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觀正脈研究(一)南懷瑾先生講述

來源: jj_sy 2009-03-16 02:39:4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9090 bytes)

禪觀正脈研究(一)南懷瑾先生講述 李默然記輯

公案三生白骨禪
實修禪觀的驗證公案
初修專一係念法
白骨觀想法
化腐朽為神奇的不淨觀
度凡夫心海生死境界相
白骨第二觀法與火光三昧
慚愧自責第三觀法
白骨觀和果位


公案三生白骨禪

  古往今來,多少世間人夢寐以求出世間的妙法。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論男女老幼,正如古人所說:“學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實在一點不假。禪宗三祖僧璨大師的“信心銘”說:“至道無難,惟嫌揀擇。”雖然人人都知道大道原本平凡,平常心即是道,但卻因揀擇無難中的難處,迷惑了多少人群,千山萬水,跋涉種種艱難辛苦而求道求法,結果還是零落歸山丘,依然白骨揚塵,虛誑終生。
  自西元一九七七年初開始,到西元一九七九年底,懷師再度閉關,三年期滿。於出關前夕,因某法師的至誠啟請法要,師即一笑提筆,寫了明代詩人唐寅的一句詩:“公案三生白骨禪”作為答案。看了讓人一頭霧水,更為茫然。
  可惜讀書不多,為了追蹤根源,查出唐伯虎的這首全律,原是:
  悵悵莫怪少時年,百丈遊絲易惹牽。
  何歲逢春不惆悵,何處逢情不可憐。
  杜曲梨花杯上雪,潮陵芳草夢中煙。
  前程兩袖黃金淚,公案三生白骨禪。
  老後思量應不悔,衲衣持缽院門前。
  在唐伯虎這首詩裏,當然找不出佛法與道妙。隻是看到文人的錦心繡口,妙筆生花的文字遊戲而已。
  然而文字般若,亦非容易。雖然說詩文隻是雕蟲小技,但要仔細推敲,以積學太淺來說,也頗費一番精神。唐伯虎為什麽說到“灞陵芳草”?為什麽說到“衲衣持缽”?又要碰上追蹤典故的麻煩了。至於“前程兩袖黃金淚”,還可推測而知他受寧王宸濠迫害的曆史掌故。但“公案三生白骨禪”,與他又有何幹?為了“衲衣持缽”,又想到要修道成道而必須出家為頭陀雲雲。
  再念及蘇東坡答道元佛印禪師的詩:
  瘦骨難支玉帶圍,鈍根仍落箭鋒機。
  欲教乞食歌姬院,猶勝雲山補衲衣。
  談了蘇詩,仍然不得著落,為了“乞食歌姬院”的故事,還須追尋李唐後主時代韓熙載政治逃難的掌故,愈來愈麻煩。先不說佛法道妙,隻從“書到用時方恨少”的角度來講,還不如幹脆請教懷師,接受一番教訓比較省力。結果師說:用心在尋章摘句以求道妙,總是多餘,不如用誌不分,勤求佛法為是!雖蒙慈悲解說這兩首詩的內涵,仍然諄諄告誡不可從文字上求。於是蒙師再為說“禪秘要法”不淨觀、白骨觀等,貫通三乘修法的奧妙。
  首先師設三問:
  讀大小乘經律的記載,當世尊住世,所謂正法時期,何以出家眾的僧尼,及在家修士,大多數能立地證果,甚之悟道。所以者何?
  讀東漢以後的佛教史料,包括《高僧傳》初集,《比丘尼傳》等。當佛經三藏教法,尚未普遍傳人時,中國初期出家眾的僧尼及一般修學者,由禪觀修持而得證果,頗不乏人。自智者大師創立天台宗教義以後,再加達摩大師東來傳授禪宗心印,直至初唐,單傳一脈而至六祖,禪道普行。又有玄獎大師譯出大小乘經藏,十宗昌盛。從此以後,明理者多,實證者少。甚之,每下愈況,愈來愈差,乃至統統流於口頭禪,皮相佛,所以者何?
  由持齋吃素而到念佛生西。或觀心參禪,而到追求秘密宗乘的修法。甚之,轉入丹道,如宋釋(薛)道光改學丹道南宗。無論禪淨律密,各宗各派,紛紛離情絕俗,號稱專修者多如過江之鯽,而確得悟真證果者,寥若晨星。所以者何?
  經此三問,尋思至再,猶始終不得要領。
  師雲:無他。正以好高騖遠,足跟自不點地,不從平常心入道而已。且師常言:“最初的,即是最後的。最平凡的,即是最高深的。”列子說:“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如此而已。
  師複雲:當以經律中世尊初傳法藏,從四念處入門以至三十七菩提道品。尋繹鳩摩羅什法師所傳譯之“禪秘要法”中所蘊藏“不淨觀”、“白骨觀”的秘密,貫而通之,神而明之,依教奉行,虔誠製心而修證之,足以盡大小乘密藏的道妙。何須心外求法,向外馳驅。
  講到“不淨觀”與“白骨觀”等的基本佛法,固皆人人盡知,而人人未以為然,更啟疑竇,因進而請師再為慈悲開示。師即默然良久,囑取“禪秘要法”原譯,詳為開示如次:

