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熏種子 種子熏現行

      先來略為說明一下十八界的運作。因為十八界的運作相當的複雜,為了方便說明,我把十八界分成六組來作說明。也就是說依於六根把十八界分成六組,也就是:眼根、色塵、眼識是一組,其他耳根、聲塵、耳識,鼻根、香塵、鼻識,舌根、味塵、舌識,身根、觸塵、身識,意根、法塵、意識,也就是這六組。我們就以這六組來作說明。接下來,我們就用吃蘋果為例子來作說明。

  首先,在吃蘋果之前,是由眼根接觸蘋果的色彩、明暗、形狀、大小等等;然後,由眼識分別色彩、明暗,也就是由眼識分別屬於色塵的部分。這是屬於眼根、色塵、眼識三界的運作。

  在眼識分別蘋果的色塵以後,也就是分別色彩明暗以後,將分別的結果就轉為訊息,然後知會意根;意根在接收到眼識傳來的訊息,再經由意識分別色塵上的法塵,也就是形色、表色、無表色。這個形色、表色、無表色,在上個單元我們已經作了說明。接下來說,意識分別色塵上的法塵以後,就會根據過去的經驗分析所看到的蘋果——它的顏色、大小、形狀是不是正常,然後判斷它到底可不可以吃,應不應該吃,好不好吃。這是屬於意根、法塵、意識三界的運作。

  接下來說,意識在分別以後,意根如果決定要吃,身根也就是手便拿起蘋果。經由手接觸到食物的軟硬、粗細、光滑等等,再由身識分別這個蘋果上的觸塵,同時把觸塵轉為訊息,再經由意根告知意識。這個過程就是屬於身根、觸塵、身識三界的運作。

  接下來,在食物即將送入口中的時候,因為香塵會飄散,鼻根就藉由呼吸然後接觸到香塵。鼻識分別了食物的香臭,同時將香塵轉變為訊息,再傳給意根。意識就可以綜合前麵所說的眼識、身識、鼻識對於食物傳來的訊息,繼續作出判斷:如果說這個蘋果雜有酸敗氣味,就決定不要吃。以上就是屬於鼻識、香塵、鼻根三界的運作。

  好,接下來,把蘋果送入口中以後,就開始咀嚼,咀嚼當中就會產生震動的聲音;接下來,耳識就會經由耳根接觸這個身根咀嚼所震動的聲音,同時會把口跟牙齒從空氣傳來的咀嚼的聲音,耳識就會對這一部分加以分別;同時,會將它所分別的結果轉化為訊息,傳給意根,再轉給意識。這時候意識就會分別長短聲、粗細聲等等,對於所吃下的這一塊蘋果,就繼續作判斷。以上的說明是屬於耳根、耳識、聲塵三界的運作。

  接下來說,在咀嚼食物的當中,舌根會接觸到食物;舌識經由舌根,就會分別食物的酸甜苦辣這些味塵,同時將味塵也轉化為訊息,再知會意根,再由意識繼續作分別。這是屬於舌根、舌識、味塵三界的運作。

  這樣子便完成了六根、六塵、六識這十八界的運作。但是十八界的實際運作的情形,比前麵所說的過程複雜很多,速度也很迅速,它的配合的完美也令人難以想像。剛剛隻是為了方便說明的原因,所以隻能依據六根把它分為六個部分來作解說;但其實六根是同時連續不斷在配合運作,也就是十八界是同時在運作的,並不是三界三界這樣分別開來有前後,而是十八界同時在運作。一般人對於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活動,都離不開這十八界的運作。以上的說明,就是對於十八界的運作作一個略微說明。

  在了解了十八界的運作以後,我們接下來就是進入我們今天的主題,也就是:現行熏種子,種子熏現行。

  那什麽是現行呢?現行就是現前的行為,現前的行為也就是我們剛剛講的十八界運作;這十八界的運作都離不開身行、口行、意行,所以說,現行其實就是身行、口行、意行。那種子呢?種子就是含藏在第八識中的種子,那這個種子呢,我們通常叫作功能差別。也就是說,每一個事情它有個功能,這個功能來自於第八識,第八識就含藏著每一個界的功能,所以這十八界的種子就含藏在第八識當中;第八識當中的種子現行的時候,十八界就可以運作了。再來講,什麽叫作熏?熏就是說要把對象改變,所以用熏的方式。譬如說,我們烤肉的時候用炭火來熏,那肉就會被改變。所以說,現行熏種子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現在的行為會改變如來藏當中所含藏的種子。

