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爛文《雨夜驚魂》刊出後,在國內的摩托網站上,有位網友對漢南回複:
"我上個月在開車去珠峰途中,由於趕時間,淩晨3點翻越5200米的嘉措拉山時,當時溫度隻有0度,大雪紛飛,實在太困,停車在路邊休息,片刻後分不清現實還是夢境,撲麵而來的雪花讓自己以為還在開車,當時隻覺得車子朝路邊黑暗中滑去,清醒後後怕不已。"
在澳洲有檔電視節目《 Air crash investigation 》,有案例是飛機栽進海裏去了,黑盒子打撈上來發覺失事飛機機電一切正常,卻人為地操控墜入大海,甚至連飛行員的對話都顯示他們正在爬升。。。大概飛行員在單調長途的海天一色中迷失,把海洋當天空,一頭栽海裏了。當他迷幻時,飛機上的所有儀表都指向一個方向,那就是他栽下去的方向。
老爹有位戰友在海軍,說有個技術頂尖的航海長,指揮參與行動的快艇支隊歸航,夜間長途航行途中為了避開漁民的捕魚船隊躲避不及而撞上了礁石,可是獲救之後調查證實那個海域當時根本就沒有任何漁船,更別說什麽船隊,問題是連同航海長,操舵手,瞭望兵都說在前麵發現大片漁船,燈火通明。。。
我們公司有位習性嚴謹的貨艙司機說過他曾在澳洲中部沙漠裏開夜車,看到一片熱鬧繁華的街道,有商店有食肆有酒吧,他滿心歡喜停好車跳下來,NND, 他一著地就站在了荒無人煙中部荒漠的高速路中間,鬼影都沒一隻。
自然界在一定的溫度,濕度和光照角度條件下有海市蜃樓蓬萊仙境。
人也有,同樣的在一定的生理,心理,自然,氣候,地理條件下。
也許有時候是即使發生了,我們都還不知道。
話說俺千辛萬苦雨夜驚魂自南澳購得新寶馬歸,應該是皆大歡喜,從此與她形影相隨出雙入對 。。。還信誓旦旦要開個十年八年,哪知道,麻煩才剛開始。
上次在這部新 K1200S的介紹裏,有一項是 170匹馬力,這是漢南埋下的伏筆一。
170匹馬力是什麽概念?是整整一部豐田佳美的動力!
按工程數據概念,我們對比一下:
佳美的引擎體積約十袋大米
寶馬的體積約一個枕頭
佳美的腳踏板油門行程約8厘米
寶馬釋放動能的全部行程 = 拇指和食指,旋轉約2 厘米
佳美從零加速到極速至少20秒(五速自動變檔)
寶馬是4 秒 (在第二檔時速即可過100公裏)
佳美的動力除了驅動車輪,還有音響,空調,轉向輔助油泵,刹車輔助油缸,電動窗等。。。
寶馬幾乎就是全部加到後輪上
佳美載重五人,另加行李
寶馬載一人(主要是上下班,走悉尼市區主道)
這就是說,在操控上,這部寶馬就是部魔獸。當我在周末從人跡稀少的阿德雷德市區,一路開高速回來,風裏雨裏,怎麽開怎麽爽,是因為根本就沒經過繁華的城市中心區域。回到悉尼就不一樣了,到處是警察,攝象機,到處是限速40,60公裏的大牌子,這下真是知道了我整回來的確是部好車,可太好了,也成了部中看中聽卻不中用的銀洋槍蠟燭頭。
在悉尼市區,在我天天上下班的所有地段,170匹馬力,我隻用了不到四分之一;六檔變速隻用到三檔,偶爾出市郊用四檔。這是一部在飛機跑道上追風逐月的戰神,我卻拿它當自行車在悉尼市區磨嘰。
至於神馬三檔電熱手柄,九段自設載重承壓,自動感應燈光等功能,俺幾乎就沒撥拉過,都是浮雲。
發揮不了的優秀性能等於性無能:)
使用不了的馬力等於無馬力。
還有個伏筆 ------- 玩寶馬的都是些什麽人?
