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與音樂的關係

來源: 吳明子 2009-07-17 14:21:0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084 bytes)
在二十一世紀開始的時候,以弦論為代表的物理學真正步入緣起性空的禪境了。

如果把物質世界看是宇宙弦演奏的一曲交響樂,不正是與物質的對立麵-意識有些相同了嗎?是的。按照當前流行的觀點,意識是完全基於物質基礎(我們的腦)而存在,但意識不是一種具體的物質實在,因為沒有人在進行腦科手術時在顱骨內發現過任何有形的“意識”的存在。我們都知道貝多芬的交響樂,可以用一套樂器把它們演奏出來。但這套樂器本身並不是交響樂。意識是大腦演奏的交響樂。這個圖像為理解“心物一元”,即意識和物質的統一,開辟了新途徑。

有人還可能說,無論宇宙弦多小,無論人們能否觀察到它們,宇宙弦總歸是客觀實在,它們是組成物質世界的基本單元,因此物質世界也應該是客觀實在。此話不準確。組成物質世界的基本單元是宇宙弦的各種可能的振動態,而不是宇宙弦自身,就像組成交響樂的單本單元是樂器上發出的每一個音符,而不是樂器自身一樣。

佛學認為物質世界的本質就是緣起性空。藏識海(又名如來海)是宇宙的本體。物質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是風緣引起的海上波濤,換言之,物質世界就是風緣吹奏宇宙本體產生的交響樂。

《入楞伽經》雲:“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流鼓冥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

這句偈語說:譬如一個大海,風平浪靜,澄然湛寂,當陣陣烈風吹來時,使平靜的大海,生起重重無盡的浪波,從此便如萬壑怒號,天地晦冥,再沒有停息澄清的時候了。宇宙的本體-藏識海(如來藏)本是澄然湛寂,隨緣常住而不變的。因內外境風的吹蕩,便使寂然清淨的本體,隨變為浪潮起伏,跟著生起前麵七識的種種作用。由此波浪互相撞擊,奔騰澎湃,便轉生一切境界,而無有止境了。

如經文所說:“青赤種種色。珂乳及石蜜。淡味眾華果。日月與光明。非異非不異。海水起波浪。七識亦如是。心俱和合生。”(轉引自[6])。這句偈語說:須知世間種種色相,乃至如地下的礦物,林中的植物,與天上的日月光華等等,追溯根源,也都是由如來藏識一體的變相。這些物體和藏識,在本質上並非相異,可是當它們形成為萬物之後,卻不能說與心識的作用是無異的了。

譬如海水既然轉變成為波浪,波浪的形式與作用,和整個的海水便不同了;可是波浪的根本,還是由海水所轉變而來的。由物的方麵來說,萬類的分齊差別(分化和歸類)也都是從此一體所化生。由心的方麵來說,七種識的分別作用,也都是由如來藏識所轉生。又因心與物的和合,發生世間種種事情,於是本來澄清的識海,便永無寧日了。(按:青赤等種種物色,是指眼根色塵的對象。珂佩是指耳根聲塵的對象。乳及石蜜,是指鼻根香塵的對象。淡味眾華果,是指舌根味塵的對象。日月與光明,是指身根觸塵的對象。)

這裏海水與波浪的關係,正是弦與音樂的關係。它們也正是物質世界與宇宙本體的關係。當我弄懂了這個道理的時候,心裏充滿了敬畏和震撼。讀到這裏,你可能感到:“科學家千辛萬苦爬到山頂時,佛學大師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

摘自網絡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黃帝內經
  • 心在哪裏?真心與妄心體性的辨認
  • 《道德經》與丹道修煉 陳全林
  • 卞錦祺:郝少如太極拳講課筆記 (1980年)
  • 嚴錫禹:牟宗三先生論基督教
  • 所有跟帖: 

    物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就是哲學,哲學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就是宗教 -米爾- 給 米爾 發送悄悄話 (16 bytes) () 07/17/2009 postreply 19:56:29

    哈哈哈 -passport888- 給 passport888 發送悄悄話 (10 bytes) () 07/17/2009 postreply 20:03:49

    說的不錯你還笑 -米爾- 給 米爾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7/2009 postreply 21:05:23

    是覺得斑竹挺幽默。。。翁帆的老公說的。 -passport888- 給 passport88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7/2009 postreply 21:24:44

    不是幽默是pin2,嘿嘿 -米爾- 給 米爾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8/2009 postreply 09:51:5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