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乘無量壽 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 (福慧始聞第四十七)

佛說大乘無量壽 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

(福慧始聞第四十七)



淨空法師講述



福慧始聞第四十七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此品是歎德流通,文是七言頌,總共八首,可分三段。第一、受持的人決定得生淨土。第二、感歎佛法之難聞。第三、重勸信受的人即得度。



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已曾供養諸如來。則能歡喜信此事。



首偈說明夙根今聞。可見有緣分得到這部經典,聽到這個法門,決非偶然。佛的言語,就如《金剛經》上說的‘真語、實語、如語、不誑語、不異語’。佛講的話句句真實,我們有緣遇到這希有第一無上法門,遇到這一部經典,都是過去生中,善根福德非常深厚。所以,經文開端佛就講,如果不是過去生中修積深厚的善根福德,這個法門即使在你麵前,你也不會接受。不但不會接受,還會排斥。我們回憶此經在台流通的因緣,就顯然證明佛語真實。



一九四九年,律航法師由大陸攜此《無量壽經》會集本初到台灣。一九五O年,他將此經送給李老師,李老師即在台中法華寺講過一遍。從此之後,直至李老師往生,此經在台就沒有再講過。我在台中得到老師講述筆記,也就是他的注解。李老師往生之後,我將他的眉注印送一萬本,作為紀念,也是我們對老師表達一點敬意,回向與他增高品位。經本印出來以後,就是經上講的‘大眾機緣成熟’,每個人看見這個本子皆生歡喜心,於是來找我,要求我講。要我講的人多了,可見緣成熟,於是就開講。這是在李老師之後,第一次講這部經。同時在海外,我每到一個地方介紹這部經典,都受到熱烈的歡迎,大家聽了真正歡喜,證明經上所說的緣成熟了。



這一代的大眾都是過去善根、福德、因緣成熟,所以接觸到這經本、念佛往生法門,皆能生無量的歡喜。正是此偈所說,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所以,我們講這部經典,得到十方一切諸佛的加持,生大歡喜心,這就是本經的當機者,就是受持本經的對象。



第二首說明那些人非當機者。



惡驕懈怠及邪見。難信如來微妙法。



‘惡’是指十惡。造作十惡業的人、貢高我慢的人、懈怠懶惰的人、邪知邪見的人,佛在此說,這四種人的習氣皆是業障,障礙他今生修學無上法門。



譬如盲人恒處闇。不能開導於他路。



有如是惡習的人,譬如眼瞎,不見佛的大光明藏,永遠生活在黑暗之中。盲人自己都看不到路,如何能為別人指路。此話含義很深,諸位要細心體會。古來祖師大德所謂的‘以盲引盲’,盲人引導一群盲人,相牽入火坑。比喻什麽?《楞嚴經》雲:‘邪師說法如恒河沙’。自己沒有找到真正超越三界的路,卻帶領別人,令許多發心求正法者冤枉墮落,這樣的因果可背大了。也就是說,由於自己無有正慧,誤導眾生障礙第一大法,障礙眾生這一生得度的機緣,障礙眾生這一生成佛的機會,罪過極其深重。



唯曾於佛植眾善。救世之行方能修。聞已受持及書寫。讀誦讚演並供養。如是一心求淨方。決定往生極樂國。假使大火滿三千。乘佛威德悉能超。



此二偈說明受持、往生要具備那些條件。第一個條件是過去生中,曾經於無量無邊諸佛如來處種植善根。這一條,現前在座的同修,人人皆已具足,沒有問題。



“救世之行”。‘行’是現行。你現在真的有一片慈悲心,真發心續佛慧命,救助這些苦難的眾生。也許心是有,可是能力做不到。佛說,隻要你有真心,功德就圓滿。你沒有能力,我也沒有能力,能力從那裏來?要依靠佛菩薩的加持。



佛菩薩加持多少,就看你發的心量大小、真假而異。你發的心真,發的心大,諸佛菩薩威神的加持亦大。你發的心小,發的心偏,諸佛菩薩也加持,加持的力也小。此乃‘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就有應。你的感真不真?大不大?一心一意幫助苦難的眾生,能聞到正法,能在這一生得度,就是發無上菩提心。此心可貴,此心一發,就得諸佛護念,龍天擁護。發心之後,我們應該做些什麽,怎樣去做?‘聞已’是你聽到這部經。你能相信,能接受。‘相信’是完全不懷疑。‘受持’是完全接受。‘持’是保持,念念都不離開佛的教誨。‘依教奉行’,依此經典的標準,修正自己的思想、見解、言行,與經相應,才是佛的好弟子。



