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5天!隻因在街頭說了一句話 女子便決心嫁給大她10歲的殘疾人
慢新聞-重慶晚報消息,跟網戀無關。
她隻因在街頭匆匆看了他一眼,還跟他說了一句話,便下定決心要嫁他。
從那一眼到說話後離開,他都不知道她是誰,更不可能想到,一個健全的美女,會不顧流言毅然愛上自己。相遇第3天,他買了一條60元的煙,算當聘禮;第4天,雙方領結婚證;第5天,舉辦婚宴及雙方入洞房。
現在,時間檢驗出這段比閃電還快的閃婚。12年來,兩人彼此深愛著,不僅有一雙兒女,還在鄉間半山腰有一座院子。院裏院外,他和她相守相伴,過著不少城裏人羨慕的終老一生的日子。
美女20歲
昨天,閃婚的唯一遺憾得以彌補,婚紗攝影機構送來定格幸福的婚紗照片。
遲來的婚紗照(受訪者供圖)
前段時間,小院裏的竹籬笆、荷塘、院壩······都成為婚紗照取景點。鏡頭下,他和她在親手搭建起來的小院裏,滿臉的幸福賽過纏繞在竹籬笆開放的花。
12年前的11月那天上午,雲陽縣渠馬鎮街上,趕場,人流如織。
一趟客運班車停靠街邊,白兵隨乘客下車。他患佝僂病,前胸和後背變形嚴重。他32歲,殘疾人,評殘等級為四級。
如今,白兵有空就會騎車帶著老婆到路上逛逛
他步履匆匆,臉上掛著跟殘疾無關的憂傷。家中有個長輩去世,他特意從外地趕回,奔喪。
“你好久回來的?”人流中,有個漂亮的姑娘問他。
“剛回來,有點事。”白兵隨口回答,心裏卻納悶,一個年輕姑娘啷個這樣問我?她是誰?
納悶沒有答案,且轉瞬即逝。他繼續趕路。
坐在家中客廳裏合影,兩人忍不住的笑容
次日,他回到家。隔壁鄰居阮大嫂,跟他拉一些他在外打工的家常後,很神秘地問,是不是遇到個美女跟他在街上打招呼?他想起,好像有這回事。
讓他特別震驚的是,阮大嫂轉述,美女20歲,希望嫁給他。
開玩笑?白兵本能地脫回而出,“我今年30歲了。”接下來聊天,他深信阮大嫂的話沒有半點水分。
隔層紗
“她家是單家獨戶,住後麵竹林的山坡。她小時候,常跟她弟弟來我們這個大院子耍。我是娃兒頭,她和她弟弟特別喜歡跟著我瘋跑。”昨日,白兵回憶,當年阮大嫂向他轉述妻子嫁他的相關事宜。
其間,他感慨女大十八變,說,他出門打工幾年,下車那天,在街上硬是沒認出現在是妻子的鄰家妹妹。
言語間,他臉上的幸福溢於言表,偶爾,餘光落在身旁的妻子臉上,傻子能看出他那種不需語言表態的愛。
鄰家妹妹叫餘碧英,20歲,漂亮,苗條,比白兵高出一個腦袋。
白兵寫字,餘碧英就在旁邊看著。餘碧英說,初中那會兒,白兵的字就是村裏數一數二的了
白兵奔喪沒回家的那天下午,她找到阮大嫂,說,她想嫁給白兵。阮大嫂建議,婚姻是人生大事,應該參考父母想法。她說,她決定的事就沒想過改變,隻要主意打定了,她才不管別人啷個看。
“當年,我和他的事,就是女追男。”餘碧英見丈夫說話不緊不慢,好像沉浸在幸福中拔不出來,遂插話,“第二天,我給我媽說了嫁給他的想法。她吵我,怨我瘋了?我強,說,我考慮好了。她更生氣,說真要嫁給一個殘疾人,辦酒席那天,親戚一個都不會來。”
女追男,隔層紗。阮大嫂跟白兵拉家常的次日清早,餘碧英敲開白兵家門。她單刀直入講明來意,問他願不願意娶她。
他了解她,更被她視婚姻非兒戲的真誠及執著打動。他同意娶她。
房價20元
當天中午,餘碧英再次跟母親提要嫁給白兵的事,強調,白兵已經答應娶她。
兩口子搬運今年剛剛收獲的南瓜
“我媽繼續生氣。不過,我感覺到她的反對聲沒有之前強烈了,”她說,“畢竟,知女莫若母,她勉強同意了這樁婚事。”她去把好消息第一時間告訴白兵,離開竹林邊山坡的家時,幾乎一路小跑。
她告訴他,跑過竹林時,有微風灌進她因為興奮而喘息的嘴,她感覺到空氣是甜的。
兩人相逢的第3天,白兵早早地上街,買了一條60元的香煙,來到餘碧英家,算是聘禮。接著,他和她去鎮上辦了結婚證。
喜事的速度成為慣性。第4天中午,兩人的婚宴在鎮上一家餐館進行,親朋來了3桌,餘碧英母親家的親戚也來了。
他領著她逐桌敬酒,感謝大家的祝福。當晚,新房定在鎮上一家旅館,房價20元。
第5天,她說他是她一生的依托。他用行動回應,當天上午,兩人結伴前往他回家前的打工地浙江,開啟相伴謀生的生活。
打掃院子、喂雞,這就是生活
