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離於愛 何憂何怖

來源: 不可得 2011-02-19 14:36:30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6200 bytes)

 ——讀《佛遺教三經》有感

作者: 彭 居士

 

 

《佛遺教三經》即《佛遺教經》、《佛說四十二章經》、《佛說八大人覺經》。信佛之初,我就知道有這三部經,但總以為是小乘經典,沒有在意。曾翻閱過《佛遺教經》,也不覺得有什麽高深之處。

 

 

 

這次師父要求背誦《佛遺教三經》,我才真正用心來讀,每每為經文所震撼,深覺佛陀的慈悲智慧,感激涕零。《佛遺教三經》對愛欲垢染嗬斥最多,反複教誨“斷欲去愛”、“無為”、“無求”。這些經文句句如洪鍾震響,我這才明白為什麽自己多年以來活得那麽不快樂。

 

 

 

《佛遺教經》說:“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則無此患。”《佛說八大人覺經》中“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對多欲之苦我深有感觸。

 

 

 

信佛以前,我就一直在追求地位、名利、愛情等等五欲之樂,以為這些享受可以帶來自由快樂。

 

 

 

我曾經三次考研,一方麵是出於對專業的喜愛,但更多的是追求“碩士研究生”的地位,以及畢業之後的名利。連續三年複習考研,從昆明到北京,不僅耗費大量時間、精力、金錢,而且活得非常緊張疲累,經常處於煩躁鬱悶之中。尤其是後兩年的複習期間,我被迫放棄了所有的愛好和玩樂,從早學到晚,對著書本資料死記硬背。三年非人的生活捱下來,我終於得到了研究生入學通知書。拿到通知書的時候,我卻並不快樂,甚至心生悔意——付出的代價太高了。到真正入學後,我發現研究生的生活也是在追名逐利:東拚西湊寫論文以求畢業、應酬送禮以求較好的人際關係、互相攀比物質享受……實際上沒有學到什麽有用的東西。那時非常後悔,那麽費勁考研,卻是進入一個壓抑的牢籠。

 

 

 

這個牢籠不是誰強加的,而是我自己對研究生地位的追求,對碩士學位、名利的追求造成的。捆綁我的,始終是自己的貪欲。當我在嚐過了苦頭之後,再來看這些經文,覺得自己很可憐,浪擲了那麽多的寶貴光陰去追求沒什麽意義的名利地位。

 

 

 

《佛說四十二章經》說:“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我就曾被愛欲蒙住雙眼,顛倒愚癡。

 

 

 

自小以來,我都希望周圍的人喜歡我,認為外表的美麗是決定因素。但自己卻長得不漂亮,於是長年以來為此自卑苦惱。20019月,我成為一個追星族,開始迷戀香港明星張國榮,為他的優雅美麗所傾倒。他看起來近乎完美無缺,我便生出無量的貪心去追求,好像得到他,就能得到他的美麗、名利、地位等等。

 

 

 

20019月到20034月他去世,這一年半的時間中我是一個沒有自我的人,念念之間都是他的電影如何、他的歌曲如何、他說過什麽、他做過什麽……雖然我很清楚,自己是永遠沒有機會接近他的。但對他的貪愛是如此堅不可摧,得不到他的人,得到他的作品也好,並希望多些、再多些。我在街上逐家店鋪搜羅他的影碟歌碟,買了盜版又買引進版,買了引進版又買港版、海外版。商店裏買不到又在網上訂購。光買碟不滿足又買寫真集。這些東西價格昂貴,那時我還沒有畢業,向家裏要錢已經不夠支付。看著網絡上羅列的產品,恨不得去搶銀行。直至他去世,我仍未熄滅對他的他愛欲,買更多的電影歌曲,貪求他的光影音聲。

 

 

 

追星的過程,也是一個加深貪心的過程,他的電影和歌曲,宣揚的也都是愛欲。愛上他以前,我是一個非常寂寞的人;愛上他以後,求而不得,更加寂寞。餓鬼是“從他有情多希望故”,那時我活脫脫就是個餓鬼:腹大如鼓——對他的貪愛之心巨大;咽細如針——所求永不可得;以手障食——嫉妒他身邊所有的人;食化焦炭——他最終自殺身亡,化為灰燼。貪愛的最終結果,是他去世對我的巨大打擊和慘痛悲傷。

