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轉帖: 漢字有隱情作者 鬼笑我好財

來源: 笑含 2011-06-18 17:18:1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08632 bytes)

漢字的產生,是驚天地、泣鬼神的爆炸性大事,非日本8級地震可比。

 

古書記載:倉頡造字,而在倉頡造字的時候“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本經訓》)”。天為何雨粟,鬼為何夜哭?用唐朝人張彥遠的一句話作為答案,非常貼切。張彥遠說:“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曆代名畫記》)。”因此,道出了一個隱情:漢字產生以後,造化再不能藏其密了,靈怪也再不能遁其形了,都暴露在漢字的陽光之下。

 

漢字這麽厲害,在乎她的象形能量。

 

《周易係辭》說:“易者象也。”又說:“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及終,故知生死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漢字是象形文字,也是卦。八卦可以看成是八個漢字,六十四卦可以看成是六十四個漢字;相反,每一個漢字都可以看成是一個卦。字易同功!

不得不插一句,簡體字把漢字的象形破壞了。

寫書是要寫上前言的,我也寫幾句作為前言吧。

 

在將要展開的大作裏頭,會以古人的事跡為主,自己的經曆所占份額很少。在樂壇上,翻唱他人的歌曲,往往有給人耳目一新的效果。我在演繹古人的事跡時,也希望給天涯客、蓬蓮看官帶來耳目一新的享受。還請大家頂力支持,有支持才有堅持。就這麽幾句!!

 

雖然以古人的事跡為主,但我要以自己的經曆開篇———

 

  一、

 

 

一日傍晚時分,我接到一個電話,是一個朋友打來的。我問:“有事嗎?”電話另一頭說:“我要到你那裏去問問前程。”我說:“來吧。”朋友定了地點,約在某餐館吃晚飯,說邊吃邊談。

 

講完電話後,我著手收集工具。三個用來卜卦用的古銅錢不見了,怎麽找都找不著。直到朋友第二次打電話來催,還是未能找到。我想,既然如此,可以斷定朋友的事不會順利。

 

到了餐館,菜已經點好。我說有什麽事要問的,朋友說先吃飯。我說完事了再吃。

 

朋友說:“昨晚,我做了一個夢,要我來問你一個字。”

 

我問:“是什麽字?”

 

朋友說:“是個‘冬’字。”

 

字來自夢中,我真感到驚奇。我問:“是關於什麽事的?”

 

朋友說:“最近各級進行換屆,看我的職位可不可以得到提升。”原來,這個朋友現在是一個科級幹部,想要通過一個“有本事的人”去跑官,希望由科級轉升為處級。他揚言,若能成事,花它十幾萬元也是值得的。現在,他已經給那個“有本事的人”贈送了一部價值超過一萬元的手提電腦。

 

我勸他終止這個事。朋友表露出很不高興的樣子。

 

我說:“這件事,你越是要糾纏,就越是意味著要終止。”我向朋友解釋說:“將絲字旁加到‘冬’字上去,就是一個‘終’字。”

 

這個朋友說他不會終止。他很有信心能夠成事。

 

我說:“本來應該為你卜一卦的,但我來時找不到要用的那三個銅錢。”這時,我注意到那個“冬”字的另一個妙處。我說:“‘冬’字的上半部‘夂’是個反文旁,反文旁加個‘卜’字上去,就恰好成為‘處’了。可惜,現在卜不成,這個‘卜’字加不上去。”

 

朋友接受不了我的說法。他認為這件事已經是十拿九穩的,問我這個字有沒有另一種解釋。

 

見朋友信心十足的樣子,我也動搖了,我說:“我是一個玩卜的人,夢讓你來找我,是不是就意味著這個‘卜’字可以直接加上去?‘冬’字下半部那兩點,意味著你要連升兩級,這正好符合你的狀況。”

 

朋友認同這種解釋,轉憂為喜。

 

…………

 

一年後與這個朋友相見,我問起這件事,這個朋友沒有細說,隻說那個“有本事的人”正在接受審查。我問他在這件事上花了多少錢,他沒有回答。後來,這件事便不了了之。

 

 

篇後,我要說說自己。我是一個性格狐疑的人,根本不適合幹這行當。所以,看過我貼子的人,請不要找我占卜、測字,以免誤了你的大事。切記切記!

 

中國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拆字分析師,名字叫謝石,生活在宋朝高宗年代。

 

謝石先生在商業街開設了谘詢工作室。因為預測的結果準確率高,生意火紅。一日,工作室來了一個客人,衣著普通,相貌卻是非凡。寒喧幾句後,客人即席揮毫,在紙上寫了一個“問”字,字體寫得兩側斜飛。

 

謝石問:“先生寫這個字,是為何事而寫呀?”

 

客人說:“不問何事,你依字直說就是。”

 

謝石審視了一會,然後說:“字左看似‘君’字,字右亦看似‘君’字。”謝石雙眼盯著客人,開始有些緊張,聲音有點顫抖地說:“先生不是凡人。”

 

為了慎重起見,謝石請求客人另寫一個字。

 

客人動用手上的拐杖,就地畫了一個“一”字。

 

謝石即刻跪地伏拜,說:“土上加‘一’,就是個‘王’字。先生分明是我的君王啊。”

 

高宗早前略聞謝石的名聲,這次來是試試謝石的。高宗回到皇宮後,使人把謝石接來,委以官職。謝石成為一名高級“公務員”。

 

 

讀曆史的人不會不知,高宗和秦檜在那個時期製造了嶽飛冤案,在史上留下了永不磨滅的汙點。當然,這是題外話。

 

秦檜也有過“一”字的經曆。但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那絕對不是抄襲仿效。

 

當時有一個拆字分析師,名字叫張九萬,是謝石有力的競爭對手。秦檜知道此人。

 

一日,秦檜閑著無事,但心有點煩。他把張萬九召到家裏來,隨便用手上的扇柄就地畫了個“一”字,問:“字得一橫,如何個說法?”

 

萬九笑著拱手祝賀,道:“秦丞相要加官進爵了。”

 

秦檜哈哈大笑,道:“如今,我位居丞相,爵為國公,還可以再加什麽、再進什麽呀?”

 

萬九道:“土上加個‘一’字,不是個‘王’字嗎?秦丞相當享真王之貴。”

 

後來,秦檜受封“郡王”,又封“申王”。

 

到了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逐鹿中原。

 

朱元璋兵臨長江,麵對滔滔江水,要渡過去談何容易呀?朱元璋心中苦悶,把一個名叫何中立的人招來。此人擅長占卜。

 

朱元璋在何中立麵前說:“如今天下紛紛亂。這個天下,將來究竟屬於誰呢?”這話象是問何中立,又象是問自己,又象是不問任何人。

 

    何中立在旁邊說:“請我王寫字占之。”

 

    朱元璋早有一統天下的決心,於是抽出配在身上的長劍,在地上畫了個“一”字。

 

    何中立俯身伏拜,說:“土上加‘一’,正是‘王’字。天下非我王莫屬!”

 

    朱元璋一聽,疑慮盡消,心情頓時開朗。

 

         ……

 

三、肅

據說,成都古城東門外,沿江十裏有鎖江橋,在橋的旁邊建有迴瀾塔。這塔建於明王朝萬曆年間。當時的行政長官是餘一龍。餘一龍力主建造這塔,認為是造福當地的民生工程。中國古代建築風水學以水為財。人們不想環城江水快速流走,於是在去水口處建造跨橋,又建造高塔,以顯鎮鎖的功效,隻想這江水雖去而返顧,依依不舍,故稱橋為“鎖江橋”,塔為“迴瀾塔”。

 

後來,這迴瀾塔被張獻忠強拆了。

 

公元1644年,中國農曆甲申年,也是明王朝崇禎十七年,又是大清朝順治改元年。就在這一年,張獻忠率領大軍進入四川,稱王稱帝,“僭號大西,改元大順”。

 

一日,張獻忠登上迴瀾塔,眺望城內宮殿,對隨行官員說:“橋是弓,塔是箭。這橋這塔形成弓箭之形,彎弓直射我的承天殿。這樣很不爽!”於是命令將塔拆毀,就地改建成一個將台。勞工掘地挖泥,到了某個深度後,突然發現一塊石碑,碑上刻有篆文,全文如下:

 

 

修塔餘一龍,拆塔張獻忠,

歲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紅,

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

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

 

             炎興元年,諸葛孔明記。

 

 

諸葛孔明是三國時代的人物。以此推算,這碑埋在地下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

 

到了1646年,即清朝順治三年,張獻忠在四川兵敗如山倒。

 

清朝廷指派肅王領軍西征。到了漢中,肅王問降將:“現在,張獻忠躲藏在哪裏?”降將答道:“在南充、西充交界處,離這裏有千餘裏路,行軍五個晝夜可到。”

 

肅王揮師疾行,至西充的鳳凰山下;又乘大霧掩蔽,督軍登山。

 

派出刺探動靜的兵丁有所發現,前來報告,但張獻忠不信。平時,張獻忠為人驕橫,剛愎自用;這時,他以為有自己的心腹把守朝天關,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他哪知道,他的心腹現在已做了清朝的降將。張獻忠斬了這個兵丁,而且說:“這個該殺的家夥,隻是想著得到獎賞混杯酒吃。清兵能夠越過朝天關嗎?”

 

隻過去了一會兒,又有兵丁來報告,張獻忠又斬了這個兵丁。三報三斬。

 

肅王得知,報以冷笑,揮鐵騎直衝張獻忠的營內。

 

時值早飯時間,張獻忠上衣還未穿好,露著半臂,口含著飯,跟在數十人的後麵出來張望。

 

清兵中一個射箭好手奉命搭箭,一箭射中張獻忠的咽喉部位,險些要了他的命。

 

張獻忠一手把箭拔出,說了一句:“果然大兵來了。”

 

後來,清兵在一個草堆中找到張獻忠,拖出後五花大綁,押到肅王的足下。

 

肅王拔出佩刀,仰天申命,說:“獻忠罪惡滔天,毒流萬姓,我受天子命,奉行天誅,謹為萬姓複仇。”

 

說畢,肅王親自將佩刀橫加在張獻忠身上,斬下首級,又刳出心髒。在場的所有人見到那個心髒,顏色是純黑的啊。

 

到這個時候,人們才明白,諸葛孔明埋下的石碑,碑文中那句說:“吹簫不用竹”,原來是指肅王的“肅”字。

           四、椓

 

 

 

“香草美人”在她(他)的博客中寫道:

 

天是藍的,海是深的,男人的話沒一句是真的;

 

愛是永恒的,血是鮮紅的,男人不打是不行的;

 

男人如果是有錢的,和誰都是有緣的。

 

男人靠得住,豬都會爬樹!

 

 

 

西北牛一回應說:

 

 

“豬都會爬樹”,是一個“椓”字,又是“椽”字體。在《字典》上查到的意義是:椓:1.擊,2.宮刑,3.訴請;椽:屋頂上的圓木條。

 

 

“擊”者,男人嘛,要承受各種各樣的打擊,又要迎戰各種各樣的攻擊,早已身心疲憊;

 

“宮刑”者,男人或有性生活不和諧的困撓;

 

“訴請”者,男人的訴請,女人未必用心去聆聽,或根本聽不懂;

 

至於“屋頂上的圓木條”者,高人一等者也,所謂瓦蓋眾人頭者也。出人頭地,是男人的理想,是男人的追求。

 

 

西北牛一最後說:“美人,體諒一下男人吧!”

五、茆

 

 

這是兩年前,在某討論區發過的貼子。討論的題目是“能娶一個小姐當老婆嗎?”。

 

這裏所說的“小姐”,雖然文中沒有說明是那般,但可以肯定,其所指的就是從事性工作的女子。“性工作者”這個稱謂,不知始創於誰,非常有創意。

 

“能娶一個小姐當老婆嗎?”這個問題,既困擾現代人,也困擾過古時代的男人,有人介意,有人不介意。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故事,恐怕有許多人讀過,那是一個悲劇結局的故事。“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這個故事出自明代馮夢龍著作“三言二拍”中的《警世通言》一書。

 

杜十娘是一個“小姐”,書中這樣寫:“自十三歲破瓜,今一十九歲,七年之內,不知曆過了多少公子王孫,一個個情迷意蕩,破家蕩產而不惜。”這位“小姐”後來遇上出身名門的公子哥兒李甲,談婚論嫁。在夫妻雙雙把家還的船上,李甲懾於父命,怯於世情,思前想後還是將她轉賣給了一個鹽商,價格一千兩。絕望之下,杜十娘帶上自己的多年積蓄(一個百寶箱),一並沉入江底,永別塵世。

 

一男一女能不能成為夫妻,恐怕冥冥中有安排,宿命中有定數。我不能選擇誰與誰成為我的父母,這是肯定的。依此推理,如果我是必然的,我的父母成為我的父母就是必然的,即我媽嫁給我爸是必然的,我爸迎娶我媽也是必然的。

 

“能娶一個小姐當老婆嗎?”困惑中,有人去問天意。

 

一個男人隨手書寫一個“茆”字,求問婚姻。

 

拆字分析師程省先生說:“這段婚姻,成事極其容易。不過,對方是一個‘性工作者’。仁兄為何迷戀於她呢?”

 

寫字的男人說:“對方的確是一個‘性工作者’。她人長得漂亮,與我相好已有二、三年。如今她有從良的願望,我打算娶她為妻。先生竟然看出她是位‘小姐’,我感到意外。”

 

程先生說:“這個‘茆’字,上半段‘艸’是殘了的花,下半段‘卯’是敗了的柳。‘殘花敗柳’的象形,讓我猜想到是‘性工作者’。因為字中‘卩’是‘節’字最後一筆,所以可以斷定這個女子最終跟你之後會是守節的,對你是忠心的。仁兄應當娶她。”

 

  六、損(古人寫法,右邊‘口’寫作‘厶’,即‘貟’)

 

 

清朝乾隆、嘉慶年間有一個人物,貴為相國公爵,一生功名竟然與一個字牽扯在一起。他的姓名叫孫士毅。

 

孫士毅,浙江杭州人,生於公元1720年,即康熙五十九年。

 

早年,孫士毅還是一個準備應考科名的在校學生時,曾經光顧過一個字體分析師,史稱拆字先生。這個字體分析師住在杭州,在當地非常有名。他在分析師那裏,隨手拈得一個“損(古人寫法與現在不同,右上邊的‘口’字寫作‘厶’,整個右邊即是‘貟’)”字。

 

字體分析師問:“你要問什麽事?”

 

孫士毅說:“看我能不能入學?”

 

字體分析師說:“字的左邊為秀才的‘才’字,右邊為生員的‘員’字。你現在已經入學,何必再問呢?”

 

孫士毅問:“可否就將這字問一生功名如何?”

 

字體分析師說:“若就此字問一生,可知你是個出將入相的人。”

 

孫士毅聽得興奮。

 

字體分析師進一少說:“‘損’字拿掉上麵的‘厶’和下麵的‘八’,便是一個‘相’字,你做官必至丞相同等地位。挪動右邊的字畫,加‘八’於‘厶’上,則為‘公’字,你必得聖上封授公爵之號。可惜的是,一個公字,‘八’在下而‘厶’在上,成失落之象,他日封公恐不能到頭啊。‘厶’為‘弁’字之首,‘八’為‘兵’字之足,他*****必投筆從戎,握掌兵權,生活在軍營之中。”

 

縱觀孫士毅一生的發跡史,字體分析師所言,竟然件件符合。

 

公元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辛巳),孫士毅考取了進士,步入仕途。那時,他42歲。從這時起,他在宦海中浮沉打滾,曆任廣西巡撫、兩廣總督等職。公元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丁未),他68歲,率軍征討安南之變亂。因平亂有功,封謀勇公,世襲一等輕車都尉。不久,他就辭掉公爵之號,皇帝竟然接納他的請辭。直至公元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後,年過70的他再被起用,兩任四川總督。這個時期,有書記載說:“前值用兵西藏,公出塞辦理糧餉;後值苗匪作逆,公住紮酉陽,堵禦勤勞最著”,可謂軍務繁忙呀。

 

公元1796年,已經是嘉慶元年,孫士毅也已經是77歲的老人了。湖北白蓮教起事,他親赴來鳳等邑,擒殺多人,頻頻報捷。這年的六月二日晚上,人們突然見到一粒大星墜地,巨聲如雷,窗框都被震動。知道是怎麽一回事的人說:“這是將星,軍營中主帥有難了。”到了二十一日,孫士毅死於軍營。

 

七、角

 

 

《三國演義》是大家熟悉的一部曆史小說。

 

我在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讀了《三國演義》。書中有好幾個場麵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既生瑜何生亮”,孔明說:“我命係於天,公瑾能害得了我什麽?”又如火燒司馬懿父子,上天突降大雨救了他們,孔明哭著說:“天不助我也!”然後就是魏延被殺的那段情節。弱小的心靈,第一次接觸到這類天人文化。

 

孔明說“我命係於天”, 魏延的命何嚐不是係於天?公瑾害不了孔明,孔明卻要了魏延的命,就因為魏延的長相出現了破綻。孔明對人說:“魏將軍腦後生有反骨,將來必然要造反。”這是孔明在為人看相。那是天生的相啊!臨死前,孔明交代後事,不忘交代戰將馬岱如何如何這般這般,要馬岱在陣前把魏延殺了。

 

害死魏延的,除了他的長相外,還有他的一個夢。一個頭上長角的夢。

 

《三國演義》第一百零四是這樣寫魏延的夢及解夢人是如何解說這個夢的:

 

卻說魏延在本寨中,夜作一夢,夢見頭上忽生二角,醒來甚是疑異。次日,行軍司馬趙直至,延請入問曰:“久知足下深明易理,吾夜夢頭生二角,不知主何吉凶?煩足下為我決之。”趙直想了半晌,答曰:“此大吉之兆:麒麟頭上有角,蒼龍頭上有角,乃變化飛騰之象也。”延大喜曰:“如應公言,當有重謝!”直辭去,行不數裏,正遇尚書費禕。禕問何來,直曰:“適至魏文長營中,文長夢頭生角,令我決其吉凶。此本非吉兆,但恐直言見怪,因以麒麟蒼龍解之。”禕曰:“足下何以知非吉兆?”直曰:“角之字形,乃刀下用也。今頭上用刀,其凶甚矣!”禕曰:“君且勿泄漏。”直別去(以上是《三國演義》原文)。

 

“角”,是物是字呀?在魏延的夢中是物,在解夢人趙直的眼裏卻是一個字。這個字又變成了一個詞:從下往上讀便是“用刀”。 頭上有角,串成一個句子,就是“頭上用刀”。馬岱在他的頭上用刀了。頭上一用刀,魏延的腦袋就不見了。

 

這裏不得不要對趙直微辭幾句。

 

趙直雖然深明易理,但不是一個厚道的人,不是一個能為他人保守秘密的人。魏延把自己的隱私詢問於你,你當麵不說出真相,轉身卻把真相告訴了別人。別人是誰呀?尚書費禕呀!後來告發魏延造反的,就是這個費禕。費禕嚐知“君且勿泄漏”,這個趙直卻不知。魏延亦太不小心了,你傷不起。

 

一切都是天意。

 

 

八、公

 

 

哈,八公?不是刻意,這個“公”字竟然編排在第八位了。隻因為上篇聊了魏延的事,這篇順其意繼續聊三國的事。

 

這個“公”字擺在你的麵前,你想到什麽了,看到什麽了?女人或者會想到她心愛的老公;上班族或者會在腦海裏浮現那位8公在公交車上喋喋不休;當下,國人在關心公費、公車、公共食品安全的問題。

 

麵對這個“公”字,我看到的是牛的兩個角和它的鼻子,牛市或者要來臨了。不過,我是讀過《三國誌》後,對此印象深刻,才有這種圖象浮現的。漢字就有這種令人浮想聯翩的魅力。

 

《三國演義》是一部曆史小說,《三國誌》才是那段曆史的真正史書。

 

話說孔明親定的其中一個接班人,名字叫蔣琬。孔明死後,他順利接班了。當蔣琬還是一個基層行政長官的時候,有一次,他醉酒不理事,正好被下基層搞調研的劉備撞上了——那時的通風機製出了問題。劉備大怒,要殺掉蔣琬,最後隻是免去了他的官職。

 

蔣琬被免職後,內心煩悶,每時每刻都記掛著這件事。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他夢見一隻血淋淋的牛頭堵在門前。不知道蔣琬在夢中有木有被驚嚇,書中沒有說。但我相信,蔣琬是一個人物的話,在他的字典裏是木有“怕”這個字的。

 

睡醒後,蔣琬很不喜歡這個夢。他請來趙直,又是那個趙直,後來為魏延解夢的那個人。

 

趙直有才,這次是直說真相。他說:“血色鮮紅耀眼,見血即是事見分明,你會很快走出困境。牛頭有兩個角,形象‘八’;有一隻鼻,形象‘厶’。兩者一合並就是一個‘公’字,分明是說你會官居公侯之位。好兆頭,好兆頭;恭喜恭喜。”

 

何謂公侯之位呀?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劉備之所以沒有殺蔣琬,是因為有孔明的極力阻止。孔明知道那事後,對劉備說:“蔣琬是社稷人才,非百裏之才可比。他主持行政事務以安民為本,不修飾,不拘小節。望主公重加明察。”劉備看在孔明的麵子上,免了蔣琬的死罪。

 

被看中了,缺點都被說成是優點。要出來混的社會就是這樣,從古到今。劉、關、張的功業,其實就毀在這班人手裏。

 

九、賞

 

 

 

這個“賞”字,現在簡體成“賞”。

 

《紅樓夢》有一段敘述劉鐵嘴測字的故事。讀這段故事的時候,你最好找一個繁體字版本的來讀。若是簡體版,裏麵的精彩呈現不出來,你甚至根本不知所雲。

 

話說,賈寶玉的命根子突然不知所蹤。此命根不是那命根,不要想歪了,指的是那塊“通靈寶玉”。 “通靈寶玉”的丟失,賈府上上下下為之震動。賈寶玉也因此瘋瘋癲癲的,不像個人樣。

 

賈府管家林之孝聽人說,有一次,她家的某樣東西也是不見了,找測字先生劉鐵嘴一測就找到了。於是,他決定找劉鐵嘴試一試,希望盡快找回那塊寶貝玉。到了劉鐵嘴的攤上,林管家摸到一個“賞”字。

 

不用林之孝說是為尋玉而來,劉鐵嘴已經先說了:“家裏不見東西了,是不是呀?”他答:“是。”

 

劉鐵嘴說:“這件東西,很小,可在嘴裏放得,必是個珠子寶石。”他繼續說:“之所以這麽說,請看這個‘賞’字,上頭是一個‘小’字,中間是一個‘口’字;字中有寶蓋頭,‘口’字又是石字身。”

 

林之孝說:“先生真是神仙啊!”心想,賈寶玉就是含著這塊玉出世的。

 

劉鐵嘴往下繼續說:“‘賞’字下半部是個‘貝’字,是個‘見’字走樣了、有損失了,不成‘見’字了,不是‘不見’了嗎?”

 

劉鐵嘴接著說:“‘賞’字,底下是一個‘人’字;去掉‘人’字,就是十足一個‘當’字樣。恐怕你的東西已被當鋪的人拿去了,可到當鋪找去。”

 

現在這個‘當’字簡體成‘當’,慘不忍睹!

 

林之孝急忙問:“還可以找到嗎?”

 

劉鐵嘴說:“‘賞’字加個‘人’立於一旁,就是個償還的‘償’字。人,那裏都可以找到。因此,你的東西自然會有人償還給你的。”

 

現在這個‘償’字,簡體成‘償’,慘不忍睹!

 

林之孝回到家中,消息馬上傳到賈府。賈府派人跑遍所有當鋪,結果一無所獲。沒有想到,後來是一個和尚把那“通靈寶玉”送了回來。

 

薛寶釵罵那劉鐵嘴,說:“那個劉鐵嘴真會忍悠人,叫人跑神馬當鋪。看這個‘賞’字,字的上半部明明就是和尚的‘尚’字,還有個‘目’字,有個‘人’字,分明是說目睹這塊玉的人是個和尚,找和尚去就是了。”

 

十、醋

 

 

故事發生在北宋年間。時間有了,地點呢?地點就是福建泉州。

 

泉州城東13公裏處,有一條江,名為洛陽江,水闊五裏,波濤滾滾。因為沒有跨江大橋,當地居民和外地驢客隻得依靠擺渡過江,每遇風波,溺死無數。甚至傳聞水下有水怪,隨時傷害渡船上的生命。

 

有一次,眼見著就要翻船了,天空突然傳來聲音,說:“不要傷害蔡學士!”據當事人說,那聲音響如雷炸。結果是,水下的“恐怖分子”停止了活動,江麵恢複了平靜。那要感謝船上的蔡學士啊,誰是蔡學士?經核查,船上木有人姓蔡的。

 

一個婦人自言自語說:“沒人姓蔡,我的丈夫倒是姓蔡的。”

 

大家圍上去,見那婦人,已是身懷六甲的人啊。有人腦子或者未曾灌過水,轉得特別快,突然如夢初醒,說:“夫人,你懷著的一定就是蔡學士了。”說明一下,這個“學士”不是現在大學本科畢業就可以得到的那個學位學士啊,而是一個官銜,相當於現在的部長職級官員。

 

那婦人一聽,非常高興。她以用來發誓的口氣說:“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兒子將來一定要在這裏建造一條橋,造福在這裏往返的行人。”

 

大家聽後都齊齊拍掌。現在的人喜歡這樣。

 

後來那婦人生下一個兒子,名叫蔡襄。《宋史》有《蔡襄傳》。

 

蔡襄長大後,考上了中央級政府“公務員”,官運亨通,有機會跟皇帝來來往往的。為了完成母親的宿願,他當麵向皇帝請求,要回泉州去。

 

皇帝知道蔡襄的來曆後,欣然同意了他,說:“好,為官者就是要以造福人民為己任,我支持你。”

 

蔡襄被任命為泉州太守。臨行時,皇帝囑咐他說:“建橋的事,你要自籌資金啊。”

 

蔡襄回到泉州,麵對濤濤江水,一籌莫展。首先,建造橋基就必須要令江水退去,否則沒有辦法,寸步難行。以當時的技術建橋,衝其量隻能建石橋。使人力把石條種入江底,相當有難度。

 

為民請命,日理萬機,加上建橋的事沒有著落,幾個月下來,蔡襄頭發都白了。這時有一個字很給力,為他帶來了希望,讓他完成了使命。這個字就是“醋”。

 

這個“醋”字是怎樣來的?

 

版本一:

 

蔡襄夜作一夢,夢見觀世音,有人說是呂洞賓,不管是誰,目的隻有一個,就是指示他派人去海龍王那裏,要求海龍王協助。夢醒後,他修書一封,懇求龍王懷念蒼生,給予生存權,退去江水,一段時日不漲潮,讓他建設好這項民生工程。

 

信是寫好了,要找人帶去啊。那是一條不歸路,不知有誰願意為民捐軀?

 

在第二天的例會上,蔡襄問:“這裏,有誰下得海的?”