實修禪觀的證驗公案

  時間:世尊住世時期。
  所在地點: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與會聖眾:舍利弗、大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與五百聲聞羅漢,及千二百五十常隨眾等。
  主請修法者:王舍城中一位比丘,摩訶迦絺羅難陀。
  性格:生來聰明多智,博通印度傳統文化的宗教哲學、婆羅門教理。諸如四毗陀論、違世羈經、道術方書、天文與陰陽術數等學,並及一切世間技藝,無所不能。
  但出家以來,經曆多年,於佛法味,獨不得嚐。
  正當世尊入深密禪定,默然不語時,迦絺羅難陀前來請示修法。見佛人定,便轉到智慧第一的舍利弗麵前,請求說法。舍利弗於是為他解釋苦、集、滅、道——四諦法門的義理,反複分析四諦的精辟道理。他聽了七遍,始終不悟,總是無法生起正信。
  跟著又轉而請教五百聖眾的得道羅漢。他們又同樣的為迦絺羅難陀反覆解說四聖諦法門七遍。仍然不悟。
  恰好世尊出定。因此,他又回轉身來,請求世尊開示法要。世尊又為他重演四諦法門,反複深入地講了七遍,結果還是無動於衷。
  此時在旁邊隨緣聽講的五百天子,如法聽習,因而得入初果須陀洹的道果,讚歎備至,以天華供養,作為報謝。惹得迦絺羅難陀心懷慚愧,默默無言,全身投地,再度拜倒佛前以求懺悔,痛哭悲涕不已。引得旁邊站立的阿難尊者,深為感傷,挺身而出,叉手禮佛,進而問道:迦絺羅比丘,聰明多智,又多才多藝,何以如此至誠求佛修法,反而不得要領,不能證得法要?
  世尊聽了阿難所問,莞爾微笑,口出五色樣光,繞佛七匝,再從頂門還入。然後說出迦絺羅難陀的三生公案:
  往昔久遠劫來,當燃燈佛(也正是為釋迎文佛印證授記的古佛。事跡見於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世尊自說因緣。)——出世的時代,有一比丘,名阿純難陀,聰明多智。正因為他自持聰明多智,既驕傲,又我慢——見多識廣,多思多慮,懷疑不定。因此,自以為是,放逸不羈,不肯腳踏實地,專一勤修——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的四念處法。
  因為聰明多智、驕慢、放逸的重大結習,累積成為果報,身壞命終,反而墮於黑暗無明地獄。經過長劫,從黑暗地獄出,轉生於極其傲慢狂妄的龍、象之類,達一千生之久。但他在此旁生中,五百生中,常作龍王,五百生中,常作象王——凡具驕暴之氣的各類王者,大多有此難消結習。千生之難滿,因宿習曾根種性的恢複,便舍此畜生道身,又轉生為人,出家持戒。因此功德,複得生為天人。享盡天福命終,再來人間。
  他因秉受有多劫以前的聰明多智,以及讀誦鑽研三藏經文的種性,所以今生值佛教化,樂於研究。但因多生放逸不羈的結習,心多散亂,不能誠信,不肯腳踏實地,勤修四念處法,所以今生仍然不能覺悟。
  迦絺羅難陀跟著阿難尊者,聽佛說到這裏,立刻就從地上起立,長跪佛前,請求世尊教導他如何專心係念一緣的方法。
  世尊便對阿難與迦絺羅難陀說: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難得你今天來問我,如何才能滅除心中亂想的心賊。這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對治煩惱的法藥,同時也是關閉一切諸放逸門的甘露正法。現在我將普為人天開講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但願你好好諦觀心法,不要再散亂、放逸。
  正當世尊說到此處,當時在場的五十位大比丘,同時請托阿難尊者轉求世尊,準許隨學如何能不放逸的修法。
  世尊便說:我現在不但為迦絺羅難陀以及與會等大眾,說此法要,同時也為將來那些懈怠放逸的修行人,說此專一係念法門。並且轉對迦絺羅難陀說:你這次聽受我法,慎莫忘失。從現在開始,應老老實實專修出世的沙門法。

