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雙有:魏巍名作《誰是最可愛的人》撤出中學課文之謎
著名作家魏巍的代表作《誰是最可愛的人》,以詩一樣的語言,火一樣的激情,熱烈歌頌了朝鮮戰場上誌願軍戰士出生入死、奮勇殺敵、以苦為樂、無私奉獻的革命英雄主義、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深刻揭示了抗美援朝的偉大意義。
這篇文章是作者深入朝鮮戰場,在硝煙彌漫中采訪到的真實事跡,是在感情潮流的激烈撞擊下產生的耀眼的文學浪花。文章在1951年1月11日《人 民日報》頭版頭條重磅推出後,即刻產生了轟動效應。毛澤東閱後批示:“印發全軍。”朱德讀後連聲稱讚:“寫得好,很好!”周恩來在會議上大聲表揚魏巍: “你這篇文章感動了千百萬讀者,鼓舞了前方將士!”後來這篇文章被選入中學語文教材,教師要重點講評,學生要重點閱讀,有的精彩段落要求背誦。可以說,這 篇文章整整影響了幾代國人!
然而,就是這樣一篇聲情並茂、文采洋溢、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影響深遠的名作,竟然在2007年從中學語文教材中下架了!
人們不禁要問:這樣宣傳英雄主義、愛國主義、國際主義的好教材,為何會從中學課本中下架呢?
有關專家沒有做出具體的解釋。教育界人士眾說紛紜,不少論者也發出不同的聲音。歸納起來,有如下幾種解釋:
一是“陳舊過時說”。一位作者撰文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愛恨觀和幸福觀,在融入世界、和諧為本、和平發展和科學發展觀為主旋律的時代,還能繼續向青少年灌輸陳舊過時的“革命英雄主義”嗎?這顯然和與時俱進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有抵觸,對青少年的心智發育有負麵影響。
二是“渲染血腥說”。有人說,這是一篇煽情、濫情之作。它對戰爭血腥恐怖的渲染,人類殘酷地相互殺戮如同人與魔鬼的爭鬥,刺激著青少年幼稚的心靈,不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
三是“討好美國說”。美國是世界頭號強國,渲染這種和美國士兵激烈拚殺、打敗美軍的戰爭場麵,會刺激美國的神經,不利於搞好和美國的關係。等等。
這幾種解釋,表麵看有一定道理,但仔細分析,發現這幾種解釋似是而非,不得要領。50年代抗美援朝的革命英雄主義“陳舊過時”,那40年代解放 戰爭的英雄主義、30年代抗日戰爭的英雄主義不是更加“陳舊過時”了嗎?可我們的各類教材和影視作品卻依然在大張旗鼓地宣傳那些時代的英雄主義。幾百年、 上千年前的英雄主義都可以宣傳,50年代抗美援朝的英雄主義怎麽就過時了呢?
還有戰爭場麵“血腥恐怖”。隻要寫戰爭,就免不了屍橫遍野、血肉橫飛的場景。“台兒莊戰役”“南京大屠殺”的血腥場麵,一點兒不亞於朝鮮戰場鬆骨峰戰鬥場麵。我們能因為其場麵血腥而將其從媒體上撤銷,不讓青少年觀看嗎?
還有“討好美國說”更是有些好笑。我們為了“討好”日本,與日本搞好關係,是否抗日戰爭題材的文學作品都要撤銷?為了和台灣國民黨搞好關係,是 否三大戰役的電影也不敢演了?其實,作為自由寬容的國家,美國人更是不那麽敏感,不講究這些。中國的鋼琴家可以在紐約音樂大廳演奏抗美援朝的樂曲,中國的 大媽可以在聯合國總部高唱“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好,帝國主義夾著尾巴逃跑了!”美國人對此付之一笑。一篇中學課文再貶低美國人,會影響兩國關係嗎?
那麽,魏巍名作《誰是最可愛的人》從中學語文中撤出,究竟是何原因呢?筆者通過研究發現,主要有兩大原因——
第一,“時代背景”的失實,導致主題思想模糊,人物形象褪色。中學語文教師都知道,在講每一篇課文時,都要先講一番“時代背景”,從而為閱讀和 解析全篇課文奠定基礎。在講解《誰是最可愛的人》時,開篇都要講述這樣的“時代背景”:1950年10月,美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了侵略朝鮮的戰爭,把戰火燒 到了鴨綠江邊,並企圖以朝鮮為跳板,侵犯中國。於是黨中央毛主席一聲令下,中國人民誌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為了保家衛國,誌願軍戰士以大無畏 的英雄氣概,同武裝到牙齒的美帝國主義進行了頑強拚殺,終於打敗了美帝,保衛了祖國的安全……
正是有了這樣的“背景”,誌願軍戰士在朝鮮戰場上拚死衝殺、流血犧牲、無私奉獻、艱苦卓絕的精神才有了依據、有了根源,才順理成章,令人敬仰。
但是,隨著檔案的解密,真相的公開,竟然發現,那些宣揚了幾十年的“背景”都是我們精心設計的,並非曆史真相。當時聯合國為朝鮮戰爭作了三個決 議,沒有一條是進犯中國的;美國總統杜魯門,根本沒有侵犯中國的命令,而是多次告誡美軍統帥,不要惹中國,發現中國軍隊一定要脫離開!聯合國和美國出兵的 目的,就是要挽救韓國,懲罰朝鮮。真正挑起侵略戰爭的罪魁,不是美國,而是朝鮮。美國救韓驅朝的戰爭肯定隻能局限於朝鮮半島,肯定打不到中國。當美軍統帥 麥克阿瑟對中國出兵十分惱火,叫囂要把戰爭擴大到中國時,居然被生氣的杜魯門總統撤銷了職務!
