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起徹底解決苦的意願

     另外有一個麵向,或許可以幫助學人更清楚地了知苦聖諦,那個就是三苦的講法。這個三苦的講法叫作苦苦、壞苦跟行苦。

    現在先講苦苦,苦苦就是,我給它的定義就是:世間的人,大家毫不猶豫都知道說這一件事情是苦的,那麽它就叫作苦苦。比方說,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那這三個苦當我們講出來的時候,即便是一個沒有修行的人,當他聽到了這件事情的時候,他也知道這是一個難受的境界,所以像這一些都叫作苦苦;至於生老病死帶給身體上麵的苦受,也是一般人能夠直接體會的,當然也叫苦苦的範圍。所以,剛才講的八苦的前麵七個苦,都可以把它隸屬在苦苦的範圍。

  接下來,我們就進入到壞苦。壞苦的意思就是說:它的這個壞字就表示說,現前這個境界終有一天會變壞;也就是說,基於世間一切法都是無常的道理,我們就知道說眼前所見、所知、所聞的一切,都會逐漸地變壞,這裏麵由於變壞了而引生的苦受,就是叫作壞苦。所以這個壞苦,就比這個苦苦稍微不直接一點。比方說,今天假如說我們貪著一個境界的時候,當這個境界完好如初地在我們現前現起的時候,我們可以毫無阻礙地貪著這個境界的時候,那麽對於一般人來說,這個往往代表的是這裏麵不是苦受,而往往是樂受;所以正在貪著一個境界,並且這個境界是無阻礙地現起的時候,往往這就不是叫苦苦。但是當我們在貪著這個境界的時候,如果能夠細心去觀察,觀察到這個境界無時無刻可以說每一個刹那都在變壞,所以你再怎麽執著的事物,在下一個刹那的時候它就已經壞了幾分,然後再下一個刹那的時候又再壞了幾分;那麽能夠認知到每一個這樣子的這個時刻它都在變壞,以至於說你即便是眼前正在享受這個境界,你也知道這一切的境界終將會失去,無論它是再怎麽美好,終有一天你必然會全然失去;那麽認知到這樣的話,心裏麵生起的苦受,那就叫作壞苦。

  那最後一個叫行苦,行苦又比壞苦更加的細微。就是說依照特定的境界,然後我們順著時間下來的話,我們能了知到這個境界終究會變壞的話,而因此生起苦受,這個叫壞苦。可是行苦這件事情,就不再隻是就壞苦這個層次來說,因為壞這件事情,指的必然是目前的境界變壞了;可是行苦這件事情,是指一切有所變化都叫作行苦;一切喔!那就表示說:不管是由好變壞或是壞變好,隻要變化都叫作行苦。那麽如果一個人能夠體會到這個一切的世間無常的必然性,任何境界都必然是無常的話,那麽他如果認知到這個,因此而覺得說,這個是不安隱的狀態對他來講是一種苦的話,那麽這個就叫作行苦。

  所以,從苦苦、壞苦、行苦的話,可以說它所談到的苦的狀況,是一路的更深入、更微細。我們在修行的時候,一樣也不能夠隻是停留在苦苦這個層次,而必須從苦苦、壞苦、行苦,進一步探究到所有一切苦的真正的根源;從這個根源—掌握到這個根源之後—再從這個根源再往回回溯到說所有一切的境界,想辦法去解決這裏麵的苦的問題。

  所以,這邊就跟大家講:了解苦聖諦從這個方向去想的時候,你就知道說為什麽一切皆苦。因為世間一切的法莫非是無常,所以既然都是無常的話,它們必然都是在行苦的範圍;乃至於說,今天您如果修禪定—修到非想非非想定—四禪八定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定的境界的話,那仍然是行苦所攝。所以了知到這個之後,才能夠進一步探究,到底應該要如何從根本上去離開了這些苦,這個就是學習苦聖諦應該第一個要注意的地方。

 