 

 

 

正如《佛說四十二章經》所雲“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反過來也是一樣,隻要有所愛欲,必然憂怖苦惱無量。
    

 

 

 

直至我發心出家,才真正熄滅了對他貪愛,把所有的光碟送人,把電腦裏所有的資料照片刪除。對我來說,他已不再是一個人生價值的最高頂點,不再是讓我傾慕膜拜的天神,而是一個需要救度的可憐眾生。

 

 

 

愛欲貪求,是因為沒有正確地觀察,沒有覺悟世界幻化、人命無常。曾看過一個故事,一個小公主喜歡雨後水麵上五彩斑斕的泡沫,向父王要求一串水泡項鏈。國王就命令工匠們為公主製作水泡項鏈,這一命令讓工匠們手足無措。有一個聰明的老工匠對小公主說:“公主啊,我很願意為您製作水泡項鏈,請您選擇最美麗的水泡給我,讓我為您製作項鏈。”小公主聽說後,高興地去水麵采摘水泡。但是水泡一碰就破滅了,她找來找去,始終沒能拿起一個水泡。

 

 

 

這個故事對我觸動很大,當我為外境所迷,貪愛外物時,同樣也是被事物外在的美好光彩所迷惑牽引,沒有正確了知其脆弱性和虛幻性。

 

 

 

《佛說八大人覺經》中“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說得多麽明白透徹,如果我早就把這段經文刻在腦中,不知會免除多少的貪求愛欲、痛苦哀愁。

 

 

 

我是個非常貪好美味的人。秋天的時候,有一次無意聽到典座師在齋堂提到元宵,心裏就起了貪念想吃,常常在心裏打妄想,想像元宵的美味。想了幾個月後,過年打七時,有一天便吃到了花生餡兒的元宵,正月十五又吃到了芝麻餡兒的元宵。吃元宵時,那種味道與想像中的一樣,與過去吃過的也一樣,但不知為什麽,我卻一點也不覺得有什麽快樂。味覺的愉悅隻停留在口腔,並且隻有短短的幾分鍾就過去了。隻是可惜這幾個月以來用了那麽多的時間去打妄想。經此一事,我才覺悟到,五欲之樂,虛幻無常,不是真正的快樂。

 

 

 

《佛遺教經》說“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複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有少欲者,則有涅槃。”少欲無求的快樂,我最近才有所體會。

 

 

 

雖然知道“有求皆苦”,但我來道源寺發心出家後,還是貪求。貪求師父的看重,貪求剃度,貪求一個僧相。20071月,寺裏新剃度一批沙彌尼。當我知道其中並沒有自己時,悲傷絕望、心灰意冷,覺得一年多以來的努力都白費了,沒有得到師父的青睞,也沒有得到大眾師的認可。我甚至不想再修行,認為自己不適合做一個出家人。

 

 

 

師父說,我不能剃度是因為貪戀色身,沒有奉獻精神,不護念常住。

 

 

 

我反省自己這一年多來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的確念念都是在為自己打算,遇到苦活累活就想偷懶逃避,上殿誦經咒也多是懈怠昏沉。再回憶當初,我來發心出家其實不全是為解脫生死,也不全是為救度眾生,也為了逃避社會上的追名逐利,逃避味同嚼蠟的學業。我貪圖師父的慈悲教化,貪圖戒律的文字相,貪圖出家人的清淨自在,貪圖寺裏美味的食物,貪圖和藹可親的清淨大眾師,貪圖青山綠水的自然環境。而我追求剃度這個結果,也不僅僅是為了進上法、不僅僅是為了學戒,還有名利心在裏麵——剃度後,仿佛就高人一等,可以炫耀:“看我多麽厲害,在這樣嚴格的道場通過考驗出家了。”抽絲剝繭分析下來,我發心出家的整個過程中處處都有私心,都在為自己貪求。“因地不真,果招迂曲”,當我沒有被剃度時,苦果便現前了,悲惱無量。

