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港的放生──尊重生命,普遍饒益眾生
文 / 金佛聖寺提供
憨山大師放生功德偈:
人既愛其壽,生物愛其命;放生合天心,放生順佛命。
放生免三災,放生離九橫,放生壽命長,放生官祿盛,
放生子孫昌,放生家門慶,放生無憂惱,放生少疾病,
放生解冤結,放生罪垢淨;放生觀音慈,放生普賢行。
放生與殺生,果報明如鏡。
三災,就是刀兵災、疾疫災、饑饉災。九橫,就是得病無醫、王法誅戮、非人奪精氣、為火所焚、水中沉溺、為惡獸所啖、橫墮山崖、毒藥咒詛、饑渴所困。因為久修放生這種善業所得來的,所以才能壽命長;如果想壽命長,就要放生。
身為大乘的佛教徒,大乘菩薩都是行持菩薩道,修六度萬行。在六度萬行之中,以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為主;六度又以布施為第一。布施有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
“放生"是需要有一些條件,首先要知道所放的生靈是什麽?是飛禽?是走獸?是海族?還是昆蟲?適合在什麽地方放生?觀察生態環境是非常重要,這就是一種無畏施,使這些生靈遠離死亡的怖畏。破壞生態,無視於環保的重要,使生物互相克(殘殺),而造成大批死亡和傷殘,這也是傷害生命的表現,還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
金佛寺位於加拿大溫哥華市;溫哥華有太平洋門戶之稱,四麵環水,是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最大天然良港。早期的金佛寺是在唐人街,魚店就在隔壁,放生法會很自然就成為我們例行的活動;在2000年時,雖然從唐人街搬到現址,但將近三十年來,每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早上的放生法會依然不變,也是專門放生海族,以便趕得及把漁民剛捕撈的海洋生物立刻送歸大海。
放生也就是“放我",因為我和眾生是一體的,眾生也就是我,我也就是眾生。這就好像當人與人之間必須透過了解與寬恕,才能化幹戈為玉帛,否則會互相折磨。在中國農業社會時期,農夫收割稻穀時,會在角落留下一叢稻穀給小鳥食用,這就是慈悲心,就是尊重生命。看到蝸牛毫無目的在街上慢行,逐漸吐盡唾液,我把牠輕移到有草坪之處,這就是我跟這蝸牛之間的生命有了一種延續;一個小小的動作,能使蝸牛重獲生命的甘泉,也無形之中,使我免於渴死在生命的沙漠裏。
往往我們很有心來放生,但又因為對生命的認識不夠,不尊重生命和不愛護生命,所以也很會殺生,這樣就無法做到普遍饒益眾生。世間上最寶貴者莫如生命,任何生命都應該獲得尊重。為什麽要放生?《華嚴經》〈十地品〉雲:“於一切眾生有命之者,常生利益慈念之心。"這是可以增長我們的慈悲心,讓牠們得到自由。我們不殺生,這也是修慈悲心。
在《華嚴經》〈如來出現品〉雲:“諸佛世尊,大慈救護一切眾生,大悲度脫一切眾生,大慈大悲普遍饒益。"無有一微塵許非是菩薩舍身命處!諸佛世尊大慈救護、大悲度脫所有一切的眾生,大慈大悲普遍饒益所有的眾生。普遍饒益所有的眾生,這就是以慈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
我們在魚店,從準備上市將被宰殺的這些比目魚、鱈魚、石斑魚、螃蟹、蝦、蛤、牡蠣等等,挑選肥大的、有卵的,這麽一缸缸的把牠們買下來;出錢買這些待宰的海族就是財施。在《梵網經》上說:“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把將被烹煮宰的海生物給解救了下來,免其恐懼,讓牠們統統還歸於大海,這是很大的功德,這也才是真正的無畏施,也正是普遍饒益眾生。
金佛寺在這將近三十多年來一直遵守著溫哥華海洋漁業署條規。每個月放生海產的金額或數量,之前差不多可以放到1000至2000加幣的海產;2003年到2006年可以放到2000至3000加幣上下的海產;從2007年可以增加到700磅,700磅的海產大約要4000至5000加幣左右。在2007年底,溫哥華海洋漁業署辦事員幾次來金佛寺實地勘查之後,從2008年開始準許放到1400磅。所以,金佛寺也是溫哥華區唯一可以放生這麽多磅海洋生物的寺院。
溫哥華海洋漁業署表示可以放的海族種類有:大比目魚(halibut)、比目魚(flounder)、鱈魚(ling cod)、鯰魚(bullhead)、鰈魚(rock sole)、檬鰈魚(lemon sole)、石斑魚(rockfish)、老鼠斑魚(greenlings)、牛頭魚(cabezon)、海鯧(butter)、螃蟹(crab)、大蝦(prawn)、小蝦(shrimp)、蛤(clam)、小圓蛤(littleneck)、太平洋牡蠣(Pacific oysters)。
每個生命的個體,因緣雖然是無常,但生命體都是平等的!從佛法的基本精神,如何認識自己的心性,就得先從尊重生命開始,進而觀照生命、關懷生命;對於萬物有這樣的慈悲心,才能真正令一切眾生都離苦得樂。佛法不是口頭禪,更不是形而上的理論,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必須確確實實去行持,無論是一株草、一朵花、一棵樹,也不忍把它折斷;或者一個小瓢蟲、一隻螞蟻、一隻蚊蟲,甚至一條小魚苗、一粒魚卵,也不傷害牠、不惱害牠──這就是慈悲心,這就是普遍饒益眾生。