幸福感浸進她每個毛孔
昨日,白兵調出手機相冊裏的照片,有些是他手機拍的,有些是照相攤的老板拍後衝洗出來,他翻拍的。翻拍的照片有拍照時間,手機拍的有保存時間。這些照片從2005年底至2011年上半年,數量近100張。他精心梳理出類別,存在手機相冊,並上傳QQ空間備份。
打工的地方是間生產鋁合金加工的作坊,空閑時,她最開心的事,她坐自行車後座,他駕車1個多小時去海邊看海。在看海那組照片中,她在海灘捉螃蟹、光起腳丫戲水······他逐一拍下來,每張,都有她開心的笑容。在逛公園那組照片中,他、她及一雙兒女的合影,每個人都笑開心。
她說,還有一些幸福是照片不能記錄的,她都記在了心裏。
講起兩人這麽多年來的生活,餘碧英一臉幸福
有一次,她在作坊裏上百根鋁合金管子的材料堆下休息,突然,管子莫名垮下,轟隆聲猶在時,他已第一個衝到散亂的管子邊,邊大叫她名字,邊瘋了似的掀管子尋找。
這幕,她看在眼裏,同事打趣他在乎他媳婦不要命,她卻一句沒說,眼裏有激動的淚水打轉。原來,垮管子前,她恰巧離開,他並不知情。
作坊不遠處,是一家大型做磚的廠,待風幹的磚坯碼得一人多高,一行行成磚坯林。傍晚收工後,他會牽著她的手,從作坊到這些磚坯林散步,聞著泥土芳香,彼此說知心話。
餘碧英回憶,當年,打工苦也累,夜色中,散步的幸福感浸進她每個毛孔,她對這種享受記憶猶新。
現在,在院子裏納諒,若逢頭頂月光如水、群星高掛,餘碧英會不自覺地回到當年磚坯林中歡樂的光陰。
最近讓餘碧英開心的事是家裏飛來了土蜂築巢,她每天都去看看,說年底就能吃上蜂蜜了
婚姻像修房子
“都說閃婚不牢固,我的經曆告訴我,那是傳說。”她說,到現在,她都沒後悔嫁給他。
言畢,她又回憶,打工時,她學騎車,她感覺學得差不多了,兩人各騎一輛。他在前麵騎,聽到後麵來響動,停車,看到車翻溝邊,她在溝裏探出半個頭,不停呻喚。她看到,他把車一扔,徑直跳進溝裏,問她哪裏受了傷······
他沒她高,卻比她重。在他記憶中,婚後第4年,他小腿患肉瘤住院動了手術。她怕他躺久難受,硬是每天都把他背起,在病房或樓下花園裏散心,他感覺到他正逐漸從她手中往下滑時,她卻說不累。
“我小學沒畢業,就輟學了。他讀過初中,文化比我高。他給我說,婚姻像修房子,每次的點滴幸福是磚塊。把它們一塊一塊砌起來,就是屹立的高樓。”餘碧英說,她對現在的婚姻很滿足,也感激白兵對她的陪伴。
現在,他們的女兒讀五年級、兒子讀三年級,逢節日會從縣城回家。“女兒懂事,會自己煮飯,還輔導弟弟作業。兒子也乖,全家人吃完飯後,總是要求把洗碗筷的事承包。”白兵說起家庭現狀,臉上盡是滿足。
一家人合影(受訪者供圖)
長情最是陪伴
白兵把家安在半山腰,海拔並不高,站在院子,能望見對麵一座山偶爾飄過的雲。放眼四周,不難發現,這是一座有情調的院子。她坦言,這裏他為她建的院子,結婚12年來,他的心在院子早生了根。偶爾,除非他去鎮上買生活必須品或她點名想買的東西,否則不會離開這座院子。
院子被掃得幹淨,鋪著茶幾般大小的條石。院壩周邊,分別有豬圈、羊舍,它們偶爾的哼哼聲或咩咩叫,給院壩增添一抹鄉野生氣。
在院子多走幾步,會看到攀著竹籬笆纏繞著的數株冬瓜藤,冬瓜長勢喜人,大小賽過上市的西瓜。距此三四米外,荷塘裏的荷葉多數碧綠與少數打焉的枯葉襯托,另有一番意境。
這院子的亮點還不止這些。荷塘邊,有四五盆多肉。她說,她喜歡盆栽植物的第二天,他就從鎮上給她買回來了,她記得,種植時,他像耍魔術般地從褲兜掏出一把七彩裝飾小石子,撒在盆裏,說方便她看厭了綠色時,可以看下彩石小石子,換個心情;她喜歡小動物,他從鎮上買了一對鴿子,像養鸚鵡那樣關進籠,她聽到它們咕咕的求偶聲,很開心;他從別人那裏求來3隻寵物龜,養在魚缸,供她逗龜的食物是他從荷塘抓的小魚······
農家院裏,廢舊的農用桶和半截竹筒種上多肉和玫瑰,經營著生活的氣息
長情最是陪伴。白兵喜歡書法。閑時,他揮毫運筆,她總站旁邊凝視陪伴,滿臉是為他自豪的神色。
院子對麵的那座山,白雲悠悠,光陰無聲中,他和她正過著不少人羨慕的終老一生的日子。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黃豔春 李野
來源:新浪網
緣分的深意,你真懂了麽?