初修專一係念法

  所謂專修出世的沙門法,應當獨居靜處,鋪好尼師壇(即坐具),整齊衣服,或披服袈裟,端身正坐,左手放在右手上,兩大拇指舒適相拄。閉目,舌抵上齶,攝心凝神,使自安住,不至散亂。
  【此處所用手印,亦可同禪定三昧正印,右手放在左手上,兩大拇指舒適相拄——七支跏跌坐法。此法隨處可見,不另詳說。】
  【安坐澄心以後,應當觀察默念:“崇高必至墮落,積聚必有消散,緣會終須別離,有命鹹歸於死。”世間無常,必歸死寂的死觀。】
  一.然後意念返視,係念在左腳大拇指上,諦觀左腳的大拇指前半節,如死後初起潰爛,生了膿胞那樣地去想象。
  二.專念諦觀左腳大拇指的膿胞潰爛,化成膿水,露出了非常白淨的骨頭,放著白色的光芒。
  三.返觀意想中,既見白骨、白光以後,再依次使整個大拇指的肉,分裂開來,見到大拇指節的全節白骨,綻放白光。
  世尊說到這裏,便對迦絺羅難陀說:如此觀想,便是專一係念的法門,你去好自修為。
  迦絺羅難陀聽佛如此說法,非常歡喜,便去依教奉行。
  他依佛所教,不敢妄作聰明,再自散亂。先從左腳大拇指作白骨白光的觀想。觀想成就之後,再觀第二個腳指,也成就了白骨白光想象。再現第三腳指,到了第三腳指的白骨白光觀想成就之後,心量逐漸擴大,就可同時觀起五個腳指的白骨白光,一時俱現。左腳觀成,再觀右腳,也是同樣如此,然後就把心念定止在這五節白骨上,使得心念不再亂跑。如果雜思亂想又起伏波動的話,就再攝心凝神,再歸到當初觀想大拇指前半節的境相,一步一步重新觀想。
  隻要大拇指前半節的觀想成就了,全身自然柔軟溫暖,從心胸部位以下,會有暖熱的感覺,到了此時,有此象征,就可達到係心住的境界了。
  【這也就是通說小止觀得初住止境。】

白骨觀想法

  專一係念,達到係心不亂,安然而住的境界,就要再進一步起心觀想,使足趺(腳背)的肉,向兩邊劈開來,意境上呈現腳背的這五根骨頭,猶如珂雪般的自淨,了了分明。
  這步觀想成就之後,再觀想踝骨的肉質向兩邊劈開,又見踝骨,皎然白淨。  再次,便觀脛骨的肉褫落,露見皎然白淨的脛骨。(附圖)
  漸次向上觀想,膝骨,髖骨以至於到達兩肋的脅骨,然後再轉過來觀想脊骨,肩骨。
  然後再從肩向下觀到肘骨,腕骨,手掌骨,手指骨。而至頸部以下的白骨,曆曆分明,皎然呈現,在意境中的想相,如實映現。

