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人問:魔王波旬說在末法時破壞佛法,釋迦摩尼聽了傷心流淚,為什麽不當時就消滅了魔王,留到後世禍害社會呢?
就此話頭,聊聊佛教諸天。
要滅波旬,得先知道波旬是誰。
魔王波旬和天魔是兩碼事。
波旬,是欲界第六天的天主。而天魔叫波卑夜、波旬逾,有典籍誤把天魔譯成波旬,那是搞錯了。窺基法師早說過。
佛為什麽不能滅波旬,可約兩方麵來說。
第一,從三藏典籍的字麵意思來說。
波旬在他化自在天,即欲界諸天的第六天。在這個天層,根本沒有佛出世。
《增一阿含經》卷二六: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
很簡單,你是東北的老大,波旬在美國砍了你的兄弟,你也管不著。
第二,從佛法背後的深意來講。
佛為什麽隻能出世在人間?《起世經》上說,人間的勇猛、憶念、梵行,三事勝於天上。
要搞清楚人間、天上的關係,得先講講六道輪回。
我們常說的六道輪回,指的是天、阿修羅、人、地獄、餓鬼、畜生。
但據小乘的說法,不是六道,是五道,經上叫五趣。趣和道一個意思。因為阿修羅並不集中在一趣裏,而是分散在其他五趣之中。大乘另立了阿修羅趣。阿修羅的意思就是“非天”,但是他可以享受天人之福。
人趣,包括四大部洲,不展開說。
人趣上邊,就是天。趣,是前往的意思。隨著善行、惡行,到該到的地方。
有了惡行,墮三惡道。有了善行,到哪呢?到天上了。
天有三界之分,從下往上依次是:欲界、色界、無色界。
再大的善行,也到欲界為止了。進不去色界的大門的。這也是為什麽波旬隻能是欲界的老大,再也沒法往上升。因為再往上,是沒有善惡之分的。你既然是壞人,是魔王,那就有善惡之分,壞到頭,也隻能到欲界之頂——他化自在天。
他化自在天,什麽意思呢?顧名思義,化他人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享受之,叫他化自在。這有兩重隱喻。
一是,這個天裏的眾生(補特伽羅),算是人民公仆吧,——他不能自己創造快樂,但總是能享受別人的快樂。所以,大壞蛋波旬就住在這個天。
二是,這個天裏的眾生,之所以能以別人的快樂為快樂,不是在此天的結果,而是在此天的原因。——一個樂於助人的人,看到別人開心,自己就開心,他顯然會來到此趣。所以,六道輪回的原理說簡單也簡單,如果你看到別人快樂就快樂,你就立馬到了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是一種象征,隱喻。
這個天,下距大海一百二十八萬由旬。此天的眾生,怎麽享受別人的快樂呢?舉個例子,如果他要行男女之事,隻需對視,就可以享受到性交的快樂。就這麽簡單。
他化自在天下一層,是化樂天,此天如果要得到男女之快樂,隻對視是不夠的,需要笑一笑。再往下,兜率天,需要執手;夜摩天,需要擁抱;而忉利天、四天王天,就幾乎和人間一樣了。
以上,是欲界六天。
為什麽會有這種分別?為什麽這個數是六?答案很簡單:眼耳鼻舌身意。即六根。
到了第六天,隻用意根,就能生出想要的前五根相應的識。注意,重點在“想要的”,意根能生出前五識,每個凡夫都具備。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就是意根生出耳識。但是,生出“想要的”識,就沒那麽容易了。
所以,到了他化自在天,隻要想一想,就能完成男女之事了。經上說對視,意思一樣。
波旬,就是隻用意根的大魔王。釋尊成佛之前的最後一關,來搗亂的就是波旬,就是這個意根。眼耳鼻舌身,都已經無能為力了,意根還能作祟。
但釋尊一旦證悟成佛,意根就不能束縛他了。因為他的色受想行識,五蘊已滅,《雜阿含經》說,“如截多羅樹頭,無複生分,於未來世永不複起”。所以,在魔王波旬的他化自在天地盤上,是沒有佛出世的。
釋迦牟尼佛出世的地方,叫娑婆世界。藥師佛在淨琉璃世界出世,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出世,燃燈佛在過去世界出世,彌勒佛在未來世界出世。但,除了釋迦牟尼佛之外,所有的佛出世的世界,都在六道輪回之外。六道輪回之內的世界,佛隻在人趣出世。
這個問題,到現在已經回答完了。但其實,還可以再聊聊。不過,上麵很簡單,下麵就轉入晦澀了。
剛才說過,波旬最多隻能到欲界天的盡頭,卻不能進入色界天的大門,為什麽?誰,可以進色界天?佛、菩薩、阿羅漢?
