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佛教一:集佛教時空觀大成的經典-《華嚴經》(上)

來源: huzi2015 2017-02-05 14:10:5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0963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huzi2015 ] 在 2017-02-07 20:09:48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講到佛教的時空觀,必須得先了解佛教對時空的觀念。
    在這之前還得了解一點佛教所說的空觀。《佛教大詞典》解為"觀諸法皆空之理也。一切諸法,盡為因緣所生,因緣所生之法,無有自性,空寂無相也。" 簡單的說,就是我們所感受的一切,包括物質世界(佛教稱為“器世界”、“色世界”)和精神世界(佛教稱為“識”或“性識”),都是各種複雜的因緣(即各種條件)同時具備而形成的,暫時穩定的現象和過程,事實上一直處於變化過程中,沒有根本不變的體性,所以是性空的。空,不是沒有,而是指無常(注1)和變化,其本質是因緣和合而成的假象,究竟是空。空觀,就是佛教導學生認識世間萬事萬物的本相麵目,並教授眾生體證萬物空性的方法路徑(要注意:這是有方法使你可以觀到萬物的空相的,不是假設或推論,也不是預設條件,所以佛教是智慧的實驗指導,不是空虛的傳教和理論)。這裏所說的“法”是指一切過程和現象, 不要誤解為“法術”“法力”那種神話故事中的東西。關於因緣法和空,以後因緣到時可單列一篇,在此不過多解釋。有心人請網上查閱,可深入了解。
      由空觀進而觀察時空,佛告訴我們,用我們所具備的"八識"(注2)所感知的這個空間和時間,是因緣和合而成就的,是處於無常而不斷變化的過程中的,其體性實空,了不可得。但是這個過程我們能夠感受得到,所以也是“有”,但這個看得到摸得著的“有”,本性空,是條件集合而成的假象,稱之為假觀;空有是萬事萬物的兩麵,空有不二,"真空生妙有"。要透徹宇宙人生的真相(真諦),萬不可偏執於空或有的任何一麵,否則就會落入邊見(注3)、邪見(注4),而不能認識萬事萬物的本來麵目。這種不落偏見的執著的行識,是佛肯定的正確態度,稱為中觀,運用此觀察實驗的方法去研究時空,才能知道佛教時空的真義。(空觀、假觀、中觀稱為“三觀”〈注:5〉)
 
先說時間,佛將時間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觀。其性是空。
 
《金剛經》上講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即是講時間與心的經典論述。過去現在未來是在不停的流轉,過去你留不住,現在說著就成了過去,未來想到了,就成了現在,隻是你的念念(注6)相續流轉而已,哪裏有時間這個實有不變的東西可得?所以時間是由人觀察描述器世界變化過程而主觀設定的概念,是為描述現象而人造的假象,並非實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揭示了時間的假象。這裏的“心”即使指念,念頭。念頭在佛教裏也有長短的計算,以後再說。
    空間更是如此。在佛教經典裏,空間即所謂的器世界,不僅是成住敗空不停地變化著,而且是相對的,大小無礙相通.《楞嚴經》中講到芥子可納須彌山,微塵粒子中有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無數的佛在一個微塵裏講學教化,豈止我們肉眼看到的宏觀宇宙而已! 宇宙有微塵,微塵裏有世界,那裏又有微塵,微塵裏又有世界……重重無盡。普賢菩薩去微塵裏旅遊過,旅遊回來做報告,在《普賢三昧品第三》中說:
   "一切國土,及此國土,所有微塵,一一塵中,有世界海,微塵數佛剎。" 這是說任何一個微塵裏都含藏著無量世界,不是有的有,有的沒有。如此以來,我們就理解了什麽叫做“一花一如來,一葉一世界”的含義了。
   佛經裏經常提到時空的關係,《華嚴經:壽量品第三十一》:
   “......佛子,此娑婆世界(注:釋迦牟尼佛刹即娑婆世界)一劫,於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刹,為一日一夜,極樂世界一劫,於袈裟幢世界金剛堅佛刹,為一日一夜......。”
     就是說我們地球人的270億年,相當於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一晝夜! 極樂世界的270億年,相當於袈裟幢金剛堅佛刹的一日一夜! 想想這種時間觀,令人歎為觀止! 就說近的,離人間最近的四天王界的一晝夜相當於地球的50年,此天人壽命500歲,即人間的50X360X500=約900萬年! 三界最邊界處的非想非非想處天,其天人壽命相當於人間8000萬億年! 這個是事實, 科學證實,太陽係中各個星星的晝夜長短就相差極大,離太陽最近的水星,一年是 88地球天,但自傳一周即一晝夜卻是地球的59天! 海王星一年相當於165地球年,而晝夜是地球時間的16個小時左右。
    從空間上說,《阿彌陀經》指出,阿彌陀佛的世界距我們的世界有10萬億佛土遠,一佛土就算現在科學講的200億光年的現宇宙這麽大(實際上要大的多),就得有10萬億X200億=2000萬億億光年遠! 怎麽去那裏旅遊參觀學習移民?以科學角度看毫無可能,但是,西方極樂世界就在眾生的自性裏,就在一念間!   明萬曆內閣首輔大臣張居正臨終時,對兒子和女婿說,誰說西方極樂世界那麽遠?這不就在眼前嗎?