 

台下有一個人,以為領導在叫他,他答道:“我就是夏德海。”

 

“你下得海?”

 

“是,我夏德海。”

 

蔡襄把一個盒子交給夏德海,盒子裏麵裝著給龍王爺的信。他命令夏德海明天就下海,一定要把信件交到龍王爺手中。

 

當晚,夏德海抱住老婆大哭,一夜酒杯不停。到了第二天,他半醉半醒的走到江邊,竟然在一堆礁石上睡著了。盒子泡在水裏。

 

蔡襄巡視到江邊,發現了那個盒子。盒子的蓋已經打開,裏麵的信封上題有一個“醋”字,在水波下映入他的眼裏。

 

版本二:

 

古人雲:思之思之,鬼神通之。

 

一日,蔡襄站在江邊,眼望著江水,陷入深深的沉思中。這時有一隻龜遊上岸來,一直爬到他的腳下,還用嘴吻他的腳指。被吻了,他才喚過神來,俯身撫摸龜背。他從龜背的紋理中看到一個字,是一個“醋”字。樓主認為,龜背不必實有字,是他看到了字而已。

 

第一個版本腦殘,第二版本忽悠,一定有人這麽說。不管怎樣說,要說的重點是這個“醋”字。

 

蔡襄很快就領悟到這個字的意思。“酉廿一日”,一字能解讀成一語了。古人以幹支記時,‘酉’就是八月。他心想:八月廿一日,建橋工程可以啟動。八月正是退大潮的時候啊。之後,他加緊了建橋的準備工作。

 

到了當年的八月廿一日,江水退落,江底裸露;又連續八日不漲潮水。在這段時間裏,蔡襄親臨工地,督導橋工晝夜施工,順利完成了橋基工程。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整座石橋就在江麵上架起,終結了擺渡過江的曆史。

 

這座橋現今還在,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十一、友  有  酉

 

 

大明皇朝,成於朱元璋,敗於崇禎皇帝,在世277年。

 

後崇禎年代,朝政腐敗,民不聊生。下則民怨沸騰,上則維穩無力,以致亂象紛紛,流寇四起。朝廷的統治岌岌可危。

 

流寇的消息每天都有,頻繁地傳入北京,把那個崇禎皇帝搞得心煩意亂,坐立不安。有一晚,他為了探聽民間消息,派遣一個身邊內臣下去家訪。

 

這個內臣換了衣服,打扮成普通人,然後出了紫禁城。他並沒有去家訪,而是走入一個夜市。他見有許多圍住一個攤位,原來是有位師傅在為人測字。他在那裏站住,聽了一會,覺得那個師傅分析字體蠻有道理的。於是,他也隨口說了個“友”,看師傅有什麽說法。

 

師傅問:“老兄,你是問什麽事的?你要告訴我呀,我得有個方向呀。”

 

內臣見人多,把師傅拉往一邊,小小聲地說:“我問的是國事。”

 

師傅說:“國事不佳呀,反賊已出頭了。”

 

在這裏,我們看看“友”和“反”兩個字,對比一下。對比的結果是,這個“友”字是個“反”字出頭了。

 

內臣心裏明白,師傅說得不錯。目前反賊李自成的兵團將要逼近北京了。但他的心不服,說:“我說的不是這個‘友’,而是有無的‘有’。”

 

師傅說:“這樣國事更加不佳了,大明江山已經失去一半。”

 

我們看看這個“有”字,她有兩部分“ナ”和“月”。 “ナ”是“大”字去了一半,“月”是“明”字去了一半。

 

內臣還是不服,說:“也不是這個‘有’,是申酉的‘酉’才是。”

 

師傅說:“國事愈加不佳。天子為至尊,至尊已經斬頭截腳了。”

 

我們看看這個“酉”字,是“尊”字去了字頭又去了字尾,剩餘的是中間部分。所以測字先生說“已經斬頭截腳了”,言語非常生動。

 

這時,內臣終於無言以對了,舌頭伸出也說不出話來。

 

內臣回到崇禎那裏,不知說什麽呢?如果把夜市的事照直說了,崇禎皇帝傷不起,吐血而死,免得以後自縊而亡?

 

十二、春 謝 石 仙

 

 

前麵提到,謝石經宋高宗一番“麵試”之後,被招募入宮。

 

當時是秦檜把持朝政。秦檜的霸氣過分而出格,令宋高宗很是不滿,暫時又奈他不了如何。

 

有一日,宋高宗把謝石傳喚到來,寫了一個“春”字,擺在謝石的麵前。由於落筆時著墨過重,整個字顯得頭重腳輕。

 

謝石問:“要用這個字論什麽事呢?”

 

宋高宗說:“論朝政。”

 

謝石說:“聖上,我隻說一句話。”

 

宋高宗說:“你說!”

 

謝石說:“秦頭太重,壓日無光。”

 

宋高宗聽後,默然不語,向謝石揮揮手,示意謝石退下。他心裏明白,“秦頭”是指秦檜的勢力,而這個“日”就是他自己,所謂“日為君,月為臣”是也。

 

我們把這個“春”字拿來分析一下,對比一下“春”和“秦”兩個字。“春”和“秦”的上半部分是相同的,“春”的頭“?”是“秦”的頭,“秦”的頭“?”又是“春”的頭。一個小小“日”字藏在“秦”頭之下,完全被遮蔽。

 

這件事傳到秦檜的耳裏。秦檜就是這麽牛!皇帝的事,他馬上就知道了。他決定置謝石於死地。

 

很快一份判決書下來。判決書所寫的大概意思是:罪犯謝石,姓謝名石,宣傳迷信,妖言惑眾,破壞社會安定。經研究決定,流放嶺南,永遠不可回京,立即執行。本決定是終審決定,不得上訴。

 

 

嶺南,古代稱南蠻,土地荒蕪,人口稀少,是流放犯人的理想地方;而在今天,開放改革先行一步,繁榮昌盛,寸金尺土,流動人口比本地人口還要多,不可同日而語啊。中國的大文豪如韓愈、蘇軾,都曾流放嶺南。

 

謝石蓬頭垢麵,披枷戴鎖,後麵跟著個獄卒,一路走來。途經山下,見一個老人坐在山邊。

 

老人坐在那裏有一段時間了。他要等的人正是謝石。他說:“兩位辛苦了,在這裏歇一歇再走吧。”他還為兩位準備了茶水。

 

獄卒也正想歇一歇,於是命令謝石停下來。

 

老人請求獄卒卸下謝石身上的枷鎖,然後對謝石說:“至誠可以前知。請問你是否知道自己的後事了?”

 

謝石預感到麵前這個老人是個先知,於是抱拳作揖說:“在下請教老先生。”

 

老人說:“請出一個字。”

 

謝石倍感驚喜,同自己一樣,老人竟然是一個測字先生。他把自己的姓報了出去,說:“謝。”看老人怎樣說。

 

老人沒有半點遲滯,說:“‘謝’字,是說你在寸言中立身,術士一個。”

 

很明顯,這個“謝”字是一字包含三個字:“寸”、“言”和“身”,而“身”立在字的中央位置,夾在“言”和“寸”中間。老人說得不錯,謝石就是憑著他那三寸不爛之舌,名震朝野。

 

老人伸出手掌,要求謝石換過另一個字,謝石用手指就在老人的掌上畫了個“石”字。老人搖搖頭,說:“大凶之兆呀,此行無歸期了。‘石’字遇‘卒’則成‘碎’字,遇‘皮’則成‘破’字。獄卒站在旁邊,這是遇‘卒’;在偶的掌上寫字,手掌有皮膚,這是遇‘皮’。”

 

有另一個版本說,獄卒本身就姓皮,既是“卒”又是“皮”。謝石真是在劫難逃了。

 

謝石很淡定,因為他早有死的思想準備。不過,他是大大的服了這個老人。他請老人作字,要測測這個老人是個什麽人。

 

老人說:“偶站在這裏就有字。”

 

“人依山而立,‘仙’字啊。我遇見仙人了。”謝石俯身跪拜。

 

老人說:“你以字為字,偶以身為字。”

 

…………

 

 

十三、一(補充)

 

 

這個“一”字,簡簡單單就隻有一橫,卻能衍生出多個故事來。

 

人之大事,莫過於生和死。而這麽一橫,是“生”字最後的一筆,卻是“死”字的第一筆。

 

有一個孤兒,在隻有五歲的時候,突然得了一場病。他的養母到處為他求醫問藥,就是不見好轉,日日夜夜為他的生死擔憂。無計可施的情境下,這個養母找到史上著名的漢字分析師程省先生。

 

見到程先生後,這個養母說:“簡簡單單就用個‘一’字,看看小兒的生死怎樣?”

 

程先生說:“字寫起來簡單,她的意義卻一點都不簡單。那是生命已經到了盡頭,死亡正在開始。而且,這個‘一’字又是‘十’字的一半,恐怕這個小朋友就隻有五歲了。”

 

可憐這個孤兒,最終在那年的九月離開了人世。

 

 

下麵的解讀更加精彩——

 

在《陔餘叢考》這本書裏,記錄了作者年少時親眼目睹的一次解字過程。

 

有一個人跌跌撞撞的來到師傅的攤位,說是為父親的病而來。隨手拈得一個“一”字。

 

師傅說:“‘一’字,‘生’之盡,‘死’之初。你父親沒有辦法救活了,節哀順變吧。”

 

那人聽師傅這麽一說,嗚嗚大哭,邊哭邊說:“我父親屬牛,今年又是牛年,怎麽就過不了本命年啊?嗚嗚……”

 

師傅說:“既然這樣,你父親不死,有救了。‘牛’字加到‘一’字上去,就是個‘生’字。你回去好好的為你的父親求醫問藥吧。”

 

最後,作者寫道:“其驗否不可知,然思致自佳”。

 

 

