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八月二十——紀念鳩摩羅什大師圓寂1603年

來源: peacerose 2016-09-20 19:12:1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0258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peacerose ] 在 2016-09-21 01:41:55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農曆八月二十——紀念鳩摩羅什大師圓寂1603年 

 

 

鳩摩羅什大師

 

鳩摩羅什大師(344-413),東晉時後秦的高僧,祖籍天竺,混血,出生於西域龜茲國(今新疆庫車),家世顯赫,其祖上世代為相,倜儻不群,馳名遐邇。鳩摩羅什大師自幼天資超凡,半歲會說話,三歲能認字,五歲開始博覽群書,七歲跟隨母親一同出家,曾遊學天竺諸國,遍訪名師大德,深究妙義。他年少精進,又博聞強記,既通梵語,又嫻漢文,佛學造詣極深。博通大乘小乘。精通經藏、律藏、論藏三藏,並能熟練運用,掌控自如,乃三藏法師第一人,與玄奘大師、不空三藏、真諦三藏並稱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位列四大譯經家之首,中國佛教八宗鼻祖,語言學大師。我們今天熟讀的《妙法蓮華經》《金剛經》《佛說阿彌陀經》等等,均出自大師筆下,作為佛學後人必須學習和敬仰這位佛學大師,了不起的佛學先人。

 

 

 

 

佛學成就

 

鳩摩羅什大師博通大乘小乘。後秦弘始三年(401)姚興攻伐後涼,親迎羅什大師入長安,入逍遙園西明閣,以國師禮待,並在長安組織了規模宏大的譯場,請羅什大師主持譯經事業。爾後十餘年間,羅什大師悉心從事譯經和說法。

 

據《出三藏記集》載,羅什大師在弘始四年至十五年期間,譯出經論35部,294卷。其中重要的有《大品般若經》《小品般若經》《妙法蓮華經》《金剛經》《維摩經》《阿彌陀經》《首楞嚴三昧經》《十住毗婆沙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成實論》及《十誦律》等。

 

所譯經典極為廣泛,重點在般若係的大乘經典和龍樹、提婆一係的中觀派論書,內容信實,文字流暢,有些經典後雖有新譯,仍難以取代,老幼皆宜接受,從其譯本出現,流傳至今經曆1600多年而不衰,其家喻戶曉的流行程度有目共睹,所譯經論影響巨大,為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做出了貢獻。作為中國古代與玄奘大師、真諦三藏齊名的佛經翻譯家,他翻譯的佛學經典在在中國譯經和佛教傳播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天生慧根

 

據說,鳩摩羅什大師的母親懷他後,記憶和理解倍增於前,甚至無師自通學會了梵文。鳩摩羅什大師5歲日頌千偈,7歲出家,9歲便能登壇講經,名聞西域,是名副其實的神童。

 

大師與弟子

 

鳩摩羅什大師是世界著名思想家、佛學家、哲學家和翻譯家,是中國佛教八宗之祖。其譯經和佛學成就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也。著名弟子有道生大師、僧肇大師、道融大師、僧叡大師,合稱“什門四聖”。龐大的弟子僧團使佛教義學迅速傳播,並使佛教與各地的風俗習慣、民族信仰結合起來,形成了很多佛教派別。

 

 

 

大師圓寂

 

後秦姚興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即東晉安帝義熙五年(西元 409 年),鳩摩羅什大師圓寂於草堂古刹(西安草堂寺),在逍遙園火化。當飛灰煙滅時,他的形骸已粉碎,隻有舌頭依然如生。鳩摩羅什大師臨終前曾囑其弟子應以其著譯而不以其生活行事為準繩,譬喻“臭泥中生蓮花,但采蓮花勿取臭泥”。

 

著作有:為姚興所寫的《實相論》2卷;答姚興《通三世論》書1篇;答慧遠大師質問大乘義十八科3卷,係後人所匯集,題為《大乘大義章》或《鳩摩羅什法師大義》。

 

三藏大師圓寂前與眾僧道別時曾說:“凡所出經論三百餘卷,唯《十誦》一部未及刪煩了,存其本旨必無差失。願凡所宣譯,傳流後世,鹹共弘通。今於眾前發誠實誓,若所傳無謬者,當使焚身之後,舌不燋爛。”公元409年,大師圓寂,荼毗後果然舌根不爛,是為大師開佛知見,傳持佛心法印之明證!大師圓寂時叮囑弟子,要將火焚之後的舌舍利運往涼州鳩摩羅什寺(今甘肅武威)供奉,舌舍利而今還在,世界上唯一一顆三藏法師舌舍利子,其見證了大師不世之偉大成就。

