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年慶典趣聞: 紀念耶穌的包皮(組圖)



foto by adalberto tiburzi

新年慶典趣聞:紀念耶穌的包

-- 作舟 撰譯



中世紀小城 朝聖之旅必經之處

在意大利羅馬北部約50公裏有一座著名的中世紀小城,卡爾卡塔(Calcata)。這座小城聞名於世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小城裏的教堂聲稱保存了被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等認為最神聖的遺物(文物)之一,“耶穌的包皮”。

自中世紀起,每年的元月一日是羅馬日曆上的“耶穌割禮節”,或“ the Feast Day of the Holy Circumcision.”。現代版的聖經上對“耶穌的割禮”有如下記載:

Luke 2:21 (King James Version), reads: "And when eight days were accomplished for the circumcising of the child, his name was called JESUS, which was so named of the angel before he was conceived in the womb."



西教傳統和神學等認為“耶穌的包皮”最早是由古羅馬帝國的開國皇帝查理曼大帝在公元800年的“聖誕節”上贈給教皇裏奧三世的。查理曼大帝告訴教宗,“耶穌的包皮”是在他祈禱時由一位“天使”送來的。另一不同的傳說是,“耶穌的包皮”是拜占庭的皇後艾琳送給查理曼大帝的結婚禮物。





“耶穌包皮”是土星的光環

  作為太陽係的第二大行星,它所擁有的稱讚反而還沒有它的小兄弟金星那麽多。太白、長庚、啟明,這些美麗的名詞都被古人賦予離我們最近、給我們印象最深的金星。但是如果你能在望遠鏡中看到鑲嵌著金色光環的土星奇景,相信你會對它歎為觀止。

  環繞著美麗光環的土星是一個迷人的世界。盡管它不是太陽係中唯一擁有光環的行星,但唯有土星光環能在地球上用望遠鏡觀測到。這些由數以億計小如灰塵大如房子的冰塊和石塊組成的光環,以各自不同的速度環繞土星運行。土星的周圍有數百條這樣的光環。這些光環如此巨大,以至於它們幾乎可以填滿從地球到月球這樣遼闊的空間。

  土星也是最早被發現光環的行星。這首先被伽利略在1610年用他自己的望遠鏡觀察到了,但當時他不清楚光環的構成。他寫信給托斯卡的大公說:“土星不是由一個而是由三個幾乎彼此在一起的而且從不移動也不改變的物質組成。他們排成一列與黃道帶平行,而且中央的那個物質(土星本身)是兩側的物質(上環狀物的邊緣)的大約三倍大。”他也把土星說成是有“耳朵”的。

但在1612年時,由於光環直接對著地球以至於在觀察者看起來似乎消失了。1613 年,光環又再一次出現,這種現象更進一步困擾了伽利略。1655年,克裏斯蒂安·惠更斯(Huygens Christian)終於對環狀物進行了確定,因為他使用了一個比伽利略時代先進得多的望遠鏡。

當時的神學家當時天主教神學家裏奧·阿拉丟斯則解釋光環可能是耶穌基督複活進入天堂的“聖包皮”(Holy Prepuce), 可謂對耶穌生殖器最高明、最雷人的誇張。

土星有光環,直到10年後才被天文學真正接受。





“耶穌包皮”被盜故事

後來,歐洲不同國家的十幾個教堂都聲稱擁有“耶穌的包皮”,而卡爾卡塔教堂保存的“耶穌包皮”卻有最可信的地位,也是朝聖者們比去的地方。相傳,著名的“1527年羅馬之劫”期間,一名德國士兵盜走了羅馬大帝贈給教皇的“耶穌的包皮”。後來,這個德國士兵在小城卡爾卡塔被俘,他就將“耶穌的包皮”藏在了牢房裏。從那時起,卡爾卡塔就成了這個聖物的“老家”。

幾百年裏,“耶穌的包皮”是最令卡爾卡塔居民驕傲的文物。但不同版本的“耶穌包皮”惹惱了梵蒂岡; 1900年,教宗裏奧八世宣布任何用語言文字提及“耶穌包皮”的教徒將受到開除教籍的懲罰。但卡爾卡塔的居民仍然可以在新年這一天為紀念“耶穌的包皮”而遊行慶祝。

美國作家大衛·法爾利在《不敬的好奇:尋找意大利古城最奇異的古董》一書裏寫到,1983年,一位負責守護“耶穌包皮”的神父,為了安全,在出遊羅馬時把“耶穌包皮”從教堂裏請到了他自己的家,將“耶穌包皮”放在了一個鞋盒子裏。不出所料,幾個月後,當神父從羅馬回來時,“耶穌包皮”不翼而飛。卡爾卡塔的居民懷疑神父與“耶穌包皮”被盜有關,因為他是一名新納粹成員,可能與梵蒂岡一起策劃了這起“耶穌包皮”失盜的意外。