比起很多放生的生命體,一般海族是不適合放生,因為牠太脆弱了。從魚店挑選一缸缸的魚類海族,在每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早上九點三十分之前,一定要運載到金佛寺門口,我們不隻是要在很短時間準備幾個超大的塑料桶,裏麵還要趕緊安裝好空氣喞筒,盡量做到周全完備,否則會造成放生前有些海族生物的死亡。
金佛寺還在唐人街時,數十位男居士往往都得把這一桶一桶的海族生物等,直接抬入佛殿內;自從搬到現址,這一桶桶就抬到佛寺大門前,因為一進門左側就是佛殿。我們先起“楊枝淨水讚”,誦念三遍〈大悲咒〉,以甘露水為這些海洋生物來灑淨的同時,這些潑剌剌生猛的海魚不斷拍著桶子裏的水,螃蟹和蝦子也不斷的擺動,好像知道這一天是牠們重生之日。
灑淨結束,並且為牠們作放生儀式,誦念《心經》、〈往生咒〉,並啟請三寶,為這些生靈在三寶前發露懺悔,然後授與三皈依,令他們“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傍生”。法師更為這些生靈說“十二因緣法”,然後為牠們稱四弘誓願,與稱讚如來名號;法師也向這些海族生靈祝禱“既放之後,永不遭遇惡魔吞啖、網捕相加;獲盡天年,命終之後,承三寶力,隨緣往生;持戒修行,見佛聞法,授菩提記,轉化眾生。”
在經書裏都有清楚記載,讓這些被放生的生靈聽到佛名號和咒語,對牠們都有很大的利益。《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提到:“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一一佛處眾會中,我見恒演菩提行。”所以在作放生儀式時,我們要發起菩提心和慈悲喜舍四無量心,透過觀想,把每一聲的佛號和咒語融入自身中,向內觀照,再回旋融入每一個被放生的生靈體內,希望透過觀想而得到加持。
另外,也可以觀三輪體空,把放生的我和被放的生命,以及放生地點,觀想為空。《金剛經》雲:“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無相而布施的功德,才是無量的。三輪體空,就是不應該有所執著,做了就像沒做一樣,摧破執著之相。
放生時,為牠們念佛名號、誦念咒語、說法、授三皈依和發願回向,這就是法布施;法布施是特別重要,為什麽?可增長牠的善根,進而得到解脫。如果不為牠們念佛等等,這僅僅是放了一條生命而已,而不是真正去救牠的法身慧命,沒有得到真實的受用。
放生儀式完畢,繼續誦念阿彌陀佛聖號,然後趕緊用貨車把這一桶一桶的海洋生物運載到港口,眾多居士也隨後開車一起到溫哥華布拉德入海口。
在早期的放生,這個港口本來是私人物產,好在有一位溫哥華警察同情我們的需要,給了一把“皇家警察船舶啟碇專用坡道”大門的鑰匙。後來港口已經是皇家政府管轄的,在不同的港灣裏,還是有一個船舶啟碇專用坡道的鐵門,大門開口處是一條通往水邊的坡道,往往會有泊了些六呎長的小船,偶爾在遠處也停泊有載客的超級豪華郵輪。
每月最後一個星期日的放生法會,參加的居士把偌大的佛殿,擠得水泄不通;有來自不同地方、不同宗教,有西方人、東方人,有修漢傳佛法的、修藏傳佛法的、修小乘佛法的,甚至有人隻是歡喜這樣的放生活動。有人為了親人或自身宿疾而來參加放生以祈福,有人為了還願而來參加放生以了心願,有人更為尊重生命而來參加放生法事。無論為著什麽,每個人臉上都透露出祈望和法喜。
《華嚴經》〈如來出現品〉又雲:“所謂水族眾生,得水饒益;陸地眾生,得地饒益;宮殿眾生,得宮殿饒益;虛空眾生,得虛空饒益。”凡是在水裏生存的眾生,好像魚、虌、蝦、蟹等都叫水族的眾生,牠們都得到水的這種饒益;陸地的眾生,就是一切的動物、一切的畜生都包括在內了,牠們就得到地的饒益;宮殿眾生就是指人類,人類眾生則得屋宅饒益;虛空中的飛禽,還有一些個微生物,得虛空的饒益。
一抵達港口,向皇家警察打個招呼後,幾十位男眾居士合力搬拿裝有海生物的大桶子,兩個人一桶,很有秩序地這麽樣經過港口的坡道,一桶一桶抬進平台水邊放著。整個港口平台上,不消一會,都站滿了人。
在法師持引罄帶領下,我們所有的人就這麽一邊虔心齊誦南無阿彌陀佛聖號,一邊把桶子裏的海族魚類,若是魚兒、蝦類,一整桶倒入海裏;若是大魚,使勁地用手將魚撈出,順手滑往大海中;若是蛤蚌、牡蠣之類,用手捧著慢慢地投入海內;若是大螃蟹,把係綁的麻繩解開後,用手一隻隻親手放回海裏。
在念佛聲中,把這些海洋生物歸回海裏,往往看見有些魚兒漫遊了一小段之後又折回來,在海上揚波翻騰,甚至翻躍點頭稱謝。眼見所放生的海洋生物,統統還歸大海了,心中那份祥和歡悅,不是語言文字所能描述的。最後,在法師領唱回向偈聲中,大眾如法圓滿地參與這有意義的殊勝放生法事。
宣化上人提到:“放生在佛法裏頭,占很重要的地位;不過你自己沒有領悟到這種的道理,就認為它是很普通的。你想要得到你自己的放生,就得要先修這個放生;你不修這個放生,就得不到那個放生。這是生生不已,化化無窮的道理;你不要把這個放生看得小了。你這兒做了一點,那地方就增加了很多;修道,就是自己要去修行的。你不明白這個道理,切記不要批評這種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