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視師誌為

 
 

孔子一生以傳承傳統文化命脈為己任,周遊列國弘道不辭艱辛。子夏勤 學好問,精通《詩》、《書》、《禮》、《易》、《春秋》等儒家經典,曾隨孔子周遊列國。孔子去世後,子夏又與同門子遊、仲弓等一起編定了《論語》的初稿 本,及時地為“述而不作”的恩師記錄下了其言論、學說、思想、事跡。子夏繼承孔子的教育思想,繼孔子之後進一步研究整理古代文獻,到各地講學傳播道德理 念,宣傳孔子倡導的禮樂之儀,對當地文化的繁榮、民風的教化做出了貢獻。

子夏從孔子學習時,經常與孔子問答,孔子稱他正直坦率,胸中沒有雜念,他因常有獨到見解而得到孔子的稱讚,如他所說:“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是博學廣聞又堅持自己的誌向,深切了解未悟之事並隨時思考自己能及之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一 次,孔子的弟子司馬牛憂愁地說:“人家都有兄弟,唯獨我沒有。”孔子啟發他說:“君子不憂不懼。”司馬牛說:“不憂不懼就是君子了嗎?”孔子說:“內省不 疚,夫何憂何懼?”意思是君子能經常反省自己並做到問心無愧,又有什麽憂懼的呢。子夏也勸慰司馬牛說:“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 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意思是君子以超脫的態度對待人生。胸襟開闊,做事謹慎認真,對人恭敬而有禮貌,普天之下到處是兄 弟,君子何必擔憂沒有兄弟呢?

子夏曾向孔子問夏禹、商湯、文王的德行,說:“三王之德,參於天地,敢問:是怎樣與天地相參呢?”孔子說:“奉三無私以勞天 下。”子夏說:“敢問何謂三無私?”孔子說:“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奉斯三者以勞天下,此之謂三無私。”孔子所說的“三無私”精神是:像上天 那樣無私地覆蓋萬物,像大地那樣無私地承載萬物,像日月那樣無私地普照萬物;先古聖王與天地同心,有“天”、“地”、“日月”對世間萬物的“無私”氣度和 胸懷,並以無私之心關愛天下眾民。孔子還講到三代聖王的德行在《詩經》裏多有記述:“聖人自身的德行極其清明,氣誌微妙如神,敬事上天,教化萬民。”子夏 聽到這裏,蹶然而起,倚牆而立,恭敬說道:“弟子不敢不接受老師的這番教誨!”

子夏曾任莒父縣的縣令,向孔子請教為政之道,孔子告訴他:“不要急於求成,不要著眼於小利益。急於求成,反而不能達到目的;著眼 於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孔子還講到作為地方長官,不但負有管理政務的責任,同時還肩負教化百姓的重任,教育弟子時刻以天下為己任,追求仁義大道。子夏 在當地招賢任能,恭敬地向賢士們請教治理方法,莒父縣得到大治。孔子對眾弟子說:“子夏喜歡同比自己賢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養必會不斷進步。”

孔子重視禮樂教化,強調音樂從道德上感化人心,使人樂順天道,成就以“誠”為本、“溫柔敦厚”的君子人格。在當時禮崩樂壞之世, 鄭衛之音很流行,表現出追求種種物欲的狂熱,孔子反對鄭衛之音,稱之為溺音,認為隻有合於道的音,才能稱為樂,他複興禮樂,弘道濟世。子夏善於樂,孔子去 世後,他秉承孔子的教誨,到處傳播、普及禮樂,使很多人能歌唱古琴伴奏的“弦歌”。

一次,子夏見魏文侯,魏文侯說:“我衣冠端正的去聽古樂,總是擔心會睡著;而聽當今鄭、衛等流行音樂時,卻不知疲倦。古樂與今樂 有什麽不同?”子夏義正詞嚴地講道:“古樂是黃帝、堯舜以來,聖賢相傳的雅樂。節奏平和而莊重,富有寓意。樂聲諧和,氣勢寬廣,弦匏笙簧一應管弦樂器都聽 拊鼓節製,以擂鼓開始,以鳴金鐃結束,舞姿迅捷且又雅而不俗。《詩經》中說:‘肅靜寧定的德音啊,其德行能光照四方,能慈和服眾能擇善而從。’所謂的今 樂,有些隻能稱之為溺音。表演時行伍雜亂,低俗淺薄,恣意放蕩,毫無思想內涵可言,使人聽後追求奢侈享樂,意誌頹廢或驕橫,完全悖逆於德,不能稱為樂。”

子夏堅守節操,別人勸他出仕以改變處境,他表示不願去爭蠅頭小利,憑著“君子漸於饑寒,而誌不僻”的頑強意誌,到各地傳講《春 秋》等儒家經典。孔子作《春秋》的目的,時值社會劇變、禮崩樂壞,孔子認為上天會根據人的行為善惡邪正下應於人,即以災異來譴告人,使人反省改過,因此著 《春秋》言災異述天道。子夏向世人講述《春秋》中所記載的多國史實大事,希望人們汲取曆史教訓,化導世人接近聖賢之人、歸於正道。

子夏在魏國的西河地區設館教學,注重對學生德操的引導。他還向學生和百姓們傳衍禮儀,啟迪文明,通過禮樂達到仁道。史載子夏“西 河設教,從學者三百多人,其中人才輩出。如田子方、段幹木、禽滑釐之屬,皆受業於子夏之倫”,“魏文侯以卜子夏為師,四方賢士多歸之”,對當地的曆史文化 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古人尊道,尊有道之師,維護師道尊嚴,令後人學習和敬仰,使人追求高尚的道德和樹立崇高的信仰,學師德、感師恩,力行真理、道義。(據《禮記》)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