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麽是禪?

本帖於 2017-06-18 14:55:04 時間, 由普通用戶 YMCK1025 編輯

到底什麽是禪?讀完此文至少能懂一半

 

《禪與現代生活——大願法師》:什麽是禪?


     首先什麽是禪?真正的禪是不可思議,無法用語言文字和思辯來解釋的。

釋迦牟尼佛臨入涅槃的時候就說過:佛陀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未曾說著一個字。

一個字都沒有說,那麽可見語言是有局限的、相對的。

語言隻是一種浮光掠影的概念,真正的禪法絕待圓融,是無法用語言來說明的。

但是同時禪又是無處不在的,人間處處都充滿了禪機。

我們說潺潺流水是禪,青青翠竹是禪,皓月當空是禪,大自然無一不是禪的妙用。

 

    當年,佛陀在靈山會上,把禪法傳給了大迦葉尊者,但是把禪心交給了每一位眾生。

我們能夠當下保持覺知,生活之中處處都是禪機。
    

    今天想舉宋朝時候的一位大慧宗杲禪師,他的弟子道謙禪師開悟的公案來說明什麽是禪。

大慧宗杲禪師是中興臨濟宗的功臣,從他開始倡導參話頭。

 

    有一天,他派一位沒有開悟的弟子道謙禪師,替他送一封信到湖南的長沙給一位張居士。

道謙很苦惱,就發牢騷:“師父啊,不成就我好好地用功修行,我都已經出家20年了,

連禪悟的門都沒有摸到,師父卻要叫我去送信,路途遙遠,荒廢了我的道業。”


這時候,宗杲禪師另一位已經開悟的弟子宗元禪師就安慰道謙:

“你放心,我陪你一起去,在路上一切我都可以幫你做,但是隻有五件事你需要自己料理,

我無法幫你,那就是穿衣、吃飯、大便、小便,還有馱著一個好像屍體一樣的身體上路(在路上走),

這五件事我無法幫你。”


    道謙禪師聽了以後,高興得手舞足蹈,他明白了禪修的法門,欣然上路,也不用宗元禪師陪他去了。


    在路上,道謙禪師隻顧生活之中最單純的事情,活在當下,心之中不再受任何妄念的幹擾。

不想過去,不想未來,也不想現在發生什麽事,也不想以前學過什麽法,也不想要怎麽用功。

他隻是非常清楚地覺知當下,知道他當下在做什麽,活在當下,因此他的煩惱越來越少了,

而情緒也不再波動了,他見到了真實的世界。

 

以前他所見到的世界都是用他自己以前所學的知識、修行的法門和他自己錯誤的感覺來分析判斷的,

所以其實他所看到的不是真實的,隻是一個主觀的世界。

那現在呢,他放棄了自我主觀的判斷,放棄了這個主觀的我在此中間所製造的幹擾,

而是直接地、單純地、純粹地來體驗生活,所以他見到了真實的世界。

 


   半年以後,道謙禪師圓滿地送達了這一封信,又回到了師父的座下,回到了杭州的徑山寺。

大慧宗杲禪師一看到他就說:“你整個精神氣質都改變了。” 道謙禪師真正開悟了。


   那麽,道謙禪師這個開悟的公案就可以給我們兩點啟示:

 

    第一點就是參禪下手的方法。

    下手的方法就是不追憶過去,不攀緣未來,也不執著於現在,隻是活在當下。

從宗門下來說,過去心根本上就是沒有的,有的隻是現在心在回憶,所以過去心是法塵;

未來心也是根本上沒有的,有的隻是現在心在攀緣、在妄想,那麽也是法塵;

唯有現在心,雖然也不實在,卻是我們修行唯一的下手之處。

所以,宗門下修行的方法是有條件地接受現在心,現在心識流注,

其餘的過去心、未來心,一概都是龜毛兔角,都是妄塵,都是根本沒有的,

所以純粹是妄想,完全地否定它。

 

 

    我們如果明白這一點之後,再來看禪宗典籍留下來的一千七百則公案,就很容易明白了。

比方說,眾所周知的一個公案: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以前叢林上麵的禪師們,到各個地方去參訪明眼善知識,向那些開悟的聖人請教,

都會要向師父問一個問題:什麽是祖師西來意?

當年東土禪宗的初祖達摩祖師從印度到東土來,他來傳什麽法?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他來的意旨是什麽呢?

我們看禪門的公案一千七百則,有很多類似的公案。

 

    又比如說,有一位禪師去參訪趙州從諗禪師,他在法堂裏麵頂禮以後就說:

“請問禪師,如何是祖師西來意?”趙州禪師的回答我們都知道,“庭前柏樹子。”

    還有一次,是趙州禪師去向臨濟義玄禪師請教:“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臨濟說:“老僧正在洗腳。”趙州禪師就作一個傾聽狀,很專注聽他說什麽。

    臨濟看到他這個反應以後就說:“要這個第二勺惡水幹什麽?”趙州回頭就走。

 

    一般的人不懂得禪法,看到禪門的這些公案,覺得完全都是答非所問,風馬牛不相及,

莫名其妙,覺得這些禪師都好像瘋子一樣,不曉得他們在說什麽。

那悟禪的人能夠知道,就會會心一笑。
 

    我們可以來參究一下,學生來問禪師:“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我們要知道他這個問題其實是虛妄的,為什麽?