那一年,卡城居民為了抗議神父的“玩忽職守”沒有在元旦那天出來慶祝。




附:

維基百科

割禮是一種宗教儀式。通常是指對男孩施行的割禮,方法是把陰莖上的包皮割去。在某些地區亦有對女孩進行的割禮(專業名為:陰蒂切開手術),但各地施行方法並不一樣,有隻割去陰蒂附近的皮膚,至把陰蒂及小陰唇全部割去都有。

早期的山洞壁畫古埃及墳穴已有關於割禮的描述,中東的不少宗教也有施行割禮。猶太教則視為上帝吩咐的命令,是必須遵行的宗教行為,男孩在出生後第八天要進行割禮,至今大部分的猶太人都遵從這規則。在其他地方,一般是建議在出生7天後,有的禁止超過10歲才施行,有的則允許到成年以前都可以。伊斯蘭教的《古蘭經》中沒有規定男孩要進行割禮,但是中東不少的回教國家都有這種習俗,這是因為紀錄穆罕默德言行的《赫諦斯經典》中有提及的關係。至於替女性進行割禮,則以非洲居多。當地人對於割禮非常重視,他們往往都看成是人生比較重要和值得慶祝的事情。

割禮為猶太人盛行的傳統宗教儀式,希伯來文稱此儀式為“盟約”(brit)或“割禮的盟約”(brit milah)。穆漢(mohel)為割禮執行人。男嬰如沒有生病或有其他健康問題等延期理由,穆漢就會為出生後第八天的男嬰舉行割禮。割禮進行期間,穆漢會致祝詞並宣告男嬰已實踐律法,接著男嬰的父母會致祝詞以表明自己的兒子已被納入上帝與猶太人之間的約,正式給男嬰起名。根據《聖經·創世記》17章9-14節的記載,上帝吩咐亞伯蘭為自己、男性子孫和仆人都要行割禮為永久之契約。按中世紀猶太教口傳律法哈拉卡,沒有跟從割禮者會被視為有意犯(karet),會招致在上帝剪除的懲罰。

伊斯蘭的教規強調自然潔淨。雖然《古蘭經》裏沒有提到割禮,卻出現在一些聖訓(先知穆罕默德的訓示)之中。教法學的學者們對於伊斯蘭教法中有關割禮的見解不一,要看依循哪一部聖訓,以及如何解讀其經文。Imam Abu HanifaImam Malik和許多學者認為割禮是一項Sunnah(建議采取的行動),但其他學者如Imam Shafi則認為是必須的。 有關穆斯林施行割禮的時間,有的和猶太教一樣在出生第八天,有的則晚些。在土耳其巴爾幹半島、埃及農村、中亞細亞大多在男孩6歲到11歲之間,在一個公開、歡樂的場合舉行割禮,並佐以甜點和盛宴。相反地,伊朗的穆斯林往往剛出生就在醫院割包皮,省得麻煩。住在都市的埃及人比較類似在美國等工業化的國家,大多在醫院割包皮。Kamyar等學者將割禮稱為“義務性的傳統”,但割除包皮的人並不一定要成為穆斯林。近年來,國際上(包括回教世界)的輿論對於女性割禮的批判漸增,這原本在伊斯蘭文化中算是司空見慣。

包皮環切術可視為一種生殖器官的損毀行為,藉著改變生殖器的外觀以期符合特定的審美觀。在一個眾人均認為嬰兒兒童割包皮天經地義的社會中,未經切除包皮的生殖器可能被視作具有某些性功能、外觀或其他方麵的缺陷。反之,若社會的主流觀念不認為包皮環切術是一種必須,則這種手術就被視為一種損毀。某些地區的文化會對陰莖做各種加工,如陰莖縱剖術、陰莖下剖術,而包皮環切術也列為這種加工術之一。

現今世界各國,僅美國菲律賓韓國等地的大多數年輕男性割除包皮,且不是為了宗教上的因素。在韓國,常規性的割包皮手術主要是在韓戰後,受到美軍和美國文化影響所致。而在菲律賓,割包皮的起源已不可考[5]。然而,在Antonio de Morga於1907年著作的《菲律賓諸島史》("History of the Philippine Islands")中,把割包皮的風俗歸因於伊斯蘭教的。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寒 枝::::::a year end poem
  • 詩,貴在妙 ::::::::
  • 熟女的身體 少女的頭腦
  • 憋了一冬,終於下了 (組圖)
  • 台灣女孩兒吃了兩種“家常菜”突然暴斃(圖)
  •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