化朽腐為神奇的不淨觀

  自頭部以下的白骨觀想之後,接著猶如拿現代解剖的學識,複為詳說不淨觀的次第。
  一、觀想頭皮,頭皮觀想出來了,再觀想薄皮、膜層、腦髓、脂肪等。
  二、在觀想到頭腦部分脂肪以後,跟著便循序而下再觀想咽喉、肺腑、心、肺、肝、大腸、小腸、脾、腎、生髒、熟髒。
  【生髒,照傳統中國醫學看法,大致相當於五髒:心、肝、脾、肺、腎。熟髒,則大約相當於六腑:三焦、大腸、小腸、膽、胃、膀胱。如果我們用現代觀念為生髒、熟髒下注解的話,那麽生髒大約包括了呼吸係統與循環係統;熟髒則大約包括了排泄係統和消化係統,甚至,具含荷爾蒙等係統。例如其他佛經說到孕婦懷胎,在生髒之下,熟髒之上。都是東方古代醫藥上的簡略觀念。時代不同,知識不同,既不必引古薄今,也不必以今非古。】
  三.生髒中有四十戶蟲,每戶統有八十億小蟲,每一蟲都從諸脈中孵乳產生。約有三億,它們的嘴都銜著生髒。每一個蟲,都有四十九個頭,它的頭後極細,猶細針鋒。
  這些蟲,有二十戶是火蟲,從火精而生。二十戶是風蟲。從風氣生起。 
  這些蟲,出入諸脈道;悠遊往返。火蟲動風,風蟲動火。互相呼吸以熟養生髒,上下往複,凡有七返。
  這些蟲,都有七隻眼睛,眼中出火。還有七個身子,運動吸火,以熟養生髒。等到生髒長養熟了,各自還入諸脈道中。
  還有四十戶蟲,戶領三億小蟲,身赤如火。每個蟲有十二頭,每個頭有四張嘴,嘴裏銜著熟髒,爪間流著鮮血。這些蟲,皆可由觀想中而得見之。
  【道家稱人身有三屍蟲。如雲:上蟲居腦中,名彭倨;中蟲居明堂,名彭質。下蟲居腹部,名彭矯。因此,統名為三彭或直名為三屍。這是指人身內外,統是一具寄生蟲的世界。
  據現代醫學知識,人體皮膚平方寸地方,約有五十億各種細菌存在,維持均衡。假使均衡破壞,可能某種細菌占優勢,便成皮膚病。
  又有人認為佛說不淨觀中所說生髒、熟髒中的蟲,很象是指紅血球和自血球新陳代謝的狀態。這也是根據現代醫學知識的觀點,在座的洪文亮醫師,便如此說。”
  總之必須注意,佛說此節不淨觀的一段,除骨骼係統以外,將體內腑髒係統,也分作兩類。神經、血管等,統歸入脈道一類。長養生息的細胞活動,便歸入於蟲類。內淨心意,外淨肉身,即是入道之門,其中奧義,須得仔細參詳。】
  四;觀想得生髒、熟髒的蟲類以後,再現想這些蟲,都從咽喉吐出(如吐膿痰狀況)。
  五。然後再現想小腸、肝、肺、脾、腎都流注入於大腸中,如裝、成一個皮袋,一齊從咽喉吐出,吐到前麵地上,這一步觀想觀成了,就再現想麵前地上尿、尿、臭穢雜處,其中有蚘蟲等互相纏縛。這些蟲的嘴裏,都有不淨的膿血流出,充斥地上。
  六.觀想成就到此地步;由不淨觀轉接已與白骨觀合一,便可觀見自身骨節,節節相拄,猶如淨白雪人。
  七。如果在觀想法中,觀見自身骨節呈黃色或黑色的,便當至誠悔過,反觀自己平常起心動念的種種貪、瞋、癡、慢、疑、悔等罪業心理,至心懺悔,永不再犯。
  如真懺悔了,可得觀見自身黃或黑的骨上生皮,因至誠懺悔的感應,這一層皮自然剝落,堆積在前麵地上。仔細諦觀,漸漸長大如飯碗,如甕缸,甚至大如海市蜃樓。總之或大、或小,可以隨心所欲觀想而變幻不定。
  再漸增長觀想,猶如大山一樣。便有許多蟲類爭相唼食。於是皮山中,流出膿血,在膿血中,又有無數細蟲,遊走在膿血之間。
  然後皮山漸漸爛了壞了,隻有少數的蟲類,互相爭食。
  八.觀想到此地步,有時便可觀見有四大夜叉(注一)從地下冒出,眼中出火,舌如毒蛇,每個都有六個頭,每個頭各有不同的形狀:一個象山,一個象貓,一個象老虎,一個象狼,一、個象狗,一、個象老鼠。他的手象猿猴,十個指頭的尖端,部有四個頭的毒蛇在活動:一條蛇出水,一條出土,一條出石頭,一條出火。他的左腳象鳩槃荼(注二)的足,右腳象毗舍闍。(注三)的足,形狀醜惡,甚可怖畏。而且每一個又背負著九種死屍,猶如一隊整齊的行列,要走向修觀想者的麵前。
  【每當有這種境界現前,應當即以夢幻觀之,解除畏懼恐怖生死的心理習氣,外境即當應時寂滅,還歸清淨。】
  世尊對迦絺羅難陀及阿難說:如果修不淨觀者,能到如此地步,便是不淨觀的最初成就。你們應當修習此法,慎莫忘失,好為未來眾生中有誌修持者,開演廣說這個三乘聖種的甘露法門。
  【好一句三乘聖種甘露法門,應當特別注意參詳。】
  當時正當佛製僧伽結夏安居期間,迦絺羅難陀聽了世尊的教導,便老老實實。依所教示的,一步一步仔細觀想修入。經過九十天的專一修待,絲毫不敢移心別念。到了結夏安居期滿的一天——七月十五日,將放僧假,自由活動,諸多比丘僧們,都來禮謝世尊,要各自回轉平時居住的地方去了。就在這最後一天的半夜裏,迦絺羅難陀便循序地修得四沙門果(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等道業成果,完全具足。
  因此,心大歡喜,特來頂禮佛足,對世尊說:我在今天,因用正思惟修持,而得正受三昧,從此生緣已盡,再也不受後有的纏縛了。由此正信能夠老老實實如法修持,方得道的真諦,必定得成清淨梵行而無疑義。
  這個白骨觀和不淨觀的法門,真如大甘露的法器一樣,能夠得到受用的,便可嚐到無上甘露的法食。唯願世尊重為廣說,普利群生。
  世尊便對迦絺羅難陀說:你現在果真得到這個法門的實利了,你可以隨意作出十八種變化。迦絺羅難陀奉命,立即踴身住立虛空中,作隨意自在的十八般變化①右脅出水,②右脅出火,③左脅出水,④左脅出火,⑤身上出火,身下出水,⑥身下出火,身上出水,⑦身上下出水,⑧身上下出火,⑨履水如地,10履地如水,11從空中沒而複現地上。12從地沒而現空中,13141516空中行、住、坐、臥,身放煙火,踴沒自由,無所觸著,或出水火遍滿空中,17現大身遍滿虛空中,18現大身後現小身等,大小自在。
  當時還未散去的諸多比丘僧們,親自看到迦絺羅難陀本是一個我慢心多的人,一旦回心調伏驕狂,至誠向道,隨順佛所教導,不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而向外馳求,但隻係心一處,使得成就阿羅漢果。因此,都隨喜讚歎不已。其中更有一千五百散亂心多的比丘們,親自見證到此事,也都心生歡喜,再來向佛求取如此修持的次第法要。
  世尊複殷勤慎重告誡四眾弟子說:
  “自今以後,欲求無為道者,應當係念,專心一處。若使此心馳騁,六根猶如猿猴,無有慚愧,當知此人是旃陀羅——賤人種性,非賢聖種。心不調順,阿鼻獄卒,常使此人。如是惡人,於多劫中,無由得度。此亂心賊,生三界種。依因此心,墮三惡道。”
  【所謂鬼類,也包括物理世界有害人類的微生物及細菌之疇。】