因為這個問題是學人現在的心識流注去對過去進行攀緣、回憶、妄想,過去心是根本否定的,

所以禪師教導學人的方法,就是當下切斷他的妄念之流,斷然地斷其妄想,

同時設法把學人的心引到當下,引導回到眼前的事物上來,也就是現在的心識流注上來。

 

    還有趙州禪師回答那個學人“庭前柏樹子”,那也就是打斷學人的攀緣心,

切斷他的過去心、妄心,逼對方感受當下,看庭院之中有一棵柏樹,看這個柏樹子,

覺知到自己正在幹什麽而已。

 

    至於說趙州禪師去參訪臨濟禪師,那是因為雙方都知道對方是明眼人了,都是開悟的人。

所以臨濟禪師就直接表示自己的現行,自己現在的心識流注。啊,老僧正在洗腳,我正在做什麽。

還有一些禪師回答什麽?你問他:什麽是祖師西來意?他說:“麻三斤。”

都是當下正在做什麽而切斷他那個虛妄的問題,切斷他的過去心。

 

趙州也是一個會家,馬上用動作來表示他當下的心識流注,所以,他作一個傾聽狀,正在認真地聽,當下。

這也同樣地都是表達現在的、正在進行的心識流注。臨濟禪師馬上就說,要這個第二勺子惡水幹什麽。

表麵上看起來是在罵趙州禪師,其實臨濟禪師是說,你表達的跟我表達的完全是一樣的,重複有什麽意思呢?

所以,趙州回頭就走了。

 

    如果能夠明白,事實上我們也就知道了,這個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已經就沒有任何的秘密可言了。

但是,同時要知道,用這樣的方法讓大家的思惟心能夠明白的話,其實這個公案也就廢掉了,為什麽?

因為不能夠再用了,不能夠再去參了。

 

    船子德成和尚說:“一句合頭語,萬古係驢橛。”

現在雖然說表麵上,大家思惟已經理解了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但是思惟的理解並不能夠解決心行上的實際問題,我們明白了這個著名的公案,

並不等於說就能夠把自己從過去心、未來心的虛妄執著之中解脫出來,並不能夠真正去把它破除掉。

 

    第二點就是參禪開悟的方法。

    開悟的方法就是要超越所有的依賴,我們要放下對人的依賴,對理論的依賴,

對自己所知、所能的一切依賴,這是個悖論。我們平時在凡夫的狀態之下,當遇到新的事物的時候,

心就會自動地、本能地去調動我們以前所學的知識和理論,去推敲它、分析它、判斷它。

要知道,這個過程之中我們就有了能所的二元對立,有了能知、所知,有了能知的心、所知的事物,

那麽就有了分別心,有了取舍心,有取有舍就有輪回,六道輪回就在其中。

“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見性成佛道。”所以其實開悟的方法,就是超越對所有的依賴。

 

    “但願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

這是龐蘊居士在臨入涅槃之前給大家留下來的開示,讓我們能夠活在當下,把我們有取有舍的、

散亂的心變成集中。我們一直在分析判斷,我們的心一直在擾擾不停,所以這是一個散亂的心。

 

    我們看這個提綱上麵有講到,散亂的心到集中,即心識變成集中了,我們此時的心一直都是無住的,

念念都在覺知當下,念念都與真如自性相應。又從集中變成統一,從統一到沒有執著,

我們把這個沒有執著的狀態叫做無心。到了無心的階段,空的體驗也就出現了。

佛教裏麵所說的空不是什麽都沒有那種頑空,而是指心靈的自由。

在這個相對的世界上保持絕對的喜悅的心,活在當下,覺知當下,這就是悟境。

而統一的境界,又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我們的身和心的統一。

身和心如果分離,就是行屍走肉。比如現在我們的身體坐在這個地方,活在當下,活在現在。

但是我們的心可以想昨天發生了什麽?去年發生了什麽?我們的心在過去;

也可以想明天我要幹什麽?明年我要幹什麽?

我們的心活在過去和未來,那身和心是分離的,這是行屍走肉,沒有統一。

 

第二個層次是內和外的統一。即我們的心和外麵的環境合而為一,天人合一。

 

第三個層次就是前念和後念的統一那就是入定。

 

所以,其實禪修就是要先從迷亂的自我轉變成穩定的自我,再舍穩定的自我而成為無我。

到了無我的狀態,才發現我跟世界既不是統一的,也不是分開的。統一是大我,分開是小我。

不一不異,無內無外,是一切事實的存在而又沒有我執在其中。

這就是禪師解脫的、證悟的、瀟灑自在的風範。

 

那麽,這樣我們可以明白:禪其實是一種健康的、有智慧的生活方式,能夠放下一切執著。

禪是能夠把我們從取舍得失的浮躁和緊張之中釋放出來的有效途徑,

禪是能夠把我們從患得患失的憂鬱和困惑之中解脫出來的不二法門。

所以,我們用禪的智慧來麵對生活,一切的困難都將迎刃而解,

人生道路上的崎嶇和險惡,也終將化為旖旎的本地風光。

 

 

同時,禪也可以說是生活的藝術。鈴木大拙在西方弘揚禪法非常有影響力。

他曾經說過,禪本質上是洞察人類生命本性的藝術。

她(禪)指出從奴役到自由的道路,把我們的心從一切觀念的束縛之中解脫出來,

禪能夠使我們認識自己,明心見性,悟道歸元。

所以,禪是人生的一道光明,使我們看清生命發展的方向,

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天人師、大丈夫、佛。

 

禪是人間的般若花。有了禪,穿衣吃飯、運水搬柴,都變得神聖莊嚴,都成為當下悟道的因緣。

所以說禪是智慧,禪是幽默,禪是真心,是我們的本來麵目,是人類共有的寶藏,禪是古老的智慧遺產,

更是現代人美滿生活的智慧泉源。

 

所有跟帖: 

不懂不是禪,懂了亦非禪 -動不動- 給 動不動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18/2017 postreply 16:02:2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