求完美,容不下一點瑕疵,一絲疑問,一點都不能含糊。
我們這些搞工程的都知道,如果一台機器長期不在其規定工況下運轉,長期偏離其正常轉速,以及附帶的油溫,水溫,油壓參數,心裏是什麽感覺?往行業上說,那就是鑒賞家把達芬奇名畫拿到索馬裏去天天展覽,就是藝術家天天觀賞著芙蓉姐姐的載歌載舞,就是奧巴馬天天跟卡紮菲握手,就是孔老夫子天天看酒廊夜總會裏的癡男怨女 。。。。到了寶馬玩家手裏,就像是手拿明代珍貴瓷器天天往鋼板上砸,是可忍孰不可忍。
還有更加不可忍的。因為其功率巨大,加速性出類拔萃,稍微動點就超速,總之,在把她領回家後的短短兩個月裏,我被照相二次,警察截停一次,我本良民,開摩托從來不去跟人爭強鬥勝,可現在我駕駛執照裏僅剩下最後三分。再有一次,我就該停牌了。
拿什麽寵愛你,我的姑奶奶?
整新車整半天整出根雞肋,糾結阿糾結。。。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發動機巨大的熱量!相當一台豐田佳美的發動機熱量全部在檔中央和兩小腿之間散發,速度上去了還可以隨風飄散,可在市區裏開開停停,老牛爬坡,分分秒秒烤得那個難受啊!檔中央還有油箱隔著,可兩小腿內側次次都考得一片通紅,奇癢無比。
這寶馬摩托是按照北歐的地理氣候設計來開長途的( touring bike ),北歐大約每年盛夏兩個月,寒冷天氣六個月;而悉尼正好相反,每年大約有六個月是炎熱氣候。
肖伯納說過:我們往往因為喜歡一張漂亮臉蛋,錯把整個娘們給娶了回來:)當初看上這部 K1200S 就是因為外形漂亮,數據很給力啊。
到了年底盛夏,終於忍無可忍,賣了這台移動火爐兼大力魔獸。
這下踏實了,痛定思痛,製訂了下一部車的三大紀律:
必須低於100匹馬力
必須具備ABS
必須有良好的評介,被實踐證明過,被口碑複述過。
至於是新是舊到在其次,好的寶馬摩托,20年都不跌價。
在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後,選擇了寶馬經典型號 K1
二個世界第一:
第一台ABS
第一台運用空氣動力學設計外形,即它的流線形外殼是按照設計飛機的標準設計並經風洞試驗,而且還兼顧了它的尾流回旋和噪音係數。
因為經典,很難找,狀況好的就更難。
我自己開車去過一次堪培拉,飛過一次布裏斯本,都是狀況跟照片不符而放棄。
又是在三千公裏之外的凱恩斯,有個工程師賣他的K1,我一聽他是工程師兼摩托玩家就油然親切,一聊起摩托,還沒見麵先聲已奪人,車沒買朋友已經交上了。這輛車他自己全新購入,在澳洲塔斯馬尼亞島注冊五年後隨他遷往昆士蘭,在昆士蘭是作為摩托俱樂部展覽車注冊的,牌照規定隻有與俱樂部相關事宜才可上路,故此多年下來才開了四萬多公裏。大家都是搞工程的,車況和保養就根本提都懶得提,要價也很高,可是這小子一句話就讓我下了決心,他說在凱恩斯的摩托俱樂部裏還沒見過有中國人,打電話去詢問這輛車的也沒有 Chinese,大概是凱恩斯山太高水太遠吧。
得,俺不怕山高水遠,反正這長征咱也鬧過一回了,俺就怕這車還不夠好:)
跟他講好,全麵複查所有細節,更新刹車,機油齒輪變速箱油,水,空油濾器,我要拿它開三千公裏!