我們幫助別人,第一即是流通經典。現代不需要“書寫”,是大量印送經書。經書要印得精美,使不信的人看到經本也生歡喜心,也很珍惜、愛惜,助人的目標才達到。若印些普通的本子,人家沒瞧在眼裏,不重視,不生歡喜心。雖然成本高,數量少一點無妨,一定要印得精美,紙張、印刷、裝訂都要考究。經本是藝術,不能草率。我們以草率的心去做,已失於恭敬。這是教我們流通。現在不但有經本,還有錄音帶、錄影帶。我昨天跟同修們提出雷射磁碟片,今天就有同修來跟我說,他們樂意發心來做。我說:如果你們做,我有一句話說在先,我所講的、寫的,皆無版權;如果你們印上‘版權所有,翻印必究’,此事的因果就背大了;最好能印上 ‘歡迎翻印,功德無量’。



誰的功德無量?你自己的功德無量。因為你幫助諸佛流通正法,沒有障礙正法,功德就無量。決不可印上‘版權所有’。今天世界上許多國家都講智慧財產權;佛法沒有,佛法的智慧財產權是屬於一切眾生的。除此之外,天天要讀。‘讀’是對著經本念。這是指早晚課誦要讀經。‘誦’是背誦。不隻是在早晚課誦,隻要有時間,就將經文熟誦,常常回味,反省奉行。



“ 讚演”。‘讚’是讚歎;‘演’是演說。兩種都屬於弘揚,都是把這部經介紹給別人,推薦給別人,講解給別人聽。你講全部經或講當中一品都很好,甚至講其中一句、兩句,都屬於‘讚演’。特別是演,演裏有讚;讚裏沒有演。演是要做到,即表演。怎麽表演?要把經義完全應用在生活中,生活就是一部活的《無量壽經》,把《無量壽經》做出來給大家看。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樣,他與五十三位善知識一起表演,演的即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表演在日常參學生活之中。我們也要把《無量壽經》演變成自己的生活。‘弘法’,除了講經之外,也可以把經文、偈頌譜成樂曲來演奏,獨奏也可以,交響樂也可以。不但可以把它編成歌來唱,也可以編成劇本在舞台上表演,編成電視劇在電視台上廣播,此皆是‘讚演’。



“ 供養”是我們講這部經典,講這個法門,奉送給別人作為禮物。譬如,我們每天讀誦、念佛回向。‘回向’就是供養。把我修學的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就是供養一切眾生。不為自己,念念都為一切眾生。我們眼前看不見的眾生,都這樣愛護,都這樣尊敬,都這樣念念不忘;則眼前所接觸的眾生,那有不愛護的道理,那有不尊重的道理。每天真誠的回向,即是修菩薩行。如果眼前看這也不順眼,看那也不順眼,則回向都是騙人的,不是真的。必須從自己起心動念、處世待人接物處改過自新,才是真修。最重要的是自己反省,要檢點自己是不是真修,這才重要。別人修不修,與我們畢竟不相幹。



“如是”,像前麵佛所說的。“一心求淨方”,一心一意專求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一生隻有一個方向,隻有一個目標,隻有一個願望。下文是佛給我們作證明,依教修行者,決定往生極樂國。從‘唯曾於佛植眾善’下五句都能做到,就決定往生極樂國。



“假使大火滿三千”。‘三千’是三千大千世界。假設萬一遇到大災難來了怎麽辦?不要緊,“乘佛威德悉能超”。此時還是決定得生淨土,不必憂慮,在大劫難的時候,佛會現身接引你。一定要有信心,要真正相信佛所說的,無論遇到什麽災難,隨時皆可以往生。



這是佛為我們授記,真的給我們念佛人一顆定心丸,再也不懷疑。碰到什麽劫難,都不要慌張,都不要恐怖,一心念佛。這是佛在《無量壽經》第四十七品中說的,佛無妄語,接引定不失時。下兩偈是歎佛的智慧難聞。



如來深廣智慧海。唯佛與佛乃能知。



世尊為什麽說這些話,實在因為淨土法門是‘難信之法’。我們沒有智慧,若用我們的意思來推測,就錯了。不但我們不能推測佛的智慧,聲聞、緣覺、乃至等覺菩薩都沒有能力。佛的智慧隻有諸佛知道,佛為我們說出此經,是由他圓滿智慧中流出來的,所以等覺菩薩也不知道。等覺菩薩的智慧與佛比,還差甚多。所以,諸佛圓滿智慧現前,等覺菩薩也不能完全明了。不像說其他的經典,乃佛圓智中隻流出少分,阿羅漢、菩薩們能完全理解;此經則非其自己能力能解。



聲聞億劫思佛智。



小乘聖者證得阿羅漢果、辟支佛果。‘億劫’是極長時間,不是短時間。如是思量佛的智慧。



盡其神力莫能測。



盡其神通智力亦不能知佛智。此亦說明修學其他宗、其他法門、其他經論,都無法了解,所以才是‘難信之法’。



如來功德佛自知。唯有世尊能開示。



這樣的經典,這樣的法門,隻有佛才能開示,才能完全理解。所以,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中,將十方佛讚判入流通分,非常有道理,與此處講的是一個意思。淨土法門,誰有資格承當流通的責任?隻有諸佛。除佛之外,菩薩都沒有資格承擔流通大法。蕅益大師判得很有道理,我們在本經也看到十方佛的讚歎。所以,這部經與其他大乘經不一樣。其他經典,佛在經論裏常講,有五種人說經,佛弟子、天人、仙人都可以說,菩薩說經當然沒有問題。隻要符合佛的宗旨,不違背佛的旨意,佛都承認它是經典。佛的宗旨是什麽?‘大乘法以實相為宗旨’。若說的是人生宇宙的真相,佛就承認此是‘經’,跟佛說的沒有兩樣。小乘經論,隻要符合三法印 ‘無常、無我、涅槃’之宗旨,佛也承認。



