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死亡之約

來源: yanlan 2016-10-08 02:05:0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456 bytes)
唐太宗的死亡之約
 
       貞觀八年(公元634年)九月初四這一天,長安城寬達150米的朱雀大街,老早就被四麵八方趕來的民眾擁堵得水泄不通。大家的目光不約而同的都集中到了大理寺司衙大門前,因為今天是一個謎底將要被揭開的日子。
 
  事情源起於9個月前唐太宗李世民同390名死刑犯定立的死亡之約。人們想知道,那些逃脫了牢籠的死囚們是否真的能夠履行最初的約定,自投羅網,主動送死。
 
  原來,貞觀七年臘月,太宗視察朝廷大獄,那裏有390名被判處死刑的囚犯等待批準,執行死刑。太宗曆來不主張嚴刑酷法,而是務求寬簡。
 
  他對死刑的審核極為慎重,因為死刑至重,事關人命。在死刑審核的程序上,規定要實行三複奏,向皇帝報告三次,反複核實,務求不冤殺一個好人。後來,他覺得三複奏還不夠,特別是在錯殺張蘊古之後,規定了五複奏並且前三次和後兩次複奏之間必須有時間間隔,不能在須臾之間完成。
 
  這些關在監獄裏的死囚,都是經過了三複奏和五複奏程序,實際上都是情無可原、罪無可恕、死無可冤的人。即便如此,太宗還是本著人文主義精神,對這些人進行終極撫慰。因為他覺得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死,其鳴也悲,即使是應死之人,其悲苦狀也是令人同情的。
 
  通過親自問話,死刑犯們對自己的罪責沒有異議,但卻表達出了對再回家看望一次父母妻子的強烈渴望。
 
  太宗陷入了沉思之中,因為這事有些冒險,不過他很快就抬起頭,宣布了一個令所有人大吃一驚的決定:你們可以不受任何約束地回家與親人團聚,在親情和關愛中度過人生中的最後一段時光,但必須遵守一個約定:來年九月初四準時自行返獄伏法!
 
  死囚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掐了掐自己的臉才知道這不是夢,情不自禁地大聲歡呼起來。
 
  戶部尚書兼大理寺卿戴胄忍不住上前提醒道:“皇上,這些人都是殺人越貨、罪大惡極之人,沒有信用可言。到時不回,您可怎麽交待呀!要三思而後行啊!”
 
  太宗露出一貫的堅定神情,回答說“用誠心才能換忠心,我相信他們不會辜負這份信任。”
 
  話雖這麽說,可是所有人都將信將疑。毫無疑問,這是一場豪賭。這可是死亡之約啊,回來就意味著死,反正左右是個死,逃得一時是一時,誰不想活著呢?
 
  可讓大家想不到的是,這一天死囚們真的一個一個地回來了。一個,兩個,三個……約定的時辰到了,數一下人數,389名,就差了一個。獄吏們急忙找來花名冊查看,隻有家住京畿扶風的死囚徐福林遲遲未到!
 
  這下不僅官員們不滿意了,連死囚們都憤怒起來,“徐福林的良心被狗吃了!若俺還有機會出去,非宰了這個狗*****!”“對!殺了這個不講信用的小人!扒了他的皮!”
 
  這些麵目猙獰的死囚們仿佛受了奇恥大辱,他們憂心如焚,不是因為擔心即將到來的處決,而是為一個同伴的爽約而痛心疾首。
 
  目光又都轉向了太宗,這位年僅35歲的大帝鎮定自若,他揮一下手,下令說“再等等!”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人們臉上的表情越來越凝重,這個人可能不會來赴約了,年輕的皇帝注定要為他的輕信付出代價。
 
  這時,遠遠地傳來了車輪轉動的吱嘎聲,一輛牛車漸漸走進人們的視野。近了,更近了,從牛車的車蓬裏探出一個人的頭,清瘦,蠟黃,一臉病態,正是那個叫徐福林的死囚。
 
  原來,他在返回京城的路上病倒了,隻好雇了一輛牛車趕路,結果比約定的時間晚了一個時辰趕到。
 
  太宗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死囚們為他們的信用得到了最高的獎賞——全被赦免!
 
  沒有人對此提出異議,因為懲罰從來不是目的。
 
  這也許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奇跡,390名死囚信守承諾,從容赴死!而讓這一奇跡發生的,隻是因為信任。
 

所有跟帖: 

德治的社會無法實現現代化。現代化還是需要法治的 -lisi- 給 lisi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8/2016 postreply 09:12:49

法治為先 德治為輔。 缺一不可 -你哥哥- 給 你哥哥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10/2016 postreply 10:15:3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