 

 

 

敦煌白馬塔 

 

據傳,古塔是著名龜茲高僧鳩摩羅什大師為他的心愛坐騎白馬而建。相傳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9月,皇帝苻堅令驍騎將軍呂光和陵江將軍薑飛、率七萬軍馬西伐龜茲,並囑咐:“騰聞西國有鳩摩羅什,深解法相,善閑陰陽,為後學之宗,朕甚思之。賢哲者國之大寶,若克龜茲,即馳驛送什。”呂光等於384年攻破龜茲,並征服西域30餘國後,請高僧鳩摩羅什大師東歸傳經。當行至敦煌時,白馬七天七夜未進滴水滴食,鳩摩羅什大師夜夢他所乘白馬托夢說,白馬本是上界天騮龍駒,受佛之命,特送他東行。現已進陽關大道,馬將超脫生死之地,到葫蘆將另有乘騎。次日醒來,果然白馬已死去。當地佛教信徒遂葬白馬於城下,修塔以紀念,取名“白馬塔”。

 

白馬塔位於敦煌古城遺址城內南部,相傳鳩摩羅什大師隨呂光大軍東歸,行至敦煌郡,他的白馬死於此,將死馬掩埋在這裏。後秦建塔誌之,塔9層,高約12米。現存塔為道光年間重建,刻石有“道光乙巳桐月白文彩等重修”等字。

 

 

 

鳩摩羅什寺

 

鳩摩羅什寺位於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已有1600年的曆史,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西域高僧、佛經翻譯家、哲學家鳩摩羅什大師初入內地安身弘法演教之處,在此進一步學習漢語,弘揚佛法17年之久,此處也是其傳奇一生開始的地方和結束的地方。寺內雄立的寶塔是為紀念鳩摩羅什大師而修建的,塔內供奉鳩摩羅什大師的舌舍利。

 

鳩摩羅什寺是研究五涼文化的珍貴遺存,也是中國曆史文化名城武威的一大奇觀。古人曾經盛讚羅什寺是“由來僧寶搖籃地”,因“弘法利生集英”而“天下名”。

 

據史書記載,後涼建國初年,呂光挾持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大師到達武威後,為了安頓他的身心,便下令召募各地能工巧匠,大興土木修建寺院,建好後,便命名為鳩摩羅什寺,讓鳩摩羅什大師住在其中,弘揚佛法。羅什法師圓寂後,他的弟子遵其遺囑,將他的“舌”舍利供奉於寺內,並在供奉“舌”舍利處造寺塔一座,也就是今天的羅什寺塔。建塔年代大約在公元420年前後。

 

 

 

《金剛經》

 

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最早由後秦鳩摩羅什大師於弘始四年(402)譯出,1卷。以後相繼出現5種譯本:北魏菩提流支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南朝陳真諦三藏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隋達摩笈多法師譯《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唐玄奘大師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即《大般若經》的第九會);唐義淨三藏譯《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另外,還有藏文、滿文譯本等。此經以一實相之理為體,以無住為宗,以斷疑為用,以大乘為教相。

 

卷末四句偈文:“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被稱為一經之精髓。意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空幻不實,“實相者則是非相”,認為應“遠離一切諸相”而“無所住”,即對現實世界不執著或留戀。由於此經以空慧為體,說一切法無我之理,篇幅適中,不過於浩瀚,也不失之簡略,故曆來弘傳甚盛,特別為惠能大師以後的禪宗所重。《金剛經》梵文本在中國、日本、巴基斯坦、中亞等地都有發現,中國吐魯番等地並有和闐、粟特等文字的譯本出土。

 

此經傳入西方後曾被譯成多種文字。1837年修彌篤根據藏譯首次譯成德文,1881年馬克斯·繆勒將漢文、日文及藏文譯本加以校訂,譯成英文,收入《東方聖書》第49卷。1957年愛德華·康芝又再次譯成英文,收入《羅馬東方叢書》第8卷。達爾杜根根據梵文並對照中國滿文譯本,譯為法文。日本宇井伯壽、中村元等曾多次譯成日文。

 

釋論甚多。在印度,除彌勒菩薩所造八十偈釋本之外,尚有無著菩薩《金剛般若論》2卷,世親菩薩《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3卷,功德施《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2卷。另有師子月論師、月官論師等亦撰有論釋,但無漢譯本。

 

