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預測未來30年變化:絕大部分人會很倒黴

本帖於 2017-04-25 16:16:53 時間, 由普通用戶 YMCK1025 編輯

馬雲預測未來30年變化:絕大部分人會很倒黴

 

【博聞社】4月22日下午,

以“分化與進化:尋找經濟新動能”為主題的2017中國綠公司年會在鄭州拉開帷幕,

在兩天裏,馬雲領銜的國內知名企業家群體將聚首如意湖畔,探討產業結構如何調整、升級。

這是中國綠公司年會創設以來首次登陸河南。

 

【馬雲預告未來30年變化:絕大部分人會很倒黴】

對於未來三十年的發展,馬雲23日在中國綠公司年會上表示,未來30年世界的變化超過所有人的想象力,

而且絕大部分人是很倒黴的。他提醒,不與互聯網相結合的企業將像一百年前沒有電一樣可怕。

 

【馬雲:30年後《時代》雜誌封麵 年度最佳CEO說不定是個機器人】”

我個人覺得,隨著數據的大量產生,人已經不可能(實現)對數據運用。”

4月23日下午,馬雲在中國綠公司年會上分享道。

馬雲認為,過去30年人變成了機器,而未來機器或許會變成人,”

我的看法是,機器取代人沒啥,(機器人)要做人做不到的事情,要做人的合作夥伴,不是對手”。

馬雲還打趣道,30年後《時代》雜誌封麵年度最佳CEO很可能是機器人。

 

【馬雲談企業家心得:CEO必須要看到兩樣東西】

在中國綠公司年會上,馬雲分享CEO心得,稱企業家要在對未來沒信心的時候看到希望,

在所有人暢想未來時,看到災難以及解決之道,看不到機會無法激勵員工,

看不到災難則無法未雨綢繆。馬雲在會上談起自己的父親母親感慨道,

“沒有昨天的積累、沒有今天的資源,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對未來的判斷”。

 

【馬雲:如果重新來過 我一定會衝到線下去】

在中國綠公司年會上,有人向馬雲提問,若重新來過是否還會選擇互聯網?”

若重新開始,今天我未必會衝進互聯網行業,因為互聯網行業聰明人太多了,

今天傳統實體其實機會最好,又便宜成本又低,而且和互聯網結合(機會更大)”。

馬雲表示,若重新來過,他一定會衝到線下而非線上。

 

“很多人晚上醒過來摸的不是老婆,是手機。” ——馬雲談智能手機的重要性是如此說道。

每經等報道綜合

北上廣的底層,其實是寫字樓裏吃盒飯的白領

“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用這句話來形容時下最火的“空巢青年”的生活,

應該是再合適不過了。

 

從“蟻族”到“北漂”到再到“空巢青年”,這群在大城市孤身打拚的青年男女,不斷被貼上新的標簽。

他們大多受過高等教育,有著體麵的工作,卻在一線城擠著隔斷房,搶著衛生間,

點外賣要想著滿減和起送費,職場不順無人分擔,升職加薪無人分享,沒有等待的燈,沒有牽掛的人……

這正是中國2000萬空巢青年正在經曆的。

睡隔斷房的青年,你的一無所有和王健林不一樣!

在拚搏和苟且中望著遠方

看到大街上牽手相擁的情侶你會羨慕,看到超市裏幸福溫馨的一家人你會羨慕,

看到圍坐在路邊攤高談闊論的一群人你也會羨慕……

然後不斷安慰自己,你的奮鬥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是為了遇到更好的人。

在這裏你學的最快最好的就是自我調節和自我安慰,於是你開始報喜不報憂,

也習慢慢慣了自己跟自己獨處。

然而,人活著總要有希望,每個空巢青年都有一個夢想

在城市化的急速進程中,千千萬萬年輕人向城市聚攏。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

新興行業蒸蒸日上,這確實給年輕人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機會,

讓我們通過夜以繼日的工作去搶占一席之地。

但節奏太快、壓力太大、房價太高、升職太難,也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無法逃避的現實。

沒有背景、沒有根基的我們,在這裏立足已屬不易,想要更好的生活更會被一次次打臉。

可又不甘心放棄當初的選擇,於是隻能在拚搏和苟且中期盼著那遙不可及的詩和遠方。

羅振宇曾經說過: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我們發現活在社會底層的,

往往是那些5A級寫字樓裏麵每天上班打卡、中午吃盒飯的剛畢業的大學生白領。

睡隔斷房的青年,你的一無所有和王健林不一樣!