都不是。佛不在此,剛才說過了。菩薩、阿羅漢,都是能跳出六道輪回的。色界、無色界天,他們都不稀罕待。但阿羅漢的不稀罕待,和菩薩的不稀罕待又不一樣。阿羅漢是真的不稀罕,整個六道阿羅漢都不稀罕。而菩薩是沒有必要待在天道。菩薩常駐六道輪回,是為了度化眾生,所以,菩薩會下地獄、餓鬼、畜生道,也會待在人道,就是不會常待在天道。天道是享樂的,而且是暫時之樂,菩薩駐世不圖享樂。
色界天、無色界天,住的隻有一種人——禪定的人。
在色界天的最底層,是初禪天。也就是說,一個人隻要證到初禪,魔王波旬,已經奈何不了你了。
問題是,為什麽天道之中,有欲界和色界之分?為什麽魔王波旬,隻能到欲界為止?
一點點說。色,是物質。欲,是欲望。——看起來好像是廢話。
廢話不廢。
人為什麽會在六道輪回裏邊?因為作業。不是寫作業的作,是不作就不會死的作。不作就不會死,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不作業嘛,就出離六道輪回了,就跳出生死流轉了。
那麽,就要研究一下作業的機製。
作任何業,都是需要“心”來完成的。石頭砸死人,石頭不作業,因為石頭沒有心。有情眾生才有心。
心是一,可以析而為三,可以析而為八。析而為三,是:心、意、識。析而為八,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
以上八種,叫做八心王。八心王,可以析而為五十一心所。
不析了,再析析不完了。也不用析了,因為,要點就在這五十一心所裏邊。
五十一心所中,最重要的五個,叫做五遍行:作意、觸、受、想、思。
但凡任何行為,都有這五個家夥參與。其中的“思”,就是造作。但是,這個造作不一定是作業。——不然的話,禪定的人就無法進入色界、無色界天了。
51-5=46。除了五遍行,還有46個心所,包括別境、善、不善三大類,每一類有一大堆。我們不用細說,隻說剩下46個中,排在第一個的,就是:欲。
這個欲,就是欲界諸天的欲。
如果你的任何行為的發動,都隻限於五遍行心所,沒有其他46個心所的參與,那你就是個有禪定境界的人,那你就跳脫了欲界諸天。
除了8心法、51心所法之外,還有11色法。
色法,對應的就是色界諸天。剛才說過,色就是物質。色界諸天,也可以說就是唯物的境界。但不是唯物主義的境界,唯物主義者也進不來,因為一有主義,就不是唯物了。文大命期間有一句話:真正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捫心問一下,他們不畏懼嗎?其實他們是很畏懼的。
閑話少扯。話說有情眾生,都不能脫離心王心所法,不過也不要緊,他們隻需把使用到的心所法限定在五遍行,即,把所有善、不善,都排除在外,就具備了不在欲界諸天打轉的前提。對,隻是前提。要進入色界、無色界諸天,還需要修點別的法。
除了心法、心所法、色法,還有24不相應法。不過,不是修不相應法,不相應法,顧名思義,不相應,就是和心沒有關係。和心沒有關係,就和作業沒有關係。但不代表不作業。
以上,8+51+11+24=94。這94種法,都叫有為法。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說的就是這94種法。
剩下的,是無為法:一虛空無為。二擇滅無為。三非擇滅無為。四不動滅無為。五想受滅無為。六真如無為。
去色界、無色界諸天,乃至跳出六道輪回,要修的法就在這裏邊。
虛空無為。廣大無邊無垠的虛空,不為任何人,任何事,任何變化,而存在,而消滅。
擇滅無為,更有意思。禪宗祖師們愛說一句話:至道無難,惟嫌揀擇。不揀擇,不分別,就是擇滅無為。這是權教菩薩的境界。
非擇滅無為。也叫有為緣缺。是實教菩薩所證的境界。實教菩薩是修“理度”的,權教菩薩是修“事度”的。理事不二。有時候,凡夫和二乘人也有這種境界。
不動滅無為。這是修不動定的禪修者,修這個無為,就可以到色界天裏了。
想受滅無為。這是修想受滅的禪修者,修這個,可以到無色界天裏。
真如無為。這個,佛的境界。
聊完了。
http://groups.wenxuecity.com/groups/bbs.php?act=bbsview&gid=1340&basecode=358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