中國從東晉、隋唐直至清末民初,各家撰述不絕。主要有:後秦僧肇大師《金剛經注》1卷;隋吉藏大師《金剛經義疏》4卷(一作6卷),智者大師《金剛經疏》1卷;唐慧淨法師《金剛經注疏》3卷,智儼法師《金剛經略疏》2卷,窺基大師《金剛經讚述》2卷,惠能大師《金剛經解義》2卷、《金剛經口訣》1卷,宗密法師《金剛經疏論纂要》2卷;宋子璿《金剛經同刊定記》4卷;清徐槐廷《金剛經解義》2卷;近人丁福保《金剛經箋注》等。日本則有空海法師《金剛經解題》1卷,法樹法師《金剛經諸譯互證》3卷,光謙法師《金剛經破空論俗談》1卷,楞伽道人《金剛經講義》1卷等。

 

 

 

《維摩經》

 

全稱《維摩詰所說經》,一稱《不可思議解脫經》,又稱《維摩詰經》。後秦鳩摩羅什大師譯,3卷,14品。敘述毗耶離(吠舍離)城居士維摩詰,十分富有,深通大乘佛法。通過他與文殊師利菩薩等共論佛法,闡揚大乘般若性空的思想。其義旨為“彈偏斥小”“歎大褒圓”,批判一般佛弟子等所行和悟境的片麵性,斥責歪曲佛道的絕對境界。認為“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雖“示有資生,而恒觀無常,實無所貪;示有妻妾采女,而常遠離五欲汙泥”,此即“通達佛道”的真正“菩薩行”。又把“無言無說”、“無有文字語言”,排除一切是非善惡等差別境界,作為不二法門的極致。僧肇大師在《維摩詰所說經注序》中稱:“此經所明,統萬行則以權智為主,樹德本則以六度為根,濟蒙惑則以慈悲為首,語宗極則以不二為門。”認為此即“不思議之本”。

 

根據各種版本的比較,此經成立的年代大概在1~2世紀,是印度大乘佛教時期出現的經典之一。在印度頗為流行。但梵本大部已散失,隻有一些片斷。它用寓於象征意義的談話形式,顯示出大乘性空思想的極意,為同類經中藝術感染力較強的作品。後世把《維摩經》作為在家佛教的重要經典,而維摩詰居士也被看成是在家佛教理想的體現者。

 

此經於後秦弘始八年(406)在長安大寺譯出。但據《開元釋教錄》介紹,此經在中國早有流傳,從東漢至唐初,除鳩摩羅什大師譯本外,還有7個譯本:東漢嚴佛調譯《古維摩詰經》2卷;吳支謙三藏譯《維摩詰經》2卷;西晉竺叔蘭法師譯《異毗摩羅詰經》3卷;西晉竺法護法師譯《維摩詰所說法門經》1卷;東晉祇多蜜法師譯《維摩詰經》4卷;唐玄奘大師譯《說無垢稱經》6卷;東晉支敏度道人還曾將支謙三藏、竺叔蘭法師和竺法護法師三譯糅合為一,名《合維摩詰經》行世。

 

主要注疏有東晉僧肇大師《維摩詰所說經注》10卷;隋慧遠大師《維摩經義記》8卷,智者大師《維摩經玄疏》6卷、《維摩經文疏》28卷,吉藏大師《維摩經玄論》8卷、《維摩經義疏》6卷;唐湛然法師《維摩經略疏》10卷,窺基大師《說無垢稱經讚》6卷等。日本聖德太子曾撰《維摩經義疏》。

 

此外,勢範、凝然、鳳潭等也各著疏鈔流通。在中國還有藏語譯本。1928年,日本河口慧海將其譯為日語刊行,題為《漢藏對照國譯維摩經》。

 

 

 

《大品般若經》

 

姚秦鳩摩羅什大師譯。又名《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品般若》《大品經》。二十七卷(或作二十四卷、三十卷、四十卷)。實為《大般若經》中的第二會,即佛在給孤獨園的說法,但與《大般若經》略有不同。經文分為五周,九十品,論菩薩智慧、三解脫門、信解般若、實相般若、方便般若等。該經尚有朱士行梵本、竺法護法師譯本等,稱《放光般若經》《光讚般若經》等。

 

《小品般若經》

 

又名《小品經》《道行般若經》《大明度無極經》等。十卷(或作六卷)。實為《大般若經》中第四會,即佛陀在竹林精舍的說法,但與《大般若經》第四會有些差異。該經有三國吳支謙三藏、後秦鳩摩羅什大師等異譯本。