     我們說佛教裏麵講的苦這件事情呢,可以用八苦來說,那個八苦裏麵最關鍵性的,就是五陰熾盛苦,因為前麵的七苦都包含在五陰熾盛苦裏麵。然後,我們也給大家舉說另外有三苦的說法,對於大家的修行也會有很大的幫助,就是苦苦、壞苦跟行苦。

     苦苦就是世間人、大家都以為的苦,都認知到、都同意是苦的那個部分,就叫作苦苦;比方說,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這些都是苦苦。

  那接下來,就是說壞苦呢,就是目前你已經或者說你正在參與這個境界,然後你並不覺得目前這個境界是苦,可是你如果仔細去看的話,這些境界都是無常變化,它終究有一天會變壞;所以,你正在享受的美好境界,到最後也會全然的失去,這個就叫作壞苦的覺受。那行苦呢就表示說,隻要是有變動、有無常性的,它就是攝在行苦的範圍;所以,您假如是認知到世間所有一切,不管是從好變壞,或者是從壞變好,乃至於當下所有一切你所覺知到的這些事情呢,它莫不是逐漸在變化的話,那麽這個就是進入行苦的範圍。

  為什麽這些東西——行苦這個部分,如果是苦苦講成苦的話呢,還能夠說;那壞苦能夠講成苦也勉強說得過去,因為隻要一個人,能夠想得遠、看得遠,他知道說目前美好的境界終究會全然失去的話,那講壞苦也不為過;可是為什麽講行苦呢?這個行苦最主要是因為我們一切的行,不管是身行、口行、意行這個一切的行,雖然說它是因為無常性而讓你能夠觀察到這個行,所以你會覺得說,因為無常性而導致了苦。實際上這個行的本身,如果按照它的意義來講,那是因為我們的身行、口行跟意行這個行之中,往往充滿了許多的無明、許多的習氣;所以,我們因為往世所累積來這些無明、習氣等等的影響,再加上所受到的這些業報使然,所以使得說我們在行的當中,從來都沒有走在正道上麵,在每一個每一個刹那刹那的行,幾乎都是貪、瞋、癡三毒的展現;以此來說,每一個的行都是叫作苦。當然這個苦要讓大家能夠察覺,就必須要從我們所謂的這些真的有行的相來察覺;那這些行的相呢,它的本身就是由無常來顯現的,所以這個是關於行苦比較深入的看法是如此。

  但是,這個行苦也揭示了、告訴我們說,這些所有一切的苦來說,我們說顯而易見的當然是苦苦;接下來比較不容易,但是也可以經過思惟而了知的是壞苦;最不容易看到的是行苦,它們含攝的範圍是苦苦包含於壞苦,而壞苦又包含於行苦,所以行苦是攝遍所有一切的苦。

    現在這樣三苦了解了之後呢,回頭再來看看八苦裏麵的五陰熾盛苦。現在大家是不是開始覺得五陰熾盛苦跟行苦談的是同樣一件事情呢?因為我們剛才在解釋行苦的時候,跟大家講了行苦就是身口意行;而這個身口意行,不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這個五陰在運行的狀況嗎!所以,五陰熾盛苦確實就是跟行苦兩個是一體的兩麵,隻是文字上的講法不太一樣。所以我們在學習苦聖諦的時候,要透過這些方式:比方說透過苦苦,認知到這個苦苦,然後自己心裏麵要生起了想要離開苦苦了,才會有想要來修行的這個意樂;接下來,再進一步除了苦苦之外,進一步再認知到壞苦,體會到無常變壞的這個威力;接下來,我們就要想說,如何能夠離開了這些無常變化所帶來的苦受呢?那你的修行的這些動力就會更強;再接下來,如果再進一步進到行苦的時候,那我們剛剛說行苦包含了一切的苦,所以這個表示說當您認知到一切的這些行莫非是苦,也知道說它為何是苦的時候,這個時候您生起了想要徹底地解決這些苦的意願的時候,那麽您的修行的這些願力必然就會更強大,那個時候修行之路就在您麵前打開了。

正緯 苦聖諦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