特別提示:本文節選自上師嘎瑪仁波切著作《用好你的富緣》。
嘎瑪仁波切:緣分的深意,你真懂了麽?
我們經常說“有緣分”。有沒有緣分,並不是等來的,是需要自己去努力的。在努力過程中,你如果排斥別人協助,認為單靠個人力量會成功,就絕對錯了。緣分是需要合力的。
從一個人的成長到一個家庭的圓滿,都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也要有很多的犧牲和付出。無論是事業、人際關係,還是修行,要天時地利人和。
我們願意去學某一樣東西,還要看老師願不願意教;老師願意教,我們又願意學,還要具備學習的體力、智商才能學得進去。再就是有學習的環境,一切都具備了,如果沒有時間,或許你沒時間,或許老師沒有時間,這因緣就沒辦法合和。有些是我們自己可以選擇去努力的,大部分時候還要看天時地利人和等各方麵因緣的連接。這種連接是從廣結善緣中得來的。
我們說緣分夠不夠,其實是說廣結善緣的能力夠不夠。很多時候不應該單一、自私、執著地想自己,而是要和諧地跟人相處,經常想到為別人付出。如果每個人都想的是為彼此付出,一旦我們需要,一切天時地利人和自然就形成了。
有些緣,也許因緣合和都具備了,但我們也有可能沒有享受因緣的命。也就是常說的有緣無分。很多人為成就自己的事業家庭付出很多努力,當一切圓滿時,他卻沒有福報,生命終結了,緣分自然也就沒有了。
緣分就是需要綜合的力量來延續。修行是如此,世間其他事情也是如此,並不是靠個人聰明靠自我力量就能夠成就。有時候,因個人的聰明才智成功一件事情是有可能的,但如果沒有眾多好的因緣和福報來維持,沒有足夠的智慧來凝聚這些緣分,暫時的成功很快會消失。
無論是家庭緣分、親情緣分還是事業緣分,凝聚這些緣分是比較容易的,要維持起來就很不容易。
隨緣有兩種,一個隨善緣,一個隨惡緣,隨緣不代表隨便,緣是很多不同的因素組合起來的,所以緣是需要去努力的。為什麽叫因果?因果連在一起才叫緣,所以並不是我們現在想的遇到困難就不需要努力。
隨緣就是遇到困難挫折,付出你所有的努力,它的結果是痛苦的,你就隨緣了,因為你已經努力過了,它就是這樣一個結果;你得到是你想要的快樂,那也是隨緣了。最後的結果是什麽,你隨著它走叫隨緣,不是說我們不努力。一個人的能力受周邊環境的影響,往大講就是天時地利人和,造就的善也好,惡也好,不管形成什麽樣,你沒有辦法改變的時候,你就坦然麵對,就叫隨緣。
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我們個人在生存,還有社會上與你有緣的人,結果不一定會照我們想要的那樣出現,你不喜歡的事情和人物也總是會出現,為了讓事情往好的因緣發展,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和才智,用智慧來應對。
我們之所以會有大喜大悲,是因為不能智慧地看待一切人和事情都是因緣聚合的產物。世間的任何事情無論成或敗都是需要適當的緣分的,不是個人行為的結果。我們很多的喜怒哀樂都在於不能直白的去看待事情,所以總把自我的存在性給予虛高的估計。這樣就會因為自我認可的受挫或高估而使心情跌宕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