 

 

 

《妙法蓮華經》

 

簡稱《法華經》。一般認為此經起源甚早,並經過不同的曆史階段陸續完成的。曾在古印度、尼泊爾等地長期廣泛流行,已發現有分布在克什米爾、尼泊爾和中國新疆、西藏等地的梵文寫本40餘種。這些寫本大致可分為尼泊爾體係、克什米爾體係(基爾基特)和新疆體係。尼泊爾體係所屬的寫本大致為11世紀以後的作品,一般保持完整,已出版5種校訂本。如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宮圖書館用珂羅版彩色複製出版了原由尼泊爾傳入、珍藏於西藏薩迦寺的1082年書寫的梵文貝葉寫本,內容完整無缺,字體清晰優美,受到專家學者的重視。在基爾基特地區發現的克什米爾體係抄本,多數屬於斷片,從字體上看,一般是5~6世紀的作品,比較古老。在新疆喀什噶爾等幾個地區發現的大多數也是殘片,內容與尼泊爾係的抄本比較接近,從字體上看,大致是7~8世紀的作品。另外,在新疆還發現有和闐文的譯本。

 

全經大段分科,古來主張不一。隋·智者大師作《法華玄義》《法華文句》,立序品為序分,定方便品至分別功德品前半為正宗分;以分別功德品後半至普賢勸發品為流通分;又以前14品為跡門,後14品為本門。後人多依其說。

 

影響:鳩摩羅什大師所譯《法華經》,在中國漢地流傳甚廣。《高僧傳》所舉講經、誦經者中,以講、誦此經的人數最多;敦煌寫經中也是此經比重最大;南北朝注釋此經學者達70餘家。陳隋之際的智者大師更依據此經創立了天台宗。漢譯本傳入朝鮮、日本後,流傳也盛。直至現代,日本新興的創價學會、立正佼成會和妙智會等,都專奉此經與經題為宗旨。此經由於流傳甚廣而出現了偽作。早在隋代《眾經目錄》中即有《妙法蓮花經度量天地品》等3種偽經,敦煌寫經、《續道藏經》和日本《續藏經》中也都收有附會此經的偽作。

 

 

 

《阿彌陀經》

 

亦稱《小無量壽經》,簡稱《小經》。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合稱淨土三部經。一般認為在1~2世紀印度貴霜王朝時期已流行於犍陀羅地區。

 

漢譯最早為後秦鳩摩羅什大師所譯。1卷。異譯本有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小無量壽經》1卷;唐玄奘大師譯《稱讚淨土佛攝受經》1卷。梵文本在9世紀由中國傳入日本,近代由馬克斯·繆勒與南條文雄在倫敦校刊印行,並於1894年譯成英文,刊載於《東方聖書》第49卷。在日本,有南條文雄、荻原雲來、推尾辨匡、河口慧海、寺木婉雅、高煙崇導等,依據梵、漢、藏文譯出的數種日譯本。高煙崇導還把鳩摩羅什大師的漢譯本於1979年譯成英文。此外尚有《佛說阿彌陀經梵文和漢二譯對照》本與《無量壽經梵文和漢五譯對照》合並出版。此經的藏譯本雖從梵文譯出,但譯文已受到西藏原有宗教思想的影響。

 

 

《首楞嚴三昧經》

 

略稱《首楞嚴經》《楞嚴經》。為說大乘禪觀的著作。稱首楞嚴三昧是達到“勇者”(菩薩)的禪定。一切禪定、解說、三昧、神通如意、無礙智慧,皆包含在這個“首楞嚴三昧”之中。如能修此就可達到涅槃。此經自東漢末以來有8種譯本,現通行後秦鳩摩羅什大師譯本,2卷。

 

 

 

《中論》

 

又稱《中觀論》或《正觀論》,與《十二門論》《百論》合稱三論宗據以立宗的“三論”。古印度龍樹菩薩著,青目論師注釋,後秦鳩摩羅什大師譯,4卷。係印度中觀派對部派小乘佛教及其他學派進行破斥而顯示自宗的論戰性著作。主要內容是闡發“八不緣起”和“實相涅槃”,以及諸法皆空義理的大乘中觀學說。卷首的“八不偈”:“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觀四諦品》的“三是偈”:“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是全書中心思想的概括。“八不偈”批判了在緣起法上的種種“謬論”,指出單純執著生滅、常斷、一異、來出等,是不正確的“戲論”。應該超出戲論、消滅戲論,得出對現象實在的認識,即實相。“三是偈”則是對“中觀”所下的定義。認為真正的緣起法,是既要看到無自性(空),又要看到假名(有),假名與空相互聯係,即所謂“中觀”。義淨三藏在《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說:“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虛如幻”,即是此意。本論《觀涅槃品》還講到“世間”與“涅槃”在實相上的統一,所謂“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

