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日本政府牽頭在2012年成立的“嫡係企業”,日本顯示器公司(JDI)整合了索尼、東芝、日立等巨頭的液晶麵板業務,成為重振日本麵板產業“最後的希望”。
然而,在中國大陸廠商崛起、韓國競爭對手恒強之際,JDI在誕生後不久就陷入連年虧損的困局,不得不采取關廠、裁員等一係列改革措施。
雪上加霜的是,這家日本麵板“獨苗”剛剛又丟了一根救命稻草。據《日經亞洲評論》26日報道,原本打算向JDI注資630億日元(約合42億人民幣)的中國大陸投資方——嘉實科技投資管理公司(Harvest Tech Investment Management,下稱:嘉實基金),已經表示將擱置這項救援計劃。
就在上月,JDI宣布,已與嘉實基金以及香港投資機構綠洲管理(Oasis Management)簽署了800億日元(約合53億人民幣)的一攬子救援計劃,而嘉實基金將貢獻其中的絕大部分。
報道稱,嘉實基金放棄先前的決定,本質上是將JDI的重組計劃打回了起點。
不過,“救場”的也在第一時間被曝光,正是JDI的最大客戶——蘋果。
資料圖:JDI的一場商業會議 圖自IC photo
蘋果被曝“救場”
最初,JDI與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的三家公司簽署了救援協議,但兩家台灣地區的公司6月份選擇退出。
在26日晚些時候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JDI方麵表示,與嘉實基金雙方無法就公司治理達成協議,但保證短期內現金流不會出現問題。
“我們有望從(香港綠洲管理)、客戶和供應商那裏籌集4.3億美元(約合31億人民幣),”JDI首席財務官、下一任社長菊岡稔(Minoru Kikuoka)稱,“這基本上可以在10月至11月期間得到保障。”
JDI方麵還透露,一家客戶公司發出通知稱,正在考慮注資2億美元(約合14億人民幣)。報道指出,這個客戶被認為是蘋果公司。
據《華爾街日報》26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根據一項修訂後的救援協議,蘋果正在考慮把對JDI的投資增加一倍。按照此前的計劃,蘋果準備投資約1億美元(約合7億人民幣)。
JDI是蘋果新款iPhone 11等機型液晶顯示屏(LCD)的主要供應商。JDI的財務文件顯示,該公司約60%的收入來自蘋果。
資料圖:JDI展示其產品 圖自IC photo
對於JDI陷入財務困境的原因,報道認為,該公司很難將業務拓展到iPhone以外的產品,並且尚未開始量產用於智能手機的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屏幕,這種屏幕用於高端的iPhone 11 Pro。
知情人士表示,JDI希望能為蘋果大規模生產OLED屏幕,但還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實現。
“顯示產業向中國大陸轉移”
作為甲方公司的蘋果,為什麽要出手相助其供應商JDI呢?
專注蘋果公司新聞的科技網站“MacRumors”指出, JDI如果未來能向蘋果供應OLED屏幕,蘋果的供應鏈將變得多樣化,也會因此減少對三星OLED屏幕技術的“嚴重依賴”。
《華爾街日報》也稱,高端型號iPhone的價格高昂,一個原因就是其中最貴的組件——OLED屏幕的供應商數量有限,蘋果在這方麵主要依賴三星的供貨,因此很難把價格壓下來。
主流數據統計網站“Statista”顯示,2018年全年,三星主導了全球智能手機OLED屏幕市場,發貨量占比高達93.4%。
資料圖:三星的一條中小尺寸屏幕生產線 圖自韓媒
不過從整體屏幕市場來看,根據全球市場調研機構IHS Markit的數據,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顯示器和電視五大主流市場,中國廠商京東方(BOE)的屏幕去年份額均位列全球第一。
2018年12月,《證券日報》援引迪顯谘詢公司分析師崔吉龍的話稱,“整個顯示產業由日本到韓國、再到中國台灣再到大陸,是轉移的趨勢。”
麵對中韓的“統治地位”,JDI想要重振日本麵板產業,似乎已經希望渺茫。
《日經亞洲評論》報道指出,盡管中國大陸的資方要撤,但JDI也不太可能立即出現問題。本月3日,日本產業革新投資機構(INCJ)剛向JDI注資200億日元(約合13億人民幣)。INCJ是日本一家公私合營企業,也是JDI的最大股東。
“但隨著嘉實基金的撤出,JDI將被迫重新考慮重組計劃。香港綠洲管理將作何反應,以及蘋果是否仍將提供此前承諾的援助,仍有待觀察。”報道總結道。