 

 

 

我總在表麵上做文章,幹活也好,接人待物也好,常常是為了剃度而表現給師父和大眾師看,整個人虛浮輕躁,總是向外馳逐,卻很少回光返照去修行自己的心地,貪瞋癡還是貪瞋癡。所以行事言談間,就暴露了本來麵目,裝都裝不像;麵臨各種考驗、逆境時,就生煩惱,退失道心。

 

 

 

《佛說四十二章經》開篇即言“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離欲靜寂,是最為勝。”“(第二章)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係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曆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原來“離欲靜寂”、“內無所得,外無所求”才是“道”。痛定思痛之後,我發願再也不為自己求任何事物了,再也不追求任何人的喜愛欣賞。剛剛發完願,立刻就有一種清涼的感覺從頂至踵蔓延開來,渾身如釋重負,心中歡喜無限。此後每當我發現自己心裏又對外境有所求時,定下心來提醒自己“不要求”,馬上就不再煩惱。我再也不做表麵的功夫了,學佛而不修心,不能擺脫煩惱。這種清靜自在的狀態是前所未有的,我覺得這是發心出家一年多來,甚至是學佛近三年以來最大的收獲和突破——我終於略略感受到了“少欲無求”的真實意義。

 

 

 

回顧這二十多年的人生,我貪愛追求很多東西。有的一直沒有得到,永遠無法得到,苦惱無量;有的到了還想要更多,心無厭足,亦複苦惱;有的到了卻根本不是想象的那樣,更為苦惱。汲汲營營追求的結果,盡是憂悲苦惱。

 

 

 

一直以來我的心動轉輕躁,總是在分別妄想執著,對一個個隨境而起的欲望隻是急切地想去滿足,從來沒有好好想想為什麽要去滿足這些欲望,不去滿足又能怎樣。

 

 

 

這就是沒有觀察的智慧、沒有定力的表現。《佛遺教經》說“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故汝等,常當精勤修習諸定。“若有智慧,則無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則於我法中,能得解脫。”

 

 

 

沒有智慧,所以看不破;即使在安靜的時候以為自己看破了,遇到境界還是隨境而轉,沒有真正看破。沒有定力,所以控製不了自己的心,被五欲所牽,控製不了自己的語言和行為。

 

 

 

其實每個人的福報受用、人與人的離合因緣,都是過去種下的因,現在受果報。根本是不可求,求不得的。求與不求,都是一樣的結果。貪愛追求這個動作所增加的隻是妄想執著,直接導致苦惱憂怖,導致生死輪回。

 

 

 

這些道理知易行難,要想從對五欲的貪求中真正掙脫出來是很難的。“生死無明,貪愛為本”,貪愛多求是我們娑婆世界眾生多生多劫的習氣,積重難返。看破很難,看破了要放下也很難,一次放下了要次次都放下更難。放不下就常為五欲所牽,導致無量的生死輪回。如果自身沒有智慧、沒有定力,救度眾生更無從談起。

 

 

 

幸好有佛,佛是一切智者,是眾生大慈父,清楚明白我們的習氣毛病,更悲憫我們作繭自縛的六道輪回,傳以保解脫、別別解脫的無上法門——戒律。以戒為師,嚴持戒律就能通過控製身、口來控製心。“因戒生定,由定發慧”,這樣才能得到定力,才能有智慧。

 

 

 

對於戒律我有一個小小的體會。自從發心出家,師父就要求我們按次第食。長期以來,我對於桌麵的食物一般都能由近及遠次第而食;但對於缽盆裏的食物就喜歡翻來撥去先吃喜歡的。長期以來,我都控製不住對美味的貪心。喜歡的食物一行過來,就伸缽要,常常明知道不能再吃了還是要,最後吃到十二分飽,連帶中午、早晚殿都極為昏沉。直至有一次看見一位比我年紀小而且來得晚的居士嚴格地按次第食,缽盆裏的食物象切蛋糕一樣。我心生慚愧,於是也開始按次第食。這時就有了一種主動權似的,我終於能夠控製自己對喜歡食物的貪心,不再一直伸缽要了。結果吃得自在,過後也沒有那麽昏沉。戒能生定,守一條戒就解脫一分,大悲世尊誠不欺我。