    請注意:西方極樂世界不是隻有死後才能見到,佛經裏有《觀經》就是告訴你運用什麽方法,就可以隨時觀看這個世界的華麗莊嚴,不用假設,不用神通變化,就用你的肉眼觀察,就像看立體電影,隻不過這個屏幕是你眼前廣袤的自然天幕。所以,在佛教觀念裏時空是奇妙無礙的,但感和受的有是相涉有阻的,這中間相差一個修行過程,就是按照佛教給的方法去實踐並證明的過程。
    那麽《華嚴經》裏到底給我們描述了怎樣的宇宙空間物質世界(佛教稱之為"色"或"色界"注7)呢?
   在《華嚴經》裏,佛陀從不認為地球太陽是宇宙的中心,而是指出宇宙本無中心,本無邊際 。這被當代科學所證實。
   在“華嚴經”第一卷之前,先講了法界安立圖,這裏先講了小世界的結構。也就是我們的地球,月亮,太陽,都圍繞須彌山轉,剛不久美國天文科學家公布的研究成果,證實銀河係的中心有一個垂直於銀河星係平麵的超大空間星係結構,其形象狀如佛經裏描述的須彌山,就是說銀河係是立體的,過去所認識的是一個厚度巨大的碟狀星團,現在證實,這個碟狀星團,是圍繞著中心的巨大垂直宇宙體旋轉的。因此,小世界可以看作是銀河係,進而中千世界乃至大千世界的概念。也就是說三千個銀河係,算是一個小千世界。三千個小千世界謂之一個中千世界,三千個中千世界謂之一個大千世界,並且畫出了圖形,還特別說明了圖形是平麵的,實際上是立體的。 一佛世界是三千個大千世界。
     接下去講無量數的三千大千世界構成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世界種;無量數的世界種構成華藏莊嚴世界海。
......
(本篇文字近7000內容過長,故分為上下兩部,請關注下部)
    特注: 華嚴經》,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梵文?????????????????????????? mahā-vaipulya-buddhâvata?saka-sūtra),是大乘佛教修學最重要的經典之一,被大乘諸宗奉為宣講圓滿頓教的“經中之王”。是釋迦牟尼佛成道後,在禪定中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上乘菩薩解釋無盡法界時所宣講,被認為是佛教最完整闡述時空觀的經典。此經以因果緣起理實法界為宗,說菩薩以菩提心為因而修諸行,頓入佛地的因果,顯示心性含攝無量、緣起無盡、時空行願等相涉相入、無礙無盡的理境,及佛果地寥廓無礙、莊嚴無比的勝境。其中以詳解廣大無比,莊嚴殊勝的時空實相,普賢菩薩與眾菩薩的問答,以及善財童子廣遊參訪53位善知識,修習正法成就正果等引人入勝。經典結構雄偉,含攝萬象,莊嚴無比,文字華美,闡理深透,是了解佛教時空觀的重要經典。特別是經中對客觀物質世界的詳細描述,被當代科學研究證明,實令人驚歎。一切實事求是的人們,都能從中得到科學的理性的人生觀和宇宙觀的啟迪。
 注: 1 無常:
   梵語Anitya的意譯,謂世間的一切事物忽生忽滅,遷流不住。從運動變化的角度來看,稱為“刹那,從相對持續的角度來看,稱為“相續《無常經》謂:“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涅盤經》卷十四中有一首著名的偈語“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佛家認為世間事物都是“變易法”,有生必有死,有成必有毀,有合必有離……不存在永恒不變的東西。無常毀滅一切,稱為無常火;無常吞噬一切,稱為無常狼。人身易老易死,亦不免無常。涅盤經壽命品》說:“是身無常、念念不住,猶如電光、暴瀑水、幻炎。”後亦以無常特指死亡。如《性命圭旨》亨集:“忽一日無常到來,則懵懵然而去矣!”又據《四分律行事鈔》卷下記載,僧製,寺院西北角日落處可設“無常院”,安置臨終的病僧。
  胡子加注: 民間傳說人臨死,有黑白無常拘至陰間,把無常的實義,世俗成為人格化的陰間差役,以致很多人誤解無常的真義,實際上我們的身內身外一切,無不時時刻刻處於無常之狀態,無常正是我們生活常態,一定意義上講,也正是無常變化才讓人升起走向解脫之心。誤解無常之義,為佛教引來許多不必要的誤會,甚至被不究真相的所謂知識能人斥為迷信,這實在是不應該。有文化,願思考的人,慎之慎之!