十四、也
這是謝石解讀漢字的經典之作。
話說有位“公務員”夫人,懷孕十月,超時不生,心急如焚。她手寫了一個“也”字,命令丈夫拿著,前去問問謝石。
那位丈夫來到謝石工作室,遞上字條。
謝石審視了一下紙條上寫著的“也”字,說:“這個‘也’字,不是你寫的,是你夫人寫的。”
那位丈夫說:“這個你能看得出?我夫人寫字蒼勁有力,十足一個男人樣。”
“‘焉’、‘哉’、‘乎’、‘也’,語氣助詞,所以知是賢內助所寫。”謝石問,“你夫人今年三十一歲,是不是?”
那位丈夫越感驚異,說:“是三十一歲。這個你也看得出?”
“這個‘也’字,上部分是‘卅’,下部分是‘一’,所以知。”謝石說,“夫人跟著你,總想你能升遷一下,可就是動彈不得,是不是?”
那位丈夫說:“升官發財,聽天由命。我不急,夫人就是急。你是怎樣看得出來的?”
謝石說:“這個‘也’字,有水就是個‘池’字,有馬就是個‘馳’字。如今,池上運動則無水,陸上奔馳則無馬,如何動遷得了?”
那位丈夫說:“我這個人隨遇而安,也不是一定要升官發財的,隻要一家平安就好。”
謝石隻是瞪著紙條上的“也”字,一會兒又說:“夫人家那邊,田產與房產恐怕都已經沒有了。‘也’字有‘土’成為一個‘地’字,現今無‘土’,‘地’不成‘地’。”
“正如先生所言,都蕩盡了。”那位丈夫心想,說了這麽多,都是一些題外話,應該入正題了,於是說:“前麵所言,都不是偶要問的。夫人懷胎,過期不生;憂心所致,今日為這事而來。”
謝石說:“夫人懷胎,是必有十三個月了?”
那位丈夫說:“是是是。”
謝石說:“‘也’字中間有個‘十’字,兩邊各有一豎,下麵又有一橫,正好合成十三之數。”他非常透明,讓你明明白白。
那位丈夫說:“就是就是,十三個月不靠譜。”
到了這時,謝石才看住那位丈夫,說:“有個奇怪的現象,不好說。”
“你說,沒什麽好顧慮的。”那位丈夫請謝石直說。
謝石說:“懷胎十三個月都不生,恐怕不是人胎。如果是生蟲的話,這個‘也’字加個‘蟲’字就是個‘虵’字,是蛇妖作怪嗎?”
那位丈夫怕出一額汗來,問謝石:“這可怎麽辦?”
謝石說:“我有藥可以治理。”
那位丈夫把謝石請回家中。謝石見過夫人,說明來意,就在夫人的杯中下藥,讓夫人喝了下去。大約半個小時過後,夫人竟然瀉下數百條蛇蟲。瀉過之後,夫人腹部平複如常,身體沒有受到傷害,隻是生產一事成空,難免有些憂傷。
十五、孫科蔣中正
現在的“新生代”,恐怕有許多人不知道孫科、蔣中正是誰。為了讓所有看官看明白下文,首先得說清楚這兩人是誰。孫科,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長子,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蔣中正,即是蔣介石,曾任中華民國總統。如果連“行政院院長”、“中華民國總統”都不懂的話,就將他們理解成國家領導人就是了。
在毛澤東宣布“中國人民站起來”之前,國內有一份報紙叫《益世報》,是中國天主教教會的報紙,從報紙的名稱就可以知道。
該報一名編輯寫了一篇名為《為孫內閣算命》的文章,刊登在該報的副刊上,稱剛剛被蔣介石任命為行政院長的孫科,將是一個“短命內閣”政府。文章用拆字法調侃孫科,引起關注。
這個編輯是怎樣調侃孫科的?既然是算命,就得論八字。古人以人的出生年、月、日、時幹支各兩字合成八字。這個編輯卻從孫科的“科”字,整理出八個字來:“欲和無口,欲閗無門”。一個“科”字,可以分拆成兩部分,左邊是“禾”,右邊是“鬥”。 “禾”是“和”字不見“口”,“鬥”是“閗”字沒有“門”。文章還說,孫科的前任是翁文灝,前有“翁”後有“孫”,像爺孫倆,所以說有其翁必有其孫,定義符合人倫常理。翁文灝政府是一個“短命內閣”,那麽孫科政府也必是一個“短命內閣”。貌似很符合邏輯的。
後來果然是這樣,要和平,談不來;要戰爭,又沒門。
因為有“前科”,在各界紛紛要求蔣介石下野的時候,《益世報》主任找到這個編輯,用“蔣中正”三個字,測測蔣介石何時下台?
這個編輯想了想,說:“止是必然的。‘正’字為‘一止’,古人也是這樣說的。是一日止,還是十二日止?是二十一日止,還是三十一日止?‘蔣’字是‘將廿’。這樣就可以解讀成‘將於廿一日止’;更加完整的說法是,‘蔣介石時代將止於二十一日中’。”
據史料記載,蔣介石被迫於1949年1月21日下野,副總統李宗仁代行總統職權。
據說,李宗仁當了代總統後不久,派了一名身邊的秘書前去拜訪那位編輯。這名秘書說明來意後,寫出李宗仁的“李”字,詢問時局。這位編輯迅速說了四個字:“李代桃僵。”秘書明白,也不多問,回去複命了。
“李代桃僵”,是一個中國成語,意思是說,李樹甘願代替桃樹去死。這個成語原來是用作表揚兄弟之間的一種崇高品質,相互愛護與相互幫助;後來意思轉了,直指頂替他人、代人受過此類行為。
南宋郭茂倩在《樂府詩集•雞鳴》中寫道:“桃在露井上,李樹在桃旁;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十六、絕妙好辭、活、一合酥
前麵說過,謝石因字被害;下麵將說,楊修因字被殺。
楊修被殺,其實是因為他太聰明了,總是先人一步。先這個“人”是他人還好,不幸卻是曹操。曹操號稱一代奸雄。羅貫中對他的評議是“為人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
成語有所謂“絕妙好辭”。這個成語就產生在楊修與曹操的糾結中。
有一次,曹、楊同行,路過一座墳,墳下埋葬著一個才女,墳上立著一塊碑,碑上有八個字,這八個字是“黃絹幼婦外孫齏臼”。
曹操問楊修:“這八個字可解嗎?”
楊修說:“這容易,可解,不難。”
“卿先勿言,等我想出謎底後再說。”前行30裏後,曹操對楊修說,“我想到了,你先說。”
楊修說:“‘黃絹’實為色絲,體現在字上是個‘絕’字;幼婦即是少女,‘少女’正是個‘妙’字;‘外孫’是我女兒生下的兒子,可以造成個‘好’字;‘齏臼’是接受辛辣物料的器具,於字而論就是個‘辤’ (辭的異體字)字 。綜合來說,就是‘絕妙好辭’。”
曹操高興的是,自己想到的答案與楊修的完全一樣,但還是感歎地說:“我才不及卿,距離是30裏呀!”心中非常佩服楊修,因此把楊修留用在軍中。
後來發生的事,令曹操由佩服轉為厭惡,由厭惡轉為殺戮。
第一件事——
曹操要人為他修造一個花園,工程完成後,他親自前去驗收。巡視過後,他覺得其他都沒有問題,唯獨花園的門不怎麽滿意。他叫人取來筆墨,在花園門上寫了一個“活”字,什麽都沒有說就離開了。
什麽意思?大家不得其解。楊修知道後說:“‘門’上加個‘活’字是一個‘闊’字。曹丞相是嫌園門造闊了。”大家這才恍然大悟。工人重新施工,把門改窄妥當。包工頭再請曹操前來驗收。
曹操前來,看到門已經改好,非常高興,問:“是誰知道我心思的?”眾人齊說是楊修。羅貫中道:“操雖稱美,心甚忌之。”
第二件事——
一日,塞北那邊派人送來酥餅一盒。曹操在盒上寫了“一合酥”三字,然後放置在辦公室的辦公桌上。
楊修入見曹操,曹操不在,卻見到那盒酥餅。他竟然取來,分給眾人。等到曹操回來時,那盒酥餅已經被分吃完了——楊修的行為就是這麽放肆。
曹操對楊修說:“你給我一個解釋。”
楊修不慌不忙地說:“盒上明明寫著‘一人一口酥’,我們豈敢違背丞相的命令呀?”“合”字,楊修分拆為“人一口”。
羅貫中道:“操雖喜笑,而心惡之。”前事是“忌之”,今事是“惡之”,反感的程度不斷加深。
……這裏省略四件事。
最後造成曹操殺了楊修的,是如下一件事——
戰爭中曹兵不敵蜀軍,敗走回營,之後數日不敢出戰。曹操是進是退心中猶豫不決。這時,將軍夏侯惇進來請求夜間口令。負責曹操飲食的勤務兵向他呈上一碗雞湯,他見到碗裏麵有雞肋,於是隨口說了句:“雞肋!雞肋!”夏侯惇以為夜間口令就是“雞肋”,傳令下去。
楊修當時是行軍主簿,聽到“雞肋”二字,便教隨行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歸程。
有人報知夏侯惇,他被嚇了一跳,於是請楊修前來問話。他問楊修:“為什麽要收拾行裝?”
“從今夜號令中知道魏王將要退兵回師,所以預先作準備以免得臨行慌亂。”楊修說,“雞肋這樣東西,食之無肉,棄之有味。如今我們在這裏,進軍不能勝,退兵又恐人家笑;長此下去終不是辦法,退兵是唯一選擇。既然魏王選擇了班師,就得早早準備。”
夏侯惇曰:“你真知魏王肺腑也!”說完也跟著收拾行裝。於是寨中所有將領,無不準備歸程。
當夜曹操心亂,不能安睡,於是半夜起床;手提鋼斧,繞寨私行。他見到夏侯惇寨內軍士都在準備行裝,大驚,急問夏侯惇是什麽回事。
夏侯惇回答說:“主簿楊修知道大王要退兵的意思,所以……”
曹操又喚楊修來問,楊修以雞肋的意思回答曹操。曹操大怒,曰:“你怎敢造言,亂我軍心!”喝刀斧手推出斬了,將楊修首級掛於轅門外。
羅貫中說曹操早有殺楊修之心,“今乃借惑亂軍心之罪殺之。”
樓主說句:楊修神妙在乎直,不直不神妙;但是,害了他性命的也是直。
因為有“前科”,在各界紛紛要求蔣介石下野的時候,《益世報》主任找到這個編輯,用“蔣中正”三個字,測測蔣介石何時下台?
這個編輯想了想,說:“止是必然的。‘正’字為‘一止’,古人也是這樣說的。是一日止,還是十二日止?是二十一日止,還是三十一日止?‘蔣’字是‘將廿’。這樣就可以解讀成‘將於廿一日止’;更加完整的說法是,‘蔣介石時代將止於二十一日中’。”
據史料記載,蔣介石被迫於1949年1月21...........
-----------------------------
據史料記載,1948年11月,孫科獲蔣介石任命為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蔣介石被迫於1949年1月21日下野,副總統李宗仁代行中華民國總統職權;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十七、問、噐
“問”字前麵已經寫過:
一日,謝石工作室來了一個客人,衣著普通,相貌卻是非凡。寒喧幾句後,客人即席揮毫,在紙上寫了一個“問”字,字體寫得兩側斜飛。
謝石問:“先生寫這個字,是為何事而寫呀?”
客人說:“不問何事,你依字直說就是。”
謝石審視了一會,然後說:“字左看似‘君’字,字右亦看似‘君’字。”謝石雙眼盯著客人,開始有些緊張,聲音有點顫抖地說:“先生不是凡人。”
為了慎重起見,謝石請求客人另寫一個字。
客人動用手上的拐杖,就地畫了一個“一”字。
謝石即刻跪地伏拜,說:“土上加‘一’,就是個‘王’字。先生分明是我的君王啊。”
有一個道士也以“問”字向謝石谘詢。
謝石這次不說“左看是君,右看也是君”了,而是說:“門雖大,內中隻有一口。”——“問”字分拆為“門”字內一個“口”字。
道士聽得明白,他身為道士,步入空門,是一個孤獨的人;父母兄弟、妻子兒女或是無或是有也不在身邊陪伴。所住房間裏,他就這麽地孤身一人。他再以“噐”字問。
謝石說:“人口空多,皆在戶外。”
道士也是一個知道術數的人,這下是大服謝石了。
我們玩賞一下這個“噐”字。“噐”字的中心是一個“工”字,跟“空”字搭上了關係;“工”字外麵有四個“口”字這麽多。所以,謝石順理成章地說:“人口空多,皆在戶外。”
十八、定
今年是偉大的辛亥革命100周年。100年前的這場革命,震憾世界,顛覆中國,號稱終結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統治;但後來的事實在說,封建統治在中國並未終結。這是個很政治性的問題,在這裏不多說。
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隨即成立。中華民國總統經曆孫文(臨時)、袁世凱、黎元洪和馮國璋後,至1918年9月,徐世昌就任總統。他自命為“文治總統”,標榜“偃武修文”。他是一個文人,國學功底深厚,尊孔讀經,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敬畏之心。他而且研習書法,在山水、鬆竹繪畫方麵有成就。他曾被法國巴黎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
傳說,在直皖大戰爆發之前,徐世昌找了一個高僧測過字。
徐世昌身為總統,無力阻止直皖大戰的爆發。國會選舉他作總統,是看中他是一個平衡點——正確地說是一個被平衡點。平衡的兩方是,以段祺瑞為代表的皖係中央派和以吳佩孚為代表的直係地方派。兩派對抗由來已久,最近因為陸軍上將徐樹錚的事愈演愈烈,平衡有被打破的危險。這個時候,他不知道該站到哪一列上去,戰爭有輸有贏,一旦站錯列,他的政治前途就完結了。他可不願意這麽快就離開政治舞台,離開中國的權力中心,雖然僅是一個“橡皮圖章”。
徐世昌與那高僧是老朋友,雙方見麵總有說不完的話題,談論佛學,談論儒家,談論《周易》,談論中國漢字,談論當今時事政治。這次,他們沒有多談其他,直奔主題。高僧請徐世昌出一個字。
徐世昌隨口說了個“定”字。說他隨口,但總有個依據,有個思考。他是總統,但把持朝政的是段祺瑞,段祺瑞是他考慮依傍的第一人選。段祺瑞是定國軍總司令,想到這裏,他就采用了定國軍的“定”字。
高僧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反應後,說:“完了以後,要走啦。”
徐世昌雖然聽得明白,還是請高僧詳細說明字理。
“完了,就是敗了;走啦,就是退啦。“高僧說,“‘定’這個字,是‘完’字頭‘走’字尾,先完後走。”
徐世昌知道,“定“字上部“宀”是“完”字頭,下部“疋”是“走”字尾。
高僧喝了口茶水,繼續說:“今天是初一,一稱元,有了這個‘元’,‘完’字頭就不是僅僅一個頭了,是個完完全全的‘完’字了,局已定了。”
徐世昌想:“段祺瑞完啦?”
“還有一點。”高僧說,“這個‘完’字頭也是‘家’,也是‘室’,大家稱‘寶蓋頭’。‘定’字去了‘寶蓋頭’後,剩下的部分似是個‘正’字,又不是個‘正’字,是‘正’字走樣了。私下做一些不公正的事,這就完了。”
……
聽高僧這麽一說,徐世昌回去以後,給自己定下行動綱領——兩邊都不站過去,靜觀其變。
1920年7月,直皖大戰終於爆發。在這場戰爭中,皖係被徹底打敗。完了以後,段祺瑞辭職,退隱“江湖”; 徐世昌在直係的支持下,繼續當他的總統。
十九、臘、休、鼠(轉)
在網上見到一篇文(有重大修改),拿來給大家分享下。樓主無心侵犯著作權,如果文章作者抗議貼出,樓主會申請刪除——
先生是拆字高手,其經典故事源遠流長!
話說一少婦來拈字,懇求拆解。
先生問:“小娘子所問何事?”
“夫君外出,久不見歸。問何時歸來?”
“哦?你選的是一個‘臘’字?”先生略一沉吟,“本月二十一日必定回家!”
在少婦致謝時候,先生驚見一旁觀者赫然上肩扛起一樹木,便隨口爆了一句:“小娘子當心,有被休的可能呢!”
少婦驚厥:“我們夫妻感情甚好,先生多慮了。”
“我隻是根據情景判斷,但願不是了。”
少婦懇請先生說明原委,老先生說:“剛才有個人在我們說話的時候,突然把一樹木往肩上扛,這一人一木,恰是個‘休’字呀!”
到了二十一日,少婦整理居室,置辦酒菜等待先生的說話應驗。老公說來就來了。
老公回到家,見到這番擺設,以為老婆正要會情人,一邊動粗,一邊破口大罵賤人不守婦道!聲言明日即寫休書讓她滾回娘家去!少婦大呼冤枉,道出找拆字先生測字的全過程。
老公氣呼呼睡下,不理少婦的哀求,心裏暗自盤算:明日一早,過去探明那個先生究竟多高明再作打算。
少婦一夜無眠,傷心到天明;輾轉反側,實在難於接受這可悲結局。
天亮了,那老公匆匆出門,並不講明去作什麽的,任由女人哭倒在門前。
那老公到來時,先生才起床,一邊用毛巾擦牙齒一邊聽他講事情原委;突然靈機一動,就驚呼說:“你個糊塗東西!快些回家,遲些你老婆就出人命了!”
那老公大為驚嚇,火速衝回家裏,少婦正一抹紅綢懸梁自縊呢!他趕緊抱下女人,說:“你怎就這麽傻瓜呢?”
少婦說:“我一生潔身自愛,即使你不在家時候,從來未曾想過要搞婚外情,雖然有很多臭男人勾引我;可是夫君偏偏不信,教我如何活命呢?!”
那老公捧著女人的臉說:“別這麽多啦,我們還是要去叩謝先生呢!”
先生正在吃著早點喝著茶,看見他們夫婦又來了。
“感謝先生,及時提醒我回去,否則我與娘子就陰陽兩隔了!”那老公感激涕零,“先生怎麽就知道我老婆會出人命呢?”
“在聽你詢問的時候,我是正用毛巾擦牙的。這‘口’下有‘巾’,不正是‘吊’字麽?!”
小兩口稱讚先生是神。
從此先生芳名遠播。
一日,一個商人來了,隨手就抓了一個“鼠”字。
先生問:“所問何事?”
“我要販運黃鱔到南京去,求先生指點這生意可否做得?”商人回答。
先生環顧四周,看見一老夫人拎了小籃恰好路過,又見到籃子裏是大米。
“可以可以!”先生興高采烈地說,“這趟生意,保證大賺!”
商人叩謝離去。
旁觀者中走出一條漢子,也拿了剛才的“鼠”字,也問可否販運黃鱔到南京?
老先生依然環顧,赫然見一老貓縱身一躍,隱入草叢,先生驚呼:“不妙不妙!你要做這生意凶多吉少,恐怕還有性命之憂愁呢!”
漢子大怒:“我砸了你招牌!真真胡言亂語!同是這‘鼠’字,他就大吉,我就大凶?是何道理?!”
先生並不急噪,慢條斯理地說話:“不錯,都是‘鼠’字,說他的時候見有大米,老鼠愛大米,不是大吉麽?說你時候見有貓,老鼠見貓難逃貓爪,不是大凶麽?”
漢子就是不信邪,早早收羅黃鱔早早出門趕赴南京!
漢子駕著小船靠了碼頭,那裏的商販大叫問:“裝的什麽?”漢子高聲回應:“黃鱔!”眾人一擁而上來搶購。不料人多踩踏,小船翻側,黃鱔漏出,刹那間全部黃鱔沒入江中。可憐那漢子血本無歸不說,險些丟了性命!
再說那商人,當他的船隻靠了南京碼頭時,眾商販吸取先前的教訓,謹慎卸貨,小心討價還價,和諧成交生意。那商人順利地賺了一筆!
……
二十、有、超、首、緒
清朝末年與民國初期,有一個著名漢字分析師,號稱“大不同”,以常州城隍廟為“根據地”,擺攤測字,解決生存權問題。
據網上的資料——這些資料,我手上沒有,也不知是史實還是小說虛構;不過,所說的頗有字理——興趣使然,湊寫成如下的文字。
一日——那還是後清時代,中國史上著名書生康有為帶著梁啟超來到大不同的攤位前。康有為一時來了興致,要給大不同一個字,測測國運如何,變革維新的事令他枕食難安。大不同遞上紙和筆,康有為揮筆在紙上寫了個“有”字。
大不同 把“有”字分拆開來,分別在“ナ”、“ 月”上畫了圈,說:“‘ナ’是‘大’字的一半,‘月’是‘清’字的三分之一—大清河山已經破碎,所剩下的就這麽多了。”
很明顯,這是崇禎內臣測字的翻版。
康有為怒斥大不同胡說八道。梁啟超反而淡定,忙勸說老師息怒:“老師老師別這樣!這先生也不過是照字象直說,心無不敬之意,請老師諒解。”然後梁啟超對大不同說,“我也測一個字。”梁啟超寫了個“超”字。
大不同說:“‘超’字分拆開來就是‘走’、‘刀’、‘口’;人走刀口之上,危險結局可想而知也。‘刀’加‘口’又成了‘召’字;即使有聖召,也得走啊。”
梁啟超心裏明白。
大不同請梁啟超再寫一字,梁啟超說:“不寫了,我說一個字吧,就個“首”字吧!”
大不同說:“‘首’字,下有一個‘百’,上有個‘二’或者說是‘八’。長則一百零八天,短則一百零二天,心想的事情就有結果了。
梁啟超要求再測一個字。
大不同調笑說:“好呀,我是按字數收費的;你問的字越多,我收費便越厚。”
梁啟超寫了光緒年的“緒”字。
大不同想了想,用筆把“緒”左邊的絲字旁圈上,說:“絲字旁是‘絕’而無‘色’。整個‘緒’字就是無色而絕者也。無色則白色,白色為白事所用。結局如何?不用我多說了。”
梁啟超給了“茶水錢”後離開;離開之前,康有為說:“一派胡言!”
據史料說:
1897年,即是光緒二十三年;那年的 6月16日,光緒皇帝在北京頤和園勤政殿召見康有為,任命他為總理衙門章京,準許他專折奏事,重要是讓他籌備維新變法事宜——史稱戊戌變法。後因為慈禧太後的打壓,維新變法運動失敗。維新變法失敗後,光緒皇帝被軟禁,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害;康有為得到外國人李提摩太牧師協助,坐重慶號到了上海海麵,再由英國領事館職員協助轉船到香港,又由香港逃往日本,展開一段驚心動魄的逃亡生涯。
維新變法,從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布《明定國是詔》詔書,宣布變法、實施新政開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後發動政變為止,曆時一百零三天。史上稱這次變法為“百日維新”。
二十一、申、春、蘭
史上有通過破解夢中字象“密碼”而助人偵破罪案的記錄,最著名、最經典的就是謝小娥的那個事兒了。
這個故事很精彩!
謝小娥,是一個江西女子。父親是一個生意人。結婚之後,她和丈夫追隨父親做生意,往返於長沙江湖之間。新婚剛過,大禍來臨。一日,她們船行江中,遭遇悍匪。父親和丈夫均被殺害,她和全部工人被沉水裏。在水中漂流了多長時間,她不知道,最後被人救起,棲身在寺廟尼姑庵內。她不知道這班劫匪是誰,是哪路人馬。
一日,謝小娥忽然夢見父親,父親哭著說:“殺我的人是車中猴、門東草。”又夢見丈夫哭著說:“殺我的人是禾中走、一日夫。”醒後,她清楚地記得父親和丈夫所說的話,但不知所雲;天天拿著寫上“車中猴、門東草,禾中走、一日夫”的紙條上街求解,一年時間一無所獲。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她遇到真正的專家李公佐。
李專家聽完謝小娥說夢後,過了一會,說:“殺你父親的人,他的名字叫申蘭;殺你丈夫的人,他的名字叫申春。”
謝小娥要求李專家說明白些。
李專家教謝小娥解夢,說:“先說‘車中猴’,猴在十二地支中是個‘申’字;‘車’字的中間部分,則去掉上下各一橫也是個‘申’字。‘門東草’簡單,把‘東’字放入‘門’字內,再加上個草字頭,就是一個‘蘭’。所以殺你父親的人,他的名字叫申蘭。”
謝小娥恍然大悟,急著問:“‘禾中走’、‘一日夫’又怎樣解釋呢?”李專家說:“‘禾中走’,可以理解成穿田過,也是個‘申’字;至於‘一日夫’,同樣簡單,三個字合並為一個字,那就是個‘春’字。所以殺你丈夫的人,他的名字叫申春。”
謝小娥哭著下跪,向李公佐一拜再拜,然後轉身而去。她沒有報官通緝此二人,因為僅憑一個夢,官方是不會相信、不會受理的。她決定女扮男裝,跨省追捕,誓要將申蘭、申春二人繩之於法。
一年多時間以後,謝小娥找到申府。一打聽,府宅的主人是申蘭。
通過家政中介,謝小娥進入申府,成為申府的傭人。她內心雖然有滿腔的仇恨,外表依然服帖溫順,加上能幹乖巧,深得申蘭喜歡,常伴左右。她在申府搜集到大量的贓物證據,每次見到存放在申府的父親和丈夫的遺物,都暗自流淚。原來申蘭與申春是堂兄弟,來往甚密。她還將所有賊人的名字一一打聽,記錄在冊。而申蘭對謝小娥沒有半點的疑心,二年多了,連謝小娥是女人都不知道。
準備就緒,謝小娥等待時機。想起那個夢,李專家的解說件件符合,她認為是天啟其心,擊殺賊人必有神助。
一日,機會來了,賊人作案回來,大擺宴席慶功,申春與申蘭飲得大醉。其他賊人散去後,隻留申春與申蘭兩兄弟。申春沉醉,倒臥於室內;申蘭亦露寢於庭中。謝小娥將申春反鎖於室內;動申蘭時遭到反抗,情急之下,抽出佩刀,對申蘭實施斬首,一雪深仇大恨。然後她叫來幫手,把申春捆綁住,押送官府,就法定罪。辦案人員在申府起出大量贓物,數至千萬。很快,根據謝小娥提供的名單,幾十名黨羽也統統就擒。
謝小娥的這個事發生在唐代,李公佐為這女子撰寫了《謝小娥傳》,宋朝巨著《太平廣記》有收錄。明朝末年,淩濛初編著《初刻拍案驚奇》,將這件事擴展為小說,篇名為《李公佐巧解夢中言,謝小娥智擒船上盜》。據說,現代人已經把這個事編成京劇,公演很久了。
夢是神馬?其實夢很可怕,自己的隱私有可能出現在他人的夢裏,以至於讓全人類都知道。如何堵塞這個漏洞?人類恐怕無能為力。
不過,我想,在謝小娥的這個事中,為什麽造夢之神不說“殺你父親的人名字叫申蘭,殺你丈夫的人名字叫申春”,而是說什麽“門東草”、什麽“禾中走”和什麽“一日春”,讓你一頭霧水?看來,泄漏天機的事,造夢之神也不好直接說。
(本貼已在《夢過之後見驚奇》中貼出過)
二十二、人、朱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劉寶瑞的單口相聲,我偶爾在網上發現了一篇說字的貼子——如下,署名“劉寶瑞述,殷文碩整理”。這個貼子很好,隻是裏麵的個人觀點,我不讚同:作者把測字先生“大不同”的心理活動寫(說)壞了——關於這一點,看過貼子以後,大家可以討論——這也是我要貼出這個貼子的另外一個目的。網上這類貼子不多,特顯珍貴,所以拿來這裏給天涯客、蓮蓬看官欣賞欣賞。
與我的貼子相比,這帖子頗長。從舒服閱讀考慮,樓主分四貼貼出。
如下是原文(可以說一字未改):
1、
今兒我說一個測字的事兒。在山東濟南府,“大觀園”裏頭有個測字攤兒。可不是現在的事情。什麽年頭啊?民國十七年——也就是1928年。那時候,大軍閥張宗昌在山東當督辦。
這位測字先生,誰也不知道姓什麽,他有個外號叫“大不同”。那意思是,他這個測字的跟別人大不相同。在桌子前邊擺著個牌子,上邊兒寫著仨字兒:“大不同”。
這天哪,正趕上張宗昌到大觀園裏遛彎兒,張宗昌個子又大,帶著四個馬弁,都別著盒子槍,背著大砍刀。張宗昌一看,那兒圍著一堆人,就說了:
(學山東口音)“嗯?走,進去瞅瞅!”
他一說進去瞅瞅,馬弁就過去了,掄著鞭子轟人。大夥趕緊往兩邊閃。張宗昌就進去了。一看,是個測字的。張宗昌一想:把人都轟開了,我要是不測個字,顯著也不好。
“哎,給我測個字!”
這位先生一瞧,大高個兒,跟著四個馬弁,心裏就有譜兒啦。怎麽?雖說他沒見過張宗昌,可聽說過張宗昌的外號,叫長腿將軍,他腿長;又叫狗肉將軍,當初他賣過狗肉!哎,是這麽回事兒。就問了:
“您測個字?”
“啊。”
“您寫個字吧!”