美國沒有侵略中國的計劃,就使誌願軍戰士舍生忘死、保家衛國的意義打了折扣。《誰》文中誌願軍戰士說:“我們在這裏吃雪,正是為了祖國人民不吃 雪。他們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裏,泡上一壺茶,守住個小火爐子,想吃點什麽,就做點什麽。”“我在這裏蹲防空洞,祖國和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呀!他們就可 以在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呀!他們想騎車子也行,想走路也行,邊溜達便說話也行。那是多麽幸福的呢!”“親愛的朋友們,當你坐上第一列電車走向工廠的時候, 當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時候,當你喝完一杯豆漿,提著書包走向學校的時候,當你安安靜靜坐到辦公桌前開始一天工作的時候,當你和愛人悠閑散步的時候,你是 否意識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這些大段的優美生動、富於生活氣息的抒情和議論,旨在說明,是誌願軍戰士流血犧牲才換來了祖國人民的幸福。如果沒有誌願軍戰士在朝鮮的浴血抗 敵,祖國就會陷入腥風血雨之中,人民就會過上苦難重重的生活。然而這一切都是我們的假想。後來解密的真相早已把這些政治家們設計的假想打得粉碎!
曆史清晰地告訴我們,當年我們“雄赳赳,氣昂昂”地殺到朝鮮,就是為了挽救瀕臨滅亡的朝鮮,進而幫助金日成完成統一大業。毛澤東在出兵時就說: 眼看著兄弟國家有難,我們不能不管。魏巍在這篇文章中也借戰士之口說道:“如果回去,祖國的老百姓問:我們托付給你們的任務完成得怎麽樣啦?我怎麽回答 呢?我說,朝鮮半邊紅,半邊黑,這算什麽話呢?”
一語泄露了天機!誌願軍戰士舍命拚殺、流血犧牲,根本不是為了保衛祖國,而是為了朝鮮統一,為了“解放”韓國人民,不能光讓朝鮮人民過上社會主 義幸福生活(半邊紅),要掃除韓國的“半邊黑”,讓韓國人民也過上社會主義的幸福生活,我們打仗的目的就是要讓朝鮮半島“一片紅”!
這種動機在1990年代還可以說說。而到了21世紀,這種動機便愈來愈顯得荒唐可笑,隻能招人唾罵!朝鮮人民在封建世襲專製獨裁的統治下,過著 朝不保夕、暗無天日的生活。朝鮮的先軍政治、發展核武政策,把國家搞成了經濟衰退、民不聊生、血腥恐怖的地獄,聯合國多次予以譴責,常年予以製裁,成了世 界上為數不多的“無賴國家”,可謂“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然而我們一想到,這就是誌願軍當年用鮮血和生命保衛的“半邊紅”“成果”,怎能不感到內疚?怎能 不感到懊悔?
當年我們用生命和熱血急於消滅的“半邊黑”韓國,被美國冒死救了回來,現在竟成了民主自由富裕的強國,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經濟體之一,是早已騰 飛的“亞洲四小龍”之一。韓國人民過著自由幸福、具有尊嚴、生機勃勃的生活。當年誌願軍舍生忘死要消滅人家,可是人家在美國的幫助下過上了天堂般的生活。 想到此,我們怎能不感到難堪?怎能不感到羞愧?
現在的中學語文教師信息靈通,視野開闊,知識淵博。他們備課講課,根本不會局限於陳舊的教學參考資料。一旦他們掌握了曆史真相,他們在課堂上講 解魏巍這篇文章時,必然心虛氣短,疑慮重重,怎麽會慷慨激昂地宣揚誌願軍戰士犧牲精神的偉大意義呢?說真話,就會和課文的主旨發生衝突;說假話,良心上又 過不去。這課還怎麽上呢?
第二,“作者其人”,讓教育界又陷入巨大的困惑之中,課文幾乎講不下去。
中學語文教師在講課文時,一般都要講“作者其人”“作者簡介”等,通過“知人論世”“文如其人”更加透徹地理解課文。作者魏巍之前的曆史當然沒 有問題:部隊文藝戰士,河南籍著名作家,著有大量詩歌、小說、散文、報告文學等,一篇《誰是最可愛的人》紅遍全國,堪稱“無產階級革命作家”。但是,誰能 想到,改革開放以後,這位才華橫溢、大受歡迎的著名作家,竟然深陷“極左”泥潭而不能自拔,變成了與黨和政府勢不兩立的死對頭!