 

 

 

《佛遺教經》說“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缺。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

 

 

 

《佛說四十二章經》說“佛言:佛子離吾數千裏,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在這些經文裏,佛把戒律提高到與自身同等的高度,把持不持戒定為得道與否的標準,由此可見戒律的至關重要性。以戒為師,嚴持戒律,不僅是佛的遺教,更是離苦得樂、了生脫死的必須,是廣度眾生,強國興教的必須……

 

 

 

我所知道的戒律中,不捉金錢戒是最令我震撼的。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居然還有人不要錢,真令人無量歡喜。我也就是因為大悲寺、道源寺行持不摸金錢、日中一食,行腳乞食等戒律,深受感召,才來發心出家的。

 

 

 

曾看過一篇名為《分文不取》的文章,說明了金錢的諸多過患。《相應部.六相應處.趣相應.經十:摩尼朱迦拉經》裏佛陀說:“無論對於任何人,如果金、銀與錢是被允許的,那麽,對他而言,五種感官欲樂是被允許的。對於任何允許五欲之樂的人,你可以確定,他不具備比丘的本質,不具備佛陀質子的本質。”

 

 

 

《增支部.四集.鹿品.經十:隨煩惱經》說“由於被貪欲、瞋恚所汙染,被愚癡所蒙蔽,一些沙門、婆羅門愉悅與感官欲樂。這些愚蠢的沙門、婆羅門飲酒、行淫,接受金、銀與錢,以及用邪命的手取得必需品。這些行徑被如日光耀的佛陀唾棄為腐敗。這些愚蠢的沙門、婆羅門被墮落、汙穢與不淨的行為所腐敗。他們沒有光輝與明亮,相反的,他們是昏亂的、盲目的,是欲望的奴隸,是充滿渴愛。他們借著一而再的生死輪回,而擴大了墓場的麵積。”在這裏,佛陀將接受金錢與沉溺於感官享樂等同起來。

 

 

 

佛陀是真正的智者,深明金錢的巨大危害,斥之為“大毒蛇”,並製戒出家眾不摸金錢。這實在是對出家人的極大愛護,也由此教導在家人減少對金錢和物質享受的追逐。

 

 

 

金錢最大的作用就是刺激欲望。本來人的習性就已經是多欲多求,擁有和使用金錢更增加人的貪婪和執著,越發欲壑難填。錢越多看似越自由快樂,其實泥沼深陷而不自知。首先賺錢的過程就是艱辛焦慮,追求金錢,必然要去追求地位、名聲,汲汲營營辛苦工作,令人身心俱疲。如果不按正常的途徑,而以非法的手段賺錢,更多一重做賊心虛的畏懼憂慮。其次有了錢還要防備被人騙、被人偷搶、被人綁架勒索,有錢人的安全感比普通人更少。再次用錢來享受的時候,那一點點樂趣又轉瞬即逝,必須一而再,再而三地花錢去享受。貪心越來越大,欲望越來越多,所能得到的享樂也就越來越少。貪心和欲望永遠不會帶來真正的自由快樂。貪好金錢的人被各種享樂所蒙蔽迷惑、被欲望捆綁牽引,永不知足,不會有定力和清淨心來觀察生死,更加不能離苦得樂、了生脫死,是真可憐湣者。貪求金錢而想要得到快樂,無異於飲鴆止渴。正如《佛遺教經》裏說的那樣“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憫,是名知足。”

 

 

 

對於社會來說,人們對金錢的巨大貪心和對物質享受的追求會導致道德淪喪、犯罪率增加,妨害社會穩定。

 

 

 

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是想追求快樂自由的,隻是有時被業力所障,被外境所迷,看不清楚現實,看不清楚持戒——生定——發慧——了知無常無我——少欲無求——快樂自由這樣的因果脈絡。所以追逐名利、追逐物質享受,心浮氣躁憂鬱苦悶。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五欲之樂是無常的生滅法,不會帶來真正的快樂,隻有遠離了愛欲貪求的寂靜清淨,才是真正的快樂。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