  注2 八識:
   唯識宗所立五位百法中的第一位法。即八識心王,略稱八識,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八識。從研究此八識入手,可以明了"我"的由來,直至世界的來源。對後兩識的認識非常重要,簡單解釋沒法達其義,請查佛教大辭典。
  注3 邊見:
   五見之一,即偏於一邊的惡見。如執著於人死燈滅,一無所存,為斷滅見,如執著於人永遠為人,動物永遠是動物,則是常見,執斷執常的見解,都偏於一邊,不合中道,故名邊見。
  注4 邪見:
  五見之一,即對實相不正確的見解。詳細可分近百種邪見。邪見是障礙正道之首惡業,斷絕慧根智海的根本。與此相對的正見,則是開啟正道的第一重要條件。詳解請查閱佛教大詞典資料。
  注5 佛教三觀
  諸家說三觀,以天台之三觀為最普通:一、空觀,觀諸法(指一切現象和過程)之空。二、假觀,觀諸法之假諦。三、中觀,此有二。觀諸法亦非空,亦非假,即是中,謂為雙非之中觀,觀諸法亦空亦假,即是中,謂為雙照之觀。
  注6 念
  梵語smr!ti 或 smriti,巴利語sati。心所(心之作用)之名,即對所緣之事明白記憶而不令忘失之精神作用。又作憶。於俱舍宗,以之為十大地法之一,唯識宗列為五別境之一。以其具有殊勝力,而為五根、五力之一,稱為念根、念力。於所對之境記憶不忘也。唯識論三曰:‘雲何為念?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法界次第曰:‘念者,內心存意之異名也。’大乘義章十二曰:‘守境為念。’又深思其事也。法華經信解品曰:‘即作是念,我財物庫藏今有所付。’又心之發動,遷流於三世,謂之念。如前念,後念,念念等是也。
   胡子注曰: 此念相續不斷,能出一切無明煩惱,也可正念相續,開一切清靜法門。佛教特別強調護持正念,正心,正見,戒除無明煩惱,可出離煩惱火宅,三界解脫。
   注 7  色
   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間的物質。色可分為內色外色顯色表色形色五種。內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屬於內身,故名內色;外色是指色聲香味觸之五境,因屬於外境,故名外色;顯色是指我們常見的各種顏色,如青黃赤白等等;表色是指有情眾生色身的各種動作。 因此“色”是對物質存在的總稱,與“心”的相對詞。屬五陰之一。具有起變化而損壞(變壞)、占有一定空間而與它物不兼容(質礙)的性質者。<俱舍論>第一卷(大正第二十九卷第三頁)等。亦即相當於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聲、香、味、觸)及法境的一部分(無表色)。此稱十一色。於<阿毘曇心論>第一卷(同第二十八卷第八○九頁),是從可以看見(可見)或不可以看見(不可見)此等,以及互相形成障礙(有對)或不形成障礙(無對)的觀點,分類為三種(可見有對色不可見有對色不可見無對色)。此稱三種色。可見有對色是謂肉眼可以得見,且互為障礙者,相當於所謂狹義的色(色境)。不可見有對色是謂肉眼看不見,互為障礙者,四境(聲、香、味、觸)與五根即相當於此。不可見無對色(無表色)是謂肉眼看不見,且互相不形成障礙者,指意識對象的法境亦包含在內的色法。色界,指物質世界,也稱為器世界。
  胡子注:對色這個名相的正確認識,對理解佛教非常重要。佛教的色是指一切物質和存在,及其無常變化之義。與世俗文化中的詞義大相徑庭。由此字引起對佛教的有意無意的偏見邪見,大都在於見字取義,用課堂裏學來的定義,加上進入社會後的熏染,而以世俗之義歪解佛教。慎之慎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