 

《中論》的思想,對後來大乘佛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在印度,此論經過幾代傳承,形成與瑜伽行派相對立的一大學派——中觀派。首先弘傳此論的,有以佛護論師、清辨論師為代表的八大家,他們競作注疏,進一步發揮《中論》思想,正式建立了中觀學派,清辨之學成為中觀自續派。後來又有月稱論師,承佛護論師之說為《中論》作注,別名《明句論》,並撰有中觀通論性質的《入中論》,進一步發展了中觀學說,成為中觀應成派。

 

此論在中國影響很大。先是鳩摩羅什大師的弟子僧肇大師弘傳此論,據此論義撰寫了《不真空論》等多篇論文。後有吉藏大師撰《中觀論疏》,進一步發揮此論的思想,並將此論和《百論》《十二門論》一起作為依據,正式創立了三論宗。此論在中國西藏地區也很流行,佛護論師著《根本中論注》有藏譯本。宗喀巴大師曾撰《中論廣釋》,係統地闡述對中觀論思想的根本見解。

 

相傳在鳩摩羅什大師譯此論時,印度即有70多家注。除青目論師外,尚有清辨論師著、唐波羅頗蜜多羅法師譯《般若燈論釋》15卷,安慧論師著、宋惟淨法師、法護法師譯《大乘中觀釋論》18卷,無著菩薩著、般若流支法師譯《順中論義入大般若波羅蜜經初品法門》等。中國以吉藏大師著《中論疏》10卷最著名。他還著有《中論遊意》1卷、《中論略疏》1卷。此外道融法師、曇影法師、法朗法師、琳法師、碩法師等也都作過注疏。日本有安澄法師著《中觀論疏記》20卷等。梵本則有月稱論師著的《明句論》。西藏譯有無畏論師、德慧論師、提婆設摩論師等八家注釋。月稱論師的《明句論》初品已由謝爾巴茨科依譯成英語。

 

 

 

《百論》

 

上下兩卷。古印度提婆菩薩著,世親菩薩釋。本論曾有兩次翻譯。第一次在後秦弘始四年(402),鳩摩羅什大師譯,僧睿大師作序。由於其時鳩摩羅什大師初至,方言未嫻,故文義欠正。弘始六年,鳩摩羅什大師重譯,僧肇大師作序。為今之流通本。僧肇大師《百論序》說:“《百論》者,蓋是通聖心之津塗,開真諦之要論也。……於是外道紛然,異端競起,邪辯逼真,殆亂正道。乃仰慨聖教之陵遲,俯悼群迷之縱惑,將遠拯沉淪,故作斯論。”論以梵本有百偈得名(句子不論長短,滿三十二字即為一偈,又稱“通偈”)。“論凡二十品,品各五偈,後十品,其人(指羅什大師——引者注)以為無益此土,故闕而不傳。”由於世親菩薩注釋有多有少,譯時又有取舍,所以今本字數無定。

 

《百論》的主題是破斥古代印度佛教以外的其他哲學流派,其方式是“唯破不立”,設一個論題,加以批駁;再設一個論題,再批駁。通過“外曰”(代表外論異說)和“內曰”(代表提婆菩薩的觀點)對論辯難,鋪成一品。譯本中注有“修妬路”(即契經)的段落是提婆菩薩的原文,此外是世親菩薩的解釋。修妬路語句簡約,其含義多藉世親菩薩的訓釋而顯明。主要有舍罪福品、破神品、破一品、破異品、破情品、破塵品、破因中有果品、破因中無果品、破常品、破空品等。

 

《百論》在印度佛教的發展過程中曾起過重要作用。它廣破異家學說,維護了佛教的地位。據吉藏大師《百論疏序》所言,當時在印度為之作注、闡發義理的有十餘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兩家:波數菩薩和世親菩薩。漢譯本問世後,曆代流傳,又成為重要的佛教論本。三論學者尊奉此論,不僅吸取論中破有破無,主“畢竟空”的思想,而且廣泛運用其中推理論證的邏輯方法,批駁當時的成實師、地論師、攝論師等。提婆菩薩“唯破不立”的思想原則,也影響到禪宗。禪僧主張隨機施化,無所執著(包括法語心要),就有提婆菩薩思想的意味。有關漢譯本《百論》的注疏,有吉藏大師《百論疏》3卷,道憑法師《百論疏》2卷,元康法師《百論疏》3卷,荊南(不詳姓氏)《百論疏略記》2卷。據義天法師《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三所載,又有亡名所作《百論義疏》2卷,《百論私記》2卷。此中以吉藏大師《百論疏》3卷為最重要。