桌兒上有塊白磁磚兒,讓他往上寫個字。他寫什麽呀?賣狗肉的出身,認不了倆半字兒,他怎麽寫呀?可是人家讓寫個字,寫吧,簡單的他還能湊合蒙上來。哎,一撇一捺,寫了個“人”字。寫在什麽地方了呢?人家讓他寫在白磁磚兒上,他沒有。牌子上不是寫著“大不同”嘛,哎,他在這“大”字兒的旁邊兒寫了個“人”字兒。嗬!這測字的,恭恭敬敬地站起來了:
“哎呀,原來您是一位大人哪!”
張宗昌一聽:
“啊!你怎麽知道的?”
怎麽知道的?您看,這算卦、測字的,全仗著察顏觀色呀。測字先生早瞧出來了,四個馬弁在旁邊兒,他那相兒是神氣十足,說話打官腔:
“啊!你怎麽知道的?”
您想,人家能不知道嘛!得,準了。測字的跟著就說:
“啊,測出來的。”
“測出來的?”
“對,您是一位大人,真是居於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噢,你怎麽測出來的?”
“我請您寫個字,寫在這塊白磁磚兒上,您哪,把‘人’字兒在這個‘大’字兒旁邊兒了。大字兒旁邊兒寫個人字兒,哎,您是一位大——人!”
嗬,這家夥有兩手兒。“來來來!你來……”
他讓一個馬弁過來測個字,還直小聲嘀咕:
“也寫人,寫人。”
讓馬弁也寫人。馬弁過來了:
“給我測個字。”
“好,好,您寫個字吧。”
這個馬弁哪,沒敢在張宗昌寫字兒的牌子那兒寫,他寫在手心上了,也寫了個“人”字兒。測字的一看:
“您……可別不樂意聽,您可比不了那位大人,您是一個手下人。”
張宗昌一聽:嗬,真靈啊!其實他也糊塗,那是個馬弁哪,可不是手下人嘛。他垂手而立,在一旁伺候著張宗昌,那測字的能瞧不出來嘛!
“您是一位手下人,是大人的手下人。”
“你怎麽知道的?”
“測出來的。您看哪,我讓您寫個字,您寫在手上了,您走路能手心朝上托著嗎?不能,您得把手放下,這不是手下人嗎?”
2、
嘿,這麽個手下人哪!
“這家夥真靈,真靈!給弄十塊錢。”
張宗昌當眾給了十塊錢,帶著馬弁回去了。回到督軍府,張宗昌一琢磨:嗯,真這麽靈嗎?哎,我倒要看看。
“我說,你們到監獄裏頭把判了死刑的犯人弄出一個來,我有事!”
打監牢獄裏頭提出一個判死刑的人來,弄到這兒,他過上堂啦:
“你是願意死呀,願意活呀?”
誰願意死呀?
“大人,我願活。”
“願活呀,聽我的。哎!你們帶著他,推頭、洗澡,換身兒幹淨衣裳,穿得闊氣點兒,四個馬弁,怎麽保著我,你們怎麽保著他,讓他也測字去,也是‘人’字兒,看那測字的怎麽樣?如果你露不出破綻來,不是死刑嗎?免了,當場釋放;要是露出破綻,甭費話,照樣槍斃!”
“哎,是是是,我行!”
這個人他活了,能不高興嘛。嗬!挺高興,推頭,洗澡,衣裳換得挺闊氣的,四個馬弁跟著他:“走走走走!到那兒測‘人’字兒,聽見了沒有?”
您想,馬弁對待犯人能象對待張宗昌那樣嗎?所以直催他。到測字攤兒這兒,馬弁往兩邊兒一讓,這犯人就過來了:
“給我測個字。”
“噢,測字?”
測字先生抬頭一看,心裏就有譜兒了。有什麽譜兒啊?這四個馬弁哪,眼熟。噢,昨天跟那位大人來過,今兒又跟一位來,甭問,這也是位大人哪。再一瞧,不對呀,這位臉上又綠又黃又瘦,麵色蒼白。您想,判了死刑的人,那模樣能好看得了嗎?一點血色都沒有。測字先生就起疑心了:
“啊,您寫個字吧。”
馬弁衝他一使眼色,那意思讓他寫“人”字。他哪,沒敢上前去寫,就這麽一說:
“啊,我測個‘人’字兒。”
他這麽一說“人”哪,四個馬弁還往他跟前攲合攲合,小聲嘀咕:
“哎,精神點兒!”
測字先生一看哪,行了,更清楚了,就說了:
“哎呀,這個……說出來,您可別惱啊,我看您哪,不象一位大人,象個犯罪的罪人!”
這家夥一聽就愣了,他這麽一愣,先生心裏更有底啦。馬弁趕緊說:
“哎,別胡說八道,這是我們大人。”
“什麽大人哪,他是一個犯罪的罪人,在字兒裏已經測出來了。”
“你怎麽測出來的?”
“怎麽測出來的,他這個‘人’字沒寫,是嘴裏說的,嘴乃口也。您想,口裏加個人字,念囚犯的‘囚’,嘿嘿,這個甭測了,他是個囚犯!”
四個馬弁這麽一聽啊:“哎,你呀,別裝著玩兒了,跟我們回去吧!”得,又給拉回去啦!
回來跟張宗昌這麽一說,張宗昌一聽:
“嗬!這個測字的太靈了,咱們給他送塊匾。”送塊匾得寫字兒啊,他不會寫呀,跟參謀長他們四、五個人研究了三天,這才研究出一個詞兒來,寫了四個字:“有求必應”。
3、
哎,他拿測字先生當了土地爺啦!
您想,“有求必應”是土地廟裏的匾哪!吹吹打打給送去了。嗬,這匾一掛上可了不得啦,這測字先生抖起來了,每天能賺個五、六十塊錢哪。天天有人圍著測字。怎麽?張督辦親自送匾,全城都嚷嚷動了,都來找他測字。他的錢越賺越多。這下兒壞了,怎麽呢?當時在濟南府有三個流氓惡霸,號稱朱氏三兄弟:朱大,朱二,朱三。這哥兒仨,成天是打遍街罵遍巷,出茶館進飯館,聽戲看電影都不花錢。不管是哪家買賣開張,或是誰家辦事,婚、喪、嫁、娶,哎,都得請他們哥兒仨。
這天,老大就跟老二、老三說了:
“哎,兄弟,大觀園裏那個測字的,一天掙五、六十塊錢,咱們濟南府的錢都讓他掙去啦,不行,走!咱們找他麻煩去!”
“怎麽找哇?”
“怎麽找哇……咱們找他測字,不對更甭說,靈也說不靈,咱們來個砸攤子搶洋錢!”
“好,這主意不錯,走,走!”
哥兒仨到了測字攤兒:
“嘿!給我測個字!”
測字先生一看,嗬!是這三位,認識,好嘛,流氓惡霸!趕緊站起來啦:
“噢,好,您那位先測呀?”
老大說:“我!給我先測!”
“好,您抓個字吧。”
測字攤兒桌上有個小筐籮,裏邊兒有好些個寫好了的紙筆兒。老大一搖頭:
“不會抓!”
“那您寫一個字吧。”
“不會寫!”
“您說一個吧。”
老大剛想說,不會說!一琢磨——這不象話呀?說一個字吧,說什麽呢?嗯,就說自己的姓吧:
“朱!”
先生一聽:豬?還以為豬羊的豬哪,心裏就想了:這仨流氓誰也不敢惹,如果測不靈,我這攤子就別擺了,這得想主意奉承他幾句,還得讓他靈了。一琢磨他們哥兒仨這行為:
“哎呀,您這個字,可好啊!”
“啊?怎麽個好法!”
“今天您哪,從這兒往西走,準保有人請您吃飯,這頓飯還特別的好。哈哈,如果要對了,靈了的話,請您給我傳名。”
老大這麽一聽:怎麽著,從這兒往西去,有人請我吃飯?
“好吧,我往西去試試,要是沒人請我吃飯,別怪我不客氣,回來我可吃你!”
老大說完了往旁邊一站,老二過來了:
“哎,測個字!”
“啊,您寫個字吧。”
“不會寫!”
“您說一個吧。”
“朱!”
也是“豬”,這是成心找碴兒啊!
“噢,您也測這‘豬’,您這是第二個‘豬’字;您這字也好,您今天要是往東去,必然有人送您一件衣服穿。”
“怎麽著?”
“往東去,必然有人送您一件衣服穿。”
“好了,我往東去試試,有人送我衣服還則罷了;要是沒人送我衣服,回來我可扒你衣服!”
老二一扭臉兒:
“老三,你來!”
老三往那兒一站,把帽子扣到後腦勺兒上,大嘴一撇,說了:
“我也測個字!”
“您寫一個吧。”
“甭寫啦!‘朱’!”
這先生一聽,這仨人是一個廟裏抬出來的,怎麽都是“豬”啊?這可是成心。
“嗯……哈……您這字也好,今天您要往北去……”
“你別說啦,我要往北去,有人請我吃飯,有人送我衣服穿,有人請我看電影,有人請我洗澡……”
“哈哈,都不對。”
 “那怎麽樣啊?”
  “您要往北去,哈哈……有人揍你一頓!”
“什麽!有人揍我一頓?”
“唉……哈哈……保險這頓揍還不輕。”
老三一聽,這個氣呀:
“行啦行啦,衝你這麽一說,我非往北去不可,有人揍我還則罷了;沒人揍我,我來揍你!”這不是賤骨頭嗎?
“走走走!一會兒回來咱們再說!”
4、
仨人走啦。正走著哪,老大跟老二、老三就說了:
“哎,你們說這測字的靈不靈?”老二說:“靈什麽呀,靈不了。”
老三說:“甭聽那套,大哥你往西,二哥你往東,我往北下午咱們在這兒碰麵兒,隻要有一個不靈的,咱們就砸攤子,搶洋錢!”
“哎,對!”
哥兒仨分手了。到了下午,哥兒仨一碰麵兒,哎!都靈啦。
這回測字怎麽靈的呢?這沒什麽神秘,也不是他會什麽“奇門遁甲”,其實啊,測字就是推理。這先生清楚他們仨的行為呀,朱氏三兄弟,打遍銜,罵遍巷,出茶館進飯館都不花錢,買賣開張,誰家辦事,都得請請他們。根據這個,哎,給他們仨算靈啦。
他讓老大呀往西去。先生心裏知道:今天西街上有家娶媳婦,老大從門口一過,人家必然請他吃飯。老二往東去,東街有個估衣鋪開張,掌櫃的一看老二過來了,趕緊拿出一件禮服呢馬褂兒:“二爺,這是孝敬您的,您穿上試試。”
一試挺合身,哎,他穿上啦。
那麽老三呢?先生讓他往北,走北街。濟南府北街上有督軍府哇。那條街,平常老百姓都沒人敢走。象你信了先生的話不就完了嗎,他不信。老三就這模樣,橫打鼻梁兒:
“什麽!挨頓揍?在濟南府,也不打聽打聽,天是老大,地是老二,我就是那個老三!打我,誰敢打我?”
他也是倒黴催的。你好好的就往前走吧,你可往後退個什麽勁兒啊!
“打我,誰敢打我?”
剛退了兩步,行啦,正趕上張宗昌的九姨太太出來買東西,穿著新新的緞兒鞋,他整踩上一腳!那還饒得了他呀。四個馬弁不由分說,過來乒乓五四就是一頓皮鞭子!打了個鼻青臉腫,腦袋上起了七個大疙瘩,還有一個大窟窿。
等到了下午,這哥兒仨又聚會到一塊兒啦,這老大就說:“老二,老三,還真有人請我吃飯,這頓飯吃得還真不錯。”
老二說:
“大哥,您看我這馬褂兒怎麽樣?老隆泰禮服呢!”
老三說:
“行了,你們看我這包也不小哇!”
老二說:
“那你怨誰呀?人家測字先生說啦,你往北去要挨頓揍嘛,你不注意。”
“我注意什麽呀?我這頓揍已經挨上啦!”
“人家這先生靈!”
“靈啊,不信那套,走!你們倆跟我一塊兒找他去!”
老大說:
“這沒法去,人家測字不靈,沒應驗,咱們能找去;現在靈啦,到那兒,你跟人家說什麽呀?”
“我當然有的說啦。比方說:咱們哥兒仨,說三個字,三樣兒他給測出三樣兒來,靈!可你們琢磨琢磨:咱們哥兒仨全是一個字兒,他給測出三樣兒來:您有人請吃飯,我二哥有人送衣服,到我這兒挨揍?這不對,咱們得找他去!”
老大一聽:“對呀,有道理,咱們得找他去!”
老二也說:
“對,走。”
哥兒仨就去了。到了那兒,測字先生正要收攤兒。這哥兒仨一看:
“哎!別收,我們找你來啦。”
測字先生一看是早晨那三位。趕緊問老大:
“怎麽樣,給您測的那個字,靈了嗎?”
老大得意洋洋地說:“靈啦!今兒我往東去,還真有人請我吃飯,哎,吃得還不錯。”
測字先生一聽樂啦,又問老二:
“您怎麽樣啊?”
老二說:
“哈哈,你瞧這馬褂兒,是人家送我的。”
“這位,您怎麽樣啊?”
老三說:
“你還瞧不出來嗎?費這份兒話!你看,七個疙瘩,這兒還有一個窟窿!”
“哈哈……真挨了揍啦?”
“挨啦,怎麽樣吧?”
“哈哈,既然挨了,我算靈了,那您還找我幹嗎呀?”
“找你幹嗎呀,當然要找你啦。比方說吧,我們哥兒仨,說了三個字兒,三樣兒。你可以測成仨結果。可是我們都測的是‘朱’字兒,你為什麽測我大哥有人請吃飯,我二哥有人送衣服,偏偏就是我要挨揍哪?!”
這測字先生笑了:
“哈哈,這當然有道理啦,沒道理能行嗎?你們哥兒仨全說的豬(朱)字,這豬(朱)字,就好比是一口豬……”
這哥兒仨一聽:噢,我們全是豬啊?
“頭一個豬哪,這叫‘肥豬拱門’,這豬拱門去啦。您想啊,這豬一拱門,主人就琢磨了:這豬好好的,拱門幹嗎呀?噢,多半是餓啦,得了,弄點兒豆腐渣喂喂它吧。哎,所以有人請你大哥吃飯。”
老大心說:噢,我吃的是豬食啊!
“怎麽我二哥有人送他衣服穿哪?”
“第二個,你二哥也是測的這個豬,這是肥豬二次拱門。主人一瞧:喲!剛添完豬食啊,怎麽又拱門來啦?噢,天涼啦,準是這豬冷啦,給弄點兒麥草鋪上吧。必然有人給你二哥送件衣服穿。”
老二一瞧這馬褂兒:哎,這就是那點兒麥草!
老三說:“那不對呀,怎麽就我挨揍哪?”
測字先生說了:
“對呀,這豬吃飽了,也穿暖和啦,又來拱門,不揍你還等什麽呀!”
二十三、馮、昌
要說的事與謝小娥的事有相似的地方,也是通過破解夢中字象“密碼”偵破罪案,使罪犯無法遁形。
話說事件主角董豐,在外“留學”三年,三年回家次數屈指可數,逼得妻子弄出個婚外情來——當然,這時他還未知曉。這次回家——正確地說是妻子的娘家,他已預先通告了妻子;所以妻子在家準備好了他喜歡吃的酒菜,並且為他準備了新枕頭、新睡衣。
晚飯過後,妻子用命令式的口氣對董豐說:“沐浴後穿新睡衣吧,晚上睡覺用新枕頭。枕頭,我是不用的了。”
董豐想起專家的話——“小心牢獄之災,不可用新枕頭,不可穿新睡衣”,立即警惕起來,說:“我在外這麽久了,也習慣了不用枕頭睡覺了;新睡衣也不用穿了,留給以後穿吧。”
為什麽董豐對妻子也要警惕起來呢?原來,他在回家之前做了一個夢,這個夢在回來前一晚又做了一次。他夢見自己騎馬渡河,馬停在水中,鞭策也不去;當他俯身向下望時,見到二日浮在水上,又見騎著的馬左邊是濕的而右邊卻是幹的,有這等怪現象!夢醒後,他心有餘悸,認為預示有什麽不吉利的事情要發生。第二天,他就找了易學研究專家,試圖探個究竟。
在專家那裏,董豐占了一卦,專家告訴他:“有牢獄之災,不可用新枕頭,不可穿新睡衣。”
做妻子的見董豐堅拒,也沒有辦法。上床後,所謂 “小別勝新婚”,何況這是半年六個月也不動一動,免不了翻雲又覆雨,女方不怎麽願意也沒用。翻雲覆雨後,身體倦了,腦袋昏了,她把一件事給忘了,自己枕了新枕頭,穿上睡衣,睡著去了。
一覺醒來,董豐發現妻子被人殺了。他睡在旁邊竟渾然不知,這非常難以服眾。因此,妻子的大哥直指他就是殺人凶手,報官拉人。
官方辦案人員找不到有第三者涉案的證據,一口咬定董豐就是殺人凶手,嚴刑拷打也要他認罪畫押。也不知道他那世修來的福,讓他遇到包青天式的人物——苻融。
苻融一到任,就接手了這件案子。他仔細閱讀過文檔後,發現了案子的破綻,看得出董豐是冤枉的。他問董豐:“人不是殺的,為什麽要畫押?”
董豐哭著說:“我不畫行嗎?他們從抓來那天就開始打我,拳打腳踢的;把我銬在板凳腿上,不讓我睡覺;一直就用小棍敲打我的腦袋,一直敲,一直敲,敲得我頭暈眼花。我頭暈乎乎的時候,他們就把一個一個的鞭炮放在我頭上,點著了,炸我的頭。銬在板凳上,三十多天都不讓我睡覺,我能受得了嗎?我生不如死啊。”
苻融問董豐:“回來之前有沒有異常的事情發生?”
董豐想了想,說:“有是有,隻是一個怪夢;專家還說我有牢獄之災,教我不可用新枕頭,不可穿新睡衣。”
苻融說:“說說你的夢。”
董豐說:“就是夢見自己騎馬渡河,馬停在水中,鞭策也不去,怪怪的;當我俯身向下望時候,見到有二日浮在水上,又見騎著的馬左邊是濕的而右邊卻是幹的。”
苻融心想:馬左邊是濕的?濕就是有水,這就成了一個“馮”字;有二日浮在水上?二日就是“昌”字。“好,馮昌。”他高興地大叫,隨即批示戶籍官追查有木有“馮昌”這個人。
馮昌被擒獲。他供認在知道董豐要回來之後,合謀董豐的妻子殺害董豐,以達到長期、唯一占有的目的。為了在摸黑中容易找到目標,他約定以枕有新枕頭、著有新睡衣為“馬克”,不料誤殺了情人。
董豐從監牢裏放出來,回顧在裏麵受過的苦難,他想:“倒不如真的把我給殺了好。”回家吧,還有家嗎?
……
日月明朝昏,山風嵐自起;
石皮破仍堅,古木枯不死;
可人何當來,意若重千裏;
永言詠黃鶴,誌士心未已。
         ——南宋《苕溪集》   作者劉一止
二十四、四
著名漢字分析師“大不同”,早在清朝時已經名噪一時,長期在江蘇常州城隍廟處設攤營業。
有一日傍晚,太陽都已經下山了,“大不同”正在收攤,香燭店的一個夥記見到“大不同”才想起自己丟失蚊帳的事來。他匆匆寫了字,來到“大不同”身邊。
“大不同”問:“有什麽事?”
夥記說:“我的蚊帳不知道什麽時候讓人給偷走了。
“大不同”問:“寫了個什麽字來?”
“是個‘四’字。”夥記舉起寫有字的紙條想讓“大不同”看,但“大不同”沒有轉過頭來看,忙著收攤。
“大不同”問:“無妨,可以找到。你所不見的蚊帳,現在是被人懸掛起來啦。你看看那個‘四’字,四四方方的,象不象蚊帳懸掛起來的樣子?”這時,他轉過身來,看到了那張紙,那張紙寫著的“四”字是草體的“め”。他脫口就問:“怎麽寫成這個樣子?”
夥記說:“匆匆忙忙的,草草寫個字就過來了。”
“大不同”說:“這個草體四字,象一盤蚊香。也就是說,你用蚊香驅蚊好了,蚊帳不用找了,蚊帳已經找不到啦。”
樓主在開篇說過:“漢字是象形文字,因此也是卦。《周易》八卦可以看成是八個漢字,六十四卦可以看成是六十四個漢字;相反,每一個漢字都可以看成是一個卦。字易同功!”
《周易》應用有一個路線圖:意—象—辭—義,開始於“意”結束於“義”。字體分析師分析漢字也有一個路線圖,這個路線圖與《周易》的路線圖是一模一樣的。在這個路線圖中,我們所重視的是象形,並不在乎寫出來的是字還是非字。有象則有辭,有辭便有義。
附《清稗類鈔》原文:
大不同,某拆字者之別號也。光宣間,寓常州城隍廟,設攤營業,名噪一時。
有某店夥之紗帳被竊,薄暮始覺往來拆。時大不同已收攤矣,因令隨舉一字以拆,店夥寫“め(‘四’字草體)”字。
大不同曰:“無妨,君所失為紗帳,今已有人懸於他處。君觀‘四’字之形,固懸掛之像也。速覓或可得。”
店夥曰:“否否,君所拆者為真體‘四’字,而餘所舉者為草體‘四’字,無乃誤乎!”
大不同曰:“若然,則贓已難覓,僅可購備蚊煙一圈以禦蚊矣。蚊煙一圈,亦像草體‘四’字之形也。”
二十五、康七
俄國偉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在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寫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有反向思維的人會把托爾斯泰的這句話顛覆過來,說:“不幸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幸福家庭各有各的不同。”這個說法是否說得過去,是否也合乎道理?鬼笑我笑笑:“嘿嘿,我繼續寫故事!”
本篇的主人公是王旻,上篇的主角是董豐,他們的不幸事兒驚人地相似。
史上有一位奇人,名字叫費孝先——我們有個費孝通,差一個字。這個奇人身懷絕技,那門子絕技叫作“軌革卦影術”,問事卜卦時,可以直接顯示影像,並且配有卦辭——即解說詞,讓你一目了然。現在,這門子技術已經失傳。據說,這門子絕技來自“青城老人”的傳授。
在當時,費孝先的威名盡人皆知,江湖震撼。
費孝先這個人物不是小說虛構,不是金庸、古龍小說中那類江湖人物,是史上實有其人,有書為證。
蘇軾《東坡誌林》有一段傳奇記載——
宋朝至和二年,成都人費孝先遊青山城,訪老人村,一不小心把一張小木床坐塌了。損壞別人的東西是要賠的!費孝先對一個在場的老人說:“老人家請說個數,我賠你錢。”
老人笑著說:“你看一下床底,那裏有字。”
費孝先俯身望床底下,見那裏的字寫著:“此床於1050年9月11日造成,至1055年9月11日被費孝先坐壞”。“911”就是這麽不吉利。費孝先看完後暈了一陣。
老人說:“事物成壞有定數,你何必介意啊!不用賠,不用你賠。”
——後來這樁經曆被多事者在《梅花易數》的序言中嫁接在邵康節的身上了。
費孝先好奇地問:“那些字是誰人所寫?”
老人說:“除了我,還能有誰?”
費孝先當即下跪,拜請老人收己為徒。
老人授予費孝先易軌革掛影之術。
蘇軾說:“前此,未知有此學者。”
有個客人名字叫王旻,因為要收購貨物來到成都。收購好貨物後,他順腳去了費孝先的“易軌”工作室,求費孝先算上一卦,看看眼下運程如何。
看過所成的卦象後,費孝先說:“教住莫住,教洗莫洗;一石穀,搗得三鬥米;遇明即活,遇暗即死。”臨別時費孝先將王旻送出門口,囑咐王旻反複念熟此數語,務必要記穩,小心行事。王旻隻有說“多謝”再“多謝”的份兒。
王旻從費孝先那裏出來後,踏上回家的路。他一邊走一邊念著那幾句辭。前麵的“教住莫住,教洗莫洗”兩句,他聽得明白;後麵的“一石穀,搗得三鬥米;遇明即活,遇暗即死”幾句,他不明白,隻知道有生命危險。王旻曾求費孝先說明白點,但費孝先竟說他都不怎麽明白,你說怪不怪?
王旻一路走去,突然,天下起了大雨。他跑到一家人的屋裏避雨。雨越下越大,又久久不停,進屋來避雨的人也越來越多。
天黑下來了,王旻心想:“難道要在這屋子內留住一晚?”他突然想起“教住不住”這句來,馬上離開屋子,冒雨而行。
王旻行出大約100米,突然聽到背後“嘩啦”一聲,回頭一看,那間屋子沒有了——崩塌了。屋子崩塌的原因是裏麵來避雨的人太多了,再加上大雨下的泥磚牆濕了易塌。王旻嚇出一身冷汗,暗暗感謝費孝先救了他的命;同時,他又害怕接下來要發生的事如何置他於生命的危險中。
王旻回到家後發生的事,與董豐遇到的很相似。
古人雲:“萬惡淫為首。”又雲:“天道福善禍淫。”
王旻是個生意人,長期在外販賣貨物。而他的在家老婆可不是傳統型的守婦道的女人,不愁穿不愁吃的,卻嫌閑著沒事幹,跑到外麵去與一些混混“同甘共苦”,還搭上了一個情人,感情不錯。王旻不在的時候,他的夫妻房成了老婆跟她的情人幽會的窩點了。包吃包住包獻身,那個男人占盡便宜。
這個女人知道老公要回來了,對情人說:“我真想他永遠都不要回來。”接著又說,“幹脆——他回來後,我把他毒死算了。”所以說“天下最毒婦人心”啊,一點不假。
那個男人說:“他回來的當晚,我就過來把他殺死。”然後教這個女人怎麽怎麽做。
王旻回到家,第一件事是說避雨埸屋的事,說自己“大難不死必有厚福”;馬上想起費孝先的那幾句話,覺得災難還沒有完全過去,心又沉了下來。
她的女人——名譽上還是,根本不關心他的神馬事,隨便應付了一句:“我老公是一個有福氣的人,不會那麽快就沒的。”
王旻本來是要跟老婆說一說找費孝先占卦的事的,心想那幾句話會讓人高興不起來,也就不說了。 
晚飯吃飽以後,女人對王旻說:“我給你弄水來,洗洗頭吧。”
王旻說:“好呀!”水弄來了,他把頭發解開,一頭長發披肩。他正要弄濕頭發的時候,想起了“教洗莫洗”的話,立馬停住了手,不洗了。
女人很不高興:“你這個人說洗又不洗,真是的!還是洗了吧,嗯?”
“不洗!”王旻堅不從,也不說不洗的原因。
“為什麽不洗?”
“晚上洗了也幹不了,睡覺不舒服。”
“有什麽舒服不舒服的?人倦了,一上床就睡著了,洗吧,呀——”
“不洗!我說不洗就不洗。”
“操!”
……
兩夫妻就為這事吵了起來。
“洗洗洗,洗你自己去吧!”王旻氣憤地說。
“好呀,我就洗我自己。我們就是對著幹,你不喜歡幹的事,我偏偏去幹。”這個女人把水端回去,自己洗頭去了。
這樣她就忘記了一件事——為了在黑暗中容易分辨目標,那個男人與她約好,以剛洗了頭頭發還濕著的為殺害目標。
果然,那個晚上被殺死的是這個女人,而不是真正的目標——王旻。
這次,王旻是保住了性命,但是死神還追隨著他。官方辦案人員,指控他就是殺人凶手。嚴刑拷打,不能自辯。強製畫押後,王旻被打入死牢。
在獄中,王旻不忘費孝先的話:“教住莫住,教洗莫洗;一石穀,搗得三鬥米;遇明即活,遇暗即死。”他突然放聲大哭,大聲說:“生死有命,死就死了,可是費孝先的話未能全部明白。‘一石穀,搗得三鬥米’是屁話,是屁話啊!”
聲音傳到主審官的耳中,主審官也費孝先的粉絲。
主審官來見王旻,他問王旻:“你的鄰居是誰?”
王旻答:“康七。”
“康七?”主審官心想:“‘一石穀,搗得三鬥米’,三成是米,必然七成是糠。康七糠七,音是一樣的……明白了,凶手必是康七。”立馬派人抓捕康七到案。
康七被抓後,對殺人事實供認不諱。
王旻得以活命,是“遇明即活”了;若然遇到昏官,他是死定了,死後平反是浮雲。
……
二十六、德
這個“德”字隻是一個字,但她實際上隱藏著句子。這句子是什麽?例如就是:十四日一心要行。
我們以分拆的眼光去觀看這個字,就會發現她由“彳”、“十”、“四”、“一”、“心”五個元素拚合而成。由這五個元素串成句子,就可以造出如上麵所說的句子了。
這裏要注釋一下,“彳”這個雙人旁,可以視為半個“行”字,而且是“行”字的開始部分。
其典故出自如下的事兒——
張乘槎,是明朝洪武年代的一個玩字高手。
高官劉某有心事,要找張乘槎谘詢一下。他不想表白心事是什麽,以此來考察張乘槎的技術含量。
張乘槎告訴劉某遊戲規則:“要寫一個字方可問事。”
傍邊有一個小學生在練習書法,正寫《千字文》到“德建名立”一句。劉某就指“德”字說:“就用這個‘德’字吧。”
張乘槎問那高官:“你是不是要問行人的事?”
高官劉某心想:“這個人果然厲害,有水平。”他回答說:“是行人的事,想知道什麽時候能回來。”
張乘槎說:“從今日開始計算,十四日必回到家裏來。”
“恐怕有事未完,回不來。”高官劉某知那人有事纏身,所以為此而擔心。如果不是這個事,他也不會問字於張乘槎。
張乘槎堅定地說:“一心要行。”
到期,那人果然回來了。高官劉某還向張乘槎致謝一番,不在話下。
二十七、湖渭秦蔡童
費孝先的軌革掛影之術,實際上就是《周易》之象學。
軌革掛影之術,費孝先從“青城老人”那裏傳授得來,其實際源頭是管輅。管輅是三國時期的傳奇人物。《三國誌》、《三國演義》都有關於管輅事跡的講述。
軌革掛影之術的主要功能是造影畫(v.)像。有人給出了一個定義:“先筮易以丹青寓吉凶,謂之掛影。”“筮易”是《周易》的事兒,“丹青”是繪畫的事兒。
我不是學畫的。如果懂畫,我會看著一個字,就可以畫出一幅畫來。軌革掛影術則反其道而行之。有時候,人們會從術人所畫的圖像中悟出一個字來。
曾經有官場人士詢問前程——組織會安排我去哪裏任職?術人象個軟件一樣,接到輸入信息後馬上出來了一幅圖。圖上畫了——水邊有一輪明月,還有格狀線條似個口。後來這個官人到了湖州當首長。原來圖上畫的“水邊有一輪明月,還有格狀線條似個口”是個“湖”字。又有一個人,所得到的圖像與上麵是一模一樣的;這個人後來到了渭州當領導。原來圖上畫的“水邊有一輪明月,還有格狀線條似個口”又可以是個“渭”字。
其實,費孝先並非軌革掛影術的唯一傳人,據說有個頭陀也懂這門技術。有個書生好學上進,看中當官這個行業工資高、社會福利好,一考再考,總是不得誌。經人介紹,這位書生千裏迢迢從京城來到山村市井,找到頭陀。頭陀為這位書生的誠意所感動,憑著意念快速地畫了一張畫,畫中還配了辭。辭是這樣的:
“須逢庚午方亨快,半是春來半是秋。”
頭陀也拿不準這句辭說的是什麽。他不敢確定,還是對書生說了:“這句辭是不是在說,你要等到庚午年才有運行,心之所想才得快意呀?!”書生同意頭陀的推測,念熟了這句辭後起身返回京城。