度凡夫心海生死境界相

  世尊又轉對阿難尊者說:“你現在親眼看見,迦絺羅難陀因為修白骨觀與不淨觀,而得即身證果。你要好好記住這個法門,將來廣為演說。”阿難尊者說:“是的,但希望世尊再作進一步的教示。”
  於是世尊便繼而解說第四步白光湧出三昧的方法:
  一、隻要專一係念觀想額頭骨中間,如指甲大小的一點白光,切勿三心二意,再作其他的遊移妄想。
  二、等到額骨中間的一點白光呈現之後,然後再自觀整個頭骨,如白淨的琉璃。
  三、再漸漸觀見全身白骨,也如琉璃,皎然白淨,軀體骨幹,全具完整,節節相拄。
  四、到了此時,便可觀見如前麵不淨觀法所講的,麵前地上所呈現的那些體內腑髒等,潰爛的不淨境相。
  世尊說到這裏,又很慎重地吩咐:到了此時,切勿固觀見自身的不淨物積聚而生厭惡此身的意念,甚至產生舍棄此身的偏差。
  【根據律部記載,當世尊住世說法時,有許多比丘,從佛修學到這個程度,就生起厭患色身,厭離此身的偏見,因此而有灰心自殺的行為。這就是被死魔所迷惑,仍然淪墮而不能了生脫死。所以修學到此,出現這種心念時,須特別注意,勿落此魔障為要。】
  因此,世尊又說:修不淨觀到達如此境界,或自心生起厭世惡身的觀念時,應當立即改變修觀的方法——“當教易觀”。
  這一步易觀的方法是:
  一、回轉觀不淨觀的心念,觀想自身的各個骨節之間,放射出白光,光明熾盛,猶如雪山的純淨潔白。麵前地上所積聚的不淨之物,被夜叉吸去不見了,依然還歸白淨光明。
  二、再而觀想前麵有一白骨人,也是純淨潔白。第一骨人觀成之後,跟著有第二、第三,乃至麵前滿室都是骨人,前後左右,排成整齊相對的行列,各舉右手當胸,向修此觀行者行禮。而修此觀法者本身,亦覺光明熾盛的自身白骨,漸漸廣大莊嚴。
  【如此修習,既不畏懼死魔,亦不畏懼生死。】
  三、由此廣大心行,漸漸由觀想的自境中,觀見室內而到室外,滿是白骨人,行行相向,各舉右手當胸,向修現行者敬禮。
  四、如此觀境成就,再擴而充之,上座下座,都可觀見,盡此世界乃至滿四天下,皆是白骨人。
  五、觀想成就如此境相時,修觀行者,絕無驚怖畏懼之感,反而身心安樂。一念之間,可以觀成婆娑世界(注四)間,滿是白骨人,而且個個下垂雙手,舒伸十指,一齊向此修觀行者寂然而立。
  再進而觀此世界的山河石壁,一切世事,皆悉變化,如白骨人的淨白。出定入定,常見白骨人。
  【亦可起心觀想即有,不觀即無。】
  六.修習白骨觀到達如此境界,隨時當住此觀想定境。然後或在觀境中,或隨念出現,見由四方而來,湧出白乳色的大水,迅速奔流,淹沒所有這些白骨人等,了無痕跡。
  【到此,自心應更起懺悔,反觀內心的意想奔流,猶如此水大的奔騰洶湧;便當湧身超出而立於虛空中。然後使此心波平靜。觀此大水的波濤境界,亦同歸恬靜,複還如止水澄波,寂然無紋,泊然而住。】
  世尊又很慎重地對阿難說:修白骨觀行者,到達了這種境界,名為“凡夫心想白骨白光湧出三昧”,又名為“凡夫心海生死境界相”。
  現在為了迦絺羅難陀的成就,再為你及未來一切眾生等說出這個三昧的法門,使能攝止妄想亂心,渡脫生死苦海。你應當好自受持,慎勿忘失。
  世尊說到這裏,立即親現自光三昧的一一相貌,給阿難與在場大眾親見以為證驗。並且說:這就是白骨觀最初成就境界。
  【雖然佛說修行到此,還是白骨觀的最初成就境界,還是凡夫心渡生死大海的法門。但也是四念處中,”觀身不淨、觀受是苦”的真實修行的證驗法門。無論何種修行法門,初基不立,空口說白話,滔滔不絕而說“身空”、“無我”,毫無實證,不是欺人,便是自欺。終有何益?還不如一念回機,老者實實,誠誠懇懇,從凡夫心起修以立根基,再求上進,循序證果不難。
  白骨觀的修法,是佛說十念法中“念身”法門最基本的一門修法。無論大小乘,顯密各法門,都不可好高鶩遠而輕忽躐等。即如密宗的各種修觀法門,每一位佛菩薩本尊相狀,大都手持白骨骷髏禪杖,或腳踏死屍,或手持天靈蓋,都是表示以白骨觀為修行初基的密意。無奈愚癡眾生,但鶩高遠而不從足踏實地起修,迷失本師釋迦文佛的婆心教導,何其可悲。
  中國自漢魏以後,道家修法的大要,所謂“內照形軀”,以及後世各道派支離破碎的方法,隻知道守額中一點的點竅修為,也是由白骨觀脫變而來,久而不知所本。如眾盲摸象,各執一端,仍落迷途,抑何可悲!
  白骨觀及不淨觀的修法,是從先了色身,進而了“身見”與“我執”的修法基本。白骨觀——不淨觀,是從四大中,先了地大起修。例如,最初觀想呈現的大水奔流湧出而沉沒了地大所變相的白骨,了無痕跡。便是明示證驗,這個婆娑欲界的眾生,如此肉身,皆因水大所聚,凝固而成為地大的白骨與內含四大的不淨諸物。例如,精蟲、卵子(佛說男精、女血),最初皆由水大(液體)的變化而來。因此,欲初了生死,不畏不怖生死,必先自最初渡此生死海的觀行修起。此即是吾佛慈悲,顯說密法的初步示現。
  尤其以生在此欲界中,無論為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或在家的學人,要想先了欲念,寂靜始欲根本,嚴持“別解脫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如不先修白骨觀行,幾乎絕少可言成就。悠悠愛河、欲海,正為生死根本,觀慧不證,定力不成,豈易言了生脫死乃至向上勝妙成就哉!
  如由修此白骨觀法門,進而參究奢摩他(止)毗缽舍那(觀)的理趣,即可直通大乘修法,成就迅速。】
  【上麵所講由白骨觀到不淨觀的修法,有一重要觀念,必須了解,更須切記循序,然後再視修為者本身的變化,靈活運用作觀,有時為了對治身心的覺受習氣,也可以不循固定程序而顛倒修為程序。
  白骨的初觀修法,必須從左腳大拇指起觀,循序上來到頸骨為止。然後轉入不淨觀時,先從頭骨部分頭皮開始而下曆五髒而及內外皮肉。此一上下往來的作修法門,即已概括色身氣脈覺受循環往複的妙用。
  但在作修白骨觀與不淨觀法門中,佛卻絕口不談氣脈,其故何在?因氣脈約可分為兩種:一粗一細。粗的氣脈,依色身而有,依四大所生,是為凡夫感受境界。細的氣脈,從識智作意所生,已非四大色身的範圍,超越於凡夫禪的境界。
  宋元以後的道家一派,講究打通任督二脈等修為,實脫胎於白骨觀與不淨觀的觀法而來,終落下乘,此尤須徹底了知,然後專心修為白骨觀與不淨觀時,才不至於被氣脈等受陰感覺所惑亂。】