有人說“其實我不怕吃苦,怕的是孤獨。”

孤獨得像條狗,和siri做朋友

知乎上有個關於“如何看待空巢青年”的話題,很多網友寫下了自己的感受:

“孤獨得像條狗,但其實連狗都養不起。”

“我和siri成為了好朋友。在沙發上看電視睡著了,醒了發現一切如舊,沒人給我蓋被子,沒人關電視…”

“練就一身維修本領,組裝家具,換燈泡,修下水管,通馬桶……”

“生病了要一個人來來回回跑醫院,完了接著回去上班,也要一個人半夜去買藥,沒人管你吃了嗎?

沒會問你好了嗎?”

“在餐廳吃飯,中間不敢上洗手間,生怕服務員把餐收掉。”

“每次打開門,第一件事就是把手機裏提前下好的視頻打開,哪怕不看,也要製造點聲音出來,

才不會覺得那麽孤獨。”

城市的繁華光影更加映襯出“空巢青年”們的艱辛,悄悄掉落的眼淚也隻有自己知道。

在陌生的城市,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沒有歸屬感……

睡隔斷房的青年,你的一無所有和王健林不一樣!

曾經看過一個在一輛日本的電車上,一個年輕人邊吃三明治邊低聲哭泣的視頻,

雖然隻有短短的10秒,卻引發了很多在大城市打拚的人的情感共鳴。

有人說“一邊哭一邊吃飯的人,是可以堅強地活下去的”。

大城市最好的的部分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冷漠,不會有人關心你為什麽哭,

也不會有人記得你的窘迫,隻有這樣才能在擦幹眼淚後,鼓起勇氣重新出發。

城市越喧囂,人潮越擁擠,越是映襯出他們的窘迫、疲憊和空虛。

於是空巢青年的骨子裏,除了孤獨,還是孤獨。

我會永遠這樣一個人嗎?”這大概是空巢青年問自己最多的一句話。

睡隔斷房的青年,你的一無所有和王健林不一樣!

逃離or逃回,“空巢”都是人生的必經階段

“這裏的一切都不容易,包括貧窮、月光、是非對錯和枕邊人的呼吸”

海明威在《流動的盛宴》中這樣形容20世紀黃金時代的巴黎。

對於空巢青年來說,除了心理的孤獨,物質的匱乏也讓他們的內心無比煎熬。

從父母身邊“不知柴米油鹽貴”的單純少年,到為了昂貴的房租和生活開支節衣縮食的吃土青年,

這些年輕人幫父母分擔的家庭負擔的願望也基本變成了癡心妄想。

這種悲涼感,就像夜空中清冷的孤月,處在黑暗中,卻等待著光明。

睡隔斷房的青年,你的一無所有和王健林不一樣!

於是就有人選擇逃離。可那些適應了大城市生活的年輕人,一旦回到家鄉,

自己根本無法忍受少的可憐的工作機會和無處不在的人情關係網。

這也是為何最近又興起了“逃回北上廣”的風潮。

回來後,大城市的競爭依然激烈,房價也依然越來越高。

這是一種必然,也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追逐夢想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葡萄牙詩人費爾南多·佩索阿曾說過:

“鄉村的黎明令我喜歡,而城市的黎明好壞摻雜,因而更令我喜歡……

一種更大的希望給我帶來微微的苦澀,一種遠離現實的鄉愁味道。

鄉村的黎明是存在,而城市的黎明是希望。”

任何選擇都有其代價,這才是生活的真相。

睡隔斷房的青年,你的一無所有和王健林不一樣!

《人民日報》曾發表了題為《空巢青年是偽命題,他們或者是對英雄主義的最好詮釋》的評論。

文章認為每個時代的年輕人都有其奮鬥的群像,

將“空巢青年”的標簽直接貼在廣大奮鬥在城市中的青年身上並不妥當,

“空巢”更是幾代人的人生中必然經曆的階段,任何人都要經曆這種“中空”的狀態。

是啊,我們所經受的沮喪和痛苦,隻是人生的必經之路而已,

這種“空巢感”並不是你我或者我們這一代人獨有的東西。既然選擇了這條路,

我們就需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一切責任和後果。每個人生而孤獨,

就如同《孤獨的美食家》中的五郎先生,一個人照樣可以吃遍全國美食,獲得元氣滿滿的幸福。

盡管住在“空巢”,看似一無所有,但隻要夢想不空,信念不空,

在最該奮鬥的年紀努力拚搏,遲早會出一片天。

睡隔斷房的青年,你的一無所有和王健林不一樣!

就像馬雲說的: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