準備了幾年,這位書生做足了功課。到了庚午年,他竟然一考——名落孫山。真想找那頭陀興師問罪,因為路途遙遠他才放棄了。
到了晚年,所謂大器晚成之年,這位書生不知通過那門的親戚,跟秦檜搭上了關係。經秦檜推薦,這位書生在中央機關當了個“知事參政”,享受部長級待遇。這時,書生才明白,“半是春來半是秋”是個“秦”字;而且他知道秦檜是庚午年生的,生肖屬馬。
據說在宋朝,士大夫問軌革,蔡元長當政時,圖上所畫往往是一個人頭戴革製的帽子,做著祭祀的事情。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革而祭是個“蔡”字。要加薪升職,你得先過老蔡這一關,得從這門子進去。到了童貫主政,這種卦像再難得到,換成另一圖像——地上坐著一個音樂人在奏樂。明眼人也看得出,土上有音,是個“童”字。到了秦檜把持朝政時,“地上坐著一個音樂人在奏樂”的畫像也不再有人求得,常常是畫著三個人,各手持一束禾苗。能知其意的不乏其人,那是個“秦”字。秦檜被廢後,也再聽不到有人說得到過“三個人各手持一束禾苗”這種卦像了。
這個“秦”字特別有趣。謝石在解“春”字時就說:“秦頭太重,壓日無光。”到了這裏,說這個“秦”字是“半是春來半是秋”。 “秦”字分拆成上下兩部分,“?”是半個“春”字,“禾”則是半個“秋”字。又畫“三個人各手持一束禾苗”,說這是個“秦”字。“三個人”是“?”進一步分拆,成了“三”與“人”,所以說三人。——這番敘述覺得很囉嗦!!!
二十八、乖
讀過孔子《論語》這本書的人,或者不會忘記裏麵的一句話:“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早上知道了神馬是“道”,到了晚上死了也願意。到了晚上,孔子想到的是“死”,而不是大把大把的金錢和美女。這是孔子與現代人有所不同的地方。可見,“道”是孔子要追求的最終目標,而不是什麽富與貴——“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這句名言,困擾中國人兩千五百年。其實,“道”不易知。“聞道”難,“得道”更難。
但總有一些狂徒,煉了幾年功,就以為自己“得道”了,可以呼風喚雨了,可以舉大事了。這隻能說是“走火入魔”!結果會怎樣?誤人誤己而已。
故事回到十六國時期,就有這麽一個狂徒,名字叫李暠。這個人也不是愚味之人,詞辯敏捷,文章又好,居然出家當了道士——當然,個人取向,我們不必評論;自由社會,個人有選擇的權利。這個人當了道士之後,苦修幾年,變成半人半妖的樣子——可能是浮躁的原因,常說自己頭上發紫光。有人偶爾也果真見到他頭上冒出紫色氣體來,以為是大富大貴的象征。因此,在他的足下,信眾過萬。
十六國時期,是一個動亂的時期,是一個容易變天的時期,想當皇帝的人排隊有十公裏長,李暠是其中一個。可惜,天不賦其命,李暠一舉事便遭撲滅——妖眾四散,他也身首分離。
李暠被擊殺前,曾修書一封給他的同道好友楊德輝,邀請楊德輝赴齋會,參與舉事。楊德輝有幸得一個老道士的點化,救了一命。
老道士的名字叫崔無斁,史書有留名。這個老道士,天生耳聾,卻是一個有道之人,隱伏逃亡、山藏地秘、生期死限、千裏之外骨肉安否……統統能斷。
楊德輝問老道士:“此次北行一趟,不知吉凶如何?”
老道士要楊德輝在地上畫字。
楊德輝執起一根小樹枝隨手在地上畫了“北千”兩個字。
老道士接過小樹枝,在“千”字上畫了個圈,然後拖一個箭頭到“北”字上,意思是要把“千”字插到“北”字上去。
楊德輝明白,這就成了一個“乖”字了。
老道士說:“此一去則乖了。”
“乖”是什麽意思?這可是乖孩子的“乖”啊!查了一下字典,字典說,除了乖孩子的意思外,還有不和諧、不合理的意思。“不和諧”,這可是嚴重的政治問題啊。
聽老道士崔無斁這麽一說,楊德輝果斷決定,取消此次行程。李暠等人就是在這次齋會上被一舉擒拿的。書雲:“楊之幸免,由崔之力也。”
二十九、此
古代有一種遊戲非常流行,這種遊戲叫射覆。什麽是射覆呢?,射為射中,這裏是指猜中;覆為覆蓋,如覆轉飯碗蓋住某樣東西在裏麵。射覆就是要人猜中覆蓋在裏麵的東西是什麽東西;再淺白點的說,東西不要你見,讓你去猜是什麽,這就是射覆。
若把一隻老鼠放入盒子中,古人中的射覆高手非常厲害,可以猜中老鼠的顏色,如白色;可以猜中老鼠身上有箭傷,傷在左股;可以猜中老鼠已身孕五子,五子是三雄二雌。
古人射覆一般是要透過卦象來作判斷的。這種遊戲,現代人玩不起——有木有人能玩,我相信有,但不多。
《三國演義》第六十九回“卜周易管輅知機,討漢賊五臣死節”寫了管輅能射覆——
“客言輅能射覆。諸葛原不信,暗取燕卵、蜂窠、蜘蛛三物,分置三盒之中,令輅卜之。卦成,各寫四句於盒上。其一曰:含氣須變,依乎宇堂;雌雄以形,羽翼舒張——此燕卵也。其二曰:家室倒懸,門戶眾多;藏精育毒,得秋乃化——此蜂窠也。其三曰:觳觫長足,吐絲成羅;尋網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滿座驚駭。鄉中有老婦失牛,求卜之。輅判曰:北溪之濱,七人宰烹;急往追尋,皮肉尚存。老婦果往尋之:七人於茅舍後煮食,皮肉猶存。婦告本郡太守劉邠,捕七人罪之。因問老婦曰:汝何以知之?婦告以管輅之神卜。劉邠不信,請輅至府,取印囊及山雞毛藏於盒中,令卜之。輅卜其一曰:內方外圓,五色成文;含寶守信,出則有章——此印囊也。其二曰:岩岩有鳥,錦體朱衣;羽翼玄黃,鳴不失晨——此山雞毛也。劉邠大驚,遂待為上賓。”
管輅輕易地猜中盒子中的燕卵、蜂窠、蜘蛛,還有印囊及山雞毛。從上文中可見,管輅先是“卜之”,然後“卦成”,然後說出幾句辭,最後判斷是什麽東西。
透過卦象來作判斷,這是射覆通常的玩法。但也有人不用卦象,而是用漢字,因為字易同功——我在開篇中就這樣說過。老道士崔無斁射覆就是用漢字不用卦象的。
前篇交待過,老道士崔無斁“每觀人書字而知休咎,能察隱伏逃亡、山藏地秘、生期死限、千裏之外骨肉安否,未嚐遺策。”當時朝中賢士奉之如神明。
一日,有一個道士先是指使一個小孩捧著裏麵裝有蘿卜的容器,去到老道士崔無斁那裏,乞求射覆。崔無斁命令小孩在地上畫一個字,小孩畫了個“此”字。崔無斁說:“裏麵是蘿卜啊!”小孩捧回容器,向道士複命,換粒糖吃了。
道士換了一片梳子放入容器中,要小孩再到老道士崔無斁那裏,乞求射覆。崔無斁同樣命令小孩在地上畫一個字;小孩按照道士所教,在地上畫了同一個“此”字。崔無斁說:“裏麵是梳子啊!”小孩捧回容器,向道士複命,又得了粒糖吃。
這次道士教小孩到老道士崔無斁那裏去,隻抱空拳乞求射覆。 崔無斁問小孩:“你不寫字啦?”小孩抱著拳寫不了字呀!小孩說:“不寫了,就用上次那個‘此”字。”崔無斁說:“你手上什麽都沒有,就隻有一個空拳。”
道士終於現身了。他知道老道士果真是有道之人,親自麵見老道士,問:“同一個字射覆三件不同的物品,為何都能猜中?”
崔無斁說:“‘此’字像蘿卜,又像梳子,亦像小孩的空拳,如此而已。”
一個“此”字像這三樣東西嗎?像梳子、像小孩的空拳可以說得過去;至於像蘿卜,怎麽看都不像,樓主蒙味!
三十、此(補充)
兄弟情不相忘!
今日門前相送,明日陰陽相隔,催人淚下。
話說朱某把親弟送出家門口,目送著親弟遠去的背影;一轉身,直奔櫟園先生的住所而來。
朱某見到櫟園先生,語氣帶著焦慮,說:“我弟北上返回京都,行時有病在身;路途遙遠,車馬勞碌,我真擔心他的安危!”
櫟園先生請朱某書寫一個字,朱某隨手寫了個“此”字。
櫟園先生想了想,說:“以‘此’字看兄弟,不是……”先生搖搖頭。
朱某看得出先生的意思,淚水都要湧出來了。
櫟園先生說:“‘此’字裏麵有個‘比’字,比肩者兄弟也。‘比’字旁多一豎,引出個‘止’字來,比肩止了。”
朱某已經被淚水模糊了雙眼。
櫟園先生繼續說:“‘此’字弱弱的、隱穩的有‘死’字形,你兄弟恐怕生不了。”
朱某問:“我弟能不能回到家中,還是隻能在路上?”
櫟園先生說:“‘此’字與‘北’字已經很相近,你弟即使不能到家,離家也不遠。”
半個月後,傳來消息,朱某的親弟死於天津的河道上。
唉,人生呀!哭吧,哭吧……淚水終叫不回我兄弟!
三十一、蘇
洞房之夜,新娘緊閉房門,要新郎對上個對聯才能上床——對男人而言,這是個什麽滋味呀?不蛋痛才怪!男人遇上才女,就是多“波折”;這隻不過是第一道“波折”,新郎也就認了。
新郎說:“請問娘子,上聯是神馬?”
新娘從窗口處拋出一句:“閉門推出窗前月。”
新郎想想想,再想想想;等他想出來時,雞已經在那邊啼——天亮了。新郎說:“娘子,我想出來了。”
新娘在房裏麵也守了一夜——滋味也不是滋味。話聲還是從窗口傳了出來:“相公請講。”
新郎說:“娘子的上聯是‘閉門推出窗前月’,我的下聯是‘投石衝開水底天’呀!”
……
上麵是詩人秦觀和才女蘇小妹的洞房故事。
詩人秦觀和才女蘇小妹能走到洞房這一步,要多謝蘇小妹的哥哥蘇東坡從中引線。這裏麵有一個樓主特別關注的小插曲。
話說秦觀愛上了蘇小妹,但又缺少“投石衝開水底天”的勇氣,不敢在蘇小妹麵前說那三個字。有一日,他遇見蘇東坡,欲言又止。蘇東坡知他有心事,於是問秦觀:“你有什麽事?不妨說一說。”
秦觀說:“我愛上了一個菜女。”
蘇東坡問:“此女子美不美?”
秦觀說:“美。”
蘇東坡又問:“她是哪家的女子呀?”
秦觀畢竟是詩人啊,一邊想一邊說,中國的詩庫從此就多了一首詩。
這首詩是這樣的——
園中花,化為灰;
夕陽一點已西墜;
相思淚,已心醉;
空聽馬蹄歸,
秋日殘紅螢火飛。
蘇東坡聽得明白,整首詩說的就是個“蘇”字。心想:“在平時,這個秦觀與小妹見麵,就是眉來眼去的,果然是十月芥菜——生芯了。”
這首詩怎麽就是個“蘇”呢,我們要看得明白。
“園中花,化為灰”,是說“花”字去掉了“化”,剩下的就隻有草花頭“艸”了。“化為灰”,就是“化”被去掉了。
“夕陽一點已西墜”,是說“夕”字去掉了裏麵的點“丶”,剩下的就隻有 “?”了。“一點已西墜”,就是“丶”被去掉了。
“相思淚,已心醉”, 是說“思”字去掉了“心”,剩下的就隻有 “田”了。“已心醉”,就是“心”被去掉了。
“空聽馬蹄歸”,是說“馬”字;其他都沒有了,隻剩下“馬蹄”。“馬蹄”,指的就是那四點“灬”。
“秋日殘紅螢火飛”, 是說“秋”字去掉了“火”,剩下的就隻有“禾”了。“螢火飛”,就是“火”被去掉了。
這樣,“艸”、 “?”、“田”、 “灬” 、“禾”一合並,“蘇”字出關了。
……
“蘇”字現在簡體為“蘇”。如果隻可有“蘇”,而不可有“蘇”的話,上麵的故事無法寫,即使寫了大家也看不懂;許多古人的好,隻得終結流傳。
三十二、死
史上的玩字高手,對於他來說,字的原本意義是浮雲。例如“死”字,人們一想到她的原本意義就懼怕;但對於玩字家來說,他似乎並不知道那是個“死”字,他隻著眼字的筆畫與象形。即使知道那是個“死”字——把“死”字當“死”字看了,玩字家會說:“問‘死’何曾死?心懷死必活。”
在清朝,科舉考試沒有被廢,許多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士通過這道橋晉身“百姓父母官”這個行業。有人成功,有人失敗,就如今天的公務員考試一樣。所以,在公務員考試中失敗的考生千萬不要因此對人生失去希望,你今天的經曆古人已經經曆過,你不是第一人,也不是最後的那個人。
張文達,是清朝的一個高官。當然,今天也有名字叫“張文達”的,勞煩度娘搜索了一下,有113,000個。這個清朝張文達,在大考中成功了——考取了狀元,當上了高官;但他的“政績”不在管理社會、解決民生問題上,而是詩詞與繪畫。
據說,成功之前,這個清朝張文達為大考測過一字。
當時,張文達作客杭州。有一日,他帶著朋友作吳山遊,山上住著一個漢字玩家。他同朋友到了那裏,拈得個“死”字。對人生有著無限期盼的他嚇得臉青口唇白,掉頭就要跑。
那玩家攔住張文達,說:“你不要跑呀!請問你是為何事而來?”
張文達答道:“我為大考。”
玩家把“死”字放在手上,端詳良久,突然拱手祝賀張文達,說:“大吉利呀!癸卯年,你必定大魁天下。”單一個“魁”字,你或許不知是什麽意思,“花魁”兩個字你就知了。
落差太大,張文達不敢相信。
玩家在紙上把“死”字上的鉤抹去,寫了四個字——“癸卯一人”。史上的漢字玩家,人人都是“看字造辭”高手。什麽是“看字造辭”?這是樓主“鬼笑我好財”的一項發明專利——這同語文課上的“看圖寫話”道理一樣;隻不過是“圖”改成“字”,“話”改成“辭”吧了。
一個“死”字,怎麽就能解讀出“癸卯一人”呢?這則記事出自《清稗類鈔》,看到這裏,樓主我愚鈍,磨了半天才弄得明白。
“死”字上有一橫,這一橫向下移,再加個“大”字,這就“死”字變“癸”字了。“大”字怎來呀?“大”字就是“一人”。 “死”字移走上麵一橫後,又把鉤抹去,便是“夘”——古人“卯”字的寫法。中國農曆以幹支記年,所以有“癸卯年”。恰好在當時的明年,就是癸卯年。進士中取一人,應該是狀元了;所以說“大魁天下”。
張文達的隨行好友,見一個“死”字如此大吉又大利,也指這個“死”字求解。
玩家問:“也是求解考試嗎?”
張文達的隨行好友說:“不是,是求婚姻。”
玩家搖搖頭,說:“要是求婚姻就不好了。有心成怨偶,曇花一現;恐有喪妻之痛。”
這次真的“狼來了”。
張文達的隨行好友尚未結婚,一笑置之。
“有心成怨偶,曇花一現”是怎樣煉成的?停留在這裏,“鬼笑我好財”也磨了很長時間才明白。
“死”字上麵的一橫是個“一”字,“一”字在“曇花”兩字中都有,所以說“曇花一現”。 “死”字移除上麵的一橫後,剩餘部分加個“心”字上去,就是個“怨”字了。這個“心”字為什麽可以加得上去?因為這個“死”字,張文達是無心拈得的,而張文達的隨行好友是有心指取的。張文達無怨,張文達的隨行好友有怨。
事態的發展果然如玩家所言。明年癸卯年,即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張文達被道光皇帝欽點為狀元。張文達的好友也很快結了婚,夫妻恩愛,求神拜佛希望杯具不要來;但是,天不從人願,一場惡病突然襲來,拆散鴛鴦……
三十三、清和橋
這是個非常有趣的民間故事,說的是和尚、秀才、花瓶美女三人在清和橋上分別以“清、和、橋”三字吟詩鬥嘴的事兒。和尚吟“清”字,秀才吟“和”字,美女吟“橋”字。因為地方不同,所流傳的版本便有出入。
1、廣東廣州市西關清和橋版本,主題是三人爭買蔬菜
和尚吟道:“有水便是清,無水亦是青;去了清邊水,加爭便成靜;清清靜靜誰不愛,請入我禪房內,試試我的豆腐滾(煮)菠菜。”
秀才吟道:“有口便是和,無口亦是禾;去了和邊口,加鬥便是科;科科高中誰不愛,請入我書房內,試試我的火煵滾菠菜。”
美女吟道:“有木便是橋,無木亦是喬;去了橋邊木,加女便成嬌;姣姣窕窕誰不愛,請入我閨房內,試試我的菠菜滾菠菜。”
2、福建清流縣金蓮寺門前清和橋版本,主題是三人爭進金蓮寺燒香拜佛
和尚吟道:“有水是清,無水是青,去水加爭便是靜;靜靜寺院人人愛,我去請個佛爺來!”
秀才吟道:“有口是和,無口是禾,去口加鬥便是科;科科功名人人愛,我赴京城考中狀元來!”
美女子吟道:“有木是橋,無木是喬,去木加女便是嬌;嬌嬌女子人人愛,我回去找個夫君來!”
3、不知什麽地方版本;主題是美少婦看不起兩位,僅以爛鹹菜招待
和尚道:“有水是個清,無水也是青;去掉清邊水,加爭就為靜;靜和尚,誰不愛,漁鼓簡版隨身帶,有朝一日當主持,絕不吃這爛鹹菜。”
秀才道:“有口是個和,無口也是禾;去掉和邊口,加鬥就為科;科狀元,誰不愛,文房四寶隨身帶,有朝一日奪狀元,也不吃這爛鹹菜。”
美少婦說道:“有木是為橋,無木亦為喬;除去橋邊木,添女便為嬌;嬌女人,誰不愛,兩個肥乳隨身帶,生了一對雙胞胎,大的當和尚,小的做秀才,有朝一日都成氣,老娘再用酒肉待。”
4、不知什麽地方版本,主題是三人各自抒懷
和尚說:“有水也讀清,無水也讀青;去掉清邊水,加爭便讀靜;清清靜靜人人愛,一生都把袈裟戴。我到西天去,拜個活佛來。
秀才說:“有口也讀和,無口也讀禾;去掉和邊口,加鬥便讀科;科班舉子人人愛,一生都把官帽戴。我到京城去,點個狀元來。”
美少女說的:“有木也讀橋,無木也讀喬;去掉橋邊木,加女便讀嬌;嬌嬌滴滴人人愛,一生都把子孫帶。我到夫家去,生出兒子來,大兒西天去拜佛,二兒京科點狀元。”
5、不知什麽地方版本;主題是兩位“調戲”美少女,美少女反擊
和尚道:“有水是個清,無水便是青;去掉清邊水,加爭是個靜;清靜人人愛,木魚隨身帶;有朝一日還俗去,哎呀小卿卿,哎呀小乖乖。”
秀才道:“有口是個和,無口便是禾;去掉和邊口,加鬥便是科;登科人人愛,筆墨隨身帶;有朝一日入門來,綾羅由你穿,珠寶任你戴。”
美少女說道:“有木是個橋,無木便是喬;除去橋邊木,加女便為嬌;嬌女人人愛,巴掌隨身帶;有朝一日發火了,左手打和尚,右手打秀才。”
三十四、槽杻橋
民間傳聞總是奇。不奇不暢銷,沒有收視率,沒有賣座率。
在同一方程式下,前有“清和橋”,今有“槽杻橋”。也不知道誰抄襲誰,民間傳聞不受版權法製約。
前是小和尚、小秀才、小美人在鬥嘴,今是魯肅、周瑜、孔明大人物在論戰。因為涉及漢字遊戲,均被“鬼笑我好財”看中,拿來分享分享。
話說三國雖說三足鼎立,但互相吞並之心不死。突然,曹操來個大兵壓境,赤壁大戰一觸即發。是戰是和,在吳國那邊議論紛紜,公主孫權也舉棋不定。隨軍軍師魯肅在“千古奇才”——孔明先生的撥動下力主抗戰,誓要將侵略者埋葬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魯肅在同主帥周瑜的談話中,一不小心說出了孔明的名字,周瑜不高興了。周瑜說:“有木也是杻,無木也是醜;去掉杻邊木,加女便是妞。隆中女子生得醜,百裏難挑一個妞。”
周瑜在譏笑孔明娶了“醜八怪”做老婆。大人物有時也不厚度,談打仗的事為神馬扯談到別人的老婆上來了?
諸葛孔明在千裏之外,聽到了周瑜的說話,大怒,對周瑜的這番話作出了強烈的回應:“有木也是橋,無木也是喬;去掉橋邊木,加女便是嬌。江東美女大小喬,曹操銅雀鎖二嬌。”
讀過《三國演義》或《三國誌》的人都知道,東吳有兩大美女——大喬和小喬;大喬是孫策的夫人,小喬就是周瑜的老婆。“曹操銅雀鎖二嬌”——孔明嘲笑周瑜不能在戰爭中取勝;這樣的話,大小二喬就會被曹操獲得,收藏在銅雀樓台內。早前,曹操在鄴城建造銅雀台;銅雀台落成後,曹操登樓作詩,放出淫詞說:“ 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周瑜當時就被激得眼睛噴火,今次聽聞孔明再次說來,是血管爆了。幸好搶救及時,周瑜脫離生命危險。
不和諧的聲音傳到魯肅的耳裏,魯肅快速反應,來到周瑜身邊,對周瑜說:“有木也是槽,無木也是曹;去掉槽邊木,加米便是糟。今日之事在破曹,龍虎相爭大事糟。”
周瑜已經平靜了下來,心想:“今日之事在破曹”,魯肅說得不錯。曹操未破,龍虎相爭先相傷,不是第一選項。於是周瑜授權魯肅與孔明所在國——蜀國舉行雙邊會談,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最後,在這場史上著名的軍事戰爭——赤壁大戰中,吳國與蜀國聯手擊敗了曹操的魏國,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三十五、漢漢
看著繁體字的漢字與簡體字的漢字,樓主“鬼笑我”就有話講。
先看繁體的“漢”字。
從字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民族有兩種精神,一是變革的精神,二是衝破困難的精神。
這是怎樣看出來的?
“漢”字中有一個完整的“革”字,“革”字直落一筆變彎了,也就是說變“革”了。
“漢”字中有半個“難”字,是破壞了的“難”字。
我們漢人在他二十三歲——風華正茂、成家立室的年齡,就已經具備了這兩種精神。一個民族隻有具備了這兩種精神才會有希望,才會不被打跨,才會屹立於世界之林。
還有,“漢”字中有個“人”字,很正,很大,有衝天而上之勢。所以說,中國人是頂天立地的漢子。
總之,這個“漢”字內容豐富,內涵爆棚。
回過頭來,看看這個簡體的“漢”字,你能說什麽呢?內容簡單,沒有內涵。
我的一個朋友說:“這分明是‘又一個小三’。”這是冷幽默,我苦笑置之,心想:“做小三不需要什麽內涵。”
這也太尖刻了,一些人恐怕受不了。
吃飽飯撐著,聊一聊,樓主木有傷害別人感情之心……
三十七、子童
自古就說,婚姻是人生大事;既然是大事就得慎重,來不得半點兒戲。
首先,我得要講一件三年前的事。我有一家農村的親戚,有一日送來了請帖,說她的兒子在某月某日結婚擺喜酒,請我們去熱鬧熱鬧;日子臨近的時候,又突然傳來消息說,女方不嫁,喜酒取消。天底下居然有這種事!這家親戚也糊塗,什麽婚書都下了,什麽聘禮都送了,就一件事還沒有去做——就是到民政局那裏登記一下。結果,人家一聲令下不嫁了,這個事就不了了之啦。
在過去的社會裏,這叫做“賴婚”。沒有誠信,不講信用,在過去是要受到懲處的,除非是私了。
著名漢字玩家程省先生就接到過這種案子。在他的指導下,當事人雙方擺平了事件,皆大歡喜。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有一個糊塗父親,來到程先生工作的地方,大筆一揮寫了個“子”字,說:“我有一個女兒,早幾年已經許配給姓胡家做媳婦,但尚未過門;現在,孩子她媽找到另一姓塗家,家景較為好些,要把女兒嫁過去。結果胡家小子聲言要訴諸法律,把我們告上‘法庭’。今日來問先生,事件的走向如何呢?——有重酬,大大的!”
程先生批評這兩夫婦,說:“這是‘蜉蝣之羽’,隻貪一時之風光,不顧後來之禍患呀。”
那個糊塗父親麵部表情顯得非常尷尬。
程先生繼續說:“‘子’字沒有‘女’字成不了一個‘好’字。本來是一個‘好’字的,你們偏偏要拿掉這個‘女’字,結果不好啦,惹出個官司來了。事件進入司法程序恐怕是免不了,輕則賠巨款,重則賠巨款加監禁。”
“有什麽辦法?”
“還能有什麽辦法?”
那個糊塗父親有所不甘,再寫一個“童”字問,說:“那胡家小子不是等閑之輩,在告官前,恐怕會糾結豬朋狗黨來搶親,請問先生有什麽辦法對付?”
程先生說:“‘童’字有‘重’字形。一旦到了審判官那裏,審判官一定會偏重於那小子的。”
那個糊塗父親驚怖:“這就慘了!”
程先生端摩“童”字良久,突然有新發現,說:“看字理有周旋餘地,可以讓他既不搶親,也不告官。”
“這是樂意見到的,請講……”那個糊塗父親急於知道是神馬辦法。
“你聽我慢慢道來。”程先生小心翼翼地說:“‘童’字有‘立裏’二字,意思是說可以立個鄉裏的為妻。你可以在鄉裏中選擇一個女子代替你的女兒成為他的妻子;如果他同意了,事情就過去了。”
那個糊塗父親說:“這個辦法好。”
程先生再為之出謀劃策,說:“你要找到一個能說會道的當這個說客,還要帶上一定數量的財物送過去,這樣就有十拿九穩的把握了。等到他認為滿意了,你再將自己的女兒嫁出去。”
嘻嘻,說得那個糊塗父親喜上眉梢。
一個月後,程省先生聽說那個糊塗父親已經把女兒嫁到塗家去了,又聽聞那胡家小子人財兩得之後息事寧人。
故事以大團圓結局。
據說,邵康節先生也為人玩過這個“子”字。
邵康節是誰?研究《周易》、《梅花易數》的人一定知道這個人。在易學這一塊,邵康節是一個豐碑人物,又是一個領軍人物。
話說張三和李四都是做買賣的生意人。通過水路走運貨物,險象橫生。這次裝貨上船之前,他倆一道來到邵康節的“安樂窩”,要跟邵先生聊一聊今次營運行程如何。張三拈到了一個“子”字;李四也賴得再拈,跟隨張三指向這個“子”字。
先說張三,邵先生說:“這個‘子’字,好就好了,可惜差了一個女人。”
話音剛落,一個女傭端茶而上。
邵康節先生用力拍了一下桌子,說:“妙啊,‘好’字成了。你張三這趟生意一個字——好!”
大家都喝了半杯女傭端上來的茶。
邵康節先生準備說說李四這個“子”字。剛要開口說話,一隻貓跳了出來。
邵康節先生用力拍了一下桌子,說:“這就不妙啦,老鼠遇上貓。你李四這趟生意一個字——慘!”
十二支生肖中,子是老鼠。
都是一個“子”字,怎麽會有不同的結論?這令一個肚子裏本來就沒有多少墨水的李四非常不理解,心想:“我緊跟著張三,寸步不離,看看還有什麽‘慘’的,我就不相信。”
結果當然是被邵康節先生全說中,否則就沒有這個故事好講的了。當張三挑著一擔貨物安全著陸後,李四緊跟張三也挑著一擔貨物正要登陸上岸時,一陣大風吹來,船搖人翻,李四連人帶貨落到水中,人是被救起來啦,貨就沒了……
三十八、雀扇一
瞎龍,一條雙目失明的龍!說到玩字這一塊,以他曾有的江湖地位,樓主不可能不提及他。他也是樓主尊重的一個重要曆史人物。他姓汪,名龍;因為雙目失明,所以人們都稱他為“瞎龍”。有書冠以他七個字:“遇物起數多奇中”。
瞎龍的攤檔前往往是門庭若市,人頭湧湧。因此,官府視他為不穩定因素。一日,要發生的事終於發生了——躲都躲不過。衙門的辦案人員來了,對瞎龍說:“我們懷疑你聚眾鬧事,妖言惑眾,要帶回神馬所協助調查。”
瞎龍被帶回神馬所。
衙門的門長對瞎龍說:“我雙手合著有一樣東西,你如果能猜中,我就放了你;你如果猜不中,我就即時收你入監,以擾亂社會秩序罪治你的罪。如何?”瞎龍的江湖聲譽,這個門長隻是聽聞,沒有見證過,所以今日出此下策。
瞎龍說:“請門長指示一物,或者報一個字,瞎子才能判斷。”
桌子對麵有一個少婦正在訴苦訴冤。門長指著這個少婦說:“就她吧!”
瞎龍花了少許時間思考了一下,果決地說:“門長手中是一隻麻雀。”
門長轉過麵去,不敢正視瞎龍,心想:“這個瞎子果然有兩刷子,讓他猜對了。”門長不會就此罷休,他問瞎龍:“是生麻雀,還是死麻雀?你必須回答我。”
瞎龍說:“生死掌控在門長手中。你要它生則生,要它死則死。”
瞎龍就是這麽牛,連門長的思想都猜對了。門長有一個狡詐的想法:瞎龍如果說生,他就用力把麻雀抓死;瞎龍如果說死,他就把麻雀放出。瞎龍的回答令門長的詭計落空。
門長無奈,將麻雀放出。他問瞎龍:“將麻雀猜出來,有什麽理據木有?”
瞎龍說:“此婦年少佳人,又穿孝服,以意解之,為麻雀雲。”