 

 

《十二門論》

 

1卷。漢化佛教三論宗所奉主要經典“三論”之一。古印度龍樹菩薩著,後秦鳩摩羅什大師譯。內容分12門,從說以觀因緣門到觀生門,說明一切事物“性空”,故名。有宋磧砂藏本。注釋本多種,著名的有隋吉藏大師的《十二門論疏》2卷及《略疏》1卷、元康法師《論疏》3卷、法藏法師《宗致義記》2卷,收入《中華大藏經》。三論其它二論為《中論》《百論》。鳩摩羅什大師及弟子僧肇大師以此為主要經論,共創三論宗。

 

《成實論》

 

古印度訶梨跋摩論師著。後秦鳩摩羅什大師譯。16卷(一作14卷或20卷)。成實即成就四諦之意。為反對小乘說一切有部“諸法實有”理論,提倡“人法二空”,弘揚苦、集、滅、道四諦之理。相傳訶梨跋摩論師為說一切有部著名論師鳩摩羅多(童受)弟子,初信其師學說,後來覺得這些沒有擺脫《大毗婆沙論》的束縛,拘泥於名相,煩瑣支離,乃自窮三藏,以探教說之本源。後到華氏城,隨多聞部學習,接觸到大乘思想,又泛覽九經,評量五部(律),旁究異說,考核諸論,因而著作此論。

 

此論譯出後,羅什大師弟子曇影法師見其結構鬆散,篇章不分,大段難明,於是按照文義,區分為五聚(即五部分),二百零二品。“發聚”為序說,主要泛論佛法僧三寶、造論緣由、論門種類、四諦大要及對各家十種重要異說的批判等。其餘四聚為本論,詳說四諦之義。其中“苦諦聚”論說色論、識論、想論、受論、行論等五陰之事;“集諦聚”於業論中詳述善惡諸業,在煩惱論中,詳論斷惑之事;“滅諦聚”詳說斷滅假名心、實法心、空心等“三心”;“道諦聚”以八正道為道諦法,分別正定、正智等等。整個論的主要特點是針對說一切有部“我空法有”之說,提出“人法二空”的思想。認為法無實體,隻有假名。就連四大及其構成的色法也都是假名。因而主張不僅要破除人我,滅“假名心”,而且假法、實法,一律要破,這就是法無我,“滅法心”。最後連剩下的空心也要破,即“滅空心”。這已超出說一切有部之說,接近於大乘空亦複空的思想。但它僅將最後的滅空心分為兩種,即證涅槃和入滅盡定,說明其學說尚未擺脫小乘的局限,與大乘所主張的無住涅槃說相差甚遠。《成實論》的“三心說”是後來大乘瑜伽行派“三性說”的淵源。

 

在印度,此論未見流傳。梵文原本,現存梵本是從漢譯本還譯的。在中國,自後秦弘始十四年(412)鳩摩羅什大師譯出後,其門下就爭相研習,競作注疏。僧導法師既撰《成實義疏》,又聚眾講述。後到壽春(今安徽壽縣)弘傳此論,門下逾千人。其後形成壽春係,流行於南方。僧嵩法師則至彭城(今江蘇徐州),既傳“三論”(《中論》《十二門論》《百論》),也弘揚《成實論》,經其弟子僧淵法師等幾代的弘傳,形成彭城係,流行於北方。南齊永明年間,在齊武帝次子竟陵王蕭子良主持下,集名僧500餘人,以僧柔法師、慧次法師為上首,對此論要義進行討論,並將論文20卷刪為9卷。時僧祐法師亦參與其事,作《略成實論記》,學士周顒撰《鈔成實論序》,說明刪節的用意。以後,此略本曾風行一時。到了梁代,對《成實論》的研究更盛。智藏法師、僧旻法師、法雲法師被稱為梁代三大家。由於他們常融會《成實論》宣講大乘思想,也稱為“成論大乘師”。直至隋唐曆久不衰。

 

 

 

《十誦律》

 