跟女皇再申請經費,這回更開恩: 別的都好說,出示你沿途預訂的住宿地點:)
我打算用三天時間從凱恩斯開回悉尼,約三千公裏。雖然這種事過去沒幹過,不過從理論上講要是休息好,每天一千公裏應該也可以。
一大早,飛。晚點一小時。
凱恩斯機場當時在維修,局部道路封閉,所有車輛排隊進出,又耽誤一小時。
驗車試車後,相談甚歡,不可收拾,他一定要拉我去吃午飯。當時也的確是中午了,就近 Mall 裏的 food court 整了一頓泰餐。他說他剛離婚,手裏有兩台車,一台Yamaha 拿來上下班,這台 K1 是俱樂部的擺設,交我手裏算是“郎豺女貌”了。
我也沒敢多問,反正聽說玩攝影窮三代,玩單反毀一生,我和呆霸王兄特有體會。至於玩摩托,唉,怎麽就把老婆給玩沒了呢。
下午兩點,他開他的Yamaha把我送到凱恩斯南郊,隆重握手,告別。以後來悉尼玩,拿我這車載女朋友兜風去:)
至此,我的行程被整整推遲了近四個小時。
完全不熟悉的車,頭幾百公裏開得很謹慎。
晚上抵達 T 城,我預定的住宿地還在四百公裏之外。吃飽喝足,心理上已經不想走了,取消預訂,開始在T 城找駐地,又邪了門了,連著好幾家都是全滿! Why? 原來有個全澳的什麽足球聯賽當晚在 T 城舉行,城裏所有酒店老早就被全國的球迷們訂滿,我漢南怎麽淨遇上這種事啊。
還好,天氣不錯,又吃飽喝足,我不想再驚動家裏了,開車離開T 城繼續往南。在幾十公裏之外的一個不知名的小城找到路邊的 Motel。臨睡前,把手機設定淩晨5點,爭取在剩
下的兩天裏把400公裏補回來。
第二天,淩晨5點開到晚上9點,沿海岸飛馳1200公裏到達布裏斯本北方的 G 城。這一路,非常順利。而且對K1 的性能更加熟悉,車技在提高,車的各種狀況一切正常。寶馬寶馬,寶刀未老。臨睡前,像看情人一樣圍著她轉了兩圈,踢了踢輪胎,好媳婦!保我平安回家園吧。
最後一天,理論上也是1200公裏。
昨天的順利,人有點鬆懈了。6點才起來,吃飽喝足,開始穿越布裏斯本市區。遇到了上班高峰,磨磨蹭蹭,七拐八繞才出城上了海岸高速。當時已經十點多了。
我看到巨大的路牌標示有兩條回悉尼的路,一條是走海邊高速,這條道我開了很多次了,一點懸念都沒有,照這麽走下去,晚上九點就到,原計劃就是這麽走的。
可是還有另一條路,即是走西邊的高速 ------- 我對此毫無準備,一無所知,更從來沒有走過!這次又忙著安排買車,度假,還真沒有研究過西邊沿途的地理。
又一個標示路牌飛掠過去了,還有最後的機會拐上西邊的高速,錯過了,就乖乖走老路回家。
人都是性格的產物,在大大小小的選擇麵前,人是依照其性格和行事準則在決斷。
在骨子裏,我喜歡去走新的路。
這裏還有個伏筆:那些寶馬玩家的特質裏,容不得任何疑問,存不下任何的不可知。哪個地方沒去過,哪條道路沒走過,哪些城市沒看過,這本身就是理由。
幾十年不變的臭德行。
我拐上了西邊的高速路。
在我敬佩的兵家泰鬥中,共軍粟裕將軍令我五體投地,他的那些神機妙算不必多提了,僅地理知識而言,全中國有一半的縣印記在他老人家的腦子裏,細致到一座橋,一棵樹。他不勝利誰勝利?