  好,那我們就來作一個比較詳細的說明。我們每個人在世間當中的各種活動,都離不開身口意行;因為有了身口意行,就會造作善業、惡業、無記業。譬如說,你布施行善,這是善業;你罵人,就是造口業;打人,叫作身業。那無記業呢?譬如說,你學習騎腳踏車,騎腳踏車這一件事情無關善惡,所以就叫作無記業。譬如說,你在世間上學習拉小提琴,從小孩一出生學習走路,這樣的身行就是屬於無記業的部分;也就是世間的工巧,都是屬於無記業。

  接下來,我們前麵說,造作了身口意行,就會有善業、惡業、無記業;造作了善業、惡業、無記業以後,就會把這些業種交給了第八識保存;在第八識保存的業種,就會經由第七識不斷地去攀緣它,還有,因為十八界都同時在運作,所以就會配合外境的六塵,然後不斷地又作意,然後造作了新業;在造作了新業的同時,這個第八識也會蒐集業種,然後就不停地循環。因為每一個人在一生的壽命當中,會不斷地攀緣業種,而且同時也不停地造作新業,因為都離不開十八界的運作;所以,第八識當中的業種的內涵,便會因為不斷地造作業行,就會因為這些業行的熏習而不停地在改變。這種行為的過程,就叫作現行熏種子,也就是現在的行為熏習改變了第八識當中的種子。也就是,第八識會儲存了眾生無量劫以來還有這一生當中,所思考的、所說的、所作的無量無數的業行種子。以上說的就是現行熏種子。

  接下來,我們來說明,什麽叫作種子熏現行。當我們一生的壽命結束以後,五根就會開始毀壞,前六識因為沒有五根作為依靠,也就失去了作用而消失了;隻有剩下第七識,也就是意根,祂會依附於第八識,然後慢慢地跟已經毀壞的肉身就開始慢慢分離,然後最後離開肉身,再由第八識生出中陰身。那在中陰身階段,到底我們要去投胎,到底要怎麽決定,到底這個人是要往生到哪裏?其實在中陰階段,決定往生的方向很多。

  譬如說,每個人——前麵所說每個人都有造作善惡業,那這些善惡業的業種就存在如來藏中,如果說惡業的勢力趨勢比較大,善業的趨勢比較小,這時候你就會先受到惡業的果報,也就是說下墮到三惡道當中;如果說你善業的趨勢大,你就會受生到三善道,也就是人、天、阿修羅這三善道當中。但是,一個人如果生為人,但是又有千差萬別,有人投胎到有錢人的家裏,有人就投胎到貧窮人的家裏;這是因為他在過去世當中,他所作的福德資糧不同的緣故。也就是說,一個人他一生都不作布施,所以他即使當為人,他還是不會富有,因為他投胎的緣就是投胎到貧窮的家庭。那一個人經常布施,他就有可能投胎到比較富有的家庭;即使一個人投胎到貧窮的家庭,但是他過去世因為有布施的習慣,他未來也會得到福報,而不會貧窮過一生。這是屬於業力的部分。

  但是,並不是隻有業力,還有願力。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他明明可以生天,但是他不願意生天,也就是說他的福報可以生到天界,但是他不願去天界享福,菩薩乘願再來;這時候,因為願力的趨勢大於他前麵所造的善惡業,雖然他所造的善業可以生天,但是他因為願力的緣故,那個趨勢大,所以他就投胎到人間。

  除了善惡業,還有願力,還有什麽呢?還有定力。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修學了定力,他證得初禪、二禪、三禪,乃至四空定,他就會生到色界、無色界去。但是,如果說他定力的這個福德,不及於他毀謗——惡法的趨勢,即使他修得四禪、四空定,他死後因為謗法的緣故,他仍然要往三惡道,也就是下地獄。所以,雖然有了定力,但是因為善惡業的緣故,會改變他投胎的方向。當然,投胎的方向還有習氣,還有你跟其他眾生的緣如何,都會影響你在中陰階段所應該投胎的方向。