唯此經,除佛之外,另外四種人都說不出來。因為他們沒有圓滿的智慧,對宇宙人生的真相隻看到局部,沒有看到全部。所以,他隻能說局部,不能說圓滿的。因此,淨土法門隻有佛才有能力說。



“ 唯有世尊能開示”。如果不是諸佛如來威神加持,憑我們自己修學的這點功夫,決定不能理解。所以,一定要求感應,‘至誠感通’。求佛加持,不是加持我一個人,加持大眾,使人人都能明了真實事理,人人都能覺悟此成佛之方法,都能信受奉行,求生淨土。眾生沒有覺悟,不知道求,我們發心代他求。先是我代他求,慢慢他自己也會求,這樣才能得佛威神加持。如果不是佛加持,縱然是會說法的人,也沒辦法說。



人身難得佛難值。信慧聞法難中難。



這兩句是佛勸勉我們,希望我們珍惜這無比殊勝的機緣,不可空過。機緣非常難得,武則天作的開經偈雲‘百千萬劫難遭遇’,她是為《華嚴經》作的。這一部經典是百千劫又百千劫也未必能遇到,比《華嚴》難多了!所以這種機緣既然遇到,就是遇到一生成佛的機會。這種機會到那兒去找?若遇到其他的機會,不過成阿羅漢、成菩薩而已,成不了佛。現前遇到的是成佛的機會,而且成的是究竟圓滿佛,不是藏通佛。要曉得‘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既然得人身、聞佛法,而且聞到一切諸佛所說的第一法,焉能不格外珍惜。



若諸有情當作佛。行超普賢登彼岸。



有不少人見到這句經文又生疑惑,認為釋迦牟尼佛講經,是不是講得太過分?普賢菩薩是華嚴會上的等覺菩薩,毗盧遮那佛下的第一人;本經在第二品教我們要‘德遵普賢’,我們遵守普賢十大願的標準修行,如何能超過普賢?從此經開端即學普賢,現在超過了。是不是真超過?真正超過。你們自己不覺得,因為未能真修。如果真修,依照經文天天進步,天天提升,真的超過普賢。佛沒有一句假話,沒有一句妄語,跟我們所講的句句真實。



“ 若諸有情當作佛”。那一個人當作佛?信受奉行的人當作佛。他在這一生中應當作佛,完全依照本經的教誨修行。由此可知,普賢普薩是累劫的修持才到此境界,而他們隻在短短幾年、幾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念佛往生不退成佛的功夫,普賢菩薩見了也甘拜下風。文殊、普賢看到你,佩服到極處。他們修了無量劫才有此成果,而你一生中就成功。什麽原因令普賢菩薩自歎不如?普賢菩薩累劫中沒有遇到這法門,所以苦頭吃多了,時間拖很長。這是他沒有你好運。我們的運氣太好,一下就遇到這法門,我們應當珍惜!



是故博聞諸智士。應信我教如實言。




佛陀的苦口婆心達到極處。因為這個緣故,因為這個理由,也因為這個事實,所以廣學多聞、真正有智慧的人肯接受。‘士’就是知識分子。不是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聽了佛的話,總認為佛講得太過分,或者以為佛講這些都是勸人為善的話,那裏是真的。起種種疑惑,就是前麵講的‘邪見’。邪見之人得不到利益,所以應當相信佛在本經所教的“如實言”。佛所講的與事實真相完全相符,沒有加一點,也沒有減一點,這是‘如語’。‘實’是真實,決定不假。



如是妙法幸聽聞。應常念佛而生喜。



末後四句,真正難得。“如是妙法”就是指這一部經典。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無量壽經》是妙中之妙。今天我們有幸、有緣聽到,“應常念佛而生喜”,常念佛,依教修行。



受持廣度生死流。佛說此人真善友。



自己受持,又以此經法勸化一切眾生,佛說此人是真正善友。‘善友’就是善知識。這是真正的善知識,真實的善知識。一定要受持,一定要記住佛在這裏教我們書寫流通、讀誦、讚演、供養,都要盡心盡力去做,將來決定了脫生死輪回,往生不退成佛,就在這一生中得大圓滿成就。


所有跟帖: 

回複: -湯淺眸- 給 湯淺眸 發送悄悄話 (66 bytes) () 11/01/2009 postreply 13:42:16

南無阿彌陀佛! -ilkaka- 給 ilkaka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2/2009 postreply 11:57:59

Na Mo Amitaba! -sofie- 給 sofi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2/2009 postreply 07:37:0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