能的。所以佛陀選擇了出家而成就。 
 

所有跟帖: 

+1: 最究竟! -saisai2008- 給 saisai200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12/2017 postreply 19:00:1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