白骨第二觀法與火光三昧

  世尊又再告誡阿難說:修為白骨觀與不淨觀的觀法,如得初步成就之後,再須教示白骨觀的其他特殊修法。這種特殊觀法之一,首先當修成白骨觀後,隨時隨地,能住白骨觀想的定境中,然後觀想頸部以上的整個頭顱骨倒下,自把整個頭倒在髖骨中間(即是一般常人的小腹部分)。專一觀想,更無其他雜念,必須使倒在髖骨中間的整個頭骨,白淨分明,澄心住想,曆曆分明。
  其次,再觀想自身麵前也有一白骨人,同樣將頭骨倒在髖骨中間。如此分心想另一白骨人。漸漸再觀想另外的二人、三人,擴充其數,乃至觀見滿屋、滿四天下,都是倒頭骨在髖骨的白骨人。
  這一觀想成就之後,再進而觀想所有的白骨人,都縱橫倒落滿地,有的頭顱骨打碎了,有的背脊頸骨折斷了,或者腰骨折斷,或者腿骨分散。甚至.—身骨節,分散零亂,散滿地上,大大小小,紛紛亂亂,都當一一觀想明白,一心不亂,凝然住心不散。
  世尊講到這裏,很慎重地再對阿難說:修為白骨觀者,真實觀到這種景象現前,應當轉入正思惟,參破世上各人,無非是一身白骨構成的行屍走肉。一具完整的白骨架構之身,也勢必歸於縱橫散落,委頓塵埃。反觀自身,終亦畢竟無我。既無有我,那裏又有他身。
  由此正思惟的無身無我實證境中,自然身意泰然,安穩快樂,停心安住,更不散亂。
  然後再起廣大心,觀想遍滿世間的縱橫亂骨境象中,倏然從四麵虛空中,起大火焰,相次延燒這些亂骨,同時也引燃白骨本身的火大功能,自相燃燒,猶如明炎火流。進而觀想熊熊的大火,猶如火山似的從四麵燒來。
  這步觀想境界現前時,往往會生起極大的恐怖。甚至,出此定境的時候,還覺得此身蒸熱,全體汗出如注。
  這時,勘破恐怖心大散亂,更須攝心歸一,如前反觀自身,成為白骨,極其明了,而止定如初。或者因此入定而不能自起於定時,便須照護修為的同伴,在其耳邊,彈指出聲,或用敲引磐,導之出定。
  倘得成就如此第二觀想者,世尊又繼續教導:當自起念,而作是言,我於前世無數劫來,造熱惱法,業緣所牽,故使今者見此火起。複當作念,如此火者,從四大有。我身空寂,四大無主。此大猛火,橫從空起。我身他身,悉皆亦空。如此火者,從妄想生,為何所燒,我身及火,二皆無常。
  佛告阿難:行者應當至心諦觀如是等法。
  觀空無火,亦無眾骨。作此觀者,無有恐懼,身意恬安,倍勝於前。
  【此一觀行,是正思惟四念處的念身不淨、念受是苦的最基本實證修法。進而如係平日熟悉大乘經典,則轉參佛說《楞嚴經》雲:“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就可更超一層勝境。或直接轉修暖法,如後世別譯為拙火、靈熱、靈力、靈能等法門。甚至可以直接轉入於火光三味境地,則非小乘禪觀所可範圍了。
  又:觀想頭骨折斷住於髖骨部位的觀法,在平常人來說,可以用作治療高血壓等,自我精神療法。】

慚愧自責第三觀法

  世尊說了第二白骨觀法與火光三昧之後,跟著又對阿難開示初步觀心法門的係念法。
  一、先當係心注住於左腳大拇指,一心諦觀大拇指的皮肉,猶如身死以後的潰爛,先由青紫色,再轉變成腐爛的黑色,流著膿汁,就象被太陽曬烤過的肥肉一樣。這種潰爛的現象,由左腳漸漸蔓延,循左膝上升到髖骨部位。
  二、左腳觀成後,同樣的再觀右腳的潰爛,而延伸到右邊的髖骨部位。
  三、兩腳的腐爛景象,都蔓延到髖骨部位。
  四、再由腰部上升,延升到背部,然後到頸項,到頭部。
  五、然後轉至麵部至胸,以及全身支節的所有各部,都呈黑色,浮泛不淨的黏液,猶如被太陽曬烤過的肥肉一樣。
  如此諦觀此身,極使分明之後,再當觀想一人、二人、三人,漸漸擴充數量。甚至,觀見這個婆娑世界的四方上下,都充滿了如此不淨人等。