無獨有偶,國民黨當年的敗軍之將裏,也有一位羅列將軍,跟胡宗南最後兵敗西昌,沒有指南針沒有地圖,憑著他豐富的地理知識和記憶,為了避開沿途的搜捕化裝成遊民專門走鄉間小路走了整整半年走到香港,去台灣後官拜國防部參謀總長。
一般而言,那些稀裏糊塗連前麵是什麽都不知道就上路的都是二百五。
在開行了近兩個小時之後,我才在一處城鎮的旅遊中心拿到一張地圖,趁著休息,才開始對前麵將要經過的地域有了最粗淺的了解。
高原
山區
比從海邊回悉尼要多開行近300公裏
OK, nice to know that.
真是不虛此行阿,從中午到黃昏,我見識過了昆士蘭西部高原美麗的風光,靜謐的小鎮,悠閑的鄉村,真是人間仙境如詩如畫。若陶淵明再世,此情此景他老人家又當作何感慨?
黃昏時分,我駛入了一座叫 Glen Inns 的小城。我當時真的不知道,我冥冥中因此跟它結下不解之緣並在以後的一年裏,我因為它帶給我的困惑和謎團,又回來過一次!知道寶馬的瘋子是怎樣求完美的了吧?:)
( 在我回到悉尼以後,我才真正學習和了解了Glen Inns,是澳洲最高海拔的人口最多的城市,約有居民12000人,海拔1200米 ,約有180 年曆史 )
小城很漂亮,很有特色,繞城一周,吃了晚餐,開路。
出城時天已經完全黑了,天氣很好,沒有月光,滿天星星。西部山區,道路設施很好,到了晚上幾乎路上沒什麽車,有時開好久才交會一部車。
在這樣荒蕪寂靜的山區道路上,我沿著下坡一直開,一直開。。。
當時我已經開了近十二個小時了,盡管沿途有短暫休息。
離開了Glen Inns兩三個小時後,我開始納悶:這山得有多高啊!我怎麽連著開幾個小時下坡路?
當時還是在西部高原,還是幾乎是半小時都見不到一輛車,一樣的滿天星星,一樣的千裏走單騎。我雖沒有研究過這一地域的地理,但以我對澳洲的了解,這個國家最高的山峰也才2600米,而且我還去過。可是眼下這沒完沒了的下坡 。。。
看著路邊的標牌,我也的確沒有走錯路,是在正確的道上開,而且中途還加過一次油。
四個小時過去了,五個小時過去了,還在開下坡!!!???
因為這種疑惑這種懷疑,我再三看清楚,的確是下坡,路兩邊的樹木,遠方隱約的村鎮都是傾斜的,自離開Glen Inns以來,我的確一路開下坡,直到6小時以後又進入 S 城加油。
粗略一算,我開了近500公裏下坡,俺開車這麽多年這是絕無僅有的一次。而且頭腦清醒,天氣晴朗,車況良好,除了一點疲勞,沒有其它任何問題。
可是心裏覺得非常怪異,這怎麽可能呢?
平安回到家裏的第二天,休歇過來了,憑著印象,計算一下約500公裏下坡路,按最保守的10度坡度計算(當時我看到的周圍景物都是傾斜的),那個Glen Inns應該在海拔 86公裏!!!
這不是見鬼了嗎,世上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才8公裏,這Glen Inns比它高十倍?
我知道肯定是自己搞錯了,可是過去從來沒這麽錯過,所以跟自己較著勁呢。怎麽著也要來個痛快的,我一定要知道這是到底怎麽一回事!
帶著這個百思不解的疑慮,帶著那個求完美的臭德行,在一年之後,我告假一周,全副裝備,從悉尼出發,逆著一年前的來路,分兩天,重新走過了那段500公裏的“斜坡”。
女皇壞壞地笑著問,別是去看山裏麵身材火爆的mm吧:)
是哦,哪個居住在高高86公裏的山崗上空前絕後的mm !