佛教戒律書。又稱《薩婆多部十誦律》。後秦弗若多羅法師和鳩摩羅什大師等譯。61卷。相傳律文原有八十誦,大迦葉尊者傳承以後至第五師優波掘始刪為十誦。

 

此律初誦至三誦,含有四波羅夷、十三僧殘、二不定、三十尼薩耆、九十波逸提、四波羅提提舍尼、一百另七眾學、七滅諍等八法。第四誦有受具足戒、布薩、自恣、安居、皮革、醫藥、衣等七法。第五誦有迦那衣、俱舍彌、瞻彼、般荼盧伽、悔、遮、臥具、諍事等八法。第六誦為謂達事等雜法。第七誦為尼律,包括六法。第八誦,為增一法,包括二十一法。第九誦為優波離問法,可分為二十四法。第十誦包括比丘誦、二種毗尼及雜誦、四波羅夷、僧伽婆屍沙法。最後附“善誦毗尼序”,分四品,前二品述結集的始末,後二品集錄有關羯磨、說戒、安居、衣食、醫藥、房舍等等的開遮。

 

在傳來中國的四部廣律中,此律翻譯弘傳最早。晉、宋、齊時,已經盛行,梁、陳、隋之際,南方英匠更是專門弘揚此律。先是鳩摩羅什大師在龜茲國(今新疆庫車一帶)從專精《十誦律》的卑摩羅叉法師學習,旋卑摩羅叉法師來華後,在長安補譯和刪定譯本後,即攜帶此律至江陵(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各地弘揚,江左慧猷法師從他受業,後大弘《十誦律》,為一時宗師。同時有河內僧業法師遊長安,從鳩摩羅什大師學《十誦律》,後弘化於姑蘇(今江蘇蘇州)。又趙郡慧詢法師也從鳩摩羅什大師受學,後去廣陵(今江蘇揚州)大開律席。僧業法師弟子慧光法師、僧琚法師等也常講習此律,頗具心得。此外,尚有慧曜法師、曇斌法師、玄高法師、僧隱法師、智稱法師、僧祐法師等,均為《十誦》名匠。時僧尼競相傳抄。梁慧皎在《高僧傳》卷十一《論律》說:“自大教東傳,……雖複諸部皆傳,而《十誦》一本,最盛東國。”可見,此律流行盛況。至隋末唐初,由於道宣法師等人的提倡,《四分律》壓倒其他諸律,此律遂不複被人重視。

 

此律梵本至今未見,唯早年在庫車得梵本《別解脫經》,與《十誦律》中比丘戒本極為相近。另在西域地帶發現的梵本中,尚有與《十誦律》相同之尼戒本及十七事的殘片。現存僧琚法師撰《十誦羯磨比丘要用》1卷。

 

《大智度論》

 

簡稱《智度論》《智論》《大論》《釋論》,亦譯《摩訶般若釋論》。為論釋《大品般若經》之作。傳說古印度龍樹菩薩著,後秦鳩摩羅什大師譯。100卷。卷首所載僧叡大師之序稱:“是以馬鳴起於正法之餘,龍樹生於像法之末,正餘易弘,故直振其遺風,瑩拂而已。像末多端,故乃寄跡凡夫,示悟物以漸。又假照龍宮,以朗搜玄之慧,托聞幽秘,以窮微言之妙。爾乃憲章智典,作茲釋論。其開夷路也,則令大乘之駕方軌而直入;其辯實相也,則使妄見之惑不遠而自複。”論中引經籍甚多,保存了大量當時流傳於北印度的民間故事和傳說,為研究大乘佛教和古印度文化的重要資料。同時由於此論所釋的《大品般若經》為當時篇幅最大的一部經,作者並對經中的“性空幻有”等思想有所發揮,故被稱為“論中之王”。此論先舉出法相的各種不同解釋,以此為盡美;最後歸結為無相實相、法性空理,以此為盡善。但此論係依經而作,解釋畢竟不能完全窮盡義理,故龍樹菩薩又著《中論》《十二門論》作為補充。

 

漢譯出後,慧遠大師認為譯文“繁穢”,曾加以刪削而成《大智論鈔》,並撮其要旨,詳加闡述。謂“其為要也,發軫中衢,啟惑智門,以無當為實,無照為宗。無當則神凝於所趣,無照則智寂於所行。寂以行智,則群邪革慮,是非息焉;神以凝趣,則二諦同軌,玄轍一焉”。

 