  那中陰身階段呢,就是已經決定了你投胎方向了。如果說一般人往生,如果說他是投胎為人,這個人會投胎為人,都是因為有淫欲跟瞋心,然後才去受胎的,這是指一般人來說。也就是說,中陰身在投胎之前,如果他即將往生當作男人的時候,他就會在有緣的父母在和合的時候,他會起顛倒想,以為自己跟母親在和合,對於自己的母親也就是起了淫想,而對於父親起了瞋心;在顛倒想當中,就被這樣的境界所拘束而受胎。同樣的,如果說你即將投胎為女人,那麽這時候,你就會對,你在父母和合的時候,你就會對自己的母親起瞋心,然後對自己的父親起淫想;然後就被這樣的境界束縛,將來你投胎的時候,就會變成女生。這是指一般人投胎來說。

  但是,菩薩乘願再來就不一樣了。菩薩乘願再來就是說,他可以投胎到色界天去,因為他已經斷了人間的淫欲、淫欲想;他可以去色界天,但是他不願意去,他願意來到人間繼續度化眾生;所以他在中陰階段當中,他不會起顛倒想;但是,如果不起顛倒想,他就沒辦法投胎,所以他故意起顛倒想,然後再投胎。也就是說,菩薩投胎他其實是跟一般人不同的。

  接下來說,當投胎為人以後,也就是第七識、第八識祂會執持了受精卵,這時候受精卵就會慢慢成長,也就是說受精卵的部分會變成身根的部分,也就是身根會先長養。這時候身識就會從第八識的種子感應身根與觸塵,也就是說,因為有了身根跟觸塵的緣故,身識的種子就會從第八識當中感應而出生。接著,眼根就會開始增長,也就是有了身根以後,這個五根就會慢慢地長出來。然後這時候,其他的四個識也會開始長養。然後,意識在五根終於長完成了,也就是浮塵根、勝義根都長成了,都完全了以後,這時候意識也可以開始現行運作了。

  然後在母胎當中,九個月以後就出離了母胎;這時候出離了母胎以後,就開始了種子熏現行。也就是說,我們在前麵講的現行熏種子,這些現行所熏的種子就產生了作用。所以,如果說一個人懷了兩三胎以後,她就會感覺到說,每一胎的情況都不相同,有些胎兒他很好動,有些胎兒他靜悄悄的。然後,有時候生下來的小孩,他的個性都完全不一樣:生下來,有嬰兒一天到晚在哭;但是有嬰兒他卻是每天靜悄悄的,吃完牛奶以後他就開始睡覺。這就是因為有了過去世所熏習的種子含藏在如來藏中的緣故,所以,雖然說同一個父母所生的兄弟,但是他的個性思想往往也都不相同;這都是因為每個人前生所熏習不同,當然如來藏中所含藏的業種也就是不同。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思想、個性,會因為過去所熏習的種子而受到影響。

  從以上的道理我們就可以知道,佛經中為什麽從來不說“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而是認為人性的善惡,是因為經過多生以來的熏習,再加上後來所遇到的緣,而產生不同的表現。因為每個人多生以來所熏習的,其實都是千差萬別;而在出生以後所遇到的緣,有染緣、淨緣,惡緣、善緣等等,也是千變萬化;所以,就有很多種不同根器、不同表現的人。譬如說,有人出生下來,他學小提琴就學得很快,有人學習起來就很慢,也就是說因為他如來藏中所含藏的種子不同。有人一出生,對於世間法他就很伶俐,他稍微看一下就知道,這個世間法的道理他就明白了;有人看了半天,學習了半天,也學不出個所以然來。這都是因為每個人在如來藏中所含藏的過去世所造的業種不同的緣故。也就是說,每個人其實在這一生當中,都是不斷地種子熏現行,現行熏種子,不斷地循環運作。

 

正旭 現行熏種子 種子熏現行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