1980年以來,鄧小平根據當時貧窮落後的狀況,推行了一係列改革開放政策,很快就使中國的麵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農村實行包產到戶政 策,一下子解決了過去30多年解決不了的溫飽問題,並由此推動整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但是,魏巍對此卻極力反對。他到處寫文章、發言論,認為現在是“曆史 大倒退”,是“資本主義卷土重來,重新將工人階級和一切勞動者抓在它的血手中,使人民再度回到黑暗!”
他對現在社會的發展變化竟然憂心忡忡:“近20年來的變化,可怕呀!幾乎回到我少年時代經曆的兩極分化、貧富對立的舊社會了。看看周圍,人民確 實是在吃二遍苦,受二茬罪。這在我的情感上引起的震動、痛苦和不安是難以想象的。”由此他認為,毛主席發動的文化大革命是完全正確和必要的。現在的中國, 除了保留一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怪名外,基本上被資本的黑手複辟了。要想改變這種狀況,隻有再來一次文化大革命,重新組織革命隊伍,進行艱巨鬥爭,繼 續走社會主義道路。
他不僅在輿論陣地上大造極左輿論,而且把矛頭對準黨中央。2001年,江澤民發表“七一講話”,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允許民營企業家入 黨。魏巍對此極為憤怒,聯絡16名離退休高幹致信黨中央,指斥“‘七一講話’是極其重大的政治錯誤!”“共產黨的總書記到底代表誰?”其後,他多次參加各 種集會,痛批改革開放政策,呼喚再來一次文革風暴。在一次極左聚會上,魏巍竟然高呼口號:“毛澤東思想萬歲!打倒腐敗墮落的政府!”在延安的一次聚會上, 他們竟然大罵鄧小平是徹頭徹尾的無產階級叛徒!甚至有人在會場外朝天鳴槍,表示要開展武裝鬥爭,推翻現代修正主義的統治!
魏巍的倒行逆施,不僅讓絕大多數老百姓感到驚異和不滿,更引起了中央高層的震怒和批判。魏巍主辦的極左雜誌《中流》被勒令停辦,魏巍的行動和言 論自由也受到了限製(可能是被軟禁)。他的名作《誰是最可愛的人》於2007年從中學課文撤銷,他便於2008年在病床上抑鬱而終。
今天我們該怎樣看待著名作家魏巍晚年的狂熱極左行為呢?
首先可以肯定地說,魏巍的一係列極左言行,是脫離實際,違背人心,逆曆史潮流而動的很危險的舉動。在他看來,農村不應該實行包產到戶,還應當搞 人民公社集體化;城鎮企業也不能承包,不能搞物質刺激,利潤掛帥,還應當吃大鍋飯,讓國家包起來;那些個體經營、自由競爭、市場經濟都應該統統取消,而應 當實行以前的計劃經濟,票證供應;國家還應當以階級鬥爭為綱,將四類分子、右派分子的帽子還戴上去,壓倒社會的最底層……按照他的治國理念,中國曆史必然 要倒退30年,勞動人民必然要退回到貧窮落後、封閉僵化、忍饑挨餓的時代。
魏巍口口聲聲說,“要為人民的徹底解放而鬥爭,要站在大多數勞動人民一邊”,但是他的極左言論為什麽和勞動人民願望和需要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 馳呢?根本原因,還是他的主觀偏見,脫離實際。他認為現在農村承包以後,農民是“陷入舊社會的苦難”,那他就應當到廣大農村走一走,看一看。不要單去南街 村看,而要到河南蘭考、安徽鳳陽、豫西澠池等地,深入村村寨寨,來到田間地頭,進入家家戶戶,和農民反複交談一下,調查研究幾個月,甚至幾年。看看農民究 竟是在人民公社時痛苦,還是現在痛苦?問問廣大農民願不願意再回到人民公社?
以歌頌合作化、集體化聞名全國的河南作家李準(其名聲一度超過魏巍)就是在農村承包後不服氣,不相信,連續調查研究幾個月,走遍了河南農村大地,才轉變了自己的既定看法,轉而大力歌頌包產到戶給農村帶來的新氣象。魏巍為什麽不能像李準一樣做艱苦的農村調查呢?
不管怎樣,魏巍直到去世,依然堅持自己的極左立場。彌留之際,竟然告誡淚流滿麵的小孫子:“繼續革命,永不投降!”意謂要堅持走文化大革命的道路,絕不向現在複辟資本主義的中央政府同流合汙!頑固不化、至死不渝的極左精神令人可歎可笑!
當然,現在有人歌頌魏巍這種極左精神。在追悼會上有人打出橫幅:“最可愛的人,永垂不朽;最可恥的人,雖生猶死!”但是,有不少人稱之為“最可哀的人”“最可恨的人”。而把堅持改革開放的人斥為“最可恥的人”,尤令人不齒!
在這種情況下,讓語文教師講解《誰是最可愛的人》,“作者其人”該怎麽講?這個不顧一切,非要拉曆史倒退的人,這個非要讓我們走回頭路的人,這個非要讓我們“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的人,他的作品即使是一朵蓮花,學他做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