這句話,對一般人而言也不好理解。我從個“雀”字說起,“雀”字可以分拆出“少佳”二字,所以“年少佳人”就成了雀的依據。“穿孝服”,則戴麻,“麻”字也有了。這樣“麻雀”就“橫空出世”了。
佩服佩服,好一個汪龍!
後來的多事者,把瞎龍的事跡嫁接在邵雍的身上;因為嫁接技術好,竟然長出葉來了。
衙門門長,在這裏改一下稱呼,就叫衙門官大爺吧。
話說衙門官大爺把一隻小麻雀捏在手中,走出房間,走入客廳,會見在那裏等候的邵雍康節先生。
邵先生見衙門官大爺左手捏著拳頭,問:“手裏捏著什麽?”
衙門官大爺說:“就是要先生猜一猜,樂一樂。”
“哈哈……”邵先生仰天大笑,“請官大爺寫一個字給我。”先生雖然收住笑聲,但言語中仍帶著笑意。
衙門官大爺右手拿著把扇子,動了動,說:“不寫啦,就這個‘扇’字好了。”
邵先生仍然臉帶笑意,說:“‘扇’字下部是‘羽’字。有羽毛的東西,一定是飛鳥類啊。”
謎底一下子就揭開了。衙門官大爺難不倒邵雍覺得沒有意思。
邵雍先生的話還沒有說完,他繼續說:“‘扇’字上部是‘屍出戴麻’呀,所以官大爺手裏捏著的是一隻麻雀。”
“屍出戴麻”是怎麽說來的?“扇”字上部是“戶”,有“屍”各“廣”。 “屍”是“屍”字頭,“廣”是“麻”字頭。
衙門官大爺作最後一“搏”,問:“這個東西是生是死呀?”
邵先生:“請官大爺再給一個字。”
衙門官大爺用扇柄在地上畫了個“一”字。
在地上畫個“一”字,不是“王”字嗎?“王”字在這個問題上派不上用場;所以不作如此解。邵先生說:“你手中的這個東西,是處在生與死之間啊!全憑官大爺定奪。”
前麵有跟帖說過,“一”字是“生”字最後一筆,又是“死”字第一筆。所以邵先生說“處在生與死之間”。邵先生也知道,如果他說生,這隻麻雀必死;如果他說死,衙門官大爺又可以把麻雀放生。
衙門官大爺放生了手上的麻雀,對著邵先生晃了晃大拇指。然後,他們喝茶,說其他事了。
三十九、筷
“測字”這玩兒,有時候被稱作“拆字”,大製作《古今圖書集成》就是這樣稱呼的,其實並不正確;或者稱“相字”,會更貼切些。古人玩字,拆與不拆看需要,整個字可用,便不拆;拆之符合意義,便果斷拆之。。
前麵有篇跟帖——是單口相聲名家劉寶瑞的那一篇,說的是三個社會混混在玩字名師“大不同”那裏搞混,各自都以“朱”姓為難大師。“大不同”說:“朱者,豬也。排著隊來說,第一個說‘朱’的,有人送飲食;第二個說‘朱’的,有人送衣著;第三個說‘朱’的,有人送拳頭。”後來發生的事,如大師所言,奇怪地實現了。三個混混回過頭來問這是何道理:“都是一個‘朱’字,怎麽的遭遇不一樣?”“大不同”說:“豬嘛,主人聽到豬的叫聲,認定是豬餓了,馬上端來吃的;所以第一個說‘朱’的那位兄弟就有人請吃飯哦。吃飽以後,豬還在叫,主人認定豬可能受寒,馬上拿來禦寒的東西;所以第二個說‘朱’的那位兄弟就有人贈衣服穿啦。吃飽了,窩裏也暖暖,豬該靜靜地睡覺了;可是你還在叫,這就不是開玩笑了。俗話說:‘飽暖思淫欲。’主人認定豬在‘思淫欲’,這是墜落的事情呀,馬上拿棍子劈頭就打。所以嘛,第三個說‘朱’的那位兄弟一出街就挨揍了,是不是?”
“朱者,豬也。”有人可能看不懂,這是諧音取用法。他不寫字,你不看字,突然有人在大街上叫“朱”,你第一反應肯定是這個“豬”。現在網絡上,諧音取用成為了時尚,創造了很多美妙的詞,如杯具,就是悲劇;神馬,就是什麽等等。
一字多斷,彰顯人的智慧;因此這類事例,總是受人關注,被人傳為佳話。
下麵要講的故事也是一字三斷,傳聞是發生在邵雍的身上。是不是邵雍的親身經曆,我不知道,無從證實。不過故事蠻好的,有理有據。
話說邵雍先生正準備吃午飯,筷子都擺上桌了,一個老農夫上門來了。
邵先生問農夫:“老人家,為啥事而來?”
農夫回答說:“想知道將有什麽事發生,好避讓。”順手拈了個“筷”字。
邵先生說:“有吃有喝的有口福,趕快回家吧。”
“沒壞事?”
“沒壞事!”
農夫高高興興地回去了。
邵先生剛剛吃飽午飯,掉下筷子,一個商販找上了門。
邵先生問商販:“這位老板,為啥事而來?”
商販回答說:“想知道將有什麽事發生,好避讓。”順手拈了個字,也是“筷”字。
邵先生說:“看來,你要遭受水難。”
“水難?”商販問,“會丟掉性命嗎?”
“不會。”
“那是什麽水難?”
“不知道。”
商販帶著不解離開了。
過了一個時辰有多,一個殺豬的屠夫,滿臉胡子,來了。他進門就大叫:“邵先生在嗎?”
邵先生急忙出迎,問:“什麽事?”
屠夫回答說:“事是沒什麽事,想知道將有什麽事發生,好避讓避讓。”順手拈了個字,還是那個“筷”字。
邵先生說:“還說沒什麽事,都什麽時候啦還筷子,要裝進籠子裏關起來啦。”
不得了,這可是牢獄之災啊。哪來的牢獄之災呀?一點苗頭都沒有。——屠夫想不通。
屠夫離開前,邵先生把他送出門口,千叮囑萬叮囑,要他小心行事,不容易動怒,凡事要忍。他向邵先生拱拱手就離開了。
同一個“筷”字,邵雍有三種不同的判斷。邵先生的思維是:吃飯前動筷子,是將有飲食了,這不難理解;吃飯後動筷子,就是要進到洗碗筷的程序了,所以有水難的判詞;飯吃過了,碗筷洗幹淨了,最後一道程序是要把碗筷裝進消毒碗櫃裏去——古人沒有消毒碗櫃,隻有籠子,所以判定屠夫要進籠子。
話分三頭,追蹤一下三個人去向的軌跡,看看邵雍的預言是怎樣實現的。
那農夫急匆匆回到家裏,他的外甥已等候多時。外甥說:“今天是我爸六十大壽……”
農夫用力拍了一下大腿,說:“我這腦根啊,怎麽把這事給忘了呢?”
“中午飯都要開了,還不見舅舅人影,媽就叫我來了。我在這裏等了好久啦!”
“好,我換件衣服就跟你去!”
——這是農夫的情況。
撇下農夫不說,說說那商販。
商販出了邵府,哪裏都不去,尤其避開有水的地方。一路快馬回到家門口,走進大院,深深地舒了一口氣,心想:“都到家了,還會有什麽水難?”突然,一盆汙水從窗口潑出,商販躲避不及,從上到下,身上都是水。商販大怒,大聲往屋子裏喝罵:“都瞎了眼啦是不是……”
商販的老婆從房門口走了出來,笑著說:“剛才還沒見有人呢,一轉眼就出現了。”
這時,商販轉過神來,哈哈大笑,說:“這就是邵先生說的水難,哈哈——”
——這是商販的情況。
往下再說說屠夫的事情。
走出邵雍家門後,屠夫回到肉菜市場,搞了一些肉和菜,買了一瓶酒,回家煮了,喝了,一頭睡覺去,不到外麵惹事。睡著睡著,突然——我喜歡用“突然”這個詞,外來傳來一個男人的叫罵聲:“殺豬的,你這個SB給我滾出來。”
屠夫立馬起床,跑到外麵去,問那男人:“發生什麽事?”
那男人衝著屠夫說:“看你圈養的豬把我菜園子搞成什麽樣!”
屠夫知道這種事不是第一次了,說:“我賠你錢就是,叫什麽?。”
“你以為賠錢就完事啦,有錢就霸道啦,操!”
“你不要說操,我最討厭別人對著我說操了;還有SB也不要說。”
“說又怎麽樣,操,SB——”
“你再說,我就打你!”
“打我?操,SB……”
那男人的話音未落,屠夫已經一拳打過去,那男人拿起扁擔來還擊。屠夫轉身跑回屋裏,拿起殺豬刀衝出來接招……一過招必有死傷,是不是?結果那個男人躺下了,生死未卜。
官府介入,屠夫被刑事拘留。以下省略不說。
四十、風球喜元
在50年代,一個字橫空出世,這個字是“產”字。“產”要取代“產”橫行天下。她的產生(“產生”,其實就一個“產”字),有木有“天雨粟,鬼夜哭”?不知道,因為沒有聽說過有人說這種話題。有一位偉大的預言家——不知道其名,說:“產是產少生。”這就讓人聯想到80年代隆重發出的“計劃生育”號召。有多少人為此淚奔、、、淚流啊!
在計劃生育“一胎化”政策下,生男還是生女,成為育齡夫妻關注的重點。現代科技發達,孕婦懷著初具人形的胎兒,隻要在科技儀器麵前照一照,就能知道這個未生下來的孩子是男或是女。當然,這是國家政策法規所禁止的,違者將受到製裁。
在中國古代,生男還是生女,也是育齡夫妻關注的重點。聽說跟“重男輕女”的思想有關,但我覺得,一點關係都沒有。生女,古人說“得了個千金”;“千金”這詞是古人發明的,古人才是專利持有人。千金啊,還能說是輕嗎?一個大男人在交通事故被撞死了,開始隻在幾千、幾萬,現在可能是幾十萬,這跟千金有可比性嗎?古人是很豁達的,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在中國古代,不用科技儀器,也能測出胎兒是男是女,省下了許多買機器的錢。
隻要你任意報一個漢字,玩字高手就能從字體中知道要生的是女孩還是男孩。信不信由你——你已經過了18歲,有自己的分析能力,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本貼禁止18歲以下的進入。翻閱中國的古籍,不難找到這些成功的例子。
(一)
有人以“風”字問自己的妻子所孕是男是女。
字體分析師說:“移動‘風’字中間的‘蟲’字到字的右邊,就變成個‘虺’字。”
這個字體分析師不是沒有文化的人——我想,玩字的人都不是沒有文化的人;這是很清楚的。這個字體分析師熟讀《詩經》,可以倒背如流。他說:“《詩經》中有句詩說:‘惟虺惟蛇,女子之祥。’因此可以斷定,你妻子所孕必是女嬰。”
那人非常高興:“得女孩,得千金。”
這是很不科學的,是不是?書上說,後來這個人果真就生了個女孩。這無法解釋——準確地說——還沒有法子解釋;或者說有一個法子解釋,但不能說。準確地說,這個字體分析師,他不是預言家。在這種一問一答的遊戲裏麵,他隻是扮演回答的一方; 答案在字體上,讓他給看出來了——如此而已,沒那麽冠冕堂皇。
(二)
上麵以“風”字問;今次,這人寫“球”字問生男生女。
這個“球”字,左邊是“王”字旁,右邊是完整一個“求”字。
玩字專家程省先生說:“按常規,家中添男丁,我們稱之為‘弄璋之喜’;璋是美玉。‘王’旁乃璋珍之畔,球琳為美玉之名。而‘求’字在八卦中配艮,艮卦為少男。因此可以斷定,貴夫人必為你生個男子。”
那人說:“生男生女都一樣。”
程先生繼續說:“再分拆一下這個‘王’字旁,不是十二就是二十。因此可以斷定,農曆十二或者二十,貴夫人當在這兩天生。”
那人說:“好,‘農曆十二或者二十’,這個日子我記住了。”
……
在這裏要說明一下,艮是易道八卦中的一卦,八卦分別是乾、坤、震、巽、坎、離、艮、兌,艮就是其中一員。八卦各自有一大堆意象指向,雖然分門別類,數量卻是無限的。按六親而論,乾的指向是父親,坤的指向是母親,震是長子,巽是長女,坎是中男,離是中女,艮是少男,兌是少女。所以說“艮卦為少男”。因為“求”也屬於艮卦意象指向的範疇,所以通過艮卦彰顯少男的征狀。
還有““弄璋之喜”。
中國傳統文化、傳統風俗,把生男孩子稱作“弄璋之喜”,生女孩子則稱“弄瓦之喜”。璋,是玉器類;瓦,原指紡車上的磚錘,泛指土製品、陶瓷類。
看到這裏,或許有人動感情了:“重男輕女,受不了。”其實,中國文化的根源是象文化,一陰一陽。天在上,地在下;日主明,月主暗。一切都是自然現象,沒有那麽多政治意義、感情意義。
探其源,“弄璋”、“弄瓦”的叫法原來曆史悠久,出自比孔子還古董的一部詩集——《詩經》。《詩經•小雅•斯幹》雲:
“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無父母詒罹。”
這詩的意思是說:“如果生的是男孩,要讓男孩穿上衣裙,讓他睡在床上;給予美玉,讓他玩弄。聽他的哭聲,響亮洪大則意味著將來皇袍加身,有家有室,為我君王。如果生下的是女孩,就為她裹上褓衣,讓她睡在地上,讓她玩弄紡車上的磚錘。女孩長大後,教育她品行端正,不惹是非,專心於酒食事宜;孝順父母,善事夫家,不要給父母添加憂患。
(三)
明末清初,有一位著名漢字玩家,姓周,名亮工,號櫟園先生。
櫟園先生在明朝崇禎年代通過“公務員”大考進入了官界,從基層七品芝麻官做起,經過幾年打拚後,被調入京,任命為監察禦史。“監察禦史”是個什麽官?“禦史”或者不懂,“監察”我們懂;所以,可以這樣理解——“監察禦史”是相當於我們現在監察部、紀委、最高檢查院一類的高官。
改朝換代後,櫟園先生“節哀順變”,迅速歸順清朝,被派往福建任職。在主政福建期間,因牽涉貪受贓款案,被革職審查,險些問斬;有幸得到順治皇帝開恩,才得以特赦釋放。以下要說的事兒,就發生在這個時候。
話說櫟園先生在獄中,他有兩件事非常擔憂。第一件當然是自身的案子,是生是死何時了;第二件就是他的姬妾,因為此時他有一個姬妾正有孕在身,產期也近。因此櫟園先生憂心忡忡。
一日,櫟園先生的侄子來到獄中探望他。
一見麵,櫟園先生就問姬妾怎樣,侄子說不太好。櫟園先生對侄子說:“來,你寫一個字,讓我看看如何?”
侄子寫了個“喜”字。
櫟園先生說:“這下好了,廿日以前,水落石出,我要解放了。”
“廿前吉?”侄子也懂拆字。
櫟園先生說:“不是不是。我姓周,是周解圍啦;廿之後,當生一女——因為男為一丁,女為一口也。”
到這裏,你能不能看得懂?這一前一後的!我們就從這裏入手看破這個迷。看這個“喜”字,中間是“廿”;在“廿”的上麵是“吉”, 在“廿”的下麵是“口”,上麵是前下麵是後。所以侄子說“廿前吉”,那麽廿之後就是口了。一個字非常清晰地判定了一前一後兩件事。
“廿前吉”這個“吉”,櫟園先生看成是“周解圍”,這是本例一大亮點,非常妙。“周”字去掉外圍,就是一個“吉”字啊!
中國傳統文化、傳統風俗,把生男孩子稱作“弄璋之喜”,生女孩子則稱“弄瓦之喜”。這是上麵說過的。除此之外,還把生男孩子稱作“添丁”, 生女孩子則稱為“添口”。不知道文字出自哪裏。但是,這個“丁”字與“口”字,作為男女私處的形象來講,就很貼切,是不是?大概就這麽一回事。
到了廿日,櫟園先生被放了回家。回到家不久,他迎來了女兒的誕生。
(四)
女人有身孕,古時候又稱“身懷六甲”。為什麽是“六甲”?樓主點度嫂、翻書本,都找不到值得可信的來源解釋。樓下有正解的,樓主懇請上傳,謝謝。在十二地支與十天幹的六十個組合中,有這麽六甲——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這六甲怎麽就同身孕發生糾結,不明白,困惑中。
話說,有一個人寫了個“元”字向程省先生問六甲,說:“不知道是要生男還是生女?”
程省先生同上麵提到的櫟園先生一樣,也是明末清初人,也是玩字名家。由於生平不詳,在這裏不作細說。他看過這個“玩”字後說:“既是二八之形,又是巽卦之變,生女無疑。”
這個男人很不高興,他喜歡男孩,想生個兒子。他不信程先生說的,拿著“元”字到了另一家師傅那裏問,那裏的師傅告訴他生的是男孩,他非常高興。結果,後來生出來的是女孩。
其中字理何在?
第一,“元”字上部分是“二”字,下部分“兒”可視作“八”字,“二”和“八”都是偶數、雙數。按常理,偶數、雙數類比女性,奇數、單數類比男性。
第二,“元”字貌似八卦中巽卦的象形——三橫下橫斷,見八卦全圖。前麵講過,巽卦的意象指向是長女。八卦中,男性係列是乾震坎艮,女性係列是坤巽離兌。
這事過去不久,又有一個人寫“元”字來問同樣的問題。這次,程先生不說生女,而是說:“生男。”這就怪事了!
那人知道程先生曾斷此字生女,所以刻意寫此“元”字來求問,沒想到有前後矛盾的結果。處在疑惑中的他,信不信程先生說的,心中越發沒底。拿著“元”字,他到了另一家師傅那裏再問。那裏的師傅因為上次判斷判錯了,又聽聞這個“元”字程省先生批生女是正確的,於是那人得到的答案是:“生女。”
女人分娩後,是一索得男。
這裏邊有深重疑惑,那人跑回來,要向程先生問個明白。
程先生說:“你這個 ‘元’字與那個生女的‘元’字不同。不同有二點——第一,你女人生的是第一胎,也即是首胎。乾卦有元、亨、利、貞四德,以元為其首。所以元首所指是乾卦,乾卦屬男性係列。第二,你這個 ‘元’字寫法不同,‘元’字正常寫法是四筆,偶數;而你寫‘元’字是三筆寫成(え),三是奇數,是男性範疇。”
那人點頭稱是。
程先生最後笑著說:“一字之來有一字之機啊!邵康節先生說過‘字同事不同,不宜此而宜彼;事同字不同,倏變吉而變凶’,就是這麽回事。”
四十一、堆
龍卷風很厲害!
我們看到電視畫麵上的龍卷風,拖著長長的尾巴,像個龐大的漏鬥,一邊往前走一邊不停地往上卷。小汽車也被卷了上去,被帶走很遠。人比小汽車要輕得多,一不小心是很容易被卷走的;這是很可怕的事情啊!
可怕的事情不會因為可怕就不會發生。
李老漢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十歲大的兒子被大風卷起;大風過後,他的兒子已經失去蹤影。從這一天開始,李老漢走上了一條艱辛而痛苦的尋子之路。
本故事發生在宋朝。跟現在一樣,失散人口,報警之後你就是一個等字。等不是辦法啊,你還得自己去找。看到電線杆上的那些尋人啟事,你就知道當事人的無奈和焦急。李老漢找了一個畫工,把兒子的像畫在紙上到處張貼,跨縣跨市跨省,頂著日曬雨淋沙塵暴,忍著饑寒交迫,行走萬裏,曆時十一年……
李老漢的那份堅持,那份父子情,感動天地,牽動鬼神!
李老漢從湖南衡陽來到河南洛陽,聽當地人說有一個先生——知慮絕人,遇事能前知。於是他找到邵雍的住所,叩門而進。邵雍不在,邵雍的侄子接待了李老漢。李老漢說明來意後,邵雍的侄子要李老漢拈一個字,李老漢拈了個“堆”字。
邵雍的侄子說:“‘堆’字是人在土中,你兒子恐怕入土啦。”
李老漢一聽,徹底跨了,捶胸大哭,說:“兒子死了,我也不想活了;我就隻要有這麽一個兒子……沒了,我活著還有什麽意義?!”
邵雍的侄子也不懂怎麽個安慰法,不知道說點什麽。
李老漢哭著走出邵家的門。
這時,邵雍從外麵回來了。看到哭成淚人的李老漢,他問李老漢為的是什麽,李老漢把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的告訴邵雍。邵雍聽完李老漢訴說後,重新把李老漢引回家中。
邵雍說:“‘堆’字是人在土中,沒錯;你兒子恐怕入土啦,也說得沒有錯。可是,這個‘人’字是站立著的,你兒子沒有死。”
李老漢馬上轉悲為喜。
邵雍說:“‘堆’字土多,你兒子恐怕在山裏……”
李老漢想起了昨晚做了一個夢,說:“我昨晚夢見一座大山,山上種的全是芒果。”
邵雍說:“我們這裏有座邙山,在洛陽城北。你進山去,找姓崔的人家,名字裏或者有‘佳’字的,會有你兒子消息的。”
為什麽是姓崔?“堆”字右邊加個“山”字上去就是個“崔”字啦!
李老漢高高興興的走出邵家的門,向北走去。到了邙山,他一打聽,果然有姓崔的。他找到崔家,見一個少婦坐在門口做手工。他問那少婦:“這是崔家嗎?”
少婦站起來說:“是的,大爺。找人嗎?”
“你是崔佳?”
“不是,崔佳是我爸,他已經去世了。”
這下,李老漢興奮到了極點,他說:“我是找兒子來的……”
“找兒子?你兒子不見有多少年啦?”
“十一年啦。”
“十一年就對了。他叫娃子是嗎?”
“是是是,是叫娃子。”李老漢的眼淚奪眶而出呀。
少婦往屋裏大叫:“娃子,你出來。”
李老漢看著出現在門口的這個人,當年才十歲呀,現在已經長大成人了。娃子也認出父親來。父子倆抱在一起,又是哭又是笑,悲喜交集。
原來,娃子被大風卷走後,丟在野外,昏了過去;給出外做生意的崔佳發生了。崔佳把他帶回山裏來。進山以後,他摸不著東南西北,真不知道回家的路在哪裏啊。他慢慢長大,慢慢習慣了山裏的生活。幾年前,崔佳死了,他成了這個家的支撐。最近,他又跟一起長大的崔佳的女兒結了婚。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地過來了。
李老漢聽著兒子述說經過,隻有感慨……
十一月初,有人拿一個“靜”字來,跟櫟園先生討論鄉試中本地有多少人考中,能夠脫穎而出。
“鄉試”是什麽東東?
作為現在的人首先要討論的是這個問題。科舉考試,隨著辛亥革命的到來、共和體製的存在,已經廢止了100年;現在沒有人親身經曆過,隻能從道聽旁說中,或者從曆史資料中尋找答案。樓主第一次認識“科舉考試”,是在語文課本上《範進中舉》中認識的。這篇課文以瘋狂的筆調描寫了一個瘋狂的範進。範進中舉後的瘋狂樣子,真是讓你二、三十年都忘不了,除非上課的時候你睡覺了。在那個時候,教學的目的是要揭露封建科舉製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對讀書人的殘害,批判封建科舉製度的腐朽與罪惡。現在丟下課本已經很久了,平時多讀了一些書,覺得這種教學的目的是不是太過分了?“科舉考試”,無非就是錄取“公務員”考試,當然那個年代不叫公務員。“科舉”嘛,“科”是科目,“舉”是舉薦,通過科目考試舉薦人才為國家為百姓服務;更搞一點,“科”是科學,“科舉”就變成科學舉薦囉,嗬嗬——!
中國曆史上的科舉考試製度有三場大考,第一場是鄉試,初級的,是縣鄉級的;第二場是會試,中級的,是省市級的;第三場是殿試,高級的,是中央級的。考取鄉試第一名的叫解元,會試第一名的叫會元,殿試第一名的叫狀元。
櫟園先生看著“靜”字,想了想,說:“要到十二月份才揭曉,解元落在我們本地。”
“靜”字可以分拆成“青”和“爭”,“青”再分拆成“十二月”;“爭”可以在“解”字中的第一部分“角”找到她的身影,因此是“解”字元頭。經過這樣分析,櫟園先生的話,我們就能看懂了。
櫟園先生又說:“本地能考中7人,5人在城裏,2人在城外。”
這個說法,在“靜”字裏沒有依據。後來考試結果公布了,果然是本地考中7人,其中5人在城裏,2人在城外。這時,當時有在場的人才回過頭來問櫟園先生為什麽這樣說。
櫟園先生說:“在玩弄這個‘靜’字的時候,我偶然想起讀小學時的一句話:‘天子爭臣七人,諸侯爭臣五人。’城內是諸侯之地,所以是5人;城外自然就是2人了,因為合計為7。”
“天子爭臣七人,諸侯爭臣五人”這一句出自《孝經》。古時候的小孩呀,讀小學就要學《孝經》,百業以孝為先啊!《孝經》的原文是這樣的:
諫諍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
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說句題外話,高官以至天子,在自己身邊設置幾個“麻煩製造者”,這挺有先進性的。獨裁者隻會把這些“僧人”一個個鏟除。
四十三、青
女子出家成為尼姑以後,是不能結婚生子的。有一個小尼姑受不了,要跳出這個沒有婚姻自由的清靜之地;但一時又下不了決心。她找到“大不同”,拈了個“青”字,要“大不同”給她一個說法。
“大不同”問:“這個‘青’字,姑奶奶是要說件什麽事呀?”
小尼姑說:“終生……終生大事。”
世上的事情就是這麽妙。這小尼姑隨便一拈就拿到這個再貼切不過的“青”字。這個“青”字,很明顯就是破壞了的“清”字和“靜”字,清靜已經去掉了一半。
“大不同”說:“清不清,靜不靜,出家就不好啦。你還是立定主意,找一個人嫁出去算了,將來能夠生兒育女的。”
“大不同”的話說中了小尼姑的心事,小尼姑心歡喜啊!
“清不清,靜不靜”,已經弄明白了。“大不同”說“將來能夠生兒育女”,這一點還沒有弄明白。我們再看這個“青”字,她的上半截似個“生”字,而下半截則是“育”字的底部。“大不同”不是空穴來風,是有字理依據的。
事情如何發展?原創沒有交待。我想,那小尼姑回到尼姑庵是立馬卷鋪蓋走人了。
同是一個“青”字,樓主“鬼笑我”換一個話題。
聖駕南巡,突然半路折返,這是非常罕見的。這種事居然讓程省先生說中了。
有一個官員在地方任職,他的一個好友發來短信說:“皇上要南巡,我有幸被選為隨行人員。第一站是你那裏,你要好好準備啊!”
這個官員找到程省先生商量這件事,他想知道皇上什麽時候能夠到達這裏。程先生要他寫一個字,他寫了個“青”字。
程先生說:“‘青’字中,上部是‘主’字形,又是半個‘耒’字,主上南巡必來到半路。‘青’字下部是‘月’,乃是陰象,又是半個‘背’字,塞北也是陰方。聖心戀戀於陰方,將至半道而背返也。”
這個官員雖然信任程先生,但接待的準備工作不敢停下來,仍然繼續。過了幾天,這個官員又接到好友的短信,說:“皇上已經到了淮河邊,突然收到太後的召喚,星夜返回塞北。”
這個官員忍不住,馬上把消息告訴程先生。程先生說:“女人為陰,太後是月象。”日為陽為君,月為陰為後,這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意象指向。
四十四、正
小時候喜歡聽收音機,喜歡聽裏麵講小說故事。那時候有一部曆史長篇小說《李自成》在播,我是一天接著一天在聽。小說的作者是姚雪垠——有一段時間,我把他跟《紅樓夢》的曹雪芹給混淆了。作者把李自成寫成了英雄,收音機也把李自成說成了英雄;隨之,我也聽出來,李自成是一個英雄。後來,有一個大人對我說,李自成占用了別人的老婆。這下可把我改變了,李自成在我心中的英雄地位不保了——英雄怎麽可以占用別人的老婆啊?再後來,聽說李自成推翻了皇帝卻自己當上了皇帝,沒有把社會主義建立起來,而且濫殺無辜;他在我心中的英雄地位完全消失了。
被李自成占用了老婆的人是誰?他叫吳三桂。
怒發衝冠為紅顏啊!吳三桂是邊關帥哥,眼看著明朝兵馬不敵李自成的洶湧兵團,請求部族滿清介入——史稱引清入關,對付李自成。結果,驍勇善戰的旗兵把李自成打敗了,也把吳三桂的老窩——大明王朝給端掉了。無奈,吳三桂隻得歸順清朝。吳三桂得到的回報是:封“平西王”;封雲南領地,成為藩主。
在南方,平西王吳三桂駐雲南,平南王尚可喜駐廣東,靖南王耿精忠駐福建,形成三藩鼎立。在多爾袞時代、順治帝時代,三藩特權平安度過。順治把皇權交給康熙,康熙皇帝要實行體製改革,既定利益者的權益受挫,反對的聲音高漲。尤其在撒藩的問題上,招致國家動蕩。
吳三桂在雲南率先發難。他要造反,旗號是“反清複明”。
——說了這麽多,就是為了下麵的一件事作鋪墊。
吳三桂要準備造反,要完成“反清複明”大業,深感軍費開支不足。他想到了財賦重地江蘇。當時,主政江蘇的行政長官是慕天顏——這個人物,在金庸小說《鹿鼎記》中也有提及過。於是,吳三桂向慕天顏發了一封信,表明借錢意向,開出高利還款條件,承諾將在某年某月某日還清本金與利息。
慕天顏接到吳三桂的信後,借還是不借,思前想後,決定不了。他聽說蘇州上津橋附近有一個姓朱的師傅,在那裏擺攤為人相字,其驗如神。這個師傅不貪財,一日就測一個字,收銀一兩。所以,慕天顏作為這個地方的最高領導也尊重這個人。也因為“一日就測一個字”,找他問事的人就要提前預約。慕天顏派了個人前去預約,約定了某日。
