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傅佩榮先生的智慧—— 君子珍惜易經(轉自鳳凰網)

來源: 馬南山 2010-06-28 16:28:0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978 bytes)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759140.html
君子珍惜易經
〈係辭傳〉認為,君子應該隨時參考易經提供的智慧。原文這麽寫著:「因此之故,君子所安心靜處的,是易經顯示的位序;他所樂於玩味的,是卦爻辭的內容。」這裏提及的「位序」,似乎與占卜有關。譬如,我占到自己處在幹卦九三,那麽就須參考「整天勤奮不休,晚上還戒惕謹慎;有危險,但沒有災難。」
接著,〈係辭傳〉說:「因此之故,君子靜處時就觀察卦爻的圖象,並且玩味其中的語詞;他行動時就觀察卦爻的變化,並且玩味其中的占驗。」這句話的含意是易經的內容博大精深,好像我們一輩子也研究不完。事實上,易經本身是一部書,變化的是我們自己。但是,不論麽變化,我們都可以在這本書裏麵找到一些啓示。
「閑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時。」這句詩所反映的是古代讀書人沈潛於易經中的心情。人隻能活在當下目前的處境,但是天地無限寬廣,人生也變化無窮。易經卦爻辭的內容充滿象征的意義,有如鑽石的各個側麵,總是彰顯不同的精采,讓人百讀不厭。〈係辭傳〉在本段結論說:「所以,上天會保佑他,吉祥而沒有任何不利。」這與「天助自助者」一語,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1. 易經的四種作用
按照〈係辭傳〉的說法,易經在四方麵展現了聖人之道:用在言語方麵的人,會推崇它的言詞;用在行動方麵的人,會推崇它的變化;用在製造器物的人,會推崇它的圖象;用在卜筮方麵的人,會推崇它的占驗。
由此可知,古人閱讀易經,會在「言語、行動、製造器物、卜筮」這幾方麵得到啟發。其中最讓人感到興趣的應該是「卜筮」方麵。所以原文接著說:「因此,君子準備有所作為,準備有所行動時,用言語去詢問,它就會接受提問並且像回音一樣地答複。無論是遠的、近的、幽隱的、艱深的問題,它都可以讓人得知未來的狀況。」
關於卜筮,另文再談。〈係辭傳〉在本段最後的結論是:「易經的卦象,沒有思慮,沒有作為,寂靜不動,一受到感應就能通達天下的道理。」六十四卦擺在那兒,三百八十四爻也不會消失。平常翻閱時,隻覺得深奧難解,不知其意思何在;一旦自己遇到具體的狀況,就好像有所感應,對某一卦的卦辭,某一爻的爻辭,覺得「心有戚戚焉」,正好說中了自己的心事,然後依其指示的方向去尋思正確的抉擇。有時並非易經告訴我們應該如何,而是我們由自己內心得到某些暗示,察覺了適當的因應之道。
2. 聖人的三項條件
古代經典所謂的「聖人」,各有不同的指涉。〈係辭傳〉提及的聖人是製作易經的,他必須具備三項條件,就是:德行、能力與智慧。這種觀點符合儒家的立場。
〈係辭傳〉先引述孔子的話:「易經可以用來做什麽?易經的哲理可以開發萬物,成就功業,涵蓋天下的法則,如此而已。」誰能完成這個任務?當然是聖人了。
原文接著說:「因此之故,聖人用它來貫通天下人的心意,奠定天下人的事業,裁斷天下人的疑問。」若想貫通天下人的心意,則須靠「德行」,因為隻有德行完美才可能使天下人心悅誠服。若想奠定天下人的事業,則須靠「能力」。能力不足的人又怎能使天下人安居樂業?
最後,比較特別的是「智慧」,因為天下人總是會有各式各樣的疑惑。《尚書‧洪範》提到「稽疑」(解決疑惑)時,也認為要使用「卜筮」。有些事可以靠深思熟慮,或由集思廣益而得到解決辦法。但是有些狀況讓人猶豫不決,難以衡量利弊得失,這時聖人就須發揮他的智慧了。在易經中,聖人的智慧總是離不開占卜的神奇作用。占卜的方法並不困難,但是如何解卦才是最大的挑戰。易經的建議依然是:保持一顆真誠而清明的心,再運用正確的方法。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