  由此起修,再轉入正思惟的正念“念我於前世,貪淫愚癡,不自覺知。盛年放逸,貪著情色,無有慚愧,隨逐色、聲、香、味、觸、法。今觀我身,不淨流溢。他身亦爾,何可愛樂。見此事已,極自厭身,慚愧自責。出定之時,見諸飲食,如屎尿汁,甚可厭惡。”世尊接著開示,不淨觀想,作修到此境界,即當“易觀”——就須改變原來作不淨觀的心念,轉成觀想身外所有不淨諸物中間,以及四周圍,忽然生起白色炎熱的光影,飄忽流動,照化所有的不淨汙體,自身內外,亦被此白色光影包圍,映徹透明。
  作修到此境界,當生大歡喜心,由歡喜心的引發,身心輕軟,此心明朗,快樂倍常。
  這種修觀的方法,名第三慚愧自責觀,亦名第三津膩慚愧觀。
  【如果教理透徹,心行圓明,作修此種觀法,亦可轉入大乘道的喜樂境界與光明成就修法。但能否如此,端在學者的修積福德、智慧兩種莊嚴行門的程度如何了。】
  前麵已經講了三種修禪定的方法,主要都是以白骨觀做基礎。我們曉得佛法的中心不在於普通的“打坐”,也不是為了長生不老。許多人會間:人不為長生不老,得道又有什麽意思呢?其實佛學談的“空”不是“沒有”。換句話說,學佛的目的比普通觀念中長生不老的欲望大得多。要追求一個“不生不滅”,永遠不死的生命,不是普通的長生不老。這個永遠不死的生命本體,在佛學的名詞,可以叫做金剛不壞的“法身”;至於肉體生命的長生不老,當然也可以修到,那就是金剛不壞的“報身”。法報二身成就了,自然就有千百萬億的“化身”。你們看,這樣的大目標,是不是比一般觀念中的長生不老大得多?
  但不管大小乘的佛法,要成道果,第一步要先證到“無我”。我們在理論上的無我,說起來很容易。實證上,拿身心來證到無我,是不容易做到的。不要說“無我”不容易做到,我們做到“空身”或“忘身”都不容易。比如大家靜坐時,每個人都有這種經驗,坐在那裏,始終受到身體的拘束障礙,一會兒酸,一會兒痛,總是忘不了這個身體,沒有辦法達到“忘身”,更不要說“忘我”了。
  走白骨觀的路線,觀想成功了,很快的就能夠到達“忘身”,甚至於到達“無我”。平常我們沒有辦法做到“忘身”,也沒有辦法“無我”,就因為我們這個生命,受到所帶來業力的影響。
  業力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呢?我們作個比方,這個帶著業力的生命,就好比是塊吸鐵石。所有帶著鐵質成分的東西,都會受到它的吸引力,都會被它吸住,我們有了這個生命以後,為什麽思想,雜念、情感那麽多?因為本身已經好象吸鐵石一樣,那股業力的念力,時時流轉不停,向外馳求、攀緣,解脫不開。我們都知道,佛法的宗旨就是要求解脫,但這些思想雜念的纏繞,又怎麽才能解脫呢?用吸鐵石作比方的話,就是必須先轉化那個磁性的作用,使它還原到沒有磁性的均衡狀態,但這並不是說它磁性的功能喪失了,它那磁性的功能還是具備,隻是讓他處於一種均衡狀態,而不再亂吸東西。白骨觀的修法,先空掉這個身體,就好比把吸鐵石轉化成均衡狀態,寂然不動,那麽就很容易證到性空的果位。
  我們再拿另一個物理現象來作比方,譬如地球,有地心引力的作用——不隻地球,每一個星球,它本身都有吸引力,現代人對這點科學常識應該是有的。你看,當一個火箭衝出地心吸引力的勢力範圍時,地球就拿他沒辦法,無法對它發生影響,無法再把它吸回地麵。我們修持修白骨觀,雜念為什麽總是空不掉?因為我們生命所帶的業力,就好比地球一樣,始終向內吸,業力脫不掉。解脫業力要有大勇猛力,如火箭一樣,脫出了地心引力的牽絆,達到空的境界,業力才能解脫。隨著修持的程度,生命可由欲界升華至色界,乃至到無色界,而後至於超出了三界。所謂超出三界,不是到一個第四界中去,而是在三界中可以自由往來,不受三界業力的吸力所拘束。