我就是要在大白天親自去看看當時在夜裏看不見或看不完全的地方。可是這一趟走下來完全不是那麽回事,除了在接近 Glen Inns 約100公裏地段有一些斜度外,其他地段都是平地和丘陵。這早在意料之中,也早在一年來無數次查閱地圖,資料的驗證中。
可是還是解釋不了我為何會在一年前的夜裏真真切切認為那是斜坡?
這是我第二次重回Glen Inns,但這個謎還是沒解開。
回程的路,這回設計好了,又是一條新路:)越過Glen Inns西麵更深遠的山區,繞了個近1000公裏的大彎,三天時間,從西麵重回到悉尼。
轉眼又一年,我們和朋友兩個家庭開車去墨爾本度假,盡興玩了一周後打道回府,墨爾本回悉尼約一千公裏,途經三個主要城市。因為有孩子有老人,我們一路開開停停,傍晚時才抵達首都堪培拉。
悉尼往返堪培拉的路,我經常走,一般隻要國內親友來了,總要帶他們看看澳洲這蕞爾小國的首都,到聯邦總理和議員們吵架罵仗的國會大廈裏看看這民主製度的腐朽墮落,到戰爭紀念館看看聯軍們在朝鮮的白山黑水間跟誌願軍交手的破銅爛鐵。
在距離悉尼約100公裏處,有個大峽穀,從堪培拉回來必由峽穀頂端開到穀底(警察經常貓在穀底等別人下坡高速抓現行),這段斜坡大約2 公裏,正常速度大約要開二分鍾。
那天在堪培拉大夥吃過晚飯開往悉尼時,天已經完全黑了。兩個小時行車之後,來到了峽穀的頂端,沒有任何異常,輕輕鬆鬆就像往常一樣,沿著斜坡下去 。。。
此時離開墨爾本已經快十二個小時了,下坡也開了好幾分鍾,坡度還在延續,心中有些不解。。。想想是夜路,可能開得慢了些。。。
十幾分鍾過去了,還是下坡?
對,眼界裏明明是下坡。可是這和我過去幾百次開過的這段路根本完全對不上號!這個峽穀的坡地絕對不可能要開十幾分鍾!!!
刹那間電閃雷鳴石破天驚 ------- 兩年前整整6個小時的那段高原斜坡!
太太在我旁邊沉睡,我用手機打後麵緊跟著的車裏的朋友:我們現在是不是在開下坡?
漢南,你說什麽呢,我們是在平地上開。
徹底明白了。
盡管眼前的路和兩邊景物在我看來還是下坡。但這不是真的,而是幻覺!
是幻覺,在長途駕車疲勞,景色單調缺乏對比參照物的夜路裏,隻要有一段小小的鋪墊(例如幾公裏的斜坡),就足以導致產生幾乎完全逼真的幻覺,而開車的人惘然不知。
這也解釋了兩年前在西部高原上,我把整整500公裏道路都當成了斜坡,並且整整因此困惑了兩年。那是因為那500公裏最開始的幾十公裏確是斜坡。
各位兄弟姐妹,長途開車真的要每隔二,三個小時就停下休息,尤其是夜間行車,尤其是長時間開長途。
我們都有生理極限。
隨著年齡增長,這種生理極限在你不知不覺中下降,過去你可以的,現在未必行。過去沒有出現過的,現在就有可能會出現。自然規律,識之認之並駕馭之。
請謹記,要是連續開車,身體疲勞,尤其在晚上走夜路,周圍景色單調缺乏參照對比,在某些誘導和鋪墊下,就很有可能出現幻覺,各種各樣離奇古怪的幻覺。有的人在車子停下之後還認為自己在飛馳,有的人在睡了幾個小時之後還聽得見耳際的發動機轟鳴。。。
上一回漢南看錯的僅是斜坡而已,下一回,要真是斜坡誰反而把它看成了平地呢??
周末愉快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