此論還有拉蒙特譯的法文本。南希真於1966年在其所著的《呈現在大智度論中的龍樹哲學》一文中又將《大智度論》的重要章節譯成英文,並作了解釋。此論未發現有梵本,因此關於作者和發現的時間,許多學者有著不同的看法。注疏有僧肇大師《大智度論鈔》8卷,慧影法師《大智度論疏》24卷,僧侃法師《大智度論疏》14卷,曇影法師《大智度淪鈔》15卷等。

 

 

 

《大乘大義章》

 

又稱《鳩摩羅什法師大義》《大乘義章》《法問大義》《問大乘中深義十八科》,三卷。東晉慧遠大師問,後秦鳩摩羅什大師答。 一九三〇年,中國佛教曆史博物館重刊,題名《遠什大乘要義問答》。通行本有:《大正藏》(第四十五冊)本等。

 

所譯經典,據《出三藏記集》,有三十五部二九四卷,據《開元釋教錄》,則多達七十四部三八四卷。羅什大師通曉多國語言,譯文流暢簡潔,相當準確地傳播了大乘般若係經典和以龍樹菩薩為代表的中觀派論典。所譯《般若經》《維摩經》《法華經》《阿彌陀經》《坐禪三昧經》《十誦律》《大智度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十住毗婆娑論》等,對中國天台、三論、淨土、禪宗等宗派的形成皆有重大影響。事跡見《高僧傳》卷二、《晉書·藝術傳》等。

 

慧遠大師聞鳩摩羅什大師入關,通書申好。羅什大師答書,稱慧遠大師兼具福、戒、博聞、辯才、深智五材,並遺偈一章。其後法識自北來,言羅什大師欲返本國,慧遠大師當即作書,並報偈一章勸勉曰:“本端竟何從,起滅有無際。一微涉動境,成此頹山勢。惑相更相乘,觸理更生滯。因緣雖無主,開途非一世。時無悟宗匠,誰將握玄契?末問尚悠悠,相與期暮歲。”並略問數十事,請為批釋。羅什大師一一作答,現存十八章,即《大乘大義章》。卷上收《初問答真法身》《次重問答身》《次問答法身像類》《次問答法身壽量》《次問答三十二相》《次問答受決》等六事;卷中收《次問答法身感應》《次問答法身佛盡本習》《次問答造色法》《次問答羅漢受決》《次問答觀佛三昧》《次問答四相》《次問答如法性真際》等七事;卷下收《次問答實法有》《次問答分破空》《次問答後識追憶前識》《次問答遍學》《次問答住壽》等五事。

 

據僧祐法師《出三藏記集》卷十二所載劉宋陸澄《法論目錄》第一帙,及隋代費長房所編《曆代三寳記》卷七慧遠大師條之記載,可知隋代以前,已將慧遠大師和鳩摩羅什大師往來問答之文疏編纂成書,亦為三卷十八章形式,唯其條目內容與今略有出入。今本將《法論目錄》中的《問遍學》《重問遍學》合為一章,而未收《問法身非色》。又《問答受決》《問答造色法》,亦不見於《法論目錄》。

 

鳩摩羅什大師在本書中直接闡明對於大乘佛教教義及信仰之理念,並將龍樹菩薩、提婆菩薩一係之中觀佛教思想介紹至中國,促成般若等大乘經典之翻譯與研究。書中反覆論述有關佛、菩薩法身之問題,顯示此為慧遠大師及當時佛教界所共同矚目之焦點。

 

慧遠大師以一“博綜六經,尤善莊老”的中國傳統知識分子,雖承魏晉般若學之緒,因吸收小乘《阿毗曇心論》的實有論觀點,反而強化了中國本有的神不滅論思想。因此,對於佛教緣起性空的理解,與長期浸淫在典型大乘佛教環境中的鳩摩羅什大師,產生很大差異。在慧遠大師寂後的第二年(417)譯出的《大般泥洹經》,有“泥洹不滅,佛有真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經文。鳩摩羅什大師的弟子僧叡大師認為,如果羅什大師得聞此經,“便當如白日朗其胸衿,甘露潤其四體,無所疑也。”(《喻疑》、《出三藏記集》卷五)可見鳩摩羅什大師對“神不滅的批判,在中國佛教界幾乎不發生什麽作用。《大乘大義章》相當集中地保存了這兩種佛教體係、兩種文化形態相互交涉的痕跡。

 

對本書的研究,有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等書中的有關章節,及杜繼文《〈大乘大義章〉析略》(《世界宗教研究》一九九四年第二期)等。

 

 

 

 

 

所有跟帖: 

頂禮大師 -k467- 給 k467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21/2016 postreply 10:45:4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