聽說這個朱師傅是有來曆的。他出身貧寒,窮得實在活不下去了——當時的“政府”又沒有“低保”,跑到深山老林裏麵去,打算終結這沒勁的人生。身體往樹上一掛,哎,有個仙人出現了,仙人把他救了下來。仙人就是好心的神啊!仙人不僅把他從死亡線上給他下了線,還給飯他吃——授他一本測字秘笈。
到了某日,慕天顏把朱師傅請到府上來,說明用意後,朱師傅說:“請大人命字。”慕天顏本來是想寫字的,看到茶幾上有個殘柬,順手把它翻轉過來,指著上麵的一個“正”字說:“不折騰了,就這個‘正’字吧。”
朱師傅說:“大人,千萬不要借啊。”
慕天顏兩眼瞪著朱師傅,說:“請師傅說詳細點。”
朱師傅說:“‘正’字疑似‘王’字,中心一橫斷了,改變方向豎立起來了,平西王的心已亂。再說,你這個‘正’字是翻轉柬麵得來的,正而反,也是反叛的征兆。”
慕天顏起身謝過朱師傅。送走朱師傅後,慕天顏修書一封,通過快遞送達雲南,婉拒吳三桂的借款請求。
吳三桂沒有因為借不到錢而停止造反,慕天顏則因為拒絕借錢而感到慶幸。
曆時八年,如現代中國抗日,康熙才平定了“三藩之亂”。 
四十五、墨董名
(一)
樓主想說說紀曉嵐的事。
紀曉嵐的事,《百家講壇》講了,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演了,樓主還什麽要說的呢?有!樓主的角度跟他們不同,樓主在這裏關注的是發生在紀曉嵐身上的先知傳奇小故事。
紀曉嵐進入權力中心,是通過三級考試,一步步走過來的。
話說紀曉嵐剛剛考完初級試——鄉試,他的老師為他筮了一卦,得到《周易》“困”卦第六三爻。爻辭是這樣說的:
“困於石,據於蒺黎;入於其宮,不見其妻,凶。”
他的老師翻開《周易》,一見這段說辭,看到個“凶”字就搖頭,說:“唉,不吉不吉,過三年再來重考吧。”據說鄉試是三年考一次的。
紀曉嵐反而淡定,他說:“老師,我看不是這樣的。‘困’六三雲:‘入於其宮,不見其妻,凶。’現在,我尚未娶妻,何妻之可見?所以‘入於其宮,不見其妻’是正常的,何凶之有呀!我尚未娶妻,換言之,是獨身;恐怕我要獨中頭名解元了。至於‘困於石’,或者第二名姓名中有‘石’字或石字旁;‘據於蒺黎’則不可解。”
到放榜時知道,果然,紀曉嵐考取第一,第二名姓石,第三名姓米。有人說,“米”字形象“蒺藜”。
嗬嗬,紀曉嵐的來曆就這麽神奇。
又到了高級試——殿試。紀曉嵐考完殿試後,等待放榜。在這段時間的某一天,他遇見一位會拆字的浙江人士。他寫了個“墨”字,乞求這位浙江人士分析分析。
浙江人士分析後說:“龍頭一甲不屬於你,你隻能考入二甲,能夠入選翰林院當庶吉士。”
據說——隻能是“據說”,因為我沒有資格親身經曆過,殿試這一級錄取名稱進士錄取,分三個檔次即三甲錄取。第一檔次錄取當然是狀元、榜眼、探花這幾個;然後繼續按考試成績,二甲錄取若幹名,再三甲錄取若幹名。紀曉嵐雖然是個才子,但他是連狀元也考不上的,這一點要記住。中央設立了“翰林院”這麽一個機構,職能是一個任職前培訓中心,同時有秘書功能。狀元、榜眼、探花可以直接進入這個中心;二甲、三甲進士則要選擇一些“質優股”才能進入,進入之後改名為“庶吉士”。
紀曉嵐要求浙江人士解釋字理。
浙江人士說:“‘墨’上部有個‘裏’字,‘裏’就是‘二甲’;中心那四點,就是‘庶’字那四點;下底一個‘土’字,貌似‘士’字,又是‘吉’字頭;所以說‘二甲’、‘庶吉士’。明白木有?”
紀曉嵐說:“明白明白。”
(二)
紀曉嵐有一個汙點:不能“大義滅親”,反而極包庇之能事。所以,當看到電視劇中他跟奸臣、貪官和珅鬥過來又鬥過去的那一幕幕正義影象,感覺一點說服力都沒有。樓主隻承認他在編纂《四庫全書》上的地位和貢獻。
話說紀曉嵐有一門親家,親家“長老”是盧見曾。這個盧見曾原來是管理鹽務的高官,現在退休在家。突然有一天,他接到紀曉嵐派親信送來的一封信函。這封信函非常怪異、詭秘。說是信函,卻是空函;不僅沒有信,而且裏裏外外一個字都沒有,是一封“無字天書”。
盧見曾打開信封的封口,發現用來封口的麵糊上殘有一粒粒的小鹽;把手插進信封內,隻摸到一小撮茶葉。這是什麽意思?盧見曾是一個機警的人,一下子就猜到了。他畢竟是一個有知識有見識的人;而且在官場上這麽多年,煉就了他的敏銳觸角。他整理出六個字的一句話:“鹽案虧空,查封!”
茶,查;空,空;封,封——以物象演說抽象,這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啊!《周易說卦》道:“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
盧見曾當即命令家人把巨額存銀轉移走。半個月後,朝廷派來抄家的辦案人員到達,他們隻找到一些生活費、零花錢。
乾隆大為震怒,意識到中央裏麵有人通風報信。經過和珅廢寢忘食的賣力偵查,紀曉嵐被挖了出來。在乾隆麵前,紀曉嵐供認不諱。乾隆下令立刻收押紀曉嵐,等候進一步的處理。
紀曉嵐在收監期間,有一個小軍官與他相伴。通過交談,他發現這個小軍官蠻懂字理的,可以談論將來的成敗與得失,疑似謝石的十八代傳人。他對小軍官說:“我寫一個字,你幫我分析分析,看看如何的結局?”
小軍官滿口答應,說:“你寫吧!”
這個小軍官姓董,紀曉嵐順勢就寫了個“董”字。
《三國誌》記董卓,作注解的史學家說:“那時有戨謠唱道:‘千裏草,何青青;十日卜,猶不生’。”“董卓”的“董”字中有一個“重”字,是“千裏”;“ 十日卜”則是個“卓”字。董卓後來被呂布殺死,是為“不生”。
回頭看看小軍官怎麽說。小軍官看了看紀曉嵐寫的字,望著紀曉嵐說:“紀公要有遠走邊疆的思想準備。‘董’字是‘千裏’、‘萬裏’。”這裏的“萬”字,不能寫成簡體字“萬”。 寫成簡體字“萬”,就沒意思了。
這時,紀曉嵐也看出了這個“董”字的含意。他似乎不能接受“遠走邊疆”的這個預測結果;為求更加確定,他又寫了一個“名”字給小軍官看。
小軍官說:“‘名’字可分拆為‘夕’字與‘口’字。 ‘夕’字是‘外’字的一邊,所以紀公要發往外邊去,與上麵的‘董’字沒有衝突。太陽西下,被說是夕陽。紀公遠遷的目標地恐怕是西域啊!”
紀曉嵐心想:“這一下可完了,給親家這個事害死了。”他問小軍官:“我會死在那裏嗎?將來還能夠回歸嗎?”
小軍官說:“紀公不會死在那裏。看‘名’字下麵有一個‘口’字,既是‘召’字的‘口’,又是‘回’字中的‘口’;既是 ‘君’字的‘口’,又是‘京’字的‘口’。 君王會賜你一個玉環,把你召回京來的。”
紀曉嵐臉上露出了笑容,問:“那,我在邊外要待多長時間?這字是怎麽說的?”
“不足四年,紀公就能夠回來了。”小軍官說,“‘名’字下麵的‘口’字,本來是‘四’字,現在是缺少了裏頭兩個筆畫,所以說不足四,或者說少於四。”小軍官合起右手指,一邊算一邊說:“今年是戊子,明年是己醜,後年是庚寅,大後年是辛夘。正好,‘名’字上麵的‘夕’字是‘夘’字裏麵的。”
……
幾天以後,紀曉嵐的處理決定下來了——發往新疆烏魯木齊服刑役。
很快(樓主一筆過去就說快,對於紀曉嵐來說是度日如年啊),四年過去了。到了辛卯年六月,編纂《四庫全書》的負責人劉統勳突然想起了紀曉嵐,認為,紀曉嵐是編纂《四庫全書》的不可多得的人才;有了紀曉嵐,《四庫全書》才能發出耀人的光芒。
事不宜遲,劉統勳進宮麵見乾隆皇,力陳紀曉嵐如何如何了得。
乾隆聽完劉統勳一番陳述後,問:“紀曉嵐在烏魯木齊有多久啦?”
劉統勳說:“四年了。”
乾隆說:“四年也應該起到懲戒的作用了吧?”
“是的,皇上聖明!”
“好,讓他回來吧。說實在,那封‘無字天書’也蠻有趣的。哈哈哈——”
……
紀曉嵐在烏魯木齊,突然接到乾隆皇賜給的玉環,不知有多高興。環則還,取其諧音,是皇帝召回罪臣的令牌。高興之餘,他想起那個姓董的小軍官……
四十六、良其工
中國人擁有的詩詞庫,恐怕是世界上最龐大的。古時候,那個詩詞呀,中國人出口就是詩、詞。就是在罵人、吃喝的時候,也是用詩詞來罵、來吃喝的。
下麵樓主舉一例。
發生的時間,年代不詳,可以準確確定不是現在時,是在清朝以前。人物倒是有了的——蘇州的錢兼山、郭劍泉。
這兩位仁兄,本來是好友、死黨,因為一點小誤會翻了麵,竟然鬧到“法庭”上去。
小誤會可能隻是為了一個接聽與不接聽的電話——
“為什麽不接聽我的電話?”
“你電話總是缺乏內容,所以在想接不想接之間,電話自己就掛了。”
“我打電話給你,你都不接,我的臉往哪放?我們還是不是朋友?從今以後我不給你電話了。”
“不給就不給!”
“……”
朋友之間不通電話,不往來,關係就淡了,“朋友”的稱呼名存實亡。許久以後,兩人偶爾碰麵——
“不要叫我,我不認識你!”
“你不認識我,你以為我認識你呀,呸!”
“還不在我麵前消失掉?”
“你說消失就消失,你是誰呀?也不拉尿照照。”
結果,二人當場大打出手。朋友關係有時候的確很脆弱。
當然,那個年代還沒有電話,也不知道蘇州的錢兼山、郭劍泉這兩位發生了什麽誤會,可以鬧到“法庭”上去。他們都是當官的,應當互相包容才對;自家都不和,如何令百姓和?一審判決下來了,他們都不服,聲言要上訴。
有一個同朝為官的同事甘當“和事佬”,置酒,設下飯局,並且邀請了一審主審官袁某人到來;以此製造一個機會,讓錢兼山、郭劍泉兩人坐下來,平心靜氣,消除怨恨。
郭劍泉首先作行酒令,說:
良字本是良,加米也是糧;除卻糧邊米,加女便為娘。
語雲:“買田不買糧,嫁女不嫁娘。”
聽這麽一說,郭劍泉貌似遭了強暴。
錢兼山接著回應,說:
其字本是其,加水也是淇;除卻淇邊水,加欠便成欺。
語雲:“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
聽這麽一說,錢兼山貌似遭了欺負。
袁某人針鋒相對,重申“政府”立場,說:
禾字本是禾,加口也是和;除卻和邊口,加鬥便成科。
語雲:“官無悔筆,罪不重科。”
那充當“和事佬”的,執酒勸架,說:
工字本是工,加力也是功;除卻功邊力,加係便成紅。
語雲:“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這句話落在這裏不大對頭。你是來調和的,是希望原來的友好重歸於好,卻發出感歎——友情難以持久。
通過這次飯局,錢兼山、郭劍泉這兩位仁兄的怨恨消除了木有?原創沒有交待,因此我們不知道。但樓主相信,公平之心,加上包容之心,能夠克服世上所有分爭。樓主在這裏呼籲各級領導、各級群眾,以公平、包容之心對待人和事物;這樣的話,我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
另外,樓主對這種拆分字體式的行酒令文化有濃厚的興趣,再羅列幾首如下:
單禾本是禾,添口也成和;除卻禾邊口,添鬥便成科。
諺曰:“寧添一鬥,莫添一口。”
單羊本是羊,添水也成洋;除卻水邊羊,添易便成湯。
諺曰:“寧吃歡喜湯,莫吃皺眉羊。”
單同本是同,添金也是銅;除卻金邊同,添重便成鍾。
諺曰:“見鍾不打,何處劍銅。”
傘字有五人,下列眾小人,上侍一大人。
所謂“有福之人人服侍,無福之人服侍人。”
爽字有五人,旁列眾小人,中藏一大人。
所謂“人前莫說人長短,始信人中更有人。”
——非常精彩!
四十七、哭榮
“哭”字為什麽是兩個“口”一隻“犬”?
網友是聰明的。在網絡上,你會找到聰明網友的高論的。
有網友說:那個“犬”字不是犬,是人一點淚水;上麵兩“口”字是人的兩個眼睛。人的淚水從眼睛裏一點點往下流,這就是“哭”字的形象解讀。
也有網友說:人是脆弱的。大叔一不小心被犬咬了兩口,所以就大哭起來了。
還有網友說:犬是有愛心的動物。犬看到主人傷心地哭,被感動了,也張開嘴向天狂叫兩聲;於是,就有了“犬”上麵的兩個“口”字。
還有網友說:老人家是這樣對小朋友說的——“哭”字上麵是一口又一口,下麵是一隻小狗;也就是說,誰張開口一哭再哭的,誰就是小狗。
……
所以說,我們看著一個字,會寫出許多故事來的。
話說江蘇人吳老板,背井離鄉,長駐浙江西部做貿易生意。那時的生意人,長年在外打滾,居無定所,妻子兒女便留守在家中,賺個錢不容易。
某日,吳老板收到一封家書,家書說妻子病重,危在旦夕,催促他趕快返家。正好在這個時候,吳老板有一份合約待簽。如果立即動身回去,這份合約就要被迫放棄。如果可以的話,他還是不想放棄。他想,妻子身體一向可好,為什麽突然來個病危了呢?這場重病會奪去妻子的生命嗎?那個時候,沒有電話,不能問個明白;又沒有高速列車,不能瞬間往返江蘇浙江之間。妻子的音容笑貌閃現在眼前,妻子的賢良淑德浮現在腦中……
當地有一個奇人,可以一字知人生死。他的名字叫陳鍾年。這天入夜時分,陳鍾年師傅結束生意,收起招牌,關上店門。忽然,他到外麵有人叫:
“陳師傅,陳師傅,開開門!”
陳鍾年師傅推開窗門,見是吳老板,問:“吳老板,什麽事?”他們早就相識。
吳老板仰麵對陳鍾年師傅說:“我妻子病了,說是病得很重。”
這時,陳鍾年師傅自己養的一條狗衝到陳鍾年的身邊,向外狂吠。陳師傅知機,對下麵的吳老板說:“你妻子死了。”
吳老板本來心情就不好,這下被激怒了。他說:“你不要亂講!我還沒有拿到字,你就說死了,是何道理?”
陳鍾年師傅解釋說:“我跟你口對口說話的時候,狗加進來了。兩‘口’加個‘犬’字,就是‘哭’了。”
吳老板不能接受這種解釋。他回到住所,一夜不眠,念記著妻子。一大早,他又來找陳鍾年。
陳鍾年師傅說:“昨晚不是斷定了嗎?”
“我不信,我要拿個字看看。”吳老板隨手拈了個“榮”字,現在簡體是“榮”。
陳鍾年師傅理解吳老板的心情,也同情吳老板的遭遇;可是,先天的事情隻能直感直說。陳師傅說:“結果還是死。”
吳老板問為什麽。
陳鍾年師傅說:“‘榮’字底下的‘木’字,是棺木;‘榮’字頂部的兩個‘火’字,是一對香燭;榮’字中間的那個形狀(‘冖’),就像香火台。這能說不死嗎?”
吳老板無語,更是大驚。他匆匆買了返回江蘇的“船票”,也顧不上那筆可觀的生意——合約的事情了。回到家裏,他是真見到了棺木、香燭、香火台了啊……
唉!
四十八、蔣朱毛
下麵的文字純粹是“字”的興趣,不要帶上政治的觸角去閱讀,拜托拜托!
“一牛生二尾,反手掌乾坤。”你聽過或見過這句讖語木有?
據稱,這句讖語來自朱元璋軍師劉伯溫的《燒餅歌》。樓主翻閱《燒餅歌》全文,不見有;《指背圖》也沒有這個句子。網上資料顯示,在《燒餅歌》全文完了之後,文章作者會加上一句:“裏麵應該還有——一將軍頭上一堆草,反手關門定乾坤……牛生二尾,反手掌乾坤……”
網上有文章稱,早在井岡山時期,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讖語,說:“八牛闖天下,反手定乾坤”。
無論是“一牛生二尾”,還是“八牛闖天下”的“八牛”,都會被解釋為是個“朱”字;而“反手定乾坤”的“反手”,則被解釋成是個“毛”字。
六十六年前,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與不怎麽偉大的中國國民黨有過一次“國共合作”組建聯合政府的談判。據傳,在這期間,發生了一段為一些人津津樂道幾十年、還會繼續樂道下去的小插曲。以下是網上原文——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毛澤東親赴重慶參加談判。重慶的文藝界人士邀請他演講。
演講休息時,有人關切地問:“假如談判失敗,國共全麵開戰,你們是否能夠戰勝蔣介石?”
毛澤東略一停頓,很風趣地說:“蔣先生(指蔣介石)的‘蔣’是將軍的‘將’字頭上加一棵草,他不過是個‘草頭將軍’而已。”說完,他豪爽地笑了。
有人別有用心地問:“那你的‘毛’字……”
沒等那個人說完,他(毛澤東)就不假思索地說:“我的‘毛’字可不是‘毛手毛腳’的‘毛’,而是一個‘反手’。意思很明顯,代表中國人民根本利得益的中國共產黨,要戰勝代表少數人利益的國民黨,易如反掌。”
他(毛澤東)的解釋不僅含義深刻,妙趣橫生,而且一語中的,恰到好處,當場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原文完)
縱觀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偉大一生,奪取政權前,他是一個造反派;奪取政權後,他仍然是一個造反派。凡事,他似乎都來一個“反手”。他老人家有一句名言是“造反有理”。這句名言,並不是說“有理才造反”。如果你這樣理解的話,你是低估了他老人家的偉大思想了,毛主席的偉大思想也不是你這種人可以理解的。
重申一句,樓主以上言論純粹是“字”的興趣,不要作過多的解讀。
四十九、武
大約在2300多年前,春秋戰國時的楚王對這個“武”字玩了一把。楚王將“武”字分拆成“止戈”二字,然後對他的大夫說出了動武的真正意義。
《左傳•宣公十二年》有記錄。
在戰爭中,楚國打敗了晉國。晉國將士的屍體滿布戰場。
楚國大夫潘黨指著那一堆堆屍體,對楚王說:“我們可以將這些屍體與混凝土混合,造成一牆作為景觀,讓我們的子孫時刻不忘戰爭,隨時準備戰爭。克敵製勝的最好方法就是激發我們子孫好戰的榮譽感,不忘練習武功。”
楚王對潘黨這番話非常反感,他說:“這個你不懂!你知不知‘武’字是什麽意思?寫成文,這個‘武’字就是‘止戈’。也就是說,戰爭的目的是製止戰爭,而不是繼續戰爭。”
大夫潘黨不敢再發聲。
楚王說:“用武要有七大功效,分別是‘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我暴他將士骨骸,他也必暴我方將士骨骸,這樣兩國互不尊重死者,必然招致兩國人民更大的暴力情緒,‘禁暴’就成為空談。不斷顯示自己的兵力以威嚇諸侯,隻會招致諸候之間的軍備競賽,‘戢兵’也成為空談。暴不能禁,兵不能息,安能‘保大’?隻打了不算大的勝仗,就如此驕橫,況且晉國反攻之心不死,還‘定’什麽‘功’?散布好戰論、灌輸戰爭論,是一種擾民傷民的行為,還‘安’什麽‘民’?無德不能服眾,好爭不能合諸候,還‘和’什麽‘眾’?利用他人的疏忽,乘他人之危,僥幸獲得利益,因此便引以為榮,還能‘豐’什麽‘財’啊?”
如此多的問題,大夫潘黨哪能回答得過來啊。
楚王還沒有說完,他繼續說:“古代明王伐不敬、懲罪惡,才有此類景觀的製作。今將士無罪,他們之死皆是盡忠而死於君命,怎可以作為景觀而受辱?”
最後,楚王下令“海葬”死者,行祭祀禮,讓死者得到應有的尊重。
國家大事,“武”字是這樣玩的;個人小事,這個“武”字又有如何個玩法呢?下麵有一個例子。不過,讀來不舒服,慎入!
前麵寫到的,蘇州上津橋附近那位姓朱的師傅,預言吳三桂要造反的那個呢,有個怪脾氣:“惟求之者必預定,日僅測一字,取銀一兩;懸牌門首:某日測某人字。”
這位朱師傅很受人尊敬;原因不在於他日僅測幾個字、取銀幾兩,而是在於他不貪財多。既然不貪財多,必無騙人錢財的嫌疑。騙人錢財的,都是一些貪財之人,缺少社會道德底線之人。
這位仁兄有一個兒子。子承父業,似乎是天經地義的。兒子學習玩字法學得不錯,命中率也不在父親之下。不過,他不學父親“日僅測一字”了。這容易理解,年輕人要供樓、供車,又要交接女朋友,花費頗大。
一日,有一個大叔來光顧,拈得個“武”字。
兒子問:“這位大叔,因為何事而來?”
大叔說:“想知道有木有兒子繼承香火。”
“大叔,恕晚輩直言,絕了。一代無人,自此而止啊。”
大叔歎息一聲便離開了。若幹年過去了,仍然得不到一丁半子,恐怕真是沒有了。
我們回過頭看看這個“武”字。前麵說:“止戈為武”。這個“戈”字,是“一代”沒有了立人旁,所以說“一代無人”——原來是這麽回事。
大叔的景況令人不快!
五十、張孫仲
宋朝流行掛影術,懂得這門子套路的,除了前麵提到的費孝先、頭陀之外,這裏還有一個紅象道人。
廬陵人董良史剛剛考完了殿試,正心急地等待放榜結果。一日,他終於等不及,去了紅象道人那裏。他對紅象道人說:“我想知道今科考試結果如何,想知道我的名次排位高低怎樣。”
紅象道人為董良史作掛影。卦成,並且配有一首詩。詩是這樣說的:
黑猴挽長弓,走向天邊立;
係子獨高飛,中人嗟莫及。
董良史雖然熟讀四書五經,但弄不明白這詩裏麵說的是什麽。問那紅象道人,他也不曉得。他竟然這樣回答董良史:“事後就知道這詩說些什麽了。”你看看,事後才知道,這不是馬後炮嗎?
所以有人不喜歡這玩兒。王平甫就不喜歡。王平甫是誰?他就是大名鼎鼎王安石的弟弟。愛讀史的,不會不知道王安石;愛讀詞的,不會不知道王平甫。書雲:“自至和嘉祐已來,費孝先以術名天下,士大夫無不作掛影,而應(驗)者甚多。獨王平甫不喜之,嚐語人曰:‘占卜本欲前知,而掛影驗於事後,何足問耶’!”
王平甫有一首詞《清平樂•春晚》提到“天涯”:
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滿地殘紅宮錦汙,昨夜南園風雨。
小憐初上琵琶,曉來思繞天涯;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
雖然事後才知道,但結果還是令人大吃一驚。
放榜結果出來了。
排名榜首的,是張九成。這個張九成是壬申年生的,生肖屬猴。壬為水,水屬黑色;壬申就是黑猴。所以詩的第一句“黑猴挽長弓”,說的就是這個張九成。“長弓”怎麽說?張九成的“張”字,一分拆就是“長弓”。狀元嘛,所以說“走向天邊立”。 張九成與秦檜同朝為官,是堅決反對秦檜與金人議和的這麽一個人。
董良史自己則考入三甲錄取。
名字排在董良史前麵的是孫雄飛。詩的第三句“係子獨高飛”,說的就是這個孫雄飛。“飛”字對上了,而“係子”即是個“孫”字。
名字排在董良史後麵的是仲並。詩的第四句,則最後一句“中人嗟莫及”, 說的就是這個仲並。“仲”字可以分拆為“中人”二字,排在董良史後麵,所謂“中人嗟莫及”也。
對號入座,如此之妙;你不大吃一驚,算你狠!
五十一、養浩
漢字,不隻是中國人在用,“她”也在用;當然,現在眾多的外國朋友也學會了應用中國漢字。“她”是誰?基於《鬼話》這個版塊上,你是懂的!“她”非常厲害,可以操控或者說幹預又或者說引導我們用字。
乾隆時期,有一姓葉人家,經過一番拚搏之後,跑車有了,豪宅也有了。
通常——也是現代人的思維,什麽都有了,接下來要關心的是養生問題。都希望自己長命百歲,盡享這個死後不能帶走的榮華富貴。
有一日,這姓葉人家的主人來了雅興,讓人造了一塊匾額掛在大堂上,上麵“養浩”兩個字非常醒目,來訪賓客無不讚不絕口。“養浩”二字,靈感來自《孟子•公孫醜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人生就如天氣,說下雨就下雨。此事過了不久,是兩到三年吧,葉家發生了家中人口相繼死亡的悲情慘事。
葉家主人以為家宅風水出了問題,一把大轎將一個風水先生抬進家裏來。風水先生一下轎,第一眼就看到那“養浩”二字。
葉家主人見風水先生看著“養浩”二字出了神,問:“這兩字不錯吧?”
風水先生說:“不錯不錯,有氣派,配你這樣的大戶人家就正好。”
葉家主人笑了笑,隨即帶著風水先生到宅內各處轉轉。這時,從大宅院門口處傳來兒子的吵鬧聲,還有狗的狂吠聲。風水先生也聽到了。
“快滾開,老乞丐!”
“給口飯吃吧,富二代。”
“你們這些窮鬼就是難纏……你再不離開的話,我放狗咬你八口。”
“你不要這麽凶嘛,我隻不過想討口飯吃。”
“……”
風水先生留心聽著門外的對話。
葉家主人對風水先生說:“不要管他們,我們繼續。”然後,大聲對兒子說:“趕快把他趕走!”
風水先生說:“給碗飯吧!”
葉家主人以不能理解的眼神望著風水先生,見風水先生表露出懇求的樣子,也就同意了。他大聲對兒子說:“放他進來,給碗飯他吃。”
葉家主人帶著風水先生看完東邊,再看西邊。
“小富二代,你家貴姓呀?”
“你問這個幹嘛?”
“隨便問問,你想說就說,不想說就不說。”
“姓葉,記住姓葉的曾給了一碗飯你吃,不要忘——恩——”
“把那個寫有‘養浩’二字的匾子拆了吧。”
這句話觸動了風水先生,他停了手上的工作,繼續聽富二代與乞丐的對話。
“為什麽?”
“羊吃葉啊,還有三頭牛張開口,你能有多少葉子給它們吃?”
“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麽。”
……
富二代聽不懂,風水先生聽得懂,葉家主人也聽懂了。他們快步往這邊來,要見識見識這個老乞丐。到了飯廳,發現那個老乞丐已經離開了。
風水先生再次用心看著“養浩”二字,發現那“養”字可以分拆成“羊食”二字,“浩”字則“三牛口”,心想:“葉草剛好就是羊與牛的極佳食物啊。”
“拆掉那個匾額!”風水先生衝口而出。
“好!”葉家主人應聲而出。
……
據說,葉家拆掉那個匾額以後,前陣子的悲情慘事不再發生,一家安康。
五十二、柳光
大部分人去旅遊的目的都是觀光,除此之外就是飲、食、玩,被強行插入購物一項是無奈的事情。也有人旅遊的目是為了探險;但我想,這已經不叫旅遊了,探險就是探險。也有人旅遊的目是想有一段豔遇,這類人很天真很傻。
有木有人旅遊的目的是想遭遇人間仙景、世外桃園的?人間仙景、世外桃園隻是一個傳說嗎?
1280多年前,中國還處在唐朝時世,年號是太和,有一個名為柳光的男生在南方旅遊時,經曆了一次人間仙景的體驗。
那日,柳光在山坳中,因為天色已晚,已經認不清往回走的路。他沿著一條盤曲山路前行,大約行了五、六裏路,見到一座石室。石室被雲水環繞著,清泉交貫四周。石室前麵,霞光翠影,顯然不是人間光境;但石室內有枝籐盤成的綠茵床,又似有人居住。
柳光站立飛流旁邊,凝望四周,忽然發現地上有一個酒壇子。他走近前去,隻見壇子下是一口小井泉,泉水清澈,酒香撲鼻。他忍不住執起一隻酒杯,仰麵盡飲。那酒呀,甘醇可口!飲過後更不能停,柳光連飲十來杯,醉了。他躺在綠茵床上,睡著了。
柳光一直睡到天亮才醒。醒來後,他發現有一道石壁,壁上原來有文字,文字有八十八個。他把文字抄錄下來,收藏在袖中。那字辭全文如下:
武之在卯,堯王八季,我棄其寢,我去其扆。深深然,高高然,人不吾知,人不吾謂。
由今之後,二百餘祀,焰焰其光,和和其始。東方有兔,小首元尾,經過吾道,來至吾裏;飲吾泉以醉,登吾榻而寐。