白骨觀和果位

  但是,由白骨觀空掉了身子,是不是已經解脫了?即使不往生西方,也可以往生東方,或者其他任何一方佛國佛土,是不是能夠超出欲界到色界天?或者由色界天再進到無色界天?或者得個什麽果位,此中道理不是這麽簡單,你功夫即使到達“忘身”了,還是“凡夫禪”,那隻是功夫。真正要證果位,必須在“八十八結使”上下工夫。然後才可能經由欲界的初果、二果、三果、,至於色界、無色界,斷盡見思惑而得阿羅漢果,不再輪回於三界。
  由白骨觀達到“身空”,這其中有個問題。你怎麽做到身空呢?由白骨觀怎麽到達身空呢?隻要白骨觀觀成了,自然就可以做到。那麽,誰在觀想?“我”在觀想。你什麽在觀想?我“心”在觀想。萬法唯“心”造,所以能做到。“心”是什麽?
  讓我們先看看我們目前的心理狀況:貪、瞋、癡、慢、疑,這些貪瞋癡慢疑的結使,是情緒化的,也是我們個性上的陰暗麵。再加上另外五種觀念思想上的偏差:“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禁戒取見”等。所謂“見”,用現代話說,也就是思想形態,如見解、觀念等。所謂“思”,則屬心理狀態,如心念、習性等。從佛學觀點來看,欲、色、無色三界的心理狀態,在“見”“思”這兩方麵共有八十八種結使。
  學佛修道,走禪定的路子,除了在色身上修忘身的功夫外,最重要的必須在心理的結使上下功夫。果位的差別就在於此。心裏結使解脫到什麽程度,就得到什麽果位,這是一定的。至於三界天人的等次,則配合四禪八定的功夫。總之,四果和四禪是有差別的。
  上麵這些解釋,就是希望大家知道,不要以為作白骨觀就可以證得果位了。到達某個果位的“功夫”固然要從“身”上了;但是真正證得道果,還必須配合“心意識”的結使上了。身心齊了,才是佛法真正修持之路。單從任何一方麵了,都無法圓滿道果。
  現在這個前提交代了,再看下麵的“膨脹膿血想”。

所有跟帖: 

是啊,書讀得再多,不如實修。不過可參考。 -jj_sy- 給 jj_sy 發送悄悄話 jj_sy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6/2009 postreply 05:19:5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