刻乎其壁,奧乎其義;人誰以辨?其東平子 。
雖然壁上八十八個文字一字不漏全抄好了,但柳光並不能完全明白其意思,心想拿回去慢慢研究吧。柳光離開大約有三、四十米,回轉頭去望了一下,石室竟然全消失了。這可把柳光嚇壞了,他加快腳步離去……
有一個姓呂的男生,對柳光帶回來的八十八個文字很感興趣。他隻研究了一會,就說全部明白裏麵說些什麽了。他說:“文中寫明,隻有我才可以弄懂他的意義。”他指著最後一句“刻乎其壁,奧乎其義;人誰以辨?其東平子”說:“我是東平人,我就是這個‘東平子’。”
呂生逐句為柳光解說:“唐朝建立時,所取年號是武德,武德第二年是己卯年,第一句‘武之在卯’明了。高祖皇帝(李淵)號‘神堯’;一年四季,‘八季’也就是二年,第二句‘堯王八季’也明了。這兩句說的都是時間——武德二年。‘我棄其寢,我去其扆’,是說石室主人在武德二年得道飛升了。‘深深然,高高然,人不吾知,人不吾謂’,是說石室主人在世時是一個深度隱者,無人知他是誰。武德二年至到今天太和元年相隔209年,‘由今之後,二百餘祀’一句明了。今年是‘太和’開始的第一年,又是丁未年,丁是火,未也是火位,‘焰焰其光,和和其始’這一句也明了。下麵‘東方有兔,小首元尾’,是說你柳光的姓名。東方屬木,兔是卯,‘木’‘卯’合成個‘柳’字;‘小首元尾’很明顯是個‘光’字。‘經過吾道,來至吾裏;飲吾泉以醉,登吾榻而寐’,都是說你柳光造訪石室的事情經過。我不說,你也明白。”
呂生最後說:“刻寫這段文字的人是一個得道仙人啊!”
樓主關注分拆“柳光”二字的說辭:“東方有兔,小首元尾”。
五十三、無題
中國人敬畏漢字,在起名題字方麵,已表現得淋漓盡致。漢字分拆暫且不說,諧音會意已經令人招架不住。
中國的姓氏中有幾個姓不大容易弄出個好聽的名字來。例如吳姓,“吳”跟“無”諧音,“吳才”會意為“無才”。又如徐姓,廣東話“徐”跟“除”同音,有“脫”的意思。副職配上這個姓,就難叫出口來,“徐副”會意成“除褲”了。
電影、電視的編劇寫手利用諧音創造妙語、製作搞笑,例子隨處可見。網絡高手也利用諧音變換了許多詞,如“什麽”成了“神馬”,“壓力”成“鴨梨”,還有“河蟹”、“童鞋”、“杯具”、“草泥馬”等。
據說,有一個姓名叫李柏才的人,是一個高級會計師,長期失業在家,寄出去的求職信總是石沉大海,連麵試的機會都沒有。他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後來,終於來了一次麵試的機會。麵試時,雙方本來相談甚為投契,忽然老板想起了什麽,問:“你的姓名是……”“李柏才。”“李柏才……你破財……”老板站起來說:“你請便吧,我可不想破財。”
又據說,清朝有一個才子姓名叫王國勳,被人推薦給西太後。西太後問台下的王國勳:“你叫什麽姓名來的?”“王國勳。”“什麽?亡國君……”西太後的反應超乎尋常的快。她揮揮手,讓王國勳退下去。
清朝某地有“中譙樓”,太守在上麵題匾,寫了“壯觀”二字。同知王卿——是陝西人,見到後非常氣憤,說:“什麽‘壯觀’?我陝西人讀作‘贓官’了。”太守是不是贓官?不知道。因為太守是上司,王卿也不好意思拆掉那塊匾。
清朝紹興郡齋廳事,本有塊匾額,後來被拆掉了。原因是上麵寫著“牧愛”二字,編修戚潤見到後,對太守說:“這個匾要拆掉。我自下望上去,見到的是‘收受’兩個字。”
“觀”與“官”同音,當官的人士要小心用這個字。下麵講到的這位縣官就不小心了。不過,這恐怕不是小心不小心的問題。如此解析字義,真非尋常智慮所及。
話說某官下放某縣,當了該縣的最高領導。到任後,他的第一件事是在近水處建了一座亭。亭建好後,題寫什麽名呢?他想起了荀子的話“君子見大水必觀”,決定命名為“必觀”。他翻開《荀子》,重讀這段文:
“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遍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洮洮乎不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而仞之穀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潔,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誌。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
觀水可以觀出“德”、“義”、“道”、“勇”、“法”、“正”、“察”、“善化”、“誌”來,荀子不愧為儒學宗師。縣官也是看中了這一點。
“必觀”亭落成,有人對“必觀”兩字胡說一通,竟然又說中了。那人說:“‘必觀’亭,就是必官停。”
沒有多久,這個縣官被免職,真是官停了。
哈哈。
五十四、靜塵
俗話說:“頭上三尺有神明。”作惡者,不要以為隻要人不知就可以胡作非為。上還有天知,下還有地知,中還有神明知。
前麵寫了謝小娥與董豐的事,本篇再寫一事,都是憑借一個夢問出了案件的真相來。
明朝高官許進,史上稱讚此人“善辨疑案,人稱神明”。他在山東巡查期間,接到一樁謀財殺人案。從下麵送上來的案卷顯示,死者王爵,在張善的客棧被殺;同時,銀子八十兩、金首飾二副不知所蹤。客棧老板當場被捕,並已畫押認罪。既然畫押認罪了,為什麽沒有交代財物的去向?許公認為張善是冤枉的,是屈打成招的結果。
看案卷累了,許公憩息一會,朦朦朧朧睡入了眼,夢見一個男人攜帶一個美人來到許公跟前,說是被人殺死了,要告狀。許公問:“殺你者是何人?”那美人說:“無發青青,彼此來爭;土上鹿走,隻看夜明。”許公正要問詳細,夢醒了。許公執筆把那美人說的話記錄下來。許公心想:“‘無發’者,不是和尚就是尼姑。‘青’與‘爭’可以合成個‘靜’字。‘土上鹿走’,是個‘塵’字。‘隻看夜明’,一時想不出是何意思。”許公傳令下去,立即升堂審案。
犯人張善押到,在堂下等候問話。
許公對張善說:“我問的問題,你要如實回答。我問你,死者王爵平時跟哪些人有來往,有沒有和尚或是尼姑?”
“和尚未見有,應該與尼姑有往來。”
“張善,說詳細點。”
“這位客官入住我們客棧後,從不在客棧過夜,隻留他的同伴在客棧,他自己則去了外麵過夜……他隻在客棧住過一晚,這一晚就被人殺了。大人,他不是我殺的。”
“知道他在外麵哪裏過夜嗎?”
“肯定是尼庵啦。”
“為何這麽肯定?”
“這位客官剛來的那一天,我帶他去了一趟尼庵。”
“尼庵裏有美人?”
“有一個,相貌實在不錯,年紀二十未到。她的名字叫真靜。”
“真靜?!”許公心裏暗中歡喜,想:“真靜的‘靜’字在我的夢裏有。”許公下令,傳真靜到案。
公差到了尼庵觀,對真靜說:“我要帶你回去,協助調查一樁殺人案。”
“殺人案?”真靜雖然年紀沒到二十——還差三個月,但處事淡定。她問:“誰被殺啦?”
“王爵,前段時間在你這裏出入的王爵。”公差告訴真靜。
真靜心想:“這個王爵一段時間不來,又不知道是什麽原因,心裏掛著,沒想到是被人殺了……一定是那個禿驢幹的,媽的!”
真靜出現在許公的眼前,許公心裏歎道:“真是一個美人兒啊!”
見那真靜,一身灰色長袍,頭戴灰色帽,1米67左右的身高,不胖不瘦——‘胖一點就胖了,瘦一點就瘦了’,三圍分別是84厘米、62厘米和86厘米——點了一下度嫂,原來這組數據是經過統計考證的亞洲女性的標準三圍。再看真靜的那雙大眼睛,明亮汪汪,閃著水光;通過她的麵部、頸項,你可以想象衣服下的那身肌膚,是晶瑩雪白的,閃著油光。還有那臉蛋又圓又方的,小小的嘴巴,挺直的鼻梁,就嫌鼻子小了一點。
許公對真靜說:“你伴同他人為謀錢財殺人害命,本官要判你重刑!”
真靜說:“人不是我殺的,我不知道這個事。”
許公說:“你一定知道是誰殺的,他是誰?”
“他叫無塵,是光善寺的和尚。”
“無塵”?“土上鹿走”正是“無塵”,又跟夢對上了號,許公非常高興。他問真靜:“你為何肯定是無塵殺了人?”
真靜說:“他這個人的性格,我還不清楚?我跟他經常有來往,王爵出現以後,來往就少了。有一天他來了,言語中我把王爵的情況告訴了他。沒想到,他居然把人給殺了。”
許公立刻派人去光善寺,抓捕和尚無塵。公差回來報告說,和尚無塵已經潛逃。
真靜說:“無塵有一個貼身徒弟,名字叫月朗。他會知道無塵的去向的。”
“夢裏‘隻看夜明’一句指的就是這個月朗。”許公對公差說,“快把月朗帶來。”
月朗帶到。
許公問月朗:“無塵殺了人,你知道不知道?”
月朗說:“我不知道師父殺了人,但我發現他藏在寺裏的錢突然多了許多,不知道有沒有一同帶走。”
“無塵有可能逃去的地方,你知道不知道?”
“有幾處親戚朋友,我可以帶你們去。”
在月朗的引領下,公差找到無塵——這個和尚正在朋友處大吃大喝呢。
在許進麵前,無塵承認了殺人的事實。他說:“一來我是忌那王爵占住尼姑,致使尼姑變心了;二來我也貪王爵的那些財物。當晚我從瓦頂下到王爵的房間,先殺了這王爵,再取走銀兩、首飾。本來是人不知鬼不覺的事情,不知道大人是怎樣知道的?”
許進說:“頭頂三尺有神明,你知道不知道?我現在判你斬立決,你服與不服?”
無塵說:“我服。”
可憐那個張善屈打成招,受了一身皮肉之苦;最後沒有成為一隻冤鬼,也是萬幸。
五十五、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在這十個數字的每一個字下,古人可以寫出絕妙好辭,令人歎為觀止。
“一”
辭101:下珠簾,焚香去卜卦。
辭102:下樓來,金簪卜落。
辭103:好元宵,兀坐燈光下。
辭104:生死之間。
“鬼笑我”胡說:王孫失國土。
“二”
辭201:問蒼天,俺的人兒落在誰家?
辭202:問蒼天,人在何方?
辭203:叫聲天,人在誰家?
辭204:人在天際。
“鬼笑我”胡說:國土事,直說不得。
“三”
辭301:恨王孫,一直去了。
辭302:恨玉郎,全無一點直心話。
辭303:始終如一。
“鬼笑我”胡說:主人不點頭,身直不起來。
“四”
辭401:詈冤家,言去難留。
辭402:事臨頭,欲罷不能去。
辭403:買賣當心。
“鬼笑我”胡說:事非不明,何罪之有?
“五”
辭501:悔當初,吾錯失口。
辭502:從今後,吾當決口不言他。
辭503:氣得吾把口啞。
“鬼笑我”胡說:吾遭封口不能語。
“六”
辭601:有上交,無下交。
辭602:論交情,也不差(乂)。
“鬼笑我”胡說:演變成外交風波。
“七”
辭701:九與十之間
辭702:皂白何須問。
辭703:皂白已分。
辭703:染成皂,說不得清白話。
“鬼笑我”胡說:家宅不寧
“八”
辭801:分開不用刀。
辭802:要分開,除非刀割下。
辭803:分明一對好鴛鴦,卻被刀下割。
辭804:做人撇脫。
“鬼笑我”胡說:公不忘私。
“九”
辭901:從今莫把仇人靠。
辭902:到如今,拋得我手空力又差。
辭903:拋得奴力,盡才又乏。
“鬼笑我”胡說:旭日東升。
“十”
辭1001:千裏相思一撇消
辭1002:細思量,口與心兒都是假。
“鬼笑我”胡說:國家不能統一,何談領土完整?
五十六、貨泉來遠
中國2200年前,劉邦斬白蛇起義,合同楚霸王項羽顛覆了秦朝,又在誰入主皇朝的競賽中擊敗項羽而奪冠,建立了漢朝。後來漢朝分成西漢和東漢。西漢因王莽篡位而終結,東漢則因劉秀起兵而開啟。
劉氏一家天下營運了200年後,腳步停了下來——是一個姓名為王莽的外姓親戚讓她中止了15年。王莽先是代皇帝,後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皇帝。順利過渡後,王莽實施了一係列去劉氏化的措施。改國號,“漢”變為“新”;改首都名,“長安”變為“常安”;改年號,“初始”變為“始建國”。
國號改了,錢幣也是要改的。王莽非常厭惡錢幣上的“金刀”字樣。“金刀”是有來曆的,源於劉姓的“劉”字,分拆為“卯金刀”。古人的錢幣沒有人頭像,隻有文字,造型是外圓內方。古代的人崇拜圓的天與方的地,今天的人崇拜神化了的人。古代的人認為天與地比人大,所以皇帝也隻是天之子;今天的人則認為人比天地大,人是爺天地是孫子。
王莽將錢幣上的“金刀”字樣改寫成“貨泉”二字。這一改動,玄味就出來了——不僅意味著曆史的改寫,也意味著真命天子將會出現。
《周易係辭》說:“吉凶悔咎者,生乎動者也。”此話,樓主想了許久,終於有一天找到了一段白話文的說法。人若不想犯錯,就什麽都不要動,不做事,不講話;要做事,要講話,其後果就會有對與錯,吉與凶。社會上的凡夫俗子不可能不做事、不講話,所以有個智者就說了:“我做事看重其過程,不看重其結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不論怎麽說,一旦有動,好前知的玩家視之為機。《周易係辭》說:“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又說:“幾(機)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吉”,包括凶。
在這裏,我們穿越回到明朝,看看一樁事,然後再繼續說王莽。
劉某和王某兩位“副總理(參知政事)”蒞臨浙江,做了一件令浙江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當日,二位來到拱北樓下,舉目望去,“拱北”二字攝入眼內。其中一位——不知是劉是王,八卦雜誌漏了說明,不知哪來的召喚,建議把這“拱北”二字改為“來遠”兩字。上麵領導有建議,下麵領導能有異議嗎?說改就改,聽證會也不開了
掛牌揭幕日,邀來許多嘉賓,玩字名流張乘槎的姓名也在邀請名單上。隨著遮簾慢慢拉開,張乘槎看到了“來遠”二字,稍作思考後,他說:“三日內有哀喪之事發生。”此話一出,聽到的人都收起了笑臉。
三日內發生了兩件事,第一件,王某的老母親因病去世;第二件,劉某東窗事發被正法。
王某再次蒞臨浙江,把張乘槎請到下榻的官邸裏來,問:“這兩件事,你怎麽從字裏看出來的?”張乘槎說:“‘來’是‘喪’字形;‘遠’是‘哀’字形,走之旁上兩點寫得相連狀,是淚點啊。”王某問:“再改怎樣改?”張乘槎想了想,說:“改成‘鎮海’吧!”
同理,王莽改一改也牽出了將來時大事。錢幣上的“貨泉”二字,有人分拆出“白水真人”四個字來。
這個真人是誰?就是滅了王莽,建立東漢皇朝的開國皇帝劉秀。劉秀是劉邦第九世孫,流落民間,在民間長大。今天的湖北省棗陽市吳店鎮白水村,就是當年劉秀的出生地。據稱,由於劉秀生於此又發兵於此,跟隨劉秀打天下的鄉親同胞,被封官加爵的不計其數,把持朝政的也不在少數;所以當年的白水鄉皇親國戚、高官顯貴雲集,王侯將相宅第相望,世家豪族比比皆是,有“帝鄉”之稱。
東漢皇朝,從光武帝劉秀計起,到三國曹操、劉備、孫權爭雄為止,也延續了200年。而王莽在位15年,新朝沒有被延續,可謂極之短命了。
五十七、順
我們所見到的古代銅錢,其形狀都是一塊圓形銅板,裏麵是一個方孔。為什麽要造成這般模樣?樓主試圖還原中國古代智者的思路。
中國文化的根本是陰陽,而陰陽的根本是動靜。動為陽,靜為陰。就形狀而言,最能體現動靜特性的,莫過於方圓。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圓的物體放在地上是最不穩定的,而方形物體就比較穩定。所以,圓代表了動,代表了陽;方代表了靜,代表了陰。我們常說“天圓地方”,就是因為天是動的,地是靜的;於是以圓象天,以方象地,如此而已。當然,這是“相對論”。絕對地說,宇宙沒有一樣物是靜的,都是在運動著的——這是好爭辯的人一定要爭辯下去而且是堅不可摧的又是非常科學的理由。
另外,錢幣必然具有流通性。通,在《周易》六十四卦中的泰卦就是通。《周易序卦》說:“泰者,通也。”《周易泰》說:“泰,小往大來,吉亨。”生意人最喜歡這段辭了,小成本大利潤,吉利亨通。泰的卦象是上坤下乾,坤為地,乾為天,所謂地天泰也。以圓象天,以方象地,方圓合體造成一個錢幣,泰卦的意義就很明顯了。今天仍然有人把這種古銅錢作為吉祥物帶在身上,其意義也在此。帶上一個古銅錢,就等於帶著一泰卦,“國泰民安”伴我行!古銅錢不流通,實為一個否卦。同樣是一方一圓,地天為泰,天地則為否。幸好古銅錢都刻有一個“通”字,雖然不再流通,仍然可以作為泰來用。
有一個年輕人來到程省先生的工作室,從口袋裏掏出一個銅錢,放在茶幾上,指著銅錢上的“順”字說:“程先生,我用這個‘順’字問婚姻可成否。”
程省先生說:“必成!”
年輕人聽著程先生繼續說下去。
程先生說:“錢幣團團圓圓,你與她必能團團圓圓。外圓內方,地天交泰,通婚不成問題。倒指‘順’字,可以說是手到即順了。”
“成先生貴言!”對於年輕人而言,找一個人結婚不是難事,感到困擾的是,結婚時的開銷與結婚後的經濟來源。那年輕人對程先生說,“我想用這個‘順’字問一下財氣如何。”
程先生稍作思考,麵帶笑容地對年輕人說:“問財氣就不旺了。以十分為滿分的話,你隻得到二、三分的利益。”
“因為什麽?”
“這個錢幣的象形是外實內虛,可見你盡管外表衣服光鮮,身上的錢包卻沒有多少個錢。再看這個‘順’字,從‘三’字寫起,以‘願’字結尾。這是說,在求財方麵,你的願望不能完全達成,隻得三分如願。”
離開程省工作室時,年輕人並不開心,並不幸福。
從上麵的例子看來,古銅錢作為吉祥物帶在身上,對於想結婚的未婚男女來說是合適的;但對於求財的生意人來說就要“慎入”,“外實內虛”,賺得多,花得多,所剩無多。哈哈,樓主“鬼筆我”認為,關鍵是人,而不是物。
五十八、裴炎青鵝
在中國的曆史長卷中,無論是漢朝的王莽還是唐朝的武則天,都隻不過是電視劇中強行插入的廣告時間而已;廣告過後,電視劇又繼續了——不是另一出電視劇的開播,而是這出電視劇在繼續。
在1320多年前,中國唐朝的潮水被一個女流截流成功,改唐為周,武則天成為女皇。十多年後,武則天一命嗚呼,舊政權複辟了,大唐國號又回來了。直至200年後,另一出“電視劇”才上演。
武則天在位十多年,貌似也是15年。這十多年,在中國的幾千年曆史長河中猶如一粒砂子,但在人的幾十年生命中是一座大山。有多少悲歡離合,在這十多年中發生了;有多少英雄豪傑,在這十多年中葬送了生命。
裴炎,武則天“周朝辦公廳主任(中書令)”,是一個一心要恢複舊政權、舊秩序的“反動分子”。因為一時難以看穿他的“反動麵目”,武則天仍然把他留在身邊工作。
一日,裴炎正在家中閑坐,管家帶來一條奇怪的消息。
管家說:“外麵正熱傳一個童謠,聽說老爺家鄉的小朋友也在唱。”
裴炎急問:“神馬童謠?”
“老爺你聽著,這童謠是這樣說的——‘一片火,兩片火,緋衣小兒當殿坐’。”
“一片火,兩片火,緋衣小兒當殿坐。”裴炎問,“這是什麽意思?”
“老爺,小人想了很久也不知道什麽意思。”
“不知道,找人問去!”
“找誰呀?老爺!”
“好,這件事我知道了。我找駱賓王問去。”
裴炎把唐朝大詩人駱賓王請到家裏來。駱賓王這個人不簡單,他7歲能詩,有“神童”之稱。
裴炎對駱賓王說:“兄弟,我知你才華橫溢,才高八鬥。我念一首童謠,你來分析一下是什麽意思。”
駱賓王不吭聲。
裴炎念道:“一片火,兩片火,緋衣小兒當殿坐。”
駱賓王也不吭聲。
“你怎麽不吭聲呀?”裴炎念心想:“這個家夥好財好色!”他哀求駱賓王說,“我有曹操用過的寶物,還有劉備穿過的錦繡,如果你喜歡我送給你。”
駱賓王還是不吭聲。
“還有,名樂器、名妓女、名駿馬,隻要你看中了,我想辦法弄來給你。”
駱賓王仍然不吭聲。
“我有一樣東西給你看。”裴炎在駱賓王麵前展開一幅古代忠臣烈士圖。
駱賓王忽然站了起來,指著圖上的司馬懿畫像說:“這才是真英雄真丈夫啊!自古改朝換代的曆史責任,往往就落在像司馬宣王這樣的執政大臣身上。”
裴炎明白駱賓王所指,不謀而合,大喜。
駱賓王這時問:“你再念一次剛才那首童謠,是說什麽來的?”
裴炎把那童謠又念了一次。
駱賓王說:“‘一片火,兩片火’,明顯就是‘炎’字嘛;‘緋衣小兒當殿坐’,哎呀呀,說的就是裴公你的姓名啊。裴公真人也!”他慌忙下跪,朝裴炎禮拜。
裴炎扶起駱賓王,說:“童語天真,發自天籟。既然天意如此,我們從長計議,從長計議。”
“徐敬業將軍已經在揚州那邊起兵了,聽說了沒有?”
“這個事朝裏早就傳開了。”
“不如我們跟徐將軍取得聯係,來個裏應外合,扳倒這個潑婦。”
“好!”裴炎被那童謠踢昏了頭腦。當下,他便與駱賓王合計給遠在揚州的徐敬業發去一封信,信上什麽都沒有寫,隻寫了“青鵝”二字。
那首童謠,裴炎以為來自於天籟,實出自駱賓王之手。
話說徐敬業將軍在揚州要起兵反抗武則天的潑辣統治,複辟大唐稱號,命令駱賓王籌劃打點。其中有一條,是要爭取裴炎的加入。駱賓王想了許久,想出了一個辦法,寫出了那首童謠,散播於裴炎家鄉以及京城周邊,教會那裏的兒童,讓他們傳唱開來。
信發出後,能不能到達徐敬業將軍的手,那真是要看天意。果然天不作美,信落到武則天的手上。武則天問身邊的大臣:“有那位愛卿知道‘青鵝’兩字是什麽意思?”
各位大臣麵麵相覷,誰都看不出那兩字到底隱藏著什麽意思,‘青鵝’不就是青色的鵝嗎?
武則天對著大臣們吼叫:“你們都是一斑蠢驢,我是白養你們了!‘青鵝’兩字分拆開來就是‘十二月我自與’六個字。他們要在十二月動手了,要來一個城裏城外裏應外合。懂嗎,你們?”
事情敗露,後果不堪設想。判逆謀反是死罪。結果是,裴炎被誅;徐敬業將軍兵敗逃亡,被部下殺害;駱賓王則因武則天愛惜其才,免於一死,最後也不知下落。
五十九、岑
字體象形,並不是漢字所獨有。例如,英文26個字母的大寫“Q”字,魯迅以此作了《阿Q正傳》。這個“Q”字,象形一個光頭後腦拖著一條辮子,阿Q的形象活脫活現。當然,這種結果源自中國人的相字法,西方人根本沒有這個概念,26個字母也不是基於這種理念造出來的。
雖然字體象形,並不是漢字所獨有;但漢字象形內容之豐富,位居所有字體之冠,世界上找不到還有那種字體與她有可比性。“大不同”說“四”字,是支撐起來的蚊帳,草寫體則是一盤蚊香。陳鍾年說“榮”字,上部兩“火”是香燭,中部一“冖”是香台,下部一“木”是棺木。
以下要說的一起事件,不是編造的笑話,是當事人親身經曆的筆記。
那時是封建社會——從封建社會中得以流傳下來的奇聞怪事就是多,揚州有一個“三教九流”人士,玩字玩得出神入化。可惜曆史上不留名,故此我們今天不知其名。樓主在這裏稱之為“大師”,這才是真正的大師啊!
大師街頭賣藝,必有數十人圍觀,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大師如果在線上的話,肯定點擊率爆棚,不勞煩水軍,不使用頂帖機。
一日,在人群中站出一個人來。隻見此人高瘦身材,連衣長裙,後腦辮子直落腰間,優哉遊哉的散漫樣。他一手提著煙鬥,一手執起筆杆,在桌麵的紙上寫了一個“岑”字,側眼望望大師,說:“在下姓黃,求師傅判決。”
黃先生的一舉一動,眾人看在眼裏,大師也看在眼裏。當“岑”字橫空出世時,大師的念頭也問世了。大師沒有直說,而是轉過頭去,思考應對的方法。
黃先生見大師不理會,即時怒氣上臉,說:“眾人皆可問,唯獨我不能問嗎?難道是認定了我是給不起這破錢的人是嗎?這太看不起人了!”
大師說:“我要是照字直說了,恐怕要挨你巴掌;所以不敢說,也不敢向你索取酬金。”
聽大師這麽一說,圍觀的人都感到詫異,紛紛說:“直說吧,哪有打人的事呀?”
一條大漢跳了出來,對姓黃的那個人說:“我來作個擔保,無論師傅說個什麽樣,黃先生都不能打人,否則我們饒不了你。黃先生,你認為如何?”
黃先生說:“你就直說吧,沒事!”
大師提起筆來,在“岑”字的中央塗了一個橢圓形的大墨點,整個“岑”字隻露出上下左右六個筆畫的末尖。大師對黃先生說:“你能看得出這是什麽嗎?”
黃先生搖搖頭,表示看不出來。
大師笑著說:“你不要介意,這顯然是烏龜王八。”
圍觀的人哈哈大笑。
黃先生顯得無地置容,也顧不上付酬金了,擠出人群,竄身而去。
有人說了:“這個姓黃的人呀,我認識。他為自己的老婆拉皮條的,卑鄙下流賤格!”
……
與人對罵的時候,罵人“烏龜王八”要小心,這是很難聽、很汙辱人的。通例是,妻子淫外,其丈夫就是“烏龜王八”。 還有,“烏龜王八”與“烏龜王八蛋”的意思是不同的。“烏龜王八蛋”是指妻子淫外借種弄回來的兒女。
由於上天造物的原因,公龜那玩兒短小,與母龜相遇時,出現交配困難的尷尬場麵。母龜不幹了,掉頭找蛇交配去了,公龜也隻好縱之任之。有失有得,公龜去除淫邪、成功保精,得到了無以倫比的長壽,羨煞旁人。龜蛇相交,中國的圖騰文化把它稱之為“玄武”,玩家賦予它的意義是淫、陰暗。
這位大師將一隻烏龜王八的象形與“岑”字作比對,真是一個奇想;在字上麵塗鴉,生動形象,更是一大創意。其實,細觀這個“岑”字,本身就有“王八”的字形在。上麵的“山”字,形同“王”字,中間的“人”字,形同“八”字。再加上書寫字時不規範,“王八”二字就顯而易見了。綜合而論這個“岑”字,是字有王八,象有烏龜啊。
岑龜圖

所有跟帖: 

廢寢忘食地看。。。好看。好看。太好看了!!! 怎麼沒人贊一個!!!我去隔壁叫人來捧場。 -丁一凡- 給 丁一凡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1/2011 postreply 21:27:01

頂一凡姐,隔壁的 -sleepiggy- 給 sleepigg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9/2011 postreply 05:30:59

謝謝睡寶 -丁一凡- 給 丁一凡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02/2011 postreply 08:36:34

真的要頂!!!!!! -vbnm2211- 給 vbnm